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

第133章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第133章

小说: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学,当然,刘琅的父母因为家里很穷,为了工作赚钱所以也没考上大学。

    不过他们二人已经决定在明年开学季考一个大学函授,这种考试虽然比高考要容易一些,可对于平常人来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有刘琅在,那就简单多了,母亲徐文秀更是要在华夏大学学习,学习的是她的会计专业,父亲在阜城的一所大学里学习,学的是管理专业,他们之所以要学习并不是要在事业上要有什么更高的目标,只是觉得儿子以后必定是一位知识渊博的人,他的父母总不能是高中毕业吧,怎么得也是个大专生吧。

    自己的儿子能被邓老接见,徐文秀也感到万分的荣幸,晚上坐在电视机想要看看儿子的风采,电视上的确播放了邓老接见运动员的画面,只是他和刘琅之间对话的那一段并没有播出,让徐文秀感到非常不解。

    刘琅倒是明白其中的道理,就如王振东所说,他现在可是国家的宝贝疙瘩,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让人震惊,傻子都能看得出来刘琅身上所具有的无限潜能,万一被外国的敌对分子知道,怕是会对刘琅不利,尤其他马上就要出国了,韬光养晦的道理没有人比邓老更清楚了。

    “儿子,明天你爸爸要过来,等你出国,我就先和你爸爸回家待几天,赵校长说你要在七月中旬回国,这段时间你可得自己照顾自己呀!”

    刘琅代表国家出国比赛自然不能带着母亲了,虽然学校让老师照顾他,可终究那是别人,徐文秀当然不会放心,可这也没办法,好在儿子自理方面一点没有问题,要不然徐文秀都不会放儿子出去。

    “妈,你放心吧,我会自己照顾好自己的!”

    刘琅安慰母亲道。

第二百二十一章 争论() 
刘琅现在已经开始为出国做准备了,而国家的那些高层,现在也为一件事争论不休,甚至在开会的时候都要吵起来了。

    “弘扬同志,咱们国家的改革还是要循序渐进的,不能快步流星,要是快了,那是会出乱子的!”

    副总理冯友军对着所有人大声说道。

    “友军副总理说得没错,咱们对雇工问题才刚刚放开,不能就马上对国企进行改革,国企和私营企业可是完全不同的,一旦要出问题,那可就是大问题,关系到千千万万职工的生活问题,一定要慎重呀!”

    计划委员会的领导也说道。

    “友军同志,为民同志,你们说得没错,国企那是咱们国家的根本,关系到千千万万职工的生活,谁也不会那他们的生计开玩笑………改革开放现在已经进行了六年了,发现了很多问题,其中一点就是国企的问题,很多企业都出现了效益不好,工人的工资都无法开全,这已经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活………这次试验性的改革就是针对这个问题嘛!”

    赵弘扬笑着说道。

    “弘扬同志,搞科学可以做试验,但是搞企业可就不同了,万一出了问题,那也会影响到百姓的生活。”

    冯友军马上接口道。

    “对,每一位职工都是我们的亲人,我们都不能轻易放弃,但是我们进行的改革没有经验可谈,只能不断的摸索,一条路走不通,那就得再走另外一条路,这条路还走不通,那就凿出一条路来,只到我们走通为之,因为我们没有回头路,要是回头,那就是万丈深渊!”

    赵弘扬掷地有声,语气中带着无比的坚定。

    “唉,老赵呀!你说得都对,可这牵扯太大太大,国企私有化,这可是社会主义的大忌,连国家的企业都归个人了,还有什么不能归个人?长此以往,后果很难预测呀!所以我觉得还是要将重点放在承包制上,承包制搞得好,企业还是能够好起来的!”

    冯友军叹了口气。

    “弘扬总理,友军副总理,我要说两句!”

    坐在一旁的粤省主官任重远开口道。

    “好,老任你是改革的先锋,很多经验比我们要多,你说一说!”

    赵弘扬点头。

    “承包制可以调动工人们的干劲,这很好,粤省这几年有不少企业都搞了承包制,开始的时候都很不错,但是在这几年,问题就来了,去年美国有一家叫做什么………尼克的公司,是制作鞋子的厂子,在龙川市修建了厂房,这个厂子的技术很好,生产出的鞋子质量比我们的好很多,龙川的国营鞋厂就想和他们合作,引进他们的一条生产线,对方也同意,但是有一个条件,想卖下龙川国营鞋厂的一部分股份,说白了就是想有点权力。

    当时国营鞋厂已经搞了承包制,厂长也同意了,可是龙川市不同意,说这是国有资产流失,是大问题,结果这件事就没做成,结果那个尼克厂后来又引进了一套生产线,在龙川市内开始招工,工资是一个月五十多块钱,比咱们的厂子工资高出二十块钱,这一下可好,工人都跑到他那里去了,很多厂子都给搞的活不下去,龙川市一生气,下了文件,不允许这尼克厂扩大生产。

    人家当然不同意了,最后闹到我这里,我们那个时候还很不服气,不就是一双鞋子嘛,咱们就干不过人家?结果派人到他们工厂里一看,好家伙,生产线都看不明白,制出来的鞋子即结实又轻便,还好看,咱们的鞋子跟人家一比,都成了破草鞋,这样的生产线咱们要是卖一条那多好?可人家就说买你的鞋厂,连土地都要买,这我也不敢应允呀!所以这件事便到此为了。

    那么好的生产线为什么咱就造不出来,想买过来,可是没有相关的法律支持,实在是太可惜了!”

    任重远遗憾地说道。

    “老任,还有你怕的事情?在特区你可没少卖土地,为什么这次不敢了?”

    冯友军在一旁问道。

    “那不一样,特区卖的是净地,没有任何罗乱,但厂子不行,真要是把厂子的所有权卖给了对方,万一人家把工人都给解雇了怎么办?”

    任重远回答。

    “你看看吧,连老任都有质疑了!”

    冯友军马上说道。

    “呵呵,友军副总理呀!我的话还没说完呢,吴荷教授的改革方案我看过了,他写的就很好嘛,政府和所有者共同承担工人的养老问题,还可以对他们实行培训,这就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让工人们没有了后顾之忧,完全是可以实行的,反正我是赞同这样的方案。”

    任重远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哼,我就知道你一定会这么说!”

    冯友军白了他一眼。

    “说到吴教授的这个方案,我觉得可行性还是很高的,考虑的也很全面,的确是站在了工人们的这一面,当然,很多工人还是会有种种顾虑,这些事情可以跟他们解释嘛,国家是不会放任不管的,只要把工人们工作做好了,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赵弘扬笑了笑道。

    “这个吴荷,还是个刺头!”

    冯友军现在对吴荷是一肚子火气,没事就弄出个方案来,不到半年就弄了两个方案,他怎么这么多方案?

    “我也支持吴教授的这个方案,我拿到手看了好几遍,是很不错,还提出了一个很有创意的词汇,粤省有特区,国企也有特企,这特企改革我看就是一个对症下药的方式,有的地方甚至比特区这种方式还要立竿见影………我还听说,这个特企的词语就是那位神童刘琅提出来的,这是不是真的?”

    说话的是闽省主官项诚,他和任重远都是坚定的改革派,此时自然要站出来表态。

    “老项你说得没错,不光是这个特企的词汇,吴教授说,连这个特企的方案都是他第一个想出来的,之前他就写出来一本小岛经济学,现在又提出了一个可以解决国企问题的意见,这样的人连我都钦佩,我就是没时间,要是有时间一定会亲自拜访。”

    任重远对刘琅非常感激,上一次要不是没有那小岛经济学镇住了冯友军,他和项诚恐怕要挨一顿批了。

    提到刘琅,冯友军又是生了一肚子气。

    冯友军对吴荷非常反感,总认为他站在了资本主义的那一方,甚至有时想过找个借口让他吃点苦头,可对于刘琅,他就只能生生闷气了,这个小孩子他惹不起呀!

    怎么惹?打他屁股还是臭骂他一顿,连胡德丰那样的老顽固都被他“蹂躏”地退了休,还有那个“张大师”,据说斗法不成还吐了血。

    现在刘琅都成了这些高层眼里的“孙猴子”,这要闹个天翻地覆呀!

    冯友军想到刘琅就不由自主地揉了揉额头,他对这个“孙猴子”可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对了,前两天老人家亲自接见了奥运会的健儿,还特意把刘琅叫道了身旁,对他嘱咐了老半天,呵呵,这个刘琅当时还说起这特企改革的事情,不过被老人家给支了过去,这个小家伙,还真是天不怕地不怕呀!”

    赵弘扬有意无意说起了这件事。

第二百二十二章 同样的目标() 
赵弘扬好似无意提到了邓老,但冯友军等人却是眼皮直跳:你这老赵,看来是使出杀手锏了………!

    老家人的一举一动他们都会关注,他公开说得每一句话都有含义,绝非随口而出,他对刘琅的那一句话看似随意,实则可不是简单的搪塞。

    “会有一个让你满意的结果!”

    这什么意思?让刘琅满意不就是通过这个方案嘛!

    老人家现在很少参加什么经济会议,主要是他的年纪太大了,八十多岁的老人怎么能和他们这群六七十岁的“中年人”相比?

    但是老人的意见那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只要他明确表态,即便很多人不同意,也不敢公开反对,他的声望可摆在那呀!

    能和他相比的也就什么木老、陈老等几位,但问题是木老还是站在邓老这一边,陈老倒是有些意见,但也从不明确站出来。

    好在邓老从不轻易表态,比如之前在放开雇工人数的问题上,即便很多人猜测他一定会赞成,但也要先到南方看一看,在看到特区搞得有声有色后才最后拍板,持续一年多的争论之声顿时就沉寂了下去。

    这一次关于企业改革的问题邓老也没表态,但是在回答刘琅的时候非常巧妙,说他表态吧,没直接说,说没表态吧,那这话是什么意思?在座的这些人官场上摸爬滚打多少年了,这要是再不明白,直接去死算了。

    “这个赵弘扬,把老头子搬出来了………!”

    冯友军虽然生气,但也没办法。

    “改革开放是让国家富强,无论是谁,咱们的目标是一致的,但很多问题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的摸索,现在吴荷他们搞出来这个改革方案,我看是有些操之过急,当然,就如弘扬同志说的那样,试验性质嘛,实在不行也可弄一弄,但是我的立场必须要表面,弄可以,要有限制性的。

    首先企业必须是那些快要破产的企业,不能是效益好的;还有必须有人愿意接,不能强行摊派,另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工人们的安置问题,政府要承担起主要责任,愿意放弃公职的,可以按照方案上的进行,不愿意放弃公职的,政府负责替他们找另外的工作,一切都要由工人自己说的算。

    还有那些放弃公职的,养老问题必须要完全落实,不能稀里糊涂………对了,土地不能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