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

第194章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第194章

小说: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鲁明志的儿子鲁凡跟木小虎算是发小,两人的关系也不错,他知道木小虎跟着刘琅赚了很多钱,所以开口“挖苦”对方。

    “废话,我不跟着刘琅我还跟着你呀!跟着你我能买得起奔驰?”

    木小虎一瞪眼睛道。

    “小虎哥,鲁大哥可是有本事的人,首都之内著名的神医,这你可比不了!”

    刘琅瞪了木小虎一眼。

    “得得得,你们都是人才,我不是人才,我不跟你们说了,没劲!”

    木小虎讨了个没趣,坐到一旁自己抽起来烟来。

第三百二十一章 刘琅的期盼() 
“刘琅,我很好奇,这两本书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鲁明志突然问道,其实不光他好奇,整个高层都很好奇。

    “嗯,怎么说呢?反正在我在美国看了很多国内接触不到的东西后,这些想法自然而然就出现在了脑海之中,第三产业浪潮就是这么写出来的,然后我在把这些事情放在咱们国家之中,循着逻辑就想到了第二本书!”

    “这就完了?”

    鲁明志还等着刘琅接着往下说,可看到对方没有接着说的意思。

    “完了!就顺其而然地写出来了!”

    刘琅一摊手,难道我还告诉你这些事情都是曾经发生过的吗?

    “呵呵,是呀!天才的想法我是不知道呀!刘琅呀!有没有出国留学的念头呀?”

    鲁明志问道。

    在前些日子开会的时候,邓老特意提到让刘琅出国留学,人家到美国待了一个月的时间回来就写出了两本书,要是到国外留学个一年两年,回来后还不得上天呀!真要是学到了国外最先进的科技,那国家就是赚翻了。

    “留学?我当然会去留学,因为国家很多技术都是空白,我想学都没处学去,只有到国外才能学到!”

    刘琅说道。

    “嗯,没错,要想学先进的技术,国外必须要去,这件事就交个我们教委了,我们替你安排!”

    “鲁爷爷,这件事先不急,毕竟我还是太小了一点,我准备明年再出国,另外今年还有一些事情要办!”

    “什么事情?”

    鲁明志问道。

    “嗯,现在华夏大学和德国的工厂也算是有了联系,我准备在今年引进一批机床进来!”

    “引进一批机床?这……不容易吧?”

    鲁明志微微摇了摇头。

    “这几年国家也想引进一些高科技的机床,可是最后都没能成功。”

    鲁明志接着说道。

    “那是以前,今年国家放开了很大的市场,我就不相信国外的那些企业不眼红?”

    刘琅自信地说道。

    刘琅前世国家在八五年是个什么样子?具体细节方面刘琅并不太清楚,但他确信,在这一年国家不会在五年计划中明确指出国家要以服务业为主发展经济,也不会将引进国外技术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在这一年,国家还只是在尝试着进一步开放市场,有时还会在形态意识方面纠结不清。

    而这一世这种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刘琅的第三产业浪潮为世界的未来勾画出一个大致的轮廓,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时代,商品琳琅满目,老百姓的选择无计其数,而中国因为巨大的市场和人力成本的优势在这个时代充当着主力资格,未来的中国,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国家,老百姓生活富足美满,国家外汇储备以万亿计算,这样的国家谁不会向往?正因为如此,才得到了那些国家高层们的赞同,同时也就让很多人忽略了形态意识方面的问题,即便有不少人心中也有疑虑,但在国家富强这个大方向上是没问题的。

    现在国家已经为了这个目标开始筹备,这一点上比刘琅的前世强出很多,至少可以集中更多的资源进行针对性的投资,同时少了很多在意识形态上的争议,做到了同心协力,如果能够一直坚持下去,改革的速度比前世要快出许多。

    这些还是次要的,最关键的是刘琅提出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前世国家在开放过程中所遇到过的,而且给国家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这些问题国家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还制定出了很多方案进行控制。

    诚然,刘琅不会认为这些问题能够在短时间真的解决,在市场经济下,国家官僚体制注定意味着效率低下,高层做出判断很快,但要想真正实施下去就变得很缓慢,要不然也不会有十多年后多次精简机构的举措了。

    但是跟前世不同,前世的中国所有人都是两眼一抹黑,即便出现了种种问题,很多人也没有意识到,当意识到问题所在,只能做些亡羊补牢的工作,但损失已经发生不可挽回。

    而在这一世中,刘琅提前提出了警告,就让国家有了防范,可以先做出一些“预警”,纵然地方在执行方面会有些折扣,但无疑仍会起到巨大的作用,这就让国家少走了很多弯路,损失方面恐怕至少会减少三四成。

    而人才的培养和工业基础的发展是刘琅最重视的方面,在书中他对这两方面阐述的最多,在前世,国家在这两方面做的不多,并不是国家的高层没有意识到,而是错误的觉得只要国外技术引进过来,国内的产业发展也会迅速提升,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国家的改革开放在开始阶段就进入到了一个以服务业为主的大势之中,带来的好处是让国家在极短时间内就创造了大量财富,国家已经也迅速崛起,但同时也带来了问题,就是因为发展太快,钱太好赚了,很多人,包括国家都忽视了最基础的工业,对商品也没有什么质量可言,企业完全靠着价格战讨好老百姓,比的是谁的价格更低,在这种情况下产品的质量就没人管了,不提升质量,当然不需要人才也不需要多么好的技术。

    同时服务业商品带来的利润丰厚而迅速,既然能够迅速赚取资金,私营企业谁还会去费力不讨好的搞研发?没有研发,技术自然无所谓了。

    刘琅前世当国家发现这两个弊端的时候已经是到了九十年代,在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后,存活到那个时间的企业无疑都是以质量取胜,只是对于一个拥有十多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拥有自己品牌的企业太少,电器行业也就只有“海尔”“格力”“美得”,汽车行业也就只有沈城客车和津海一家企业,可生产的汽车基本没有什么市场,倒是那些合资车企遍地都是。

    可以说十多年的时间里国家的制造业基本上没什么大的发展,至于说那些学机械的人才,更是苦不堪言。

    最主要的就是工资问题,有多低呢?设计人员、工艺人员、技师的工资,绝对比不过售楼小姐或卖车先生,总工的工资多数不如药店的店长。

    但是工业行业又是个累死人的工作,死的脑细胞太多,腰肩盘、风湿性关节胃、鼠标手、高血压各种疾病。

    工资决定了你的社会价值,这样的工资,已经决定不会有高端人材能做的住冷板凳了。

    这一世刘琅提出了人才的重要性,国家也采纳了他的意见,开始着手制定相关的政策,刘琅不求以后能让这些有本事的大富大贵,只求把他们留在行业之中,可以有一个安稳的生活即可。

    可以说,因为刘琅这两本书改变了许多,不一定能让国家发展更加迅速,但让国家少走一些弯路应该还是可以做到的,也能让国家更重视人才,历史在这一刻开始发生了偏转,向着更好的一面进行,当然,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刘琅外,没有人知道原有的历史是什么样的,现在经历的历史就是唯一的历史,或许存在一个平行宇宙吧,但是那个宇宙和刘琅再无关系。

第三百二十二章 万和集团鲁冠军() 
华夏工业科技有限公司经过这一次研发收获不少,不少学生开始逐渐成长,同时孕育而生的还有一间新的实验室—工业金属材料研发实验室,这间实验室的目的是研发更多的金属材料。

    华夏大学是有材料专业学科,但分类不是十分明确,经过不锈钢冶炼这一场“战役”,很多人意识到了工业材料的重要性,而这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两类。

    工艺性能是指机械零件在加工制造过程中,金属材料在所定的冷、热加工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性能。

    金属材料工艺性能的好坏,决定了它在制造过程中加工成形的适应能力。

    由于加工条件不同,要求的工艺性能也就不同,如铸造性能、可焊性、可锻性、热处理性能、切削加工性等。

    所谓使用性能是指机械零件在使用条件下,金属材料表现出来的性能,它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

    金属材料使用性能的好坏,决定了它的使用范围与使用寿命,在机械制造业中,一般机械零件都是在常温、常压和非常强烈腐蚀性介质中使用的,且在使用过程中各机械零件都将承受不同载荷的作用。

    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性能称为力学性能也称为机械性能。

    材料的力学性能是零件的设计和选材时的主要依据,材料的拉伸、压缩、扭转、冲击、循环载荷等性能是对金属材料要求的力学性能也将不同,常用的力学性能包括: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多次冲击抗力和疲劳极限等。

    新成立的实验室就是要针对工业生产研制出新型的金属材料以适应未来的工业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在不锈钢的基础上再次提升性能,比如新型不锈钢比国内的不锈钢性能方面要好不少,但同刘琅的劳力士手表中的不锈钢材料相比却差了不少,在材质方面还要进行改进,如果再次实现突破,那上就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了。

    当然,现在限于技术和设备方面,实验室还很简陋,不过刘琅有信心把这个实验室建设成国家乃至一流的金属材料研发实验室。

    距离八五年的春节还有半个多月的时间,华夏大学的学生大都已经放假,不过机械学院的一些学生还没有回家,跟着刘琅和熊怀志在实验室里面做一些研究,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看看刘琅,人家比你小,比你聪明还比你勤劳,你有什么资本不好好学习?

    因为不锈钢冶炼这件事,现在的机械工程学院是“一战成名”,成为了国内工业技术最高技术的代表,事实上也是如此,那台已经被拆成零件的进口ad电炉再次组装回来,这个过程是刘琅亲自主持的,整个学院一百多名学生全部参与了这个过程,多数人都上了手,这对学生们来说是一份难得经验。

    尤其是刘琅同宿舍的那三位,一个个紧跟刘琅的步伐,刘琅让他们学什么就学什么,刘琅有时间就缠着他问这问那,他们的成绩代表一切,整个工程学院除了刘琅这位“高高在上”的学生之外,他们三个次次包揽前三名,刘琅都已经打算好了,等他们到了大三的时候会资助三人到国外留学,等毕业之后成为自己的嫡系班底。

    这一天,刘琅正在实验室里做着试验,大门一开走进来两个人。

    “谁是熊教授?谁是熊教授?”

    为首是一位年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操着一副江浙口音大声的问道。

    “你们是干什么的?”

    两名学生赶忙跑了过去,实验室这种地方可不是谁都能进来的。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