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

第42章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第42章

小说: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美国人的一种汽水,很好喝呀!六毛钱一罐!”

    卖货的老板笑着回答。

    “一瓶汽水六毛钱?这也太贵了吧!”

    刘东来眼镜睁得老大,在阜城也有汽水,一瓶一毛钱,份量比这个罐子要大不少,两个空瓶子还能换一瓶新汽水,两者的价格根本就不能比呀!

    “这可是美国货,只有我们首都才有,我这一天也只有五罐,现在已经卖出两罐了,再不买可就没了。”

    “爸,买一瓶可乐吧!”

    刘琅拉着父亲的衣角“请求”道。

    “同志,那就来一瓶这个什么可乐吧!”

    王抗日虽然也觉得这个铁罐子有点贵,可自己已经买了盒九毛九的中华烟,总不能不给刘琅买吧,于是拿出六毛钱递给了对方。

    “好嘞,一瓶可口可乐,拿好!”

    对方递给了王抗日。

    “来,大王爷给你打开……!”

    王抗日想打开汽水,可是找了半天竟然没找到瓶口。

    “咦?怎么把它弄来?”

    王抗日不明所以。

    “给我吧!”

    刘琅一伸手接过这瓶饮料,拿在手中看着它真是感慨万千。

    可口可乐在八一年就已经进入中国了,当时在深市上了第一条生产线,后来在八二年又在首都建了第二条生产线,一天能生产两百吨的可乐,当时国家规定这种饮料只能在深市和首都内部销售,绝不允许买到其他城市,很多年纪大的人对这种饮料嗤之以鼻,这哪里是人喝的东西?中药汤子也比它好喝。

    可是那些年轻人就不一样了,他们把喝可口可乐当成了时尚,有的人还把喝完的可乐罐子挂在自行车上,走在路上能引起不少人的注意力,还美其名曰可乐牌自行车。

    刘琅前世三十多岁前经常喝,但到了到三十岁之后,要是多喝就会发胖,所以硬是把这种“恶习”戒掉,最多也只是每周喝一瓶而已,重生在这一世他已经有三年多没有喝到可乐了,今天见到自然不能放过。

    王抗日打不开这小罐子,刘琅拿过来一使劲“噗嗤”,罐子被拉开,一股气体喷了出来。

    “刘琅你怎么打开的?”

    王抗日根本没看清楚刚才发生的事情。

    这也不怪他,如今整个中国也只有可口可乐才会做易拉罐,中国所有的饮料行业没有一个能做得出来。

    刘琅喝了一大口,可乐进去肚中,那股二氧化碳气体从汽水中发散出来带来了久违的膨胀感。

    “啊!真爽快呀!”

    刘琅有些陶醉,想起了前世的那种感觉。

第六十九章 国家教委到了() 
“这么好喝吗?”

    刘东来三人在一旁看着有些眼馋,六毛钱的汽水呀!还是美国的,想必非常甘甜吧。

    “爸妈,王大爷,你们也尝尝!”

    刘琅又喝了一大口后把饮料递给了母亲。

    “尝尝?”

    母亲接过来往嘴里倒了一点。

    “呸,什么味呀!”

    母亲一下子就吐了出来。

    “还是你喝吧!”

    母亲把铁罐子递给了自己的丈夫。

    刘东来也倒了一口,立刻又吐了出来。

    “简直比豆汁儿还难喝,不喝了!”

    王抗日好奇心上来了,把最后一点倒进了嘴里。

    “噗嗤!”

    他也是一样,全都吐在了地上。

    “这不是中药汤子吗?美国人就喝这个?”

    “呵呵,你们呀!这可乐是年轻人喝的东西,看看这位小朋友就没事,你们落伍了!”

    那老板笑着说道。

    “好了,咱们还是赶紧走吧!”

    刘东来拉着刘琅向外走去,儿子花了六毛钱买了瓶“药汤子”,他也有些不好意思,不过王抗日显然没在乎,刚从小卖店里出来就迫不及待地抽出一根中华烟放在嘴里,然后用火柴点燃一根。

    “吸……!”

    王抗日用力的吸了一口,青烟被吸入肺中。

    “一根五毛钱,不过,还真是美味呀!”

    王抗日一口烟吐了出来,然后闭着眼睛沉浸在中华烟的味道之中。

    将近抽完了半根烟的时间,王抗日才睁开了眼睛。

    “不愧是中华烟呀!味道不是大生产能比的,九毛九一盒,值了!”

    “王大哥,前面就是教委了,咱们走吧!”

    刘东来不抽烟不懂抽烟的好,看到王抗日那副“欲死欲仙”的样子也没催促,现在对方“苏醒”了过来马上催促道。

    “对,对,刘琅的事情最重要,咱们赶紧走!”

    王抗日有些不好意思,立刻摆了摆手,带着三个人向胡同里面走去。

    顺着这条街走了大概五百米的距离,一座四层高的楼房就出现在了路旁,门口有两扇大铁门虚掩着,门外侧面立着牌子,上面写着“国家教育委员会”七个字。

    “咱们到了,就是这里!”

    在刘琅眼里,这国家教委的办公大楼实在是与它的名声不符,四层高的建筑看上去已经有将近七八十年的历史了,外墙皮早已经脱落,露出了里面红色的砖块,院子倒是不小,里面都是自行车,那扇铁门跟轴承厂的大门差不多,旁边也是有间收发室,只是收发室不小,里面有两个人在把门。

    刘琅不知道二三十年后国家教委是个什么样子,但是现在眼前这决定着全国数十万大学生命运的机构,单从外表来说实在是有些寒酸。

    当然,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刘琅相信,这栋破旧大楼里绝对是藏着无数“高人”,他们制定了国家未来数十年教育的发展规划,影响了全国所有人,同后世那些大楼盖得非常雄伟,但里面住着一群草包的部门相比,不知要强出多少。

    教委的大门虚掩着,里面不时有人从楼里面走出来,然后骑上自行车从大铁门旁的角门出去,其中还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者,国家教委那可是高官的部门,不亚于省政府,可即便如此,整个大楼里面也只有教委主任和副主任出行有汽车可以座,其他的那些司局长的干部只能骑自行车去办事,虽然如此,这里依旧保持着高效。

    几个人来到了收发室门口,里面一个人立刻出来挡在了前面。

    “你们找谁?”

    一个中年人问道。

    “这位同志,我们从阜城来,这是介绍信,还有教委发给阜城的文件。”

    手里有文件,王抗日的底气也足了。

    “教委给你们发的文件?”

    对方接过来看了半天。

    “乖乖,教委给一个三岁小孩子发文件,莫非就是他?”

    对方指着刘琅问道。

    “对,对,就是他,他可是个神童。”

    王抗日自豪地说道。

    “神童?呵呵,这几年神童可是真不少,不过神童还得学习,小朋友,你可不能骄傲呀!”

    国家教委就是非同寻常,连看门的都能说出有道理的话来。

    “你们等一下,我给董司长打给电话!”

    看门人回到屋中,拿起电话拨打了出去。

    “喂,我是收发室呀!董司长在不?………什么事?哦,我这里来了几个人,是从阜城过来的,说是咱们教委给他们发了文件,让一个叫做刘琅的神童来面试,他们现在已经来了………哦,你知道这件事呀!那好,我让他们等你们!”

    对方挂了电话,把几个人带进了收发室,不一会儿的工夫,董长山带着两名同事就从楼里走了出来。

    “哈哈,东来,你们来了………这位就是王抗日同志吧,我是董长山呀!小刘琅,我们又见面了!”

    董长山一把就把刘琅抱了起来。

    “董爷爷好!”

    刘琅和对方打招呼。

    “董司长,您好,您好!”

    王抗日有些诚惶诚恐。

    “小刘琅,现在你的名声可是连鲁主任都知道了,他本来想派人去你们阜城,但是现在整个教委都在忙着今年的高考事情,腾不出人手来,所以就让你们过来了,王抗日同志,辛苦你了!”

    “哪里哪里,我们正好也到首都来看看。”

    王抗日赶紧说道。

    “没错,等有工夫我派人带你们在首都好好玩玩………来来来,跟我进去!”

    董长山就这么抱着刘琅带着众人向楼里面走去,迎面遇到的同事都纷纷投来了差异的目光:“老董,这是你孙子呀?”

    一个年纪和董长山相仿的老者问道。

    “老杜呀,这就是我跟你提起神童刘琅。”

    “哦?看着很一般呀!”

    对方仔细看着刘琅,没看出有什么特别之处。

    “很一般!呵呵,你的孙子今年上中学了吧,把他叫过来比一比就知道了,还一般,去,该干嘛干嘛去吧!”

    董长山这么一吵吵,周围不少人都围拢了过来,这些天董长山可没少提起这神童,他们都很好奇,都要看看刘琅有什么特别之处,搞得刘琅好似一个大明星一般。

第七十章 真是神童() 
这个时代是个很特殊的时代,七八年恢复高考后国家为了弥补多年来人才紧缺的问题提出了少年班的计划,目的就是选拔那些智力超长的少年,其中的心理或多或少都是受到当年“大跃近”的影响。

    希望可以加快速度把这些少年培养起来为国家做出贡献,而且不得不说,偌大个国家还真有不少所谓的神童,恢复高考五年来,起码有数十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过早的被选拔进了大学校园,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那位宁柏同学,七八年刚刚恢复高考的时候就以十三岁的弱冠年纪成为了一名大学生,而且就在去年已经毕业,还成为了科技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助教,可谓是前途光明。

    在国家的大力宣传下,很多神童被冠以厚望,成为了不少家长嘴中的“偶像”人物,比如宁柏,现在不少家长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都会说:你看人家宁柏如何如何,结果把周围宁柏同学变成了无数孩子们心中的“敌人”。

    “去去去,你们跟着凑什么热闹?”

    看到众人围拢过来董长山有些不耐烦地说道。

    “别呀!既然是神童,那就展现一下本领,让我们开开眼,小朋友,你今年多大了?”

    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凑了过来笑着问道。

    “三岁了!”

    刘琅丝毫不憷。

    “三岁?那你可长的不小呀!好像四五岁的样子,那你都有什么本领呀!能数多少个数?”

    对方问道。

    “古老三,你这问题可是差的很,还数数?你还真把刘琅当成三四岁的小孩子了……也好,让你们看看眼界,大家随便提问,三位数以内的加减乘除随便问,来,都试试吧!”

    在阜城,肖南光的儿媳妇考刘琅的那一幕让董长山印象太深刻了,简直就是神人一样,现在有必要再次展现一下了。

    董长山把刘琅放在了地上。

    “三位数的加减乘除都可以?老董你在开玩笑吧?”

    对方当然不信。

    “别说废话,让你们问就问。”

    “好,那我出个题目,简单一点呀,一百零三乘以一百零一等于多少?”

    对方问道。

    “一万零四百零三!”

    刘琅张口就说出了答案。

    “一万零四百零三?”

    对方一愣,根本没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