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仙家 >

第151章

重生之仙家-第151章

小说: 重生之仙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说了一声住手,吕道宗也大喊了一声救命,然而杨凡哪里会理他,心念一动,就命令太阴幽荧将吕道宗一口吞了下去。

    吕道宗发出了一声临终前的最后惨呼,那道突然冲上来的身影却是微微愣了一下,而后脚步一踏,眨眼就来到了杨凡面前。

    “这位道友,你的手段也未免太凶残了,伤的都是我华夏修道界的元气啊!”

    此人一袭青袍,面容苍老,头发束在脑后,手上还抱着一把拂尘,他立在那里,身上气息浩如烟海,很明显至少也是一尊地仙修士。

    他看着杨凡说道,口气有些甚是不满。

    杨凡看他一眼,话都懒得多说一句,本座做事,难道还需要向你解释?

    区区一个吕道宗就能代表华夏修道界的元气了?

    那也太看得起他了。

    杨凡面无表情的站在那里,丝毫都不以为意,若非此人没有对他露出杀意,杨凡早就一巴掌将他扇飞了。

    “唉,算了,看来贫道的话有些多此一举了,还希望道友以后看在华夏修炼界危如累卵的份上,莫要再随意多造杀戮了。”

    这道人也知道说服不了杨凡,于是叹了一口气道。

    “危如累卵?这是何意?”杨凡倒是诧异的问了一句。

    这道人道:“看道友面生得紧,莫不是不在华夏修行的修士?此处不便,若是道友有暇,可与贫道入观中一叙。”

    见杨凡似乎真的什么都不知道,这道人便邀请道。

    杨凡看了看他,稍微思索了片刻便点下头来。

    这道人最多也不过巅峰地仙罢了,就算真对他心怀不轨,有所企图,杨凡也不怕。

    道人的道观就在一里外的深山中,落地之后杨凡就发现此地还真是个修行的好地方,依山傍水不说,灵气都比其他地方充盈不少。

    当然,比起洞灵真天肯定还是有所不如的,这一点是绝对不会错的,

    “道友,请。”

    两人就落在道观的门前,道人走前推开门之后就朝他做了请进的手势,进去之前杨凡抬头看了一眼,发现道观竟然还有名字。

    “乾坤观?好名字。”

    道观名为乾坤观,杨凡一见之下便忍不住称赞了一句,乾坤者,天地也,敢叫这个名字的道观,来头估计也不会小。

    “道友可曾是听过贫道的乾坤观?”

    杨凡如此到是让老道怔了一下,笑呵呵的问道。

    杨凡摇了摇头道:“不曾。”

    “寒舍简陋,只能粗茶招待贵客了,对了,贫道玉玑子,敢问道友名讳?如何称呼。”入了道观坐下,又叫小道童奉上香茗之后,老道就问起了杨凡的名讳。

    杨凡浅酌了一口茶水,又打量了一下道观内部的环境之后才对他说道:“本座姓杨,俗名一个凡字。”

    道观确实算得上简陋,至少杨凡是这么认为的,既没有恢宏的大殿,也没有金碧辉煌的装饰,整个道观就像是被人遗忘了两千年般,处处都透露着一股斑驳的历史岁月痕迹。

    一棵十个人都合抱不过来的古树就立在道观院子中央,铺落了一地的叶子,与周边的环境十分相合,光是看着它,一种盎然的古意,就油然而生。

    “原来是杨道友,幸会幸会。”听杨凡报出家门,玉玑子立刻朝他拱手施礼道。

    杨凡也对他抱了抱手,之后两人又开始喝茶闲聊起来。

    “对了,不知玉玑子道友可知一个隐世道观?就是两千年前的徐福出身的那个道观。”

    没闲聊两句,杨凡突然就问起了玉玑子这个问题,玉玑子一听,脸色立刻就是微微一变,试探着问道:“不知道友寻徐福的出身道观有何要事?”

    玉玑子的神色变化自然没逃过杨凡的眼睛,盯着他的眼睛道:“也没什么紧要事,就是前阵去了一趟倭国,找到了徐福留下的一份手札提到了他们门派,所以想要过来看看还存不存在,一探究竟罢了。”

    “原来如此,”听杨凡如此一说,玉玑子立刻就恍然大悟般的点点头说道。

    “道友也不必去寻了,徐福其实就是出自我们乾坤观,没想到道友还真是好雅兴,因为一份手札就找了过来。”

    玉玑子也没打算隐瞒的意思,在这终南山,不,应该说是在华夏修炼界,只要有点底蕴的宗门道观,都知道徐福的来历,只要不是来找麻烦的,玉玑子一般都不会放在心上的。

    玉玑子笑呵呵的说出了徐福就是出自他们乾坤观,杨凡不禁也微微一笑,方才他见玉玑子脸色变化就有所猜测,此刻一听,果然如此啊。

    还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200章咯)

第201章 三天君() 
乾坤观。

    那株十数人合抱不过来的古树之下,青色石凳石桌前。

    杨凡与玉玑子喝茶闲谈,袖口拢到胸前,杨凡又道:“原来徐福出自道友观中,那乾坤观岂非已存世两千多年?”

    徐福是两千多前年秦时的人物,秦朝早就灭亡,乾坤观却还犹存,底蕴果然非同一般。

    杨凡微微一笑,玉玑子却是脸上露出个苦笑,说道:“道友谬矣,我乾坤观虽是依然沿用两千年前的观号,却是曾经被覆灭过几次,这座乾坤观也不过修建千年而已。”

    千年在世俗也不算短,都够两三个王朝更迭了,然而在修行界来说,着实算是个比较短暂的时间,于是杨凡微微一诧,问道:“这是何故?”

    玉玑子叹了一声,道:“这也就是贫道之前所言道友日后要少造杀戮削弱我华夏修行界的原因,道友可知我华夏修行界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跟西方修炼者发生一次大战?”

    玉玑子问道,见杨凡摇头,便又接着道:“再一次大战的时间已经临近了,道友不久便知,每一次大战不仅关乎我华夏修行界的延续,更关乎我华夏种族的生死存亡,道友切记日后当三思而后行,万不可再做出今日之事了。”

    玉玑子郑重的劝告道。

    见他神情忧心忡忡,不似作伪,杨凡眉头也不禁皱了一下。

    “道友可知这是为何?”杨凡看着玉玑子问道,问的是为什么每隔一段时间华夏修行界就会和西方修炼界大战一场。

    玉玑子缓缓摇头道:“个中原因已不得而知,但根据观中留下的一些只言片语推断,应该至少能追溯到先秦,甚至华夏夏商周时期。”

    “夏商周时期?道友可否细细说来?”听他竟然说原因至少能追溯到三四千年前,杨凡也不由微微愣了一下。

    玉玑子道:“具体原因贫道也不知,但观中留下的部分手札记载,似乎是从夏朝甚至可能是更早,我华夏就已经和西方修炼界不对付了。”

    “道友可知我华夏其实一直以来都是举世皆敌?”

    玉玑子说完还问了个问题,杨凡道:“道友的意思是除了我华国,其他国家都是华国的敌人?这如何可能?”

    杨凡明显是有些不信的,玉玑子道:“道友莫非不信?呵呵,此事说来就话长了,总之,便是到如今现代,华国崛起,我华夏一直都是强敌环视,满世皆敌,西方修炼者和东方其他国家的修炼者,以及那些黑人,中东人和他们的修炼者,都是拿我华夏当死敌,亡我之心一直不死,道友可知天竺传说的那辆战神之车?记载的其实就是我华夏修行者在天竺与其他国家人种的修士大战所乘行的飞行法宝。”

    玉玑子又抛出来一个问题,战神之车杨凡还真知道,而天竺不就是印度的古称吗?

    事情还真挺复杂的,就连杨凡听得都有些惊奇,而只听玉玑子这时候又道:“天竺大战只不过是我华夏与外国修炼者大战的其中一次缩影罢了,仅是有据可查发生的大场面交战,就有不下数十起,许多地方都被化为了焦土,这还说的是两部势力高层齐出的战斗,两三千年以来,暗地里其他大大小小的争战次数怕是数都数不过来。”

    玉玑子说道,脸色都有些凝重。

    杨凡听得微顿了一下,良久才又问道:“这是否是种族大战?道友可知为何其他人种全都针对我华族?”

    杨凡是越听越古怪,便真是种族大战,也不会其他种族全对着华族来吧?这也太奇怪了,就算肤色不同,他们应该也是同属人族的。

    玉玑子无奈的道:“具体缘故真的不知,原因恐怕早就淹没在历史长河了,毕竟几千年下来,交战无数场次,顶级修炼者都不知道死了多少,不仅是我华夏修炼界历史有过断代,国外其他人种也是如此,我乾坤观屹立两千多年,历史上也曾有过被外国修炼者攻破的记录,山门被破,典籍手札遗失损毁无数。”

    玉玑子一边说,还一边叹气,想来是在心疼那些观中被毁坏的宝典吧。

    杨凡也有些可惜的道:“贵观怕是损失了许多顶级修行之法吧?我观道友的气息似乎有些不稳,莫不是修炼出了岔子?”

    玉玑子虽然发出的是巅峰地仙的气息,但杨凡观他的气息似乎极不稳定,于是便有了此一问。

    玉玑子苦笑道:“道友慧眼,贫道是这代乾坤观的观主,眼看外国那些修炼者似乎又开始蠢蠢欲动了,贫道心里着急啊,这不一急就修炼出岔子了。”

    玉玑子一脸的苦色。

    “对了,道友之前那是什么神通?贫道观那物似乎是一种神兽吧?”玉玑子没有纠结自己身上的问题,反而朝杨凡问道。

    杨凡点点头,倒是诧异的看了玉玑子一眼,太阴幽荧是神龙和凤凰的后裔,倒也的确算是一种神兽。

    杨凡没有明说是什么神兽,玉玑子却深深的看了他一眼,半晌后方道:“道友神通惊人,战力惊天,我华夏修炼界后继有人啊。”

    玉玑子赞了一声,像是心里格外感叹一般。

    杨凡不以为意的道:“道友谬赞,区区神通何足挂齿,不知可否让本座一观贵观典籍?本座也想了解一下华夏修炼界如今的现状,以及与外国修炼界之间的纷争。”

    杨凡如此高手,又有着可怕的神通,战力不凡,玉玑子也早就有意将所有事告之于他,此时闻言便欣然点头。

    跟着玉玑子去了乾坤观藏书阁,杨凡没有去翻他们的修炼功法,尽是找一些前人的手札来看。

    这一番翻看之下,杨凡还真发现事实还真就如玉玑子所说,华夏强敌环视,放眼望去尽是敌手。

    远的不说,就说近代八国联军入京,日寇入侵,这背后似乎就有国外修炼界的影子。

    而且每一次华国王朝更迭,外族侵占华夏河山,好像都跟华国修炼界实力大减有关。

    见杨凡似乎看出了什么,玉玑子这时候道:“道友想必也看出来了,不错,事实就是如此,想我华夏立世数千载,王朝更迭十数次,几乎少有未被国外插手进来的时候,最严重的就是五胡乱华和蒙元满清时期,华族几乎已经达到了灭族的危机关头,若非我华夏修炼界前辈冒着实力大衰甚至覆灭的可能出来力挽狂澜,华族估计早就不存在了。”

    玉玑子叹道,接着又说了一件有趣的轶事,主角还是马踏欧陆,掀起日后被称为黄祸论的蒙元大汗成吉思汗。

    据玉玑子所言,那位成吉思汗可了不得,并非是真正的蒙古大汗,而是由华夏修炼界一位前辈将真的铁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