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混在1275 >

第1046章

混在1275-第1046章

小说: 混在1275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个、第五个、第六个。。。。。。。直到第二十三个被打穿的鞑子军士,才发出了一声凄厉的叫声,至于排在队伍中的最后一名,整个人被击飞,重重地倒在了营帐上,将帐子压得坍塌下来。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随着刘禹的动作越来越娴熟,安装在机头的12。7毫米机枪发出了欢快的叫声,那种极有节奏感的声响,宛如一首交响乐,在元人的军阵中奏响,不到一百步的距离,初速高达700的机枪弹,足以撕碎面前所有的阻碍物,元人的大营里,惨叫声响成了一片,听得身后宋人军民们都觉得不忍,似乎离着一堵火墙的后面,是传说中的炼狱。

    在第一次试射发生时,刘国杰就敏捷地趴在了地上,这个动作,是他从攻城时的手雷袭击中学到的,他们的军阵排在离着濠沟足有上百步的距离,就是为了防止宋人隔着火墙扔手雷,可是没想到,他们虽然停在了那里,依然有着意想不到的攻击手段。

    天还没有黑,他趴在地上抬起头,立刻发现了一道道红线从火墙中穿过,每一下都准确地打入了军阵中,那些整整齐齐排列的军士们,一个接一下地身形变形倒下,嘴里发出凄厉的惨叫,每一具被击中的身体,都会在在瞬间被撕裂,哪怕身上穿着厚厚的铁甲,这是什么样的利器造成的?刘国杰的心里涌起阵阵寒意,这个闻名暇尔的勇将,平生第一次生出了逃命的念头。

    他这个主将都是如此,那些军士又怎么可能站在那里任人屠杀,所有人都在下意识地向后跑,孰不知这样一来,正好落入机枪弹的火网当中,无论他能跑出多远,最终都被不知道哪里飞来的弹头击倒,很快,刘国杰的眼前,就变成了一片修罗场,他的前营近万名将士,无论是勇猛无匹的女真人、箭术出众的高丽人还是别的什么人种,全都变成了残缺不全的肢体,一种深深地悲哀由然升起,他感觉自己仿佛在对抗无可匹敌的天神。

    “跑啊!”

    这一幕,让那些还没来得及集合的营中其他军士吓破了胆,纷纷四散而逃,眼见营中的混乱已经不可避免,刘国杰却趴在地上一动都不敢动,因为谁也不知道那种要命的火线,什么时候再度响起。

    “愣什么啊,把前面的濠沟,给老子填了。”

    刘禹连营门口的两个哨楼都没有放过,等到基本确定元人的大营已经没有威胁,他马上发出指令,身后的军士们如梦初醒,赶紧拿起军用铲,跑到濠沟附近,一铲一铲地掀起地下的泥土,往冒火的沟中倒去。

    等到沟中的火被泥土浇熄,他们偷眼看了看对面百步左右的大营,无不是惊得目瞪口呆,只见视线所及之处,到处都是血糊糊的一片,泡在血海里的肢体,已经分辨不出人形,那种惨状,让经历了八个月的围城战,自认为什么都见识过的宋人守军们,全都做出了整齐一致的动作。

    弯腰呕吐!

    好在他们都知道,这是关键时期,一刻也不能耽误,所有的人一边强忍着不适,一边全力挖土填坑,在数百人的一齐努力下,总算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填出了一块宽约十多步的平面。

    “突突突”

    刘禹再度发动战车,慢慢地驶过了填平的濠沟,一路碾过那些脆弱不堪的木栅栏,冲入了元人的大营中,战车不知道压到了什么,轮子变得又湿又滑,还会发出一种奇怪的喳喳声,他尽量不去设想那些恶心的画面,以免自己忍不住也跟外头的军士一样,酸水压都压不住。

    就在这时,突然窗前出现了一个高大的身影,双手握着一把长刀,嘴里叫一种谁也听不懂的话,哇哇着冲了上来。

    刘禹被唬了一跳,这场景像极了某抗倭神剧里,最后的倭**官被主角逼得走投无路,拔刀成全主角最后的装逼行为,的那一刻。

    既然如此,刘禹也不介意,装上那么一次。

    他伸手做了一个顺头发的动作,潇洒地吹出一个口哨,单手握住操作杆,猛地朝边上一拉,庞大的车身向左一转,作出了一个非常漂亮的漂移,轮胎在泥地里擦出一条深深的痕迹,发出急促的摩擦声。

    刘国杰疯狂了,他眼睁睁地看着宋人用肉眼可见的速度填平了濠沟,眼睁睁地看着那个会喷出死亡射线的庞然大物冲过来,心里只剰下了一个念头,与其被那样打死,或是压死,还不如拼了,于是他飞快地从地下爬起来,拔出长刀,径直冲向了那个会动的怪兽,想要拼死在他身上留下一个印子也好。

    可惜的是,那只怪物的动作比他想像的还要灵活,竟然在刻不容缓之间,猛然一个侧移,整个车身打横,拦腰撞了过来,已经身在半空中的刘国杰无法动弹,只能是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撞得飞出去,摔在了那堆残肢血肉中,长刀也脱手而出。

    没等他从晕眩中回过神,突突声大起,当他好不容易睁大眼睛时,那个怪兽一头冲了过来,刘国杰只能做出一个本能的伸手护住头脸的动作,嘴里无意识地大声喊出心中的恐惧。

    直到被碾进肉泥中。

    在他最后的意识里,是无数双高帮军靴踩着他和手下的血肉,大步冲过营区的情景。

第二十章 常州(二十)() 
    “快快!”

    断后的王安节不断催促道,无奈前面只有一道十来步宽的口子,五万多人顺序通过,怎么也快不起来,好在秩序还算景然,百姓们一个挨着一个,并没有发生推搡或是拥挤的场面。

    八个多月的围城战,他们每天要面对亲人的死亡,每天要在官府的管理下,领取口粮、分担劳役,那些不服管教的刺头,要么被处置,要么被驯服,良好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才是他们坚持那么久的原因,如今,终于看到了一丝生还的曙光,没有人想在这个时候,因为不守纪律,死在自己人的手中,于是,那种习惯便成了自然,直到,他们听到了一种奇怪的声响。

    那是一种地面微微震动所发出来的动静,当无数只脚以同一频率迈步前行时,就会使地表发出类似颤抖般地声响,随着动静的增大,王安节的脸色一下子就变了。

    不必伏地去听,他也知道发生了什么,鞑子的大队骑军,正在向这只长长的队伍包抄过来。

    “敌已至,后军准备!”

    他在对讲机里中,向前方开路的刘禹通报了消息,马上下令断后的步卒转向,拉出一个单薄的横阵,挡在百姓的前面。

    这只队伍为数不过三千人,却集中了几乎城中所有的老卒,包括他从蜀地带来的那些百战精锐,当然,数目已经不多了。

    这些老卒人人都将高大的防爆盾撑在身前,单膝跪倒,使得整个身体尽量缩在盾牌的后头,减小受力面,同时,默默地将挂包中的手雷取出来,放到趁手的位置上,并且拧下上面的铁盖,拉出拉环,以便能做到迅速投掷,这些方法不是刘禹教的,而是他们自己总结并推广的。

    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是人类进步的一个巨大推动力。

    王安节从自家的执旗中手接过那面硕大的都统旗,倒执着插进泥地里,然后与手下的老卒一样,开始进行战斗准备,除了那些手雷,他还将挂在腰间的军用斧,放到了手边。

    姚訔与陈炤一看他的动作,就明白,王安节是打算死战,拖住鞑子的骑兵,以便为百姓的撤离赢得时间。

    他们立刻接过了后者的工作,用大声的催促,希望百姓们走得再快一些,百姓们明白危险将近,人人都自觉地加快了步伐,他们知道,自己快上一时半刻,这些子弟兵就会少死几个,没过多久,隆隆的蹄声和潮水般的黑影便汹涌而至。

    帖木儿所领的一个探马赤军万人队,是这支大军的耳目,在接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便集结出击,试图要将憋了大半年的闷气,尽数出在这些看似瘦弱的南蛮身上。

    远远地看到宋人的身影,他在马背上挥动弯刀,面目狰狞地朝天大吼,手上却轻轻一带,将马速降低了一些。

    “长生天在上,大帅有令,鸡犬不留!”

    “鸡犬不留!”

    无数个蒙语发出的声音喊成了一片,他们已经看到了远上那条细细的横线,就像一条沙石堆起的堤坝,要接受来自洪水的冲击。

    就在这时,当先的那面万户旗左右摇动个不停,这是散开攻击的意思,冲在最头里的一个千人队,马上呈扇形展开,每匹马之间都拉开了至少五个马身的距离,同时他们全都一伸手,将坚硬的骑弓握在了手中,伏在马背上,眼都不眨地盯着前方的宋人阵形,以及阵后那一面醒目的将旗。

    在他们看来,宋人的阵形几乎可以用纸糊来形容,不光没有大排大排的弓弩手,就连前面的盾牌上,也不曾挂着专门用于克制战马的大枪,难道他们以为,仅凭着手掷的震天雷就能挡住纵横无敌的蒙古铁骑?

    “五百步!”

    “三百步!”

    “二百步!”

    王安节盯着那些不断起伏的马蹄子,在心里估算着大致的距离,以及对方冲刺的速度,差不多在接近百步时,他喊出了第一个指令。

    “准备!”

    所有的军士将拉环扣到指头上,手臂向后伸直,身体微微后仰,双腿注力,繃得梆紧。

    对于快马来说,百步就是数息,在他们默默数到三的时候,一阵密集的箭雨从天而降,打得盾牌和头盔“叮叮铛铛”乱响。

    此时,鞑子骑兵已经冲过了五十步,即将进行第二轮发射,王安节大吼一声。

    “掷!”

    右手猛力上扬,将手雷扔了出去,三千多枚手雷以同样的方式被掷出,如同一条黑线,从空中以一个抛物线落下,砸到大约二十步远的泥地下,冒出浓浓的青烟。

    不到一息之后,飞速冲刺的鞑子骑兵千人队,以整齐划一的动作,一齐在马身上跃起,接下来,只需要放开手,就能将拉开的骑弓射出去,此刻他们马身正好位于手雷的正上方,马腹的底下。

    “嘣!嘣!嘣!”

    三千多枚手雷几乎同时炸响,长长的马嘶声在一瞬间掩盖了巨大的爆炸声,在稍后一点的帖木儿眼中,那个分散开来的千人队,尽数笼罩在浓浓的硝烟当中,他的心顿时抽搐起来,因为没有一个身影从硝烟中冲出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散开!散开些。”

    他急急地吼道,手上的缰绳一再收紧,第二个千人队已经冲进了硝烟中,根本来不及作出任何调整。

    王安石在投出第一枚的手雷时,就将第二枚执在了手中,同时拉掉了那个小小的拉环,心里默默数了四下,然后猛地扔出去。

    这个战术,是他们在训练当中总结出来的,一枚手雷的引信燃烧时间约为十息,在空中飞行的时间约为四息,扣除四息之后,留下两息作为保险,就能保证手雷在敌人的上空爆炸,或是落在人群中炸响。

    鞑子的第二个千人队没有使用骑弓,而是人人都拔出了弯刀,因为他们离得太近了,根本不足以在射出一轮弓箭之后,再拔刀接战。

    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清楚地看到了面前的惨状,到处都是躺倒的战马,以及被破片戳得满身都是窟窿的骑兵,还有许多人由于马身的遮挡,并没有当场死去,可双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