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

第234章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第234章

小说: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说设计,现在是仿制德国的车床,这方面就省去了,直接照搬就好了。

    而生产就是制造零部件,这就是个大问题了,如果把机床比作一个人体,每个零部件就是它的肌肉和骨骼,把肌肉和骨骼复制出来就是生产,德国机床的零件,每一件在这些人眼中都是“艺术”,精确性、稳定性都不是中国机床所能相比的,要想制造出来,不光光是需要机床的帮助,还需要工人们独特的技巧,也就是工艺。

    有一些零件国内现在还无法制造,因为材料不过关,还有精度超过了国产机床的极限,这就先放在一边。

    可有一些零件用国产的机床还是勉强可以制造出来的,之所以是用“勉强”二字,那是因为制造出来的零件光有其表没有其神,比如一根短轴,用料也很寻常,看起来也没有什么特别,可是制造出来后总是觉得在旋转方式上跟人家差了不少。

    为什么?这就是涉及到的工艺了,人家的短轴在车削时对曲线切率用了特殊的手段,这就是安德鲁斯公司特殊的工艺。

    安德鲁斯公司的制作工艺有那些特点呢?要发现它们,难度就非常大了,比之前大众公司的难度还大,是安德鲁斯公司的工艺水平比大众公司要高?当然不是。

    大众公司提供给刘琅的零件图纸非常详细,每一张上面都详细的记录着零件的各种参数,依靠这些参数刘琅硬是把其中某些零件的不同找了出来,然后推断出了这些零件的工艺手法,靠的就是刘琅那超凡的计算统计能力,当然,还有他对工程机械的知识也达到了“非人”层次,如果没有这些知识,就是每秒运行数百亿次的超级电脑也做不到刘琅这样。

    只有超级电脑拥有了符合某些规律的算法后,才会按照这些规律来挑选出相应的条件,而机械工程的知识刘琅刘琅的算法,再配合强大的大脑才能做到这如同“超能力”一般的程度。

    这几台机床做为进口产品,说明书当然不能缺,可是这些说明书只有整机的参数,零件的参数对方才不会给你的,没有这些,刘琅似乎也无能为力了。

    不过刘琅自己也小看了自己的大脑,他的脑袋又发生了某些“异变”。

    一台国产的机床运行后,只要质量不出问题,运转起来那是有着固定的指标的,比如车刀转速多少?生产出的零件是否与标准存在误差,这个误差多大?

    通过这些数据就能分析出机床的一致性和可靠性能达到什么标准,机械工程学院的学生都可以做到这一点,其实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完全是一种数学模型,只要符合模型就可以认定这台机床是否可以正式投入生产了,这也就是机床验收阶段的一贯检测方式。

    但刘琅更近一步,不,应该是更近几步,机床的所有零件都在他的脑海之中,这些零件的功能全部知晓,各种参数也是了如指掌,整台机床运行后,所有零件的运转图像就会浮现在他的脑海之中,形成一个近乎“上帝视角”的动态图像。

    当然,这图像并不是真是的看到,而是完全基于刘琅对机床零件各种参数分析的基础上。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机床出现某个问题,这副图像就会立刻反馈出是哪个部位出现问题,发动机?还是主轴?还是某根短袖,甚至是某个零件,而那些非功能性故障并不直接影响机床的正常运行,如漏油、异响、轻微振动、安全门、开关开关等问题也会被他发现是什么原因。

    这种能力刘琅几个月前就开始拥有,但他没有告诉任何人,因为太“可怕”了。

    国产的机床可以做到如此程度或许可以说刘琅对它们太熟悉了,可是现在,这三台德国机床也做到这般程度,即便是刘琅也觉得匪夷所思。

    当然,刘琅不是一天两天才练成这门“神功”的,他把所有零件拆了又装,装完再卸,一台几万美金的机床成了一堆积木玩具,其他人看着都心疼不已,这还没完,然后再通过加工各种不同材质的零件以测试各个零件的参数,两个月后他的能力再次提升,他已经完全可以做到将国产和德国造这两机床进行对比分析,然后以国产零件为基础将德国机床的零件参数给分析出来。

    当刘琅把数十个零件的参数写出来后,在场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当初刘琅把那位特异功能大师给教训的不轻,难怪呀!他自己才是特异功能大师好吧?”

    一位教授心想。

    “我看他是有透视眼,能把每个零件都看的清清楚楚,这本事可是无敌了!”

    另外一位老教师暗道。

    总之,刘琅在所有人眼里就是一个拥有特异功能的人,他的一切“非正常人”行为都是可以理解的。

    刘琅也觉得自己的能力简直是神乎其神,不过想一想也似乎能理解,自己可是重生了一次,人气之后能不能上天堂下地狱这个问题连爱因斯坦那样的牛人都不知道,他只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物质可以达到光速,没有人能够穿越时间,可是自己一个人就推翻了爱因斯坦的理论。

    能够重生再活一次,这件事本身就违背了所有常理,如果再不有点常理无法解释的能力,那才是见鬼了。

    或许自己的头脑就是重生一次带来的福利吧,但刘琅认为这福利实在是太低了,看里那些重生的主角哪一个不是带着金手指和功能强大的系统?动动手就能凭空造物,要是自己有这种能力,哪里还会像现在一样天天蹲在车间里累的要死要活?直接就让系统制造出各种黑科技,然后让全世界的国家都拜倒自己面前,最后带领人类走上宇宙的巅峰……!

    当然,这些都是刘琅的幻想而已,自己重生五年多,从没有什么系统出现提醒自己一下,所有的一切还是要靠自己呀!

第三百九十章 国产化的进程加快了() 
刘琅虽然能够依靠自己大脑强大的运算和分析能力将一些机床零部件的参数倒推出来,但是要想制造可就是不不容易了,可再难,大家也得做。

    刘琅的要求很高,就是把每一台机床上的零件都给我复制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就解决问题,钢材不过关让材料学院的教授们提出方案;国产机床的制造能力不行,刘琅和熊怀志提出改造方案。

    总之,不管最后能不能完全复制出这台机床,但技术方面必须全部摸透弄懂,不能有任何的疑问。

    如果说不锈钢冶炼炉电炉的制造是在熊怀志的带领下完成的,那么安德鲁斯的机床仿制工作就成了刘琅的个人秀,光是他分析出很多零件的参数就可以让这项工作的速度大大提前,即便在具体制造上还是由其他老师和学生们完成,但是刘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无人质疑的。

    所有人都认为,或许半年,最多一年时间,国家自主生产的最先进工业机床将会诞生,而在这个过程中,第一批具有高素质的产业工人也会出现,与机床相比,这些人才才是刘琅最看重的。

    就在华夏大学一帮师生在实验室里如火如荼工作着的时候,那些购买了安德鲁斯公司机床的制造厂也在不断进步,五月份,国家的群众日报发表了一条消息,辽北省第五制造厂率先生产出精度达到零点一毫米的汽车零件,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准,国家的制造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高。

    精准度达到零点一毫米,这个标准已经勉强满足了大众汽车部分零部件的要求,可以说,这标志大众汽车国产化迈出了关键一步。

    熊怀志特意将这篇报道当着所有人的面读了出来,不过在场的人只是微微一笑而已,完全没有当初不锈钢冶炼炉被制造出来时的情绪。

    “不就是制造出汽车零件了,这有什么好吹牛的,如果咱们要做这件事,恐怕现在已经把那辆车大部分零件都造出来了!”

    一名研究生撇了撇嘴说道。

    没有人说他是在吹牛,事实上也是如此,德国人的机床在理论上,完全可以制造出大众公司汽车为中国提供的大部分零部件,国内制造厂之所以隔了两个多月才把零件制造出来,就是因为工艺不行,这个工艺一是指零件本身的制造,更关键的还是指零部件模具的制造。

    汽车零部件跟其他工业用零件很不相同,要想制造出来,首先得设计出全新的模具。

    最简单的模具很容易制作,比如要铸造一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大铁块,那就用铁板提前制成一个铁盒子,把烧红的铁水直接灌进去冷却后就完成了,这个铁盒子就是一个模具。

    但在零件的制造中需要的模具就多了去了,每一种模具必须要协助制造者的工艺完成工作,所以制造模具在工业制造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甚至不亚于机床本身。

    基础的工艺有太多种了,拉弯、反挤压、冷挤压、冷镦、压花、落料、弯曲、成形、拉深、胀型、翻孔、翻边等等。

    比如制造一件普通的三通管件,常用的模具就是一种弧形钢制的模具,同时弧形中段要切开一个圆形口子,一根被烧红的钢管用高压机压入模具,这根烧红的钢管就会从圆形口子处冒出一截,然后在冒出这一截处整齐的切开,一根钢管就成了三通。

    三通管件模具只是最简单的一种了,很多零件的形状都是稀奇古怪,尤其是汽车上的零部件,规则形状的零件都不是很多,大多数都是外形奇特,结构又很复杂的零件,要想为这种形状的零件制造模具,绝对是考验那些设计人员脑洞的一项工作。

    人家大众公司这么多年的发展早就拥有了成套的模具,这些模具都是压箱底的东西,绝对不会轻易示人,所以别看他们把零部件的图纸参数都交给了中国,但模具却没有拿出一套。

    没有模具,国家的那些设计师们只能自己设计,显然辽北省第五制造厂率先做出了模具,这还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不过在华夏大学的师生眼里,这值得庆贺吗?看看不远处桌子上的一摞图纸,上面都是模具的设计图案,当然,这不是汽车零件的模具,而是机床零件的模具。

    这些模具图纸完全是刘琅一个人画出的,除了机床面板这样简单的零部件外,稍微有些复杂的全部设计出来,每一张都没问题。

    这没办法,设计模具考验的就是一个人的“脑洞”,其实就是一个人的想象力,刘琅的想象力还用说吗?就是这台机床上最复杂的零部件,刘琅看了几眼后就把制造模具给设计了出来,这个模具同样异常复杂,以至于画出了图纸很多学生都理解不了,在熊怀志的详细讲解下才算明白。

    辽北省用了一两个月才制作出了模具,可在这里,模具对他们来说根本就不是事,是“最不值钱”的一道工序。

    另外,现在华夏大学这些师生们的眼界已经“高高在上”了:我们是在制造生产零件的机床,你们其他人只是用机床在制造境界,双方的境界一样吗?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呀!

    没错,利用机械和制造机械是两回事,利用谁都会,制造就很难了,华夏大学现在所做的是关乎国家工业未来的大事,所有参与的人心中都有一种浓浓的责任感,同时又为可以亲身参与其中而感到自豪。

    刘琅倒是非常高兴,这才刚刚过去两个月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