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之极品俏农妇 >

第24章

穿越之极品俏农妇-第24章

小说: 穿越之极品俏农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张程缘……你很过分。说方法与我手上的茧子有什么关系?”这几年都没像这几天不住地拿刀用刀,她手上确实有茧子了。

    “娘子,为夫正是因为摸到你手上的茧子,一心疼你,便快速想到办法了。”张程缘明明早就想到方法了,只是趁机占娘子点便宜而已。

    慧娘用疑惑的目光看了他一眼,“那请夫君说来听听。”她倒要看看夫君能想出什么办法,若是根本没想出办法而是趁机吃自己豆腐,她绝对饶不了他。

    张程缘仿佛读到了慧娘心中所想,只是他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娘子,我们先在恒源杂货铺门口挂个招工的牌子吧,只要招到合适的人选,再配上为夫的方法,娘子所担心的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慧娘没来由的信任他,“好!先招工。”

    蒸豆腐箱一做好,正好慧娘的爹爹过来,拿走一大盘。剩下的他们便送去恒源杂货铺,并嘱咐王掌柜帮忙挂个招工的牌子。

    只是他二人没想到,牌子一挂出去,招工还没招来,倒是遇上了几个人……

    ------题外话------

    大家猜一下慧娘他们遇上谁了?答对有奖励哦,18币币,只要沾边的都算对哦。截止到下一章发布前哦。

第四十二章 不费功夫() 
慧娘和张程缘只管着把豆腐箱送到恒源杂货铺,不管售卖的事,刚想告辞离开,就看到四个人走进店铺,说是要买好些东西,让来个人招呼一下。而伙计们正在门外张罗卖蒸豆腐箱的事,已经陆陆续续来了好多人等着买蒸豆腐箱。一般吃午饭的时刻,大都是来买蒸豆腐箱的,很少有人进店铺买东西。故而这个时候都是王掌柜管店铺里面的事。

    慧娘和夫君看到王掌柜一个人忙不过来,便停下脚步,留下来帮忙看一会店铺。那四个人一个要买大米白面,一个要买小米还要买锅、筷子什么的,另外两个则先是溜达着到处看,之后又要这个要那个。

    “掌柜的,这个多少钱?”

    “十文钱。”

    “掌柜的,这个呢?”

    “八文钱。”

    “这个呢?”

    “四十五文钱。”

    “这个……”

    王掌柜忙得不可开交。

    其中有个人说道:“我们买这么多,给我们便宜点。”

    “没问题,各位,结账时一定给各位去个零头,放心选吧。”

    张程缘一看这四个人的架势,敢情要把杂货铺搬回家,最后各种粮食、各种生活用品都被四个人买下,最后那四个人还挑了些补品。总觉得这四个人有些眼熟,在哪里见过。看他们的穿着不像镇上的人倒像是村里人,但村里人除了过年,平时很少买这么多东西。他默默地回想自己遇过的人,灵光一闪,忽然想起在窑炉场遇到过他们。

    慧娘也密切注意着这四个人,既不过年也不过节,他们怎么买东西买得样样全。她用询问的目光望向夫君,渴望从夫君那里得到点信息。

    张程缘脸上泛起满足的微笑,他的小娘子懂得向他求助了呢,于是略微俯了俯身子,在娘子耳边低声说道:“这几位是窑场的工人。”

    慧娘听后,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看来那些汉子将砖卖掉了,还卖了个好价格,不然哪来的钱过来购买粮食和生活用品。

    刚开始那四个人没往慧娘他们这边看,直到买完,等着王掌柜算账时,方扫了慧娘和张程缘一眼,这一看立马认出他俩。其中一个汉子走到慧娘他们面前,憨厚地说道:“是你们俩,俺们队长说,得亏你们俩间接的告诉俺们砖的价格。”说完,他脸上一红。

    慧娘和夫君相视一笑,之后慧娘笑着说:“举手之劳,小妇人正好知道砖的价格。这位大哥不用挂在心上。各位这该买的都买好了吧?”

    那汉子憨笑一下,随即点点头,“买好了,俺们等着掌柜的算账……”

    “各位,过来结账吧。”王掌柜客气地喊道。

    那汉子边转身边说道:“俺先过去结账。”

    慧娘点点头,然后轻轻踮起脚尖在夫君耳旁低声说:“夫君,你过去和王掌柜说一声,给他们便宜一成吧。”

    张程缘很高兴娘子的主动靠近,还凑到他耳边说话,虽然是为了别人的事,但总归是主动靠近了,会心一笑,朝慧娘眨了眨眼,意思是没问题。

    张程缘朝王掌柜喊了一声,“王掌柜,我们单独谈一下。”

    王掌柜朝那四个汉子歉意一笑,“稍等,各位。”然后与张程缘走入后堂。

    不一会儿,王掌柜从后堂走出来,便让那四个汉子结账,“您的总共是九百八十文钱,这位是六百七十文钱,那位是七百二十文钱,剩下这位是八百三十文钱。”

    “掌柜的,您算错账了吧?”刚才和慧娘说话的那名汉子问道,而其他几个人则暗地里用胳膊肘碰他,意思是别多说话。

    “这位小哥,是我给诸位多算了吗?”王掌柜询问道,还有比这傻汉子更憨的人吗?东家说少拿他们一成钱,但不要告诉他们,没成想,还有不愿意占便宜的主。

    其余几个汉子,急忙说道:“没算错,我们立马交钱。”说完匆忙掏出钱给王掌柜,之后将买好的东西放入布袋包中,转身就往外走。只留下一脸憨厚的那个汉子。

    王掌柜客气地说:“这位小哥,你的是九百八十文钱。”他知道这个汉子买的补品多,故而在四个人里花钱最多。

    那汉子缓缓地说道:“刚才,俺……俺按掌柜说的每一个物件的价格加起来,是一两银子七十八文钱,就是去零头的话,也得是一两银子七十文钱,怎么才收九百八十文钱?这前后差九十文钱呢,每个人挣钱都不容易,俺娘说了,做人要厚道,俺不能坑你。”

    张程缘和慧娘站在一旁看清了每个人的一举一动。慧娘的初衷只是觉得这些汉子刚丢了吃饭的生计,生活不易,要养家,怎么说也和自己有些渊源,故而想给他们一些优惠。没想到这汉子愣是不愿占人便宜,还这么替别人着想。

    王掌柜用询问的眼神朝张程缘看了一眼,见他点头,便解释道:“这位小哥,是我东家让我少给你们算一成钱的,所以不是你坑我,你结了账,走吧。”

    那汉子朝慧娘和张程缘看了一眼,然后结了账。将买的东西轻轻装入布袋中,走到张程缘面前,憨憨地说道:“这家店就是你们的吧?俺叫张大牛,是海子村的,以后有用得着俺的地方,你们尽管说,俺没钱但俺有的是力气。俺村里没有不认识俺的。”

    张程缘既没承认也没否认,“不知你现在干什么活计了?”

    那汉子见张程缘岔开话题,便也没再追问,但他知道绝对是托了面前二位的福,才便宜了九十文钱,“窑场没了,俺打算跟着俺们队长去齐城找活计。”说完,他低下头,脸上的神情让人看起来仿佛不想离家但又被生活所迫不得不去。

    “你愿意跟着我干嘛?”张程缘真诚地说道,他需要的就是张大牛这样的人。

    “不知您肯给多少工钱?”

    “刚开始给你按每月一两银子,以后干得好,再加工钱。你看如何?”张程缘以为张大牛会问干什么活计,没想到直接问工钱,看来再累的活计,只要挣钱多,他都会干。

    张大牛一听工钱这么高,立马点头:“俺愿意跟着您干,什么时候上工?”他好高兴,不用去齐城,这样就不用担心娘没人照顾了。

    张程缘看了一眼慧娘,意思是询问娘子意见,而慧娘微笑着点点头。

    “你明天卯时来恒源杂货铺,到时候我过来领你去我家,就是做外面那种吃食。”张程缘嘱咐道,今天不费功夫的就招来一个合适的人。

    “好!”张大牛高兴地说完,便走出杂货铺。

    ------题外话------

    张程缘真的完全信任只见过两面的张大牛吗?会不会进一步确认大牛的为人呢?

第四十三章 大牛憨厚() 
在杂货铺不远处的胡同里,那三名汉子时不时地偷偷伸出头,瞅瞅恒源杂货铺,期待张大牛早点出来,他们几个都知道掌柜少算了钱,赶紧结了账,跑出来。若不是为了同乘张大牛借的牛车,他们三个早走了。此时,他们极怕掌柜的再跑出来找他们要钱,故而躲在胡同里等张大牛。

    只见张大牛乐呵呵地从杂货铺走出来,然后停下,看了一会伙计们卖的物什,好香啊,这么多人买啊,他充满了好奇,更加打定主意跟着东家好好干。打定主意后,方走到大街上,四处寻找他那几个伙伴。找了一会,没找到,他便快步走向栓牛的那颗大树,想赶着牛车去找找他们几个。

    这边张大牛刚顺好牛车,准备挥鞭赶牛,那边胡同里那几个汉子,看到掌柜没出来,立马飞快地跑到大街上,跳上牛车。“快,快,快,走,走,走。”他们低声催促着,生怕掌柜的再跑出来了。

    张大牛刚想张口问他们去哪里了,就被他们催着赶车,无奈,只能挥鞭赶牛,直到牛车出了镇子,那三名汉子方缓了口气,其中一人说道:“幸好没人追来。”

    张大牛纳闷地问道:“哪个追你们?得罪啥人了?”

    “三娃他爹不是怕杂货铺掌柜追来要少算的钱吗?”另一个人开口说道。

    “啥?要钱?哈哈……放心吧,人家掌柜的说了,东家嘱咐他少收咱们一成,人家不会来追要的。”张大牛大笑着说道。

    其余三人瞬间红了脸,“你知道,还不和俺们说,害得俺们担心了好一阵子……”

    张大牛只是无奈地笑笑,继续赶车。今天他心情好,懒得和这些人计较,回家后,他先去和队长家说声,他不去齐城了。要是娘知道他在镇上找了份挣钱多的活计,该有多高兴啊!

    张大牛自幼丧父,多亏他的母亲张王氏咬牙硬撑着,既照顾爷奶又拉扯他长大。如今爷奶都走了,只剩下他们娘俩。他娘也因为常年劳累而身体不好,故而今天他买了好些补品,打算给娘补身子。他身强力壮,每月挣不少工钱,只是每月挣得钱几乎都给娘亲买药了,家里穷得叮当响,如今他已十九岁了,还没有娶上媳妇,平时连个上门说亲的人都没有。起先想到去齐城找活计,刚发了银子,故而提前给娘亲置办下些吃食。如今想来,倒是没必要买这么多了,以后他可以天天到镇上去了。

    张大牛一回到家,便高声喊道:“娘,娘,俺回来了!”

    张王氏从茅草屋里出来慈爱地看着他,“娘在这里,这孩子,咋咋呼呼的毛病,啥时候能改?”

    他挠挠头憨憨的笑了笑,“娘,俺不用去齐城找活计了,俺在镇上找着一份活计。”

    “真的嘛?太好了!”张王氏笑着说道,虽然她才三十六岁,但贫穷劳累的生活让她脸上早早就有了皱纹,这一笑,皱纹更加明显,“给娘说说,到底咋回事?”

    张大牛把前因后果说了一遍,张王氏听后,夸赞道:“娘平时没有白教你,镇上这位东家,必是看上你的憨厚实诚。”

    “娘,以后除了买药,每月咱们都会有余钱了。”张大牛兴奋地说道。

    “大牛啊,这两年都是娘拖累了你。”张王氏自责地说道。

    “娘,这是说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