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之极品俏农妇 >

第3章

穿越之极品俏农妇-第3章

小说: 穿越之极品俏农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夫君点点头,坚定地说:“此事若能成,为夫必将夜以继日苦读,早日为娘子考个状元回来。”

    他们夫妻二人聊了很多,以至于张程缘越来越觉得娘子学识渊博,一点也不像庄户丫头。直到,他想起明天是回门的日子,才提醒慧娘早点休息。而慧娘问道:“夫君明天要上工,是不是不陪我回门了?”

    她的夫君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陪你回门了,送你回娘家,我再去上工。”

    于是,他俩各自安睡,慧娘很开心,因为只要家里有了钱就可以供夫君去城里读书,他俩至少得分开两三年,甚至更多年,她就不用再担心夫妻之间的那事了。

第四章 心疼慧娘() 
翌日,慧娘和她的夫君都起了个大早,她的夫君捋了捋头绪,心想今天的事情比较多,一是三日回门,二是要与爹爹商量土坯的事,之后还要去上工,而且如果商量成了,他们下工后就要去运粘土回来。

    等他们走到婆婆家时,看到朱江已坐在那里喝茶,他是慧娘二叔家的弟弟,今天是专门来叫慧娘回门的。这边农村的风俗是结婚第三日,娘家弟弟过来叫新娘子回门。慧娘的爹娘只有她一个女儿,没有儿子,故而让二叔家的弟弟过来,只是朱江才十一岁,不免有些局促,好在婆婆家的人都是和善的,并没有因为他不是慧娘的亲弟弟而慢怠,而是准备了丰盛的早饭,饭菜里面有肉,要知道农家平时很少能吃上肉,都是逢年过节时才能吃上。大家吃完早饭后,准备了好些礼物让慧娘他们带回娘家。慧娘很是感动,这是婆家让自己在娘家那里长脸呢,要知道奶奶总是拿慧娘的母亲没能为朱家添丁的事而难为她。希望今天回去,不要生出什么幺蛾子。

    慧娘的夫君陪同她一起回到娘家,拜见了慧娘的爷爷奶奶爹娘叔叔婶婶还有那未出阁的小姑妈。慧娘的爷爷朱三山是个典型的妻管严,而慧娘的爹爹叔叔都是孝顺的人,不敢对爹娘说个不字,慧娘的母亲向来软弱,在家总抬不起头来,而慧娘的二婶虽生了朱江,为家里添了男丁,但有二叔压着她不敢生事端,所以平时家里大小事都是慧娘的奶奶朱王氏说了算。

    朱王氏向来不待见慧娘,尽管慧娘是她的亲孙女,但是她不喜欢大儿媳妇,连带着也不喜欢慧娘。不过向来见钱眼开的她,看到慧娘带了不少礼品回来,还是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小莲,把这些搬到娘的屋里。”她指着礼品说道。

    小莲是慧娘小姑妈的闺名,她平时特别听她娘的话,于是提起礼品奔向娘的屋里。她乐意把礼品放在娘屋里,这样她可以想吃就吃。只是慧娘的婶婶朱张氏和母亲朱李氏眼中闪过无奈和失落,仿佛到手的兔子忽然跳起来跑了。

    奶奶守着自己的孙女婿就把礼品搬回自己屋里,太过分了!要知道礼品可是人人有份的,慧娘刚要开口讨回,但看到母亲朱李氏朝她摇摇头,为了不给母亲找麻烦,她硬生生地把话咽回去。

    慧娘的夫君看出了岳母的无奈和慧娘的隐忍,毕竟婚后初次登门,有些事忍忍就过去了。于是他只是捏捏慧娘的小手,没有吭声。

    朱王氏很满意众人的识时务,严肃地说道:“他爹、老大、老二和你媳妇,你们先去地里干农活,小莲回屋做绣活,小江回屋看书,老大媳妇你和慧娘做饭,孙女婿你坐着喝茶,等着中午在这吃饭。”

    慧娘听了特生气,现在庄稼地里根本没有多少农活,绣活也不急在一时,奶奶是故意的,把其他人都支走,留下她们母女俩烧火做饭。朱李氏知道家里现成的柴火都被婆婆锁起来了,早不锁晚不锁,偏偏昨晚上锁了,这摆明是要她们难堪。于是她恳求道:“娘,能不能再拨个人手帮帮俺们,慧娘刚出嫁还穿着新衣服呢,若是烧火做饭该弄脏了。”

    慧娘的奶奶恶狠狠地瞪了朱李氏一眼,“有儿子的靠儿子,没儿子的就只能靠闺女,别多说了,各人忙各人的。”

    老太太的话直接戳中了朱李氏的痛处,朱李氏低下头不再吭声。慧娘的爹爹无奈地看了自己的媳妇一眼,然后跟着他爹、兄弟和兄弟媳妇出了院门。等到只剩下慧娘、朱李氏和慧娘的夫君时,慧娘忙上前挽住母亲安慰道:“娘,你放心,儿子闺女都一样,我一定会好好孝敬娘亲的,早晚有一天,女儿会为娘亲争口气。”

    朱李氏抹着眼泪说:“争不争口气的吧,只要你们两口子好好过日子就行。娘这辈子也就这样了。走,我们捡柴去。”慧娘点点头。

    慧娘的夫君很纳闷,哪家农户不攒着柴火啊,不过,瞬间他就明白了,这是老太太故意为难她们娘俩呢。这顿饭不吃也罢,他上前拉着慧娘的手,低声说:“娘子,不要麻烦岳母了,要不我们回去吃午饭吧?”

    慧娘无奈地笑着低声说:“夫君,我们在不在这里吃饭,娘都要捡柴挑水做饭,除非娘有勇气说这饭她不做了,不然总归是她受着。我们帮帮娘,好不好?”她不敢走,因为奶奶要作践她们,若是不由着奶奶,她娘就遭殃了,要知道奶奶骂人的威力她可是见识过,从白天骂到晚上,脏话不重样啊,夜里还得拿着木棍敲着她家窗户,边敲边骂。

    慧娘的夫君点点头,走到水缸那里,看到里面空空如也,赶紧去挑水,来回挑了五趟,才灌满水缸。慧娘和她娘把捡的柴放在灶旁,慧娘洗菜,她娘生火,她娘的身子忽然颤了颤,慧娘觉察到了,“娘,怎么了?”

    她娘没有吭声,慧娘起身来到灶旁,才发现灶膛里湿乎乎的,这一定是奶奶干得好事,整人没有这么整的吧?竟然往自家灶膛倒水?老太太是吃定大儿媳不敢质问她吧。

    这时,慧娘的夫君也看到了这种情况,慧娘从小生活在这样被欺负的环境,还能这么懂事聪明,真是太不容易了。他忽然心疼起慧娘来,自己娶了她,定要让她过上好日子,再也不让她受委屈。

    当香喷喷地饭菜上桌后,朱李氏还没上桌,慧娘的奶奶便下令开吃。慧娘的夫君实在忍不住,“奶奶,等岳母上桌再吃吧?”

    慧娘的奶奶生气的一拍桌子,“生不出儿子的人,吃了也是白吃,我说开饭就开饭。”

    慧娘没吭声,只悄悄拽了拽夫君的衣袖,示意他不要多说话,赶紧吃饭。老太太看到大家埋头吃饭,火气顿消。慧娘不吭声是因为她早就强迫母亲吃了点好菜了,已经吃个半饱了,一会上桌再吃点,也就饱了。

    吃完饭后,慧娘和夫君在朱李氏依依不舍的目光下离开。他俩一回到家,慧娘的夫君便换了身衣服去上工。临走前还对慧娘说,土坯的事,等他的好消息。

第五章 挣点小钱() 
慧娘的公公张定义听了大儿子的提议后,非常赞成,下工后,不仅运回来一大车粘土,还带回来大大小小的厚木板,慧娘一看就明白,看来他们爷俩要连夜把制作土坯的模具做出来。幸好她趁着下午空闲,已画出模具图,这会,她悄悄塞到夫君手里,而夫君则会心一笑。

    用过晚饭后,慧娘婆家一家人都为慧娘夫君想出的法子而兴奋,为了土坯配方和技术的保密,他们专门腾出一间房用来制作土坯。

    两天的功夫,第一批土坯制作完成,慧娘交给夫君测试土坯强度的方法,测试结果令人满意。于是慧娘的夫君和公公便拿着土坯推荐给工头,并且慧娘的夫君按照慧娘交待他的话说给工头听,“林工头,一块土坯卖一文钱,如果有用土坯盖房子的主家,只要是您介绍的,每十块土坯给您一文钱的分红,您看如何?”

    林工头沉思片刻,心想盖一间房少说也要用几千块土坯,这样算下来,自己可以有不少额外收入。同时,慧娘的夫君又把土坯盖房的好处说给林工头听,结果林工头当场答应下来。

    林工头见多识广,又加上十里八乡的都找他盖房子,没几天,他便帮忙拉到了生意。李员外家要了四千块土坯,正好这几天,慧娘他们制作好了很多土坯,足够卖的。李员外是出了名的爽快人,当场付了四两银子,然后让人拉着土坯走了。

    晚上,慧娘婆家一家人围在桌旁,看着桌上分给林工头四百文后剩余的三两六百文钱,除了慧娘,他们有些不相信这是事实。要知道这些钱,一个壮劳力要挣十个月才能挣来。许久之后,杏花用崇拜的眼神看着她大哥,“大哥,你太厉害了,你带着我们全家发财了,我太佩服你了。”

    慧娘的夫君不好意思地看了看慧娘,看到慧娘鼓励的目光,只好先隐瞒慧娘想出土坯的事,他尴尬地笑了笑,“这刚开始,谁知道以后的行情,杏花,你就别夸我了。”

    慧娘的婆婆温和地说:“老大,你不用不好意思,如今你是家里的大功臣,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吧。”

    慧娘的小叔子也用崇拜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大哥,只是他没有吭声,他竖起耳朵,等着听大哥的要求。而慧娘的公公则是用满足的目光看着大儿子。

    娘子想法子挣钱的初衷是为了供他继续读书,而他也十分渴望继续读书,等到哪一天可以光宗耀祖。“爹娘,儿子也没什么要求,就是想等咱们卖土坯挣够了钱,我想和二弟一起去城里读书。”

    慧娘的公公婆婆听了连连点头表示同意,二老眼里还闪着泪花,仿佛亏欠大儿子什么如今有了补偿机会。

    等慧娘和夫君回到两人的小院时,已是深夜,刚一进院门,慧娘忽然觉得自己腾空而起,瞬间已被夫君抱起,幸好她比较镇定,不然就要被吓得尖叫了。这会夜深人静,她不肯吭声,只好任由夫君将她抱入睡房,直奔炕上。

    慧娘轻声问道:“夫君这是干嘛?”

    夫君用拜神一样的目光望着慧娘,“娘子,为夫太佩服你了,你是咱家的大功臣,你先躺着休息,我去烧水。”说完,转身跑出去。

    慧娘确实累了,故而躺在炕上休息,不一会儿,夫君便端着热水进屋,亲自伺候她洗脸洗脚。刚洗完脚,她便睡了过去。而张程缘也累了,匆匆洗完,也躺到炕上,他望着慧娘的睡容,越看越觉得俊俏可爱,忍不住偷偷亲了亲她的额头。只见,她稍稍皱眉,他赶忙装睡。他忽然发现,虽然慧娘年龄比自己小,但是她比自己更加成熟,更加聪明。现在的自己有些配不上她呢,等挣够了钱,他一定要识,让自己配得上她。不知不觉他也进入梦乡。

    接下来的日子,慧娘的夫君和公公每天下了工就制作土坯,而慧娘婆家其他人基本上除了睡觉吃饭干农活,其余时间也是制作土坯,不知不觉间,他们已卖出去五万多块土坯了,收入近五十两银子。他们没有分家,这些钱都由慧娘的婆婆保管。

    慧娘并没有因为钱没入自己手里而不开心。本来她就打算土坯挣得钱都归婆家,她有更好的赚钱计划,只不过,这次的计划,她是为自己打算的。

    慧娘的婆婆见慧娘特别支持大儿子重拾书本,故而着手准备送大儿子和二儿子去城里读书的事。没几天便已成行。以后他们每年只能回家一次,一是浩瀚国地广人稀,齐城又是此国最大的城池,张家庄离城里太远,坐马车也要三四天的路程,这一来一去,七八天搭进去了。二是他们已比同龄人落下太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