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为头越) >

第15章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为头越)-第15章

小说: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为头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怎么来了,有事?”

    梅秋萍给他倒了一杯茶,“听一平回去跟我说,这些日子你身体还好?”

    “还算健旺,”梅建中坐在院子里,看着竹竿上,满满的晒着的衣服,“不用每次来都跟我洗,我自己会洗的。”

    梅秋萍一笑,“我还不知道你,把衣服放在盆里,倒上洗衣粉,站上去一踩,就算洗了,是吧!”

    梅建中转开话题,“不年不节的你下来,有事?”

    “是有点事,义良打电话回来了吗?”

    “没有,这些年就收到他5封信,平时电话也少,但再过两天中秋,他会打电话的。找他有事?”

    “是有点事想问问他,”梅秋萍踌躇了下说。

    “哦,那我到时叫他往上面打电话?”

    “好的,还是打到村里。”

    梅建中没问什么事,他本来还担心女儿知道冯一平给杂志社投稿的事,所以来问他,好在不是。

    父女俩没聊多久,大儿子一家就回来了。大儿子扛着两把锄头,儿媳妇抱着瑞瑞,不多时,蓉蓉也放学回家。

    中午当然是在兄弟那里吃饭,大舅国胜说去镇里称点肉,梅秋萍拦住了,说去镇上大老远的,况且这个时候也不知道还剩没剩,不用了。国胜叫老婆拿钱,谁知道媳妇进房半天不出来,他很有些尴尬。想想家里也是没几个钱,不久前外甥来,就去称了一回肉,于是就去舀了一升黄豆,叫蓉蓉带着弟弟,去村里的豆腐坊换豆腐回来。

    梅秋萍今天急匆匆的下来是有事,脑子里总想和卖糖炒板栗每个月收入好几百,不然以她的脾气,她会好好和兄弟媳妇计较一下。即便如此,这顿饭,也只有两个小家伙吃着豆腐鸡蛋的,很高兴。

    中秋这天,冯一平第一次班主任家,梅秋萍呢,这天也无心做事,中午的时候,村里的妇女主任来家里告诉她,她弟弟义良一个小时后再打电话到村部。她很高兴,也顾不得等冯振昌回家吃饭,拿了一块钱,锁上门就和妇女主任去村里。

    村部到冯家冲,来回有三里多地,这样上门通知接电话的,要交给村部一块钱。

    梅秋萍接完电话,兴冲冲的赶回家时,冯振昌也回来了,已经摆好了碗筷,难得的在等她吃饭。

    “问了义良了?”

    “恩,我就问他在省城吃过糖炒栗子没有?多少一斤?买的人多不多?”

    “义良怎么说?”

    梅秋萍一口气灌下半缸子粗茶水,满脸笑容,“义良也说是六块一斤,卖的人不太多,但一天至少至少能卖个20斤朝上。”

    “呵呵,”冯振昌也笑了,“好了,安心了吧,晚上能睡个安稳觉了吧!快吃饭。”

    “义良说收栗子的时候他也回来。”

    “那更好,我们炒出来他尝尝,看是不是那个味道,如果他觉得可以,就叫他回省城以后给我们找间房子,还有炉子这些该置办的置办好。”

    梅秋萍扒了几口饭,“那我们走后家里的这一堆事,猪啊鸡的,还有田地里的是怎么办?还有,最紧急的就是要钱啊,路费,租房子的,还有买茶油买糖的,加起来也要好几百,这个哪里凑?”

    冯振昌早想好了,“谷子早收了,花生也扯了,田地里剩下的事不多,就是油菜,托二哥他们看着。鸡呢,门钥匙给卫东家,让他们帮忙喂,也没多大事,就是一天撒几把谷子的事。钱,也不用急,就落在猪上。”

    “你是说把猪杀了?这个时候肉好卖吗?前天隔壁塆的就杀了头猪,也就是今天中秋,不然都卖不完。”梅秋萍不看好这个主意。

    “没事,我今天夜里到村里转转,问问有多少人能买,没人买的话,我就去镇里找猪贩子,我们自家养的,没吃饲料的猪,一斤能有一块**到两块吧,这样算下来,至少能有个五百块,如果还不够,租房的钱就叫义良先帮我们出,他在外面这么多年,这几百块钱应该是有的,等我们卖出钱来再还他。”

    “那好吧,晚上我们早点吃,你去转转,自己把猪杀了卖,肉价能高点,猪油猪下水这些,我们好歹能留些下来。”

    梅秋萍有些不甘心,今年运气好,去年下半年买的二十来斤的小猪仔,一次没病过,也能吃,到现在都说有两百五十斤以上。这里面,最辛苦的就是她,大六月天的,除了日常要做的事,她一天至少要打两大篮子猪草,不然猪都不够吃。虽然这几年的年猪也都卖大部分,但好歹要留下来些,像这样一两都没有,她心里委实有些不痛快。

    “好了好了,”,冯振昌给她夹了一筷子肉,今天中秋,是个大节,他们也称了斤把肉,塆前侄子承包的那口鱼塘今天打鱼,知道他们没钱也舍不得买,就送了一条草鱼和五条小鲫鱼,所以今天的菜算得上丰盛。“你想想,按一平算的,一个月能赚好几百块,不是一个月就能买头猪了吗?”

    好吧,提到一个月能赚几百块,梅秋萍就开心了。

    非常感谢您的点击!新人新书,出头大不易,可以的话,能收藏,投推荐票吗?

第十七章 父母去省城()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又到了周末,冯一平归心似箭,和冯文只花了二十多分钟,就从学校跋山涉水,一口气跑回了家,所以说年轻好嘛,他清楚的记得,后来好几次走过这些山路,歇歇停停的,个把小时才走完,还累个半死。

    今天的菜特别好,有鱼有肉,肉是用辣椒炒的,很香很香。侄子送的那条草鱼,他们昨天没舍得吃,养在盆里,今天早上才杀,一半留下来用油腌着,这一半切块,先油煎,再加上嫩豆腐,细火煮了一锅汤,到现在汤都熬成了奶白色,撒上一把小葱,鲜香可口。

    冯振昌还没回来,梅秋萍先给儿子盛了一大碗,看着他吃。“爸做什么去了?”

    “挑砂子去了,昨天已经挑了一担。”

    “哦,”冯一平闻言一喜,“你们已经想好了?”

    “想好了,细舅昨天打电话回来,我问了,这个事情能做,这两天我们捡树上那熟得早的栗子,先打一篮子,开始试着炒,细舅到时也会回来,如果我们炒出来是那个味道,那收了板栗,我们就可以准备出去。所以趁着这两天天气好,就先挑几担砂子回来,免得如果过两天天气变了,挑回来还要晒。”

    “呵呵,那挺好的。”冯一平很高兴。要赚钱,现在他们的选择不多,糖炒板栗,应该是见效快,风险低,也相对有把握的一项。如果一切顺利,那么这每个月的几百块钱,对家里的状况就是一个大的改观。

    更重要的是,这件事如果成了,以后冯一平的一些想法,至少父母就会尊重,就会慎重考虑,遇到了事,也会想着跟他商量,这也是冯一平主要想达到的一个目的。

    冯一平意外的是,父母居然如此雷厉风行,说做就做,他也想到了钱的问题,看来寄予厚望的稿费,目前还帮不上忙。“那钱呢,怎么办?知道这个月收板栗,原来我们欠钱的那些人家都会上门来要账,没钱还不说,还要借,估计不容易打发。“

    “哦,这个我们商量好了,板栗收了,就把猪卖给镇上的贩子。你爸还说这两天就卖了省事,我想再多养几天。”

    这倒是个办法。冯一平也明白母亲的意思,不是舍不得卖,是多养一天,猪就能长一点,几天下来,哪怕是长个一两斤,也能多卖几块钱。

    直到冯一平干完两碗汤,冯振昌才挑着两大袋子河砂回来。看到儿子,他也很高兴。

    冯一平觉察的出来,这种高兴和以往得知他考试考了第一名,评上了三好学生不一样。这种高兴,是看到儿子小小年纪却已经能帮上家里的大忙,好像已经长大成人的那种高兴。从这天起,冯一平也觉得,父母也已经有些把他当大人看待。

    中秋过后没几天,那些种了早熟品种板栗的人家,就开始陆陆续续的打板栗,等冯一平再一次周末回来时,他们家的板栗也可以打,小舅也回来了,父母也端出了他们尝试几次后的成果叫他们俩品鉴。

    小舅快三十岁,因为总是照着《武林》瞎练,工夫还好像真没有,身材倒不错,头发有些自然卷,穿着皮夹克,下身是条牛仔裤,看起来很精神。

    看到冯一平就揉他的头,“不错哦一平,不但成绩好,还能给家里出主意,长大了!”

    冯一平就嘿嘿的笑,“小舅,你这身挺有品味,挺帅的!”

    梅义良也笑,“是吧,我眼光不错哦!”

    冯一平小跑几步,看桌子上父母做出的成品,接着说,“可以去丈母娘家上门了!”

    “呵呵,”冯振昌和梅秋萍都止不住笑,梅义良追过来,要用手指敲他额头,“不得了啊,现在就敢开我的玩笑。”

    冯一平连忙求饶,“舅舅,正事要紧,这栗子你怎么看?”

    桌上的簸箕里,装着父母刚炒好的板栗,大约两斤多,散发着香甜的气息。冯一平仔细的把里面的翻出来看,还是不错的,个个都炒成了开口笑。

    拿起一个,壳也好剥,里面的那层膜也和栗子肉分开了,轻轻几下就会撕下来。这一次用的就是小舅带回来的茶油和饴糖炒的,味道也很正,只不过因为是刚收的新鲜板栗,水分多一些。

    梅义良尝了几个,点点头,“味道不错,不过家里一次炒的少,换成大锅会难一点。”

    梅秋萍说,“又不是给皇帝做满汉全席,烧了这么多年饭,这点水平我还是有的,不就是换大锅火候不好把握吗?那就不是个事,我用大锅炒出来的,不会比这个差。”

    恩,这个冯一平相信,不过他还是要挑刺,“现在的这些看起来,颜色还是可以的,只不过大小不一,这个还是要挑一下,个头均匀的,卖相更好一些。”

    梅秋萍又有些急,这样下来,自己家就凑不出四百多斤板栗,“只要好吃,这怕是没关系吧!”

    “妈,不管别人家怎么做,我们一定要做的好,才会比别人卖的好啊,再说,那些挑剩的板栗不是还有人到塆里来收,照样可以卖钱的。”

    冯振昌做主了,“那还是挑一下,换做我买,看到买来的大的大小的小,我也不高兴,以后可能就不会再来买。”看来他已经考虑到了回头客的问题。

    “另外,板栗剥出来挑好了,我们还是要晒个两三天,那样的味道才更正宗。这样带到省城也好放,不然还是会霉,会坏。”

    梅秋萍又有些抗拒,晒个两三天,晒轻好些斤,那就是几十上百块没有了,不过儿子说的也对,不晒一下,时间长了栗子霉了烂了,那更可惜。

    大局已定,晚饭的时候,冯一平问小舅,“舅,省城你熟,有没有学校比较集中的地方,不管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女生多的地方更好,这样的地方你熟吗?”

    梅义良沉吟着,“小学中学当然不集中,大学倒是集中,你的意思是,不到农贸市场这些地方,找学校,特别是女生多的地方?”

    “是,”冯一平说,“一来,农贸市场那些地方地段好,但是争执也多,麻烦多;二来买菜的多是主妇和退休的老太太老爷子,他们讲究性价比,肯定觉得还是买板栗自己煮或者自己炒划算。找学校附近呢,是因为,比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