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

第199章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第199章

小说: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才行。

    刘琅回来的消息迅速传开,邻居那些老革命也都纷纷来到刘琅家里拜访,络绎不绝好像是参观珍惜动物一样。

    但除了家人外,没有人知道他为国家真正做了什么,不过仅仅是能见到世界冠军就已经让他们觉得非常自豪了,

    没办法,刘琅太有名了,不亚于二三十年后的那些影视明星,尤其是领着孩子的那些大人,都想让刘琅教教自己家的孩子,哪怕是摸摸孩子的头也好,似乎在他们眼里,刘琅拥有摸顶赐福的本事。

    刘琅的家人也非常豪爽,这种豪爽体现在刘家的茅台酒中华烟比商店都多,凡是来客随便喝随便抽,这种规格的待遇恐怕是连高官都没有吧。

    有一些老革命也感到刘琅现在很不一般,因为他家里竟然安了部电话,整个阜城市也只有书记和市长家里才有两部个人用的电话吧,小小的刘琅竟然也有一部,这种重视程度让他们这些老革命都有些眼红,这次又看到随同孙虎回来的还有一位上尉军人,他们也都当过兵,一看就知道这个人就是警卫员,能让上尉当警卫员,那刘琅至少得是少校营长级别的吧!

    五岁就当营长,在国家历史上也没有吧!他们不知道,刘琅现在对国家的价值根本就无法衡量……!

    大年三十儿这天一大早,刘琅和父亲、老叔还有二叔四个人就穿着厚厚的大衣出了门,溜溜达达向马家堡走去。

    刘琅还记得前世八九岁的时候,每到春节时就格外的高兴,和邻居家的小伙伴们整天在外面弹球,只是那时候太冷了,手背上冻的都是口子,每次回家就被母亲摁着手放进热水里去烫。

    现在这一世,刘琅少了很多小伙伴,身边的都是大学生,每天只有工作没有玩耍,当然,刘琅如今真实的年纪都超过了四十岁,天天玩耍那可真是老不正经了。

    虽然刘琅失去了曾经童趣,但路边那些五六岁的孩子们愉快的喊声还是让他想起了已经遥远的童年,这些孩子和他那时一样,无畏寒冷尽情玩耍,纵然是冻的鼻涕横流,也只是用棉衣袖子一抹罢了,刘琅看到他们的手背上同样也是被冻的道道口子。

    “奇怪,现在的阜城冬天怎么没有前世那么冷了?”

    刘琅有些不解,但稍稍一想也就明白了。

    前世自己的小时候家里可是很穷的,当然,那时大家都很穷,起码在八十年代末之前阜城是没有多少因为搞个体发大财的,因为穷,家里基本上很少吃肉,只有过年才会吃上一顿肉馅饺子,没有肉吃,人都很“苗条”的,夏天还好,不会感到太热,可到了冬天没有了脂肪的保暖,能不冷吗?再加上衣服也不厚,所以才觉得那时候真的是太冷太冷。

    这一世就不一样了,别说是刘琅的父母了,就是爷爷奶奶和姥爷姥姥也是想吃肉就吃,叔叔姑姑舅舅小姨他们的衣服裤子全都是首都买来的。

    别说是刘琅的这些直系亲属了,那些上辈子很少看见的七大姑八大姨们都沾了他的光,想吃肉了就窜到刘琅的姥姥家拿一些回去,看上某件衣服开口就要,根本不把自己当外人。

    可以说,刘琅家人现在的吃喝至少顶的上前世普通人九十年代中期的水平,肚子里有油水,身上还穿着上好的棉衣,即便现在的温度也足有零下二十多度,可再也不会感到前世那样的彻骨的寒冷了!

    “唉,真是有些遗憾呀!连这种想感受到的寒冷都一去不复返了!”

    刘琅心中只剩下了遗憾。

第三百三十章 逐渐开放的阜城() 
四个人从家中出发,走了半个多小时来到了市场马家堡。

    马家堡其实就是一片很大的空地,每到下雨之后地面都是坑洼泥泞,就是这片泥泞的空地每到初一十五就会有很多人聚集于此,久而久之就成了阜城最大的农贸市场,而且在五六十年代就是阜城最大的农贸市场。

    那时在这里用钱买可以,以物换物也可以,但十年浩劫时,国家不再允许有任何私营经济存在,这里也就荒废了。

    在八三年时,马家堡再次开始出现零散的买卖,不过那时人们还很小心,害怕因为搞私营而被抓进去,而两年过去了,即便是阜城也感受到了开放的气息,虽然私营企业还没有出现,但马家堡已经恢复了原有的样子,每到初一十五周围十几里内的村镇就会有不少人赶着马车到这里赶集,人们不再讨论什么被抓不被抓的事情,只有讨价还价的声音。

    刘琅知道,这农贸市场会始终保留下去,九十年代时政府为商贩们提供了铁质的货台,可以很好的放置货品,刘琅的父亲也曾经拿着自己饲养的鸡鸭到这里买,而到了二零零五年,政府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四层大楼,让商贩们不再受风吹雨淋,可以常年买卖了。

    刘琅一个人就见证了马家堡的变化,这就是时代的变迁。

    因为今天是大年三十儿,集市上的人格外的多,商贩们扯着嗓子使劲的喊着,都希望把手里的东西尽快卖出去,然后回家过年。

    当然,商品种类是不能和十多年后相比的,无非是猪肉活鸡活鸭之类,还有鸡蛋、烧饼、烧酒等副食,也有白菜、酸菜、苹果、桔子这些蔬菜水果,基本上都是吃的,也有一些“倒爷”们拎着从南方倒腾来的衣服、裤子、鞋子等衣服在大叫着,引来很多人的围观。

    “二哥来了?看看咱这猪肉,昨天刚杀的,油多着呢!炖着吃可香了!”

    一位买猪肉的商贩看到刘琅的二叔刘东学急忙招呼着。

    刘东学现在在家里很“吃香”,买菜等事情都是他来管,这些原来都是刘琅的父亲负责,但现在刘东来考上了大学函授,除了上班外还要学习,所以这些事就交给了二弟,刘东学从小就是调皮蛋,不爱学习,这种与人交流的事情他最在行,每个月刘琅的爷爷给他一百块钱负责买菜,纵然现在家里隔三差五吃一顿肉,一百块钱也花不完,还能剩下二三十块全都到了他自己腰包,这是一个很有“油水”的工作。

    整个马家堡的商贩都知道刘东学的侄子就是传说中的神童,刘琅的叔叔可是个“金字招牌”,别说是他们小商小贩了,就是区长市长见了刘东学也要打招呼。

    “嗯,肉不错,这块肉膘给我切下来,还有这块后槽肉也给我装上!”

    刘东学用手比划着。

    “二哥真识货,这后槽有肥有瘦,回家包饺子最好,尤其是这块肥膘,一斤肉能出七两油,买上三斤过年的油都出来了!”

    肉贩子乐的后槽牙都露了出来,别人买肉是一斤二斤的买,刘东学买肉是十斤八斤的买,刚才对方比划那几下子怕是将近十五斤了。

    “别切了,这半扇我都要了!”

    刘东学看到对方想在后槽上再切一刀刚忙阻止。

    “好嘞,这半扇都归你!”

    肉贩子这个乐呀,刚开始卖二哥就买走一半后槽,看来不到中午就能收摊了。

    “这个是……二十一斤半,半斤不算了,就当是给二哥的年货了………肥膘是三斤一两,一两去掉,算三斤,一共是二十四斤,一斤是一块九,二十一斤……这个,我算一下呀……!”

    对方抓耳挠腮掰着手指头,平时都是几两几斤的卖,今天有点多,算不过来了。

    “四十五块六,爸,给他五十块钱!”

    刘琅开口道。

    “刘东来从兜了直接甩出五张“大团结”递给对方!”

    肉贩子看着钱有些犹豫,不知道对方说得对不对,万一这些肉超过五十块钱自己可就亏了!

    “拿着吧,你的肉是四十五块六,这是五十,剩下的是我大侄子打赏你的,还不拿着,嫌少呀?我大侄子还能坑你?”

    刘东学把钱塞到对方手里拿起肉转身就和众人离开。

    “大侄子?二哥的侄子……卧槽,难道是那个神童天才刘琅……?”

    四个人逛了一个多小时,买了三条鱼,都是郊区河套里的野生鲤鱼,也不大,一条也就两三斤,还买了六块豆腐,晚上要来个鱼炖豆腐,鱼和猪肉都有了,还得有鸡,又买了三只鸡和五斤鸡蛋,还有十几斤的豆包,年货基本上凑齐了。

    有一个老头在卖糖葫芦,刘琅的老叔馋的流口水,刘琅直接包圆儿,连对方插糖葫芦的木头桶子都买了下来,一共给了老头十块钱,对方那个乐呀!今年的年货凑齐了。

    市场里还有一家三口在卖早餐,油条豆浆豆腐脑,夫妻二人加上一个十一二岁的女儿,冻的耳朵都红了。

    正好四个人也有点饿了,刘琅也不嫌弃,他们坐着小木墩围在一张木桌前吃了一顿早餐,阜城的物价当然比不了首都,这一顿早餐加起来才一块多钱,比两年前刘琅一家人在首都吃的那顿早餐还便宜一半,吃完后刘琅让二叔塞给对方五块钱,还没等对方倒钱几个人转身就走,对方喊都没喊住。

    这些小商小贩都不容易,基本上都是没有工作的人,多半是周围村镇的农民,为了生活大三十儿也得出来赚钱,刘琅也不差那几块几十块钱,就当是过年给他们的红包了。

    “我说,那是二哥吧!今天怎么了?连钱都不要了,平时不这样呀!”

    一旁一位吃着早餐的人有些不解。

    “是呀!刚才他们四个在市场里溜达一大圈了,看他们手里拿的,鸡鸭鱼肉什么都有,看看人家过年,把一年吃都买完了,真是有钱呀!”

    另外一人羡慕不已。

    “那个小孩子是谁?没见过呀?穿的那么好!”

    “是呀!那个是大哥,那个小家伙是老疙瘩………卧槽,他家小一辈不就是刘琅吗?那个是刘琅呀!”

    一个人反应了过来。

    “对呀!那个小孩子就是刘琅,神童刘琅呀!”

    一个人大叫一声,所有人都反应了过来。

    刘琅的大名国人皆知,但在家乡阜城,他就如英雄一般,每次提起他,人们都充满了自豪感,甚至其他地方的人都是因为刘琅才知道了这座北方小城。

    “刘琅来了!”

    一帮人听到刘琅的名字都兴奋了起来,甚至有几个人想要一看刘琅之“尊荣”连摊铺都不管了,不过此刻的刘琅和家人拐进了一个小胡同不见了。

第三百三十二章 与众不同的广告方案() 
再次看到奈特时,对方意气风发,全然没有了半年前和林则泉谈判时的愁眉苦脸,新款球鞋引来的轰动让他意识到,和刘琅合作或许是他一生中最明智的选择。

    “奈特先生,恭喜咱们第一款球鞋在美国市场站住了脚,相信咱们这一款与众不同会再接再厉的,我那百分之十的股份是拿定了!”

    “呵呵,刘琅,咱们不能骄傲,设计是设计,市场是市场,一切还要等到新鞋上市再说呀!”

    奈特露出了一副老奸巨猾的样子。

    “刘总,奈特董事长来是和您商量一些广告的事情,这是广告方案,您看一下!”

    林则泉现在也占有耐克公司百分之一的股权,但这股权是刘琅给他的,未来价值几何他心里是清清楚楚,所以刘琅就是他的“主人”,当然,这个主人不是奴仆之意,而是财富上的主人,所以他才会以刘总相称,示意自己依旧是对方的手下。

    “广告吗?好,我看看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