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

第246章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第246章

小说: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革说完转头就飞快离去。

    “这个老官僚,生怕自己摊上责任,真是到了退休的年纪了!”

    刘琅看着王革的背影暗道。

    一切障碍全部扫平,王海军也没有了顾虑,带领着江南厂的工人们开始拆卸这台设备。

    当然,虽然他们不会担责,可也不能随意拆卸,晶圆生产线本身就是非常精细的设备,那些电子元件可不是铁疙瘩能随便放在地上,都需要有极为小心的摆放,而且这些元器件非常多,密密麻麻足有数千件,而且样子都差不多,如果颠倒出现错误,装回去后设备也无法运转,所以每一个零件拆卸下来后还要用纸张标上序号,以防止顺序混乱。

    “大家一定要按照我的命令拆卸,不能随意触摸也不能随便摆放!”

    王海军一边拿着说明书一边带领大家慢慢的拆卸零件。

    “王大哥,你也懂日语?”

    刘琅在一旁问道。

    “嗯,这几年我在江南厂工作,主要就是负责维护这台设备,因为是从岛国进口的,说明书全都是日语,因此我特意自学了日文,现在勉强能看懂这些文字吧!”

    王海军回答。

    为了维护一台设备就自学了日文,这样的韧劲可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

第四百一十二章 送你去留学() 
“王大哥,有没有兴趣以后出国留学?”

    刘琅看着王海军问道。

    “留学?呵呵,那得需要多少钱呀?我可没有那些钱去留学!”

    王海军摇了摇头。

    “钱不是问题,咱们华夏大学正准备组建一个基金会,专门派送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到先进的国家留学,学习国外的技术,我看王大哥你就有资格报名,当然,还得看你自己的意愿!”

    万安当初可是承诺要在华夏大学成立一个万安基金会,每年有几个出国留学的名额,现在这件事已经筹备的差不多了,万安公司每年拿出五十万美金,这些钱足够让十几个人在美国留学两三年的时间了,而留学的学校华夏大学也在积极联系,现在岛国、德国和美国的几家学校都有意向和华夏大学合作。

    “什么?还有这种事?”

    王海军身子微微一动,他当然想出国留学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事实上他现在也在攒钱,想要在未来五年内攒下一笔钱自费去岛国或者美国留学,现在有这么一个好机会,自己当然不想错过,但是………!

    “我已经毕业好几年了,恐怕华夏大学不会把这个机会给我吧!”

    “呵呵,这不是问题,只要你答应,我可以帮你!”

    华夏大学那里还不是刘琅一句话的事情,别说是王海军有这样的实力,就算是个废物,刘琅硬是给他一个指标也没问题,当然,如果你是废物,即便是刘琅的亲戚也不会得到这个机会。

    “这,这………我!”

    王海军真是激动的说不出话来了。

    “这件事就交给我吧,不过王大哥,我之所以给你这个机会,是因为你的能力可以帮助国家,国家现在还很落后,要想追上西方那些发达国家就必须从现在开始就奋起直追,可光有精神没有用,还得有人才,老一辈的人年纪已经大了,他们已经为国家奉献了太多,剩下的就得靠我们这些年轻人了,而要想学到国外的先进技术,就必须到他们那里去学习,学到他们的东西后再回来报效祖国。

    但是国外的生活条件和科研条件比国内好太多了,留在那里就会有更好的报酬,也会有更优越的实验室,在这些诱惑下,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够学成归来,到那时候,国家可就亏大了!”

    在改革开放之时有很多优秀人才都被国家派出去学习,可是最后回来的却是少之又少,虽然这其中有各种待遇的问题,但人才的流失还是让国家受到了损失。

    “刘琅,你放心,我王海军可不是那样的人,我的祖国是中国,我的家乡是阜城,我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鬼,我哪里也不去!”

    刘琅的能量他也看到了,跟部长说话都不必客气,现在他说可以为他争取一个出国留学的指标,那这件事必是板上钉钉了,他要是再失去这个天大的机会,那他就是天底下最大的傻子了。

    “王大哥,你同意就好,不过我和你直接要有一个承诺!”

    刘琅小声地说道。

    “什么承诺?”

    对方一愣。

    “这个承诺很简单,你出国留学,学成后回来要到我的公司工作,当然,收入方面我可以保证,不会比国外给你的工资低,各种待遇也没有问题,怎么样?这个条件王大哥能答应吗?”

    谁都看的出来王海军是个人才,刘琅早就“相中”他了,以后自己也要有芯片产业的公司,这种人必须要拿在自己手里,所以刘琅才会对他提了个条件。

    “这也算是条件?”

    王海军感到不可思议,这算哪门子条件,是福利好不?傻瓜才不会答应呢!

    “刘琅,你放心,我……我答应这个条件!”

    “好,王大哥你这个承诺我就记下了,咱们也不用签什么协议,我相信你的人品………其实,只要我们年轻人像老一辈那样有着爱国的热情,不畏艰辛和困苦,我们的祖国也会成为世界的强国,到那时候,就是外国的科学家也会到咱们国家来求职了,我希望,咱们这代年轻人会看到这一天的到来!”

    刘琅幽幽地说着,这话跟他的年龄有些不相符,但是没有人觉得有什么违和感,谁不希望国家能够变好呢………!

    接下来的日子里,整个江南厂都是热火朝天的景象,几个车间里的设备都被拆掉,每天不时还有来自其他企业的工程师加入到研究当中,最多时整个江南无线电厂有二百多人在一起工作,每一个车间都有一位负责人负责统一协调,他们对照万贺提供给他们的芯片图纸进对自己能够生产的产品进行改造,如果有问题就向周明提出来。

    其他的零部件刘琅没有在意,那都是细枝末节,在技术上没有太大的困难,他只关心这套晶圆生产线,王海军带领着工人们花了三天时间才将它完全拆卸掉,大的零部件就有二百多个,最多的还是各种集成电路板,足有四百多块,最大的有十几厘米见方,最小的跟大拇指指甲差不多,有此可见这台设备的精密程度了。

    刘琅不落丝毫的把整个拆卸过程都记在了脑海里,然后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把所有零部件都还原在了图纸上,每一处都标记下来,尤其是那几百块的电路板,每一块的特点全部记录在了纸上。

    “我的妈呀!刘琅,这是你画的?”

    除了周明那些来自华夏大学的师生外,其他人都傻了眼,在一张一米多见方的图纸上密密麻麻地画着一千多个零部件,别说是背着画了,就是照着画也画不出如此精细吧,按照这个图纸,只要不把零件弄丢了,完全可以准确的复原回来。

    “这份图纸你们好好保存………好了,咱们现在就可以仔细的研究这台设备的构造了!”

    刘琅不想和对方在他的记忆力方面讨论过多,一千多个零件对现在的他来说,只是稍有难度而已,毕竟他的大脑已经经过两次“变异”了,比刚刚进入华夏大学时强了不是一点半点。

    :。。:。

第四百一十三章 光刻机() 
这套生产线可以制作十二英寸晶圆,也就是直径为三十厘米,万安公司的电脑现在已经是八英寸芯片了,尺寸将近小了一倍。

    在这个时代,芯片小一倍代表电脑更小,也就是科技更高,但在三十年后这个结果正好是反了过来,晶圆越大科技含量才是越高。

    原因嘛,很简单,八十年代芯片的功能实在是不咋的,万安公司的p文字处理系统算全是世界比较强大的文字处理程序了,可功能在刘琅眼里连“垃圾”都算不上,就是七八年后的电脑芯片性能都比它强出不知多少,更不用说互联网时代的芯片了,那个时候芯片上的元器件大小都要以纳米来衡量,三十年后苹果设计出的手机芯片元器件最小的都达到了几个纳米大小,再小下去就会产生量子效应了。

    所以这个时代芯片上的电子元件数量都差不多,多的一两千,少的七八百,在这个基础上大家追求的是谁能在更小的晶圆上将这些元器件放上去。

    而在三十年后,元器件的大小已经进入纳米级别,那追求的就是谁能刻录下更多的元器件了,所以晶圆才会越来越大,更大的芯片才是顶尖技术的体现。

    刘琅也是第一次看到晶圆生产线的内部构造,有很多设备他都不了解。

    王海军研究这套生产线多年,虽然他也没有看过这些复杂的设备,但比对说明书和查找无数资料后,他对设备的了解已经是国内第一了。

    半导体芯片生产主要分为设计、制造和封测三大环节,芯片设计主要根据芯片的设计目的进行逻辑设计和规则制定,万贺团队现在干的活就是芯片设计。

    而芯片制造还包括根据设计图制作掩模以供后续制造步骤使用,呈贤主要负责的就是这项工作。

    江南厂的生产线主要就是来制造,这个过程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把芯片电路图从设计掩模上转移至硅片上,并实现预定的芯片功能。

    这个过程如何实现呢?包括几个过程,光刻、刻蚀、薄膜沉积、化学机械研磨等步骤。

    “刘琅,你看,在这套生产线内,科技含量最高的就是这台设备!”

    王海军指着一台密封的仪器说道。

    “这就是刻纹机吧?”

    周明在一旁缓缓地说道。

    “刻纹机?对了,周教授,那是咱们国内的叫法,国外应该叫做光刻机!”

    王海军回答。

    “光刻机?”

    刘琅微微一动,他知道这种仪器,是从妻子洪玉那里了解到的,这光刻机可以被称为人类历史上发明出来的最精密的仪器之一,在三十年后,世界上能制造高尖端光刻机的工厂只有荷兰的一家公司,他们每年只生产十几台,每一台售价超过一亿美金,岛国的尼康也制造这种仪器,只是精确度比荷兰的那家公司要小一些,可即便这样,制造出的光刻机也是早被世界的那几家芯片巨头提前几年就预定了,中国想要买到最先进的光刻机要等到其他公司买完后才能得到,这个时间差就是西方发达国家压制中国的办法,就怕你把最先进的技术学去。

    光刻机有多牛?

    洪玉曾如一个“花痴”一样向刘琅介绍当时最先进光刻机的性能!

    比如光刻机的光线能量、破坏性极高,制程的所有零件、材料,样样挑战人类工艺的极限,甚至因为空气分子的干扰都会影响光线,所以生产过程得在真空环境,而且,温湿度和压力变化还会影响对焦,所以在机器内部温度的变化要控制在千分之五度,得有合适的冷却方法,精准的测温传感器,更重要的是,需要精确度极高的镜头和光源。

    有顶级的镜头和光源,没极致的机械精度,也是白搭。光刻机里有两个同步运动的工件台,一个载底片,一个载胶片,两者需始终同步,误差在2纳米以下,两个工作台由静到动,加速度跟导弹发射差不多,如此而且,机械的动作得精确到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