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

第116章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第116章

小说: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琅看到旁边的书柜里摆满了书籍,大都是关于压缩机和电气方面的专业书。

    看来这些人和我是同行呀!而且学识很深。

    刘琅学的是机械工程,侧重机械的设计和制造,涉及范围比较广泛,这些书是针对某一种机械,就非常具体了。

    “嗯,这个是………!”

    刘琅突然看到了挂在墙上的营业执照,和木小虎办得一样,都是个体工商户,而在那负责人一栏后面写着个名字。

    “你们的负责人是陈春生?”

    刘琅突然开口问道。

    陈春生!真是个“久远”的名字呀!

    如果不是刘琅看到这营业执照,即使他拥有强大非人的记忆力,怕是也不会在记忆深处把这个名字给找出来,即便是在前世有很多关于中关村的书籍,其中对这个名字提及甚少,更多的名字是杨志传和另外几名企业家。

    但在刘琅看来,陈春生对中关村的贡献绝对不比任何人少,甚至没有人能比得上他,因为他可以称得上是中关村之父,一个被那些成功企业家的光芒所掩盖而逐渐被人遗忘的真正的中关村之父。

    陈春生可是一位国家级的科学家,其学术水平不是杨志传那样的“半吊子”所能相比的,在刚刚改革开放时就被派到美国考察,让他影响最深刻的地方就是美国的硅谷,在他眼里,那里充满了科技的气息,是世界科技的动力来源。

    回国后,他决心要创建中国的硅谷,而他选中的地方就是中关村。

    纵然陈春生是位国家一级教授,纵然他的压缩机研究处在国家最先进的水平,但他还是义无反顾的辞掉了自己的工作,带领几位和他一样有梦想的人建立了一个公司,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民营高科技公司。

    在这个年代,能像他如此彻底的人少之又少,更多的还是像杨志传那样在研究所的庇护下为自己做些事情。

    民营和国企都是公司,但之间的差距那可就是天壤之别了。

    在这个年代,国民营高科技公司创办的共同规律就是:科技人员走出研究院所,遵循科技转化规律,市场经济规律,不要国家拨款,不占国家编制,自筹资金、自负盈亏、自主经营、依法自主决策。

    说是规律,其实就是国家给他们制定的政策,里面带有很大的怨念,一句话:自己玩去,国家不管,自生自灭,死了活该。

    陈春生在他人怀疑、辱骂和嘲笑声中,在中关村建立了第一家科技公司,为此甚至他所在的研究所都和他打起了官司,但他依旧前行。

    随着他的脚步,附近一带逐渐出现了零星的技术小公司,国家的“硅谷”开始了孕育,若论先后,什么联想,四通这些企业都是他的晚辈。

    陈春生是一位有着很强科研水平的科学家,但为了自己的理想放弃了稳定的工作,他要靠着自己的技术打造出一个科技王国,可理想很好,现实却很残酷,在刚刚改革开放的社会里,高科技技术只存在国家的研究所和实验室里,能用于市场上的少之又少。

    陈春生学的是压缩机技术,这种东西非常用途广泛,什么空调、冰箱、矿井等等都能应用,尤其是空调和冰箱这两种电器,那就是要靠压缩机制冷制热。

    但是在八十年代初,市场上都没有工厂能制造空调冰箱,这两种电器的大规模上市还要等到八十年代后期,国家引进一批国外的生产线后才能制造出来,所以陈春生是超前的,也是悲哀的,他的技术根本就无处可用,他的公司在开张的那一天起就陷入了困境。

    挣扎一两年后,他终于放弃了自己的专业,开始了“多种经营”,但是他自己除了技术外再无他处。

    不懂经营,看不到市场前景,别的公司飞速发展,他的公司则是每况日下,在八十年代后期就已经举步维艰,他的人际关系又差,没有人帮助让他雪上加霜。

    九十年代初期,联想集团已经渐露头角,四通公司也是风光无限,而陈春生和他的公司却再也维持不下去,只能以破产告终,而他本人也渐渐被人忘记,没有人会把中国“硅谷”之父的头衔放在一个失败者的头上。

第一百九十一章 教授变电工() 
在前世,刘琅也是多本书里零零散散地看过陈春生的一些事迹,要不是他这一世的强大记忆力,他也无法想起这个人来,正所谓时也运也命也,改革开放让私营经济大量产生,但在初期阶段,这些公司基本上没什么技术含量,最高的科技也只是制造工艺简单的机械零件,只有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私营业者已经通过几年时间积蓄了一定财富,又赶上了国外技术大规模进入,这个时候私营的制造业才逐渐开始壮大。

    这位陈春生实在是运气不好,本以为像美国那些成功者一样,靠着自己的技术闯出一片天地,无奈中国不是美国,技术根本无法广泛应用,空有一身本事也无处可用,等到数年后他的技术有用武之地时,他自己却早已经放弃,唯一留下的“中关村之父”的名号也没有多少人知道。

    刘琅万分感慨,陈春生这么一个“传奇”人物竟然让自己给碰到了。

    “你们谁是陈教授?”

    刘琅开口问道。

    屋里一片安静,所有人的思维都有些迟缓。

    那个年轻人进来就要租房子,这个看起来只有五六岁的小孩点名陈春生,难道这是两个精神病?

    “他就是刘琅,神童刘琅,知道不知道?”

    木小虎大声说道。

    “刘琅?那位神童刘琅?”

    屋里的人都看向了这个小孩子。

    现在刘琅这个名字就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名片,除了那些偏远农村以外,只要能看到报纸的地方,就没有不知道刘琅这个名字的,更不用说这些知识分子了,在他们眼里,这个只有五岁的孩子可是国家数百年来第一号的神童。

    “各位叔叔好,我是刘琅!”

    刘琅和对方打着招呼。

    “怪不得怪不得,我说怎么来了个小孩子,原来是刘琅,果然是神童,说话完全没有小孩的样子!”

    这几个人也是纷纷感叹,他们完全不会怀疑对方是个冒充的。

    “各位叔叔,这位是木小虎,我的朋友,也是我的合伙人,他刚才说得没错,我们成立了一个公司,需要找一处地方,看到这里还不错,所以就想问问………对了,各位谁是陈春生教授,他是负责人,我和他谈谈。”

    “来来来,两位请坐,小周,你去沏两杯茶!”

    一位年纪四十左右岁的中年人赶忙招呼。

    “两位,这件事我们做不了主,需要陈教授回来!”

    “哦?陈教授不在这里吗?什么时候回来?”

    刘琅问道。

    “他出去工作了,就在附近,应该很快就回来了!”

    也就过了几分钟,屋门被推开,一位年纪四十左右岁的男子就走了进来,他穿着一身蓝色的工作服,衣服上还有油渍,手里拎着一个工具箱。

    “陈教授,有人来找你!”

    一个人急忙说道。

    “找我?什么事?”

    对方抬起头来。

    这就是那位陈春生?

    刘琅觉得,国家的一级教授必定是一副儒雅的样子,可眼前的这个人却和想象有的有些差距,不似个学者,倒像个工人。

    “陈教授您好,我是刘琅,他是木小虎,我们找你有事。”

    刘琅走了过来。

    “怎么是个小孩……?刘琅?你是那个刘琅?”

    陈春生看到对方是个小孩先是一愣,听到刘琅这个名字后又是一惊。

    “神童刘琅,哦,果然是真的,你真的是这么小!”

    陈春生一边笑着一边把工具箱放在了一边,然后在水盆里洗了洗手,干净的一盆水立刻变得漆黑一片。

    “今天还不错,有两家工厂说他们的供电维修让我们做,还赚了二十块钱,余淮,就是那个北东石棉瓦厂和北东帆布厂,他们的电线有点老化,你每天没事就去看看!”

    陈春生对着一个人说道。

    “唉,一个国家一级教授现在成电工了!”

    刘琅暗自叹息。

    “对了,两位来找我做什么?”

    陈春生洗干净手这才坐了下来问道。

    “陈教授,我们两个人也开了一家公司,跟你们一样,都是私营企业,找了一上午也没有什么好地方,你这楼上我看不错,要是没用,不如租给我们怎么样?”

    刘琅说道。

    “租给你们?呵呵,这个小楼可是电力部的,我们一个月还得给他们一百块钱的房租………!”

    “你租给我们一层,我一个月给你一百五!”

    刘琅不等对方说完马上给出价钱。

    “一百五?”

    一下子就把陈春生这帮人给“镇”住了。

    “这个价钱………还真是充满了诱惑力呀!那我想问一下,两位的公司是做什么的?”

    陈春生问道。

    “简单,就是制作动画片的!”

    刘琅回答。

    “动画片?咱们首都不是有动画制片厂吗?”

    陈春生不解。

    “呵呵,一个快黄了的厂子而已,我这个公司未来可是要实现每年数亿产值的大公司,他们根本无法跟我们相比!”

    刘琅根本就没把首都动画制片厂放在眼里。

    “是数亿美元!”

    木小虎在一旁补充。

    “什么?每年产值数亿产值………还是美金?”

    这下所有人都懵了。

    “动画片能赚这么多钱?你俩把我们当傻子吧!”

    虽然陈春生等人不信,但也没说什么,小孩子嘛,有点不切实际的想法也是正常的。

    “这么的吧,两位给出的租金的确不低,我们现在也没有多少事,所以这楼上是可以租给你们的!”

    陈春生点头答应了刘琅二人,当然,这是看在钱的面子上,他们公司现在一共有五个人,除去租金外,每个人每个月的工资就有四五十块钱,在加上杂七杂八的支出,一个月差不多要有五百块钱,这可不是小数目,做为公司负责人的陈春生压力很大,每天都要到外面找活干,好在他电力方面的知识很渊博,动手能力也很强,有的工厂因为电压不稳影响了生产,他就过去帮对方解决,一个月下来也能赚上个千八百了,刘琅提出每个一百五的租金,这对他来说很有诱惑,起码能解决不少问题。

    “好,那我们就一言为定!”

    刘琅点头道。

    “好,上面现在还很乱,我们会收拾一下,另外咱们也得签个合同什么的,我下午就起草一个。”

    “没问题!”

    刘琅答应。

    “对了陈教授,我刚才看到你书柜里面都是关于压缩机的书籍,你是学这个的?”

    刘琅假装好奇地问道。

第一百九十二章 空调压缩机() 
“书籍?呵呵,你问我是学这个的?”

    刘琅的询问让陈春生忍不住笑了起来。

    “二位,你们不知道,陈教授原来可是这方面的专家,国内压缩机领域没人比他更厉害了!”

    另外一人笑着解释道。

    “哦!那陈教授现在还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吗?”

    刘琅再次问道。

    这一下对方沉默了下来。

    “唉,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