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

第127章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第127章

小说: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经天?嗯,好说,这是我的名片。”

    林国栋只是稍稍客气了一下,对方要不是跟刘琅是朋友,他才不会理会,这个小作坊一样的厂子怎么能和自己相比?

    “刘琅,这回你放心了吧,那么这个合同呢?”

    “放心,我签字!”

    刘琅简单地看了看,合同是一年的期限,要在奥运会最显著的地方喝饮料,这些都没有问题。

    “咱们的事情完事了,李经理,你和林大哥之间就好好谈谈价钱吧,这我就不管了。”

    “刘琅,我………我真是太感激了,你放心,以后只要你想和健力保,我管够!”

    所有的问题在短短两天内就解决了,这个刘琅真是自己的大救星,此时的李经天恨不得给刘琅做牛做马。

    “李经理,等你和林大哥商量完事情来找我,我还有事跟你说!”

    “哦,什么事尽管说,只要我能办到,就是砸锅卖铁也没问题!”

    李经天拍着胸脯说道。

    “不急不急,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还是等你和林大哥的事情完成后再说吧!”

    刘琅把一份合同揣入裤兜不再理会他们。

第二百一十章 开启“教育”模式() 
当天下午四点多钟的时候,李经天风风火火地跑到了华夏工业科技的实验室里。

    “各位,我请大家到王府井吃饭!”

    李经天推开门就对着实验室里面大声说道。

    “李经理,看来你的事情已经解决了?”

    熊怀志一边收拾着工具一边问道,实验室里面已经没有几个人,陈春生都回家了,只剩下了刘琅和几个研究生。

    “没错,那个林经理已经和我们签了合同,我明天就回家,先拉来五百箱,这些暂时是够用了,刘琅,我真是太谢谢你了,没有你,我都不知道怎么办了!”

    用感恩戴德来形容李经天对刘琅的心情也不为过。

    “好了,我先走了,你们几个一会儿走的时候把门关好!”

    熊怀志把东西收拾好后就离开了,只留下刘琅和三位研究生。

    “怎么都走了?”

    李经天自己已经做好了“大出血”的准备,甚至从随行的同事那里借来了五十多块钱。

    “好了,李经理,我正等你呢,于哥、明哥、程哥,你们一会儿都没事吧,李经理请客,咱们去捧捧场!”

    “好好!”

    三位研究生可高兴了,刘琅帮了李经天那么大的忙,别说吃他一顿,就是十顿二十顿也应该。

    “好,好,咱们走吧!”

    李经天心中暗自窃喜,他本来就是想感谢刘琅一个人,只是不好意思不让熊怀志和陈春生去,再加上那些工作人员,算下来有十三四号人了,这么多人一顿饭怕是要吃进去二百多了,差不多是他三个多月的工资,现在其他人都走了,只剩下四个人,正好省钱了。

    谁能想到未来十年民族第一饮品的掌门人现在会为请客少了几人而感到高兴。

    “全聚德就算了,太远,咱们就在附近,出了门三百多米有一个杜家饭店,味道不错,咱们就去那吧!”

    刘琅可不愿意坐公交车跑到市中心去吃一顿饭。

    “好,就听你刘琅的!”

    李经天当然同意,这不又剩下钱了吗。

    李经天带着两名副手,刘琅这边一共是四个人,七个人找了一张大桌,李经天拿过菜谱专门挑肉菜来点,什么干炸里脊、溜肉段、红烧鱼、干煸鸡块………点了六菜一汤,虽然也不便宜,但加起来也就二十多块钱,比起传说中的全聚德应该是便宜多了。

    “首都就是好呀!吃饭都不用粮票肉票,比我们那里强多了!对了,同志,再来七瓶啤酒!”

    李经天招呼着。

    “李经理,我是不能喝酒,你们的饮料呢?不如拿一瓶给我!”

    刘琅说道。

    “哦,对对对,小朋友不能喝酒,老孙,拿一瓶咱们的……拿一瓶健力保!这可是我特意拿来的!”

    一位副手马上从皮兜子里掏出一瓶饮料放在了刘琅面前。

    “这就是健力保,刘琅你尝尝!”

    刘琅也不客气,要来瓶起子将盖子撬开,仰起头来喝了一口。

    久违了味道让刘琅回忆起了十多岁时的岁月,那时他天天在篮球场上打球,假期时甚至会从早上玩到天黑,一天都不吃饭,只要有几瓶健力保就够了,可惜很快这样的味道就找不到了,可乐成为了年轻人必喝的饮料,健力保的味道很快就他被忘记了………!

    如果不是遇见李经天,刘琅恐怕永远也想不起来这种味道了。

    “刘琅,感觉怎么样?”

    李经天问道。

    “不错,比可乐强多了!”

    以营养学角度来看,健力保的确比可乐强的多,这一点在世界级的赛场上就能看得出来,不管可乐把自己说得如何天花乱坠,在世界级的运动员那里没有人会喝它,因为可乐里面含有大量的糖分,喝多了会发胖,这是所有人都公认的事实,以至于最后可乐公司不得不研制出无糖型产品。

    而健力保是可以让运动员在赛场上喝的饮料,这一点就比可乐强。

    “哈哈,好喝就好,等我罐成易拉罐后给你一箱……不,只要你想喝,我全部免费!”

    很快饭菜就摆了上来,饭店的老板因为神童刘琅为自己招揽了顾客,还特意加了一道免费的土豆丝,李经天再次感受到了刘琅的“号召力”。

    “来,刘琅,几位小朋友,客套的话我就不多说了,敬各位一杯!”

    李经天端起酒杯,和几个人碰了一下一饮而尽。

    刘琅带来的三位师兄也不客气,杯中啤酒一口干掉,然后就拿起筷子大吃起来,这样的好饭菜一般情况下可是吃不到的。

    李经天带来的副手更是筷子横飞,别看他们都是副厂长,但工资也就三十多块钱,这次出门一个多月的时间吃的基本上都是一碗三毛钱的面条,肚子都快没油水了。

    “刘琅,来,别客气,吃!”

    李经天招呼着刘琅。

    “对了刘琅,你说找我有事,什么事?”

    李经天问道。

    “嗯,也没有什么大事,我就想问问李经理对你的企业有什么期望,想把它弄成多大的规模?”

    刘琅问道。

    “这个么?”

    李经天听了把筷子轻轻地放了下来,面色也有些郑重起来。

    “刘琅,不怕你笑话,老哥哥我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是这野心却不小,健力保是个好饮料,只要我有充足的钱财,一定能够把它做大做强,成为咱们国家第一饮料也未必不可!”

    “噗嗤!”

    他的一位副手听了差点笑出声。

    “我说厂长呀!咱们的厂子都快黄了,只要您先让厂子扭亏为盈就已经不错了!”

    那人忍不住说道。

    “老孙,咱们有健力保这个独家配方,只要给我们机会咱们就能给它做起来,还扭亏为盈!你呀!真是没远见!”

    李经天瞪了对方一眼。

    “好好好!”

    对方连连点头不再多说,操起筷子又开始吃了起来。

    “刘琅,你别听他瞎说,你是个神童,本领比我们要大,你倒是说说,我们这健力保能做成什么样子?”

    “呵呵,李经理……!”

    “哎,刘琅,我是比你大的多,年纪上怕是比你父母都要大,但是你有本事,这我就比不了了,所以你就叫我一声老哥,可别经理经理的叫,听着见外了!”

    李经天打断刘琅的话说道。

    “好,李老哥你说得没错,但在我看来还不够,每个人做企业时必定是雄心万丈,要把自己的企业做成最大,相信老哥也是如此,国家第一饮料并不是很高的目标……那我还想问问老哥,为了这个目标你要怎么做?”

    “嗯,这我也想好了,先把健力保的牌子打出去,只要有了名气自然别人会卖了,到时候就大规模生产,一年销售百万罐,两年销售千万罐,只要不断的增加产量,我们就能成为国家第一品牌!”

    对方随即回答。

    “呵呵,李老哥的回答倒是很直接,没错,销量是一个产品的根本,如果健力保一年能销售出十几亿罐,别说是国家第一品牌了,就是世界第一品牌也非他莫属,可关键是你如何能持续的销售,这就是个很深奥的学问了,可不是如你说第一年百万罐,第二年就能千万罐那么简单。”

    刘琅笑了笑回答。

    “哦,那刘琅你说说如何才能让销售提高?”

    李经天立刻来了兴趣,不仅是他,连刘琅的三位师兄也放下了筷子竖起耳朵仔细地听了起来,他们知道,刘琅这又是要开启“教育”模式了。

第二百一十二章 特企改革的想法() 
“私营企业有着天然的优势,他们的出现固然是好,但同时也会同很多国营企业形成竞争,恐怕那些国营企业是敌不过私营企业的。”

    刘琅点了点头说道。

    “你说得没错,这一点有不少地方政府都提了出来,说这样做会造成国企的破产倒闭,唉,其实这就是改革的过程,这样没有活力的企业现在不完,早晚也得完蛋,还不如让这个过程早点到来。”

    吴荷说道。

    改革开放绝对不是一撮而就,而是在无数矛盾之中进行的,私营企业发展了,产品就会占据市场,那就会让国营企业面临危机,这是必然的结果。

    “国营企业现在不是在实现承包制吗?吴教授您觉得承包制怎么样?”

    刘琅问道。

    “承包制固然会释放一部分员工的积极性,但这也不过是治标不治本,一旦遇到巨大的难题,管理者绝对不会担当风险,所有者又对管理方式不了解,企业的结局就很悲惨了,所以承包制只是企业发展的一个过程,最终还是要实现私有化的,当然,这种私有化是要有局限的,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不可能无限制的私有化,但很多无关紧要的企业,完全是没有问题的,国家只要掌握那些重要的生产资料就可以了。”

    吴荷回答。

    刘琅点了点头,吴荷的这个观点就非常接近十几年后国家实行的一种“国退民进”战略,就是国家掌握能源、交通、电力等这些战略物资,剩下的那些商品完全交给个人,比如什么电冰箱、电风扇、电视机、甚至是汽车,国家完全放弃这些商品的控制,让你各人凭本事去搞,只要你有能力,国家就会支持,但你要是没能力,国家那也没办法。

    “吴教授,我倒是有一个想法。”

    刘琅突然开口。

    “说来听听!”

    吴荷很喜欢跟刘琅谈话,因为对方总有一些“奇思妙想”,有的甚至能让他都有眼界一新的感觉。

    “吴教授,我觉得现在国家应该对企业私有化进行一些尝试,比如把那些年年亏损的企业卖给各人,让他们放心去做,做大了国家也能收税,做不好自然会被市场淘汰,咱们国家不是在深市和蛇市搞了特区嘛,咱也可以对这些企业搞一个特殊企业改革,把他们扔到市场上,然后经过几年的时间再和那些没有进行私有化的企业对比一下,看看谁对国家做的贡献大,这样就能说明问题了。”

    “呵呵,刘琅你这个想法很有创意呀!国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