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文豪巨星 >

第236章

重生之文豪巨星-第236章

小说: 重生之文豪巨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兰亭序》的火热,也开始吸引了不同类型的人来听这首歌。从最开始的只有大家喜欢,在空间之类的地方疯狂转发,到现在参与听歌的人越来越多,其实并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

    因为这首歌被冠以古风、文词华丽之类的称号,也吸引了一些对古乐、古诗词、古文有研究的人来听这首歌,他们在仔细研究之后得出的结论,让这首歌在艺术价值上的成就依然被拔高。

    李阔这个人也被这些人发现地更多,以前一些老先生并没有听说过李阔之前的对联,可是现在他们已经看到了。

    所以,这其中,除了一些比较顽固,不喜欢现在这些小年轻的人之外,大部分对李阔都有了更多的赞赏。

    一些前辈已经开始在公开场合夸奖李阔。

    “李阔应该算是我最欣赏的年轻人了!不管是从他的《兰亭序》里看这人,还是从他之前写过的小说来看,他的古文造诣都是很高的,用词和用语都在一个很高的层次上。这并不是一些堆砌辞藻的矫揉造作,而是确确实实的才情,我不敢说在所有的中国作家里面,但至少在新生代作家里,李阔是最让人觉得惊喜的一位。”

    做出这样一个评价的,是现在中国著名大学的一个老教授,已经是七十多岁的高龄,在中国文坛也可以说是德高望重,有很多人对他的一些评论自然都是相当买账的。

    只不过,这个老教授平常也的确是一个毒舌,被他攻击的明星之类的并不在少数,所以现在这个老教授说出来的对李阔的评价,才会显得特别有含金量。

    ……类似的夸奖还不少。

    其实现在的这些夸奖,对于李阔来说有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就是让他逐渐走进一些中国文坛所谓“正统”的人的眼睛里。

    最开始的时候李阔毕竟也只是一个新兴崛起的青年作家,这样的人多了去了,可能过两年就销声匿迹,其实也谈不上对中国文坛贡献什么。

    之后虽然李阔写出了一些小说,销售量和关注度都特别高,但是在那些专家们的眼睛里,他依然也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家伙,他身上不值得有太多的关注。

    可是现在大家却是在逐渐做出正面的回应。

    尤其是现在……

    不过李阔的这种情况其实也并不常见,大家通过一些歌曲来了解李阔之后发现他在对于古文化的研究和造诣,这点也不容易。

    现在最爽的自然就是《丹青》剧组……他们真没有想到一首歌居然能够获得眼前的这些效果,平心而论,现在《兰亭序》带来的效果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付出。

    在李阔这件事情上,他们是纯赚的。

    不过,秦向东作为这部电影的导演和投资者之一,再加上他的其他一些考量,于是,秦向东说服了投资方,让他们同意,之后将《丹青》的利润拿出1%来给李阔,作为给李阔的奖金。

    他们这也不是白给,反正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

    虽然这听起来是要给李阔不少……但实际上《丹青》这样的片子如果能够挣钱也挣得不多,怎么说也不可能超过一个亿,那到李阔手上的,扣税之后就是几十万,但这几十万,《丹青》取得的宣传效果绝对值那么多!

    毕竟这年头大家都看到了炒作的好处,炒作市场越来越贵,几十万下去可能水花都不起,但李阔的《兰亭序》却是恰到好处。

    而且,他们觉得用利润分成给李阔也可以作为一个宣传点……

    李阔对于这一点也是欣然接受,反正他也不会嫌自己钱多,况且他认为这也是自己应得的……

    就在这个时候,《丹青》剧组还就一个采访征求李阔的意见,这个采访也是中国现在一个特别注明的影评乐评网的,影响力特别大。

    李阔的心里突然有了一个主意——自己,又可以在这上面,开宗立派了!就像当时的武侠小说一样。

    ps:这章晚了点,今天暂时两更,会尽快恢复更新,谢谢大家的支持。(未完待续。)

第四一九章 新的概念!开宗立派?

    现在想要对李阔进行采访的是一个网站,这个网站有点类似于前世的豆瓣时光,但是在这个时空里,这个叫做“乐角”的网站要比前世的豆瓣更权威一点,比前世的时光又要更有知名度,尤其是在乐评上做的比较好。

    这个叫做“乐角”的网站,乐评是最好的。

    很多人都是来这里看乐评的。

    在这个乐评网站上,最受欢迎的地方,并不是大家的评论,而是一些真正业内知名人士的评论,或者是对于音乐人的访问。

    这些已经有点像是传统期刊了。

    只不过,一些音乐人的访问上,需要付费……但发展到了现在,很多人都已经能够接受这个程度的收钱。

    现在就是这样的访问,将要邀请李阔……

    这对于李阔来说也是有点意外的感觉,毕竟他现在在这个时空中,更多的也就只是想要在文学方面上有所建树,在写书,然后让人发现这一点上,有所建树……李阔并没有想到,现在他在音乐方面居然也被人给惦记上了。

    而且不得不说这样的被人惦记,而且还是跨领域的,毕竟还是有点成就感的。

    现在《丹青》剧组说要给李阔1%的利润分成这件事情李阔自己也听说了,他并没有特别在意,其实李阔现在并不缺那样的钱,他也不会因为这样的一点利润就去给《丹青》剧组忙前忙后,东征西讨。不过这毕竟代表了别人的一种重视,所以李阔自然也会表示出应该有的符号化的感谢。

    而现在《丹青》剧组让刘宇泽和李阔沟通,他们觉得参加一下“乐角”网站的访谈不管是对剧组来说还是对李阔来讲都是一件好事,李阔也要给他们一个面子。

    给面子都已经是其次了,最主要的是,李阔对这样的访谈其实也比较在乎。

    因为这并不是对他小说的访谈或者是怎么样的……这是对李阔的歌曲的访谈,这件事情还真是不小。

    “乐角”这种网站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们针对的是特定人群,所以就要把对这些特定人群的服务做到极致,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们会在专业性上也做到最强,否则的话,人家真正喜欢关注音乐这些事情的人,凭什么会喜欢“乐角”的乐评和访谈呢?

    于是,“乐角”的访谈也就都只是针对一些特别有话题性的人,针对一些在音乐上引起了一定程度的轰动的人。

    这样也就可以从侧面看出来现在李阔的待遇。

    李阔也就答应了“乐角”,这样的一个访谈也来得很快,马上就要开始。

    这一次,李阔也依然打算来一票大的!

    当初在武侠小说上,李阔自己就来了一票大的,事实证明,他的做法还是有了一定作用的,至少到了现在,很多人在看到武侠小说四个字的时候,第一时间就会想起李阔这个名字来。如果不是李阔当初提出那种“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侠义观,不是他当初那种想要开宗立派的想法,那哪怕之后他的小说火起来,也未必能够达到现在的这种热度。

    所以现在李阔想要再来一次!

    把那个时空的一种风格的歌曲带到这个时空里来,并且让大家知道自己是开宗立派的人物!

    就在这样的想法之下,这一次采访正式开始了。

    李阔并没有猴急,虽然他打算再来一次当初那种武侠开宗立派类似的宣言和口号,但是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他还是需要先进行正常的访谈。

    这个访谈也是在网络上,“乐角”这种网站,在一些地方也需要用复古的感觉来重新唤醒大家对小众的忠诚,所以他们是不会直播之类的事情。所以李阔他们的这一场访谈,是在“乐角”站内聊天系统上直接进行的。

    “李阔你好!很荣幸请到你!”

    最开始大家都是寒暄的话语,双方交换了一下对对方的久仰大名……

    这些都是废话套话,实际上也不会出现在之后的访谈总结之中,毕竟这些东西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意义。

    度过了这些套话之后,很快,“乐角”这边就开始了正式访谈:“李阔,请问你最开始创作歌曲的时候是什么心态呢?毕竟你之前主要是写一些文章,这个跨度你是怎么完成跨越的?”

    “我觉得主要就是一种倾诉的**,这方面上,歌词与小说还有散文都会有一定的共通的地方。而且歌曲和古代的诗词歌赋一样,能够给人一种最直观的倾诉性,能够很快把自己的感觉给表达出来,所以我也尝试着学了一些作词作曲的知识,接着开始写歌。”

    “那《蓝莲花》和《兰亭序》可以说是风格大相径庭,你是怎么看待这两首歌曲的呢?为什么它们的风格会差别那么大?”

    李阔在这边稍微沉默了一下然后说:“因为这是不同心境之下创作的!《蓝莲花》更多的是一种特别现代化的东西,一种放在现代语境之下,一切都用现代的方式来表达的歌曲,这相当于现代诗。而《兰亭序》更多的是在看到古代书帖的时候寻找灵感然后开始写作,其实我的尝试描述一下的话,应该是尝试着去拆解语言使用的惯性,然后重新浇灌文字重量,赋予其新的意义,纺织出新的质地,建构一种新词风……我尝试着在词曲中加入画面感和东方风……”

    李阔这些话难免有点自夸的嫌疑,可是不得不说他现在说的这些话很准确,很多人对《兰亭序》都是现在的这种感觉。

    当下,这边继续问道:“这就是之前《流行音乐评论》那些期刊杂志上所说的,你在尝试着写一种新的东西吗?”

    李阔已经等了一会儿,此时他总算感觉自己可以露出獠牙了。

    当下,他在电脑面前笑了笑,接着说:“是这样的!我打算,把类似于《兰亭序》这样的歌曲称之为‘中国风歌曲’,这种歌曲,我之后还会尝试着去创作。”

    一个新概念,就这样诞生!(未完待续。)

第四二零章 中国风歌曲的概念!

    不出李阔的意料,在给李阔专访的“乐角”的这个记者,并没有第一时间就领会李阔的意思,而是在上面反问:“这是什么意思?是说有中国特色的歌曲吗?”

    中国风,听字面意思,还是挺好理解的,就好像是中国风格。

    但他感觉事情似乎没有这么简单。

    李阔在屏幕上看到记者的问话,回复道:“我只是一种对音乐风格的阐述……就是例如《兰亭序》这样的歌曲!”

    “那也就是说之后还会有这种风格的歌曲吗?你还会接着去尝试创作是吧?”记者接着问道。

    “对!《兰亭序》其实只是最开始的一首而已!”李阔回复。

    他感觉这个记者稍微有点不按套路出牌,本来李阔已经在准备接下来的稿子,就是描述“中国风歌曲”的稿子,为了这一点,李阔特意用了记忆药水,把前世一些对于“中国风歌曲”的定位给回忆起来了,也用了一定的积分。

    “那你现在说得‘中国风’歌曲,它和传统的歌曲主要有什么不同呢?既然你提出了这个概念,应该对于符合这个概念的歌曲都有解释的吧?”记者接着询问。

    “是的!中国风歌曲,其实只是我自己的一种叫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