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

第22章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第22章

小说: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地人也开始贩卖一下小东西,当然不是“喇叭裤”,单卡录音机和邓丽钧磁带这些“奢饰品”,而是粮食和副食,比如一只老母鸡,比如一斤鸡蛋等等,虽然价格比百货商店里的高一些,但是不用粮票,甚至有些东西是以物换物,你用两斤鸡蛋可以换一只老母鸡,只要双方同意马上成交,真正的农贸市场已经开始形成了。

    这些事情对刘琅来说没有太大影响,他还是天天到父亲的工厂收发室里看报纸,每次刚一进屋就被李铁抱起来放在炕上,然后大摞的报纸就放在他的面前,现在的李铁就好像是刘琅的小弟,对他言听计从。

第三十七章 李铁的决定() 
李铁对刘琅非常尊重,不光是刘琅帮助过他,而是因为刘琅的学识,在刘琅的口中他听到了很多为所未闻的事情,这也就是李铁是个文盲,不知道刘琅所讲的是多么的超前,如果换成一位大学生,那刘琅所说的事情对他绝对是具有颠覆性的,不是把刘琅当成傻子疯子送进精神病院就是把他当成神仙供奉起来。

    当然,对那样的人刘琅也不会暴露自己重生者的丝毫信息。

    最近几天李铁有些消沉,也不想原来那样“好学”了,坐在凳子上总是发呆,似乎有什么心事。

    “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说出来听听!”

    刘琅开口问道。

    “嗯,我………!”

    李铁欲言又止。

    “说吧,看看我能不能帮你做些什么!”

    刘琅道。

    “不,不,你帮不了我………!”

    “那也说出来,即便我帮不了你,或许还能出个主意。”

    李铁想了片刻点了点头。

    “刘琅,你说我以后只能一辈子在这厂子里当门卫了?”

    “当然不会,你现在学了不少知识,以后要考大学的。”

    刘琅说道。

    “考大学?呵呵,大学生都是天才,就像你这样,我?永远都考不上。”

    李铁摇了摇头。

    “刘琅,前两天我去了趟马家堡,偶然之间听到了几个南方人唠嗑,他们的话我能听懂一些,这些人一年内就赚了一万多块钱,一万多块呀!我在工厂里一辈子都赚不了这么多钱吧!所以我想去南方赚钱,只要有了钱,我就能帮助那些牺牲战友的家人了!”

    李铁终于说出了自己心中所想。

    “我支持你!”

    刘琅毫不犹豫地说道。

    “可是………我这样的残废,到了南方能赚到钱吗?”

    李铁虽然有了南下的念头,但身为残疾人还是让他有些自卑。

    “残疾?呵呵,李叔叔我告诉你,赚钱靠的是脑子,只要用心,在这个时代处处都能赚到钱。”

    如果是二三十年之后,像李铁这样身有残疾又没有多少文化的人,恐怕一辈子也就是个最底层,靠着国家给的救济勉强温饱的人,但在这个时代,只要他有胆量,或许还真能闯出一条路来。

    刘琅前世对这个时代进行过细致的研究,总结出来了可以让人暴富的几个节点,而第一个能让人暴富的时间段就是80年代初期所谓的“投机倒把分子”。

    这批人掀起袖子走上个体经济的道路,甚至投机倒把走私倒卖电器之类的产品大赚特赚,率先成为中国的第一批“万元户”,虽然后来起起伏伏各自的命运都不相同,但是他们无疑是这个时代的先锋人物,为国民的致富趟出了一条道路来。

    只是这批人是被当时的“吃国家粮”之类的观念所排斥,被主流国营经济拒之门外,甚至会被人所不齿,但事实证明,待到十几年后,国民的财富意识觉醒之后,他们这批人都成了榜样。

    正因为如此,刘琅才赞同对方的想法。

    “李叔叔,现在南方个体经营已经很多了,像喇叭裤,收音机这样的东西比北方多得多,价格也非常便宜,你现在要做的事情其实很简单,把这些东西买回来,然后运到北方来买,这一来一回就能赚上一倍的钱,只要你能吃得了苦,一两年时间成为万元户是没有问题的。”

    “好,刘琅,我就听你的,这几天我就不干了,我手里有三百多块钱,到南方买喇叭裤然后到北方买!”

    听了刘琅的话李铁终于下定了决心。

    “这一两年内你这样做都是没有问题的,如果顺利,你会成为万元户,到这个时候这种倒买倒卖的生意就不要做了,最好能建立起一家公司,比如搞运输之类的行业,不出四五年,你就会拥有十万多块钱,到那时就能实现你的愿望了。”

    “好,好,刘琅,如果我真的有那一天,我会报答你的!”

    李铁兴奋的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刘琅听了笑着摆了摆手手。

    李铁的命运再次被自己改变,他相信,只要李铁能够吃苦,一定可以成功的,大富大贵或许不能,但比普通人还是要强的,只是最终的结果是好是坏他无法预料,或许他成为一名成功人士,过上富裕的生活;但他也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失去自我………但不管是什么结局,李铁现在把命运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一九八二年年初的报纸上登载了这么一条消息:经国家经委批准,国产的机械手表、黑白电视机、半导体收音机和弹力呢等涤纶织物四类商品将从今日起陆续降低零售价格。

    这次降价的国产机械手表共一百多个牌号和规格,降价幅度为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部分品种超过百分之二十。

    h生产的飞跃牌、凯哥牌、金星牌,tj生产的bj牌,南京生产的熊猫牌十二英寸黑白电视机,零售价格每台四百二十元、四百元一律将为三百八十元。半导体收音机降价半分之十五。国产弹力呢等涤纶织物将降价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

    这条报道说明,现在国家的经济已经开始了大幅度增长,各种产品以及原材料的制造开始增加。

    三月份刘琅又看到了一条消息:据公安部统计,1980年全国立案75万多起,其中大案50000多起;1981年立案89万多起,其中大案67000多起,当前社会治安形势严峻,各地需增大力度打击刑事犯罪,确保经济建设平稳发展。

    这两条消息是有关联的,经济开始飞速发展,老百姓的兜里有了钱,财富的意识已经逐渐生成,钱是好东西,有了钱就能买想要的东西,但同样,为了钱,很多人就会铤而走险了………。

    年中的时候,王抗日来到刘琅家里,询问了一下刘琅的生活情况,还给刘琅带来了一摞书,是肖南光从沈城寄来的文化课本,阜城都买不到,不过肖南光还给刘家带来了一样东西—一张电视机票。

第三十八章 买电视() 
“熊猫牌十四寸黑白电视机一台,价格380元,有效期一个月,过期作废。”

    这张电视机票可非同寻常,凭这张电视机票再加上三百八十元就能买一台电视了,在阜城市面上几乎是看不到的,只有政府中一些中高级官员才能弄到,

    “东来,这是肖老给你们家的电视机票,还有一百块钱,另外还有一些刘琅要学的课本………现在时代在发展,要是买了电视机,你们就能看到更多的事情,虽然价格不便宜,但是他希望为了刘琅,你们还是要买一台电视机。”

    “这……这怎么能行?”

    刘东来连连推辞。

    “爸,这是肖爷爷的心意,咱们还是收下吧,等我长大了再报答他。”

    还没等王抗日说话,刘琅在一旁率先答道。

    不是刘琅“贪财”,而是对于刘琅来说,现在的生活太无聊了。

    刘琅现在平时的“业余生活”就是看书,可是家里的书除了叔叔姑姑上学时用的教科书就是爷爷平时看的专业书,教科书对刘琅来说都是小孩子看的东西,让一个大学生去看小学课本,那简直是一种煎熬,爷爷的专业书他也早就快翻烂了,另外爷爷还有一本水浒传,刘琅平时也翻了好几遍,不说是倒背如流,那也成了水浒方面的专家了,他和父亲还去过新华书店,可惜里面的书都没什么用,不是这个文选就是那个文集,也就有两本中英文对照字典还有些用,但几个月后也被刘琅背的滚瓜烂熟。

    除此之外刘琅就没有任何可玩的东西了,和同龄人去玩?那更是一种煎熬,他倒想去河沟子里捞鱼,可父母谁敢让他去?一个二岁的孩子掉下去还有命吗?

    刘琅也想让父母买台电视机,但这价格太贵,另外电视机票更不是用钱就能弄到的,现在肖南光白白送了过来,不要就是傻子了。

    “哈哈,小家伙你说得对,这是肖老的一片心意,也是他对你的厚望,所以,东来你就不要推辞了。”

    “这………好吧,王局长,这电视机票我收下,但是这钱,你一定要拿回去,三百多块钱我们还是有的,不能再让肖老破费了!”

    刘东来把那张电视机票接了过来,但是一百块钱说什么也不要。

    “这怎么行?这可是肖老特意嘱咐我的,再说,这钱也不是肖老他自己的,而是专门用于培养年轻人的一笔费用,好钢就要用在刀刃上嘛,你要收下!”

    刘东来还要推脱,但王抗日非常坚决,最后也只能收下这一百块钱。

    “文秀,你去做饭,我杀一只鸡,今天我陪王局长喝点酒。”

    为了感谢对方,刘东来和妻子马上做饭招待对方。

    “好,到时候让你父亲也来,他可是个知识分子,我都很钦佩他!”

    王抗日这次没有拒绝,这么长时间里,他和刘家也接触很多次了,这一家都是实诚人,家庭和睦没有任何矛盾,尤其是刘琅的父母,不光孝顺父母,对自己老迈的奶奶也照顾的没话说,还让老家人住在自己家里,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可不多呀!加之刘琅的前途不可限量,未来很可能成为大人物,如果真是那样,那以后也算是攀上高枝了,或许对自己未来没什么帮助,但是对他的后代可就帮助大了。

    刘琅的母亲做饭做菜,刘琅的父亲杀了一只鸡,而刘琅也没闲着,拿着父亲给的一块钱和两斤酒票到附近的副食品商店买了两斤米酒,到了晚饭时分,刘琅的爷爷也被王抗日叫了过来,两个人谈古论今喝得非常痛快。

    几天后的星期天,刘琅的父亲带着二弟早晨就骑着车子出去,两个多小时后,刘琅的父亲推着那永久牌二八自行车就进了胡同,后座上绑着一个巨大的纸盒子,刘琅的二叔在后面小心翼翼地扶着,生怕这个纸盒子从车上掉下来。

    “都让让,都让让,别弄坏了我家的电视机!”

    刘琅的二叔大声的吼着,简直比爆米花机爆开的声音还大,本来周围没有人,可是被他这么一喊,整个胡同的人家都听的清清楚楚,片刻之后邻里四方就跑了出去。

    “电视?这是电视?”

    邻居周爷爷大叫着。

    “周叔,这不是电视机是什么?南京产熊猫牌十二寸大电视!”

    刘琅的二叔声音更加响亮。

    “老二,你稳当点,别给弄掉了!”

    两个人推着自行车在邻居的前呼后拥中走进了院子。

    “都散了散了吧,等我们装完了再叫你们来看电视!”

    二叔得意洋洋地把一帮人都给轰走了,只留下了周家的几个人,两家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