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

第443章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第443章

小说: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果和对方一聊才发现,这正是刘琅之前跟他说得要让所有中国年轻人都喜欢上篮球的那套书。

    一年前刘琅说要画一套漫画,这套漫画能够让无数年轻人喜欢上篮球,斯特恩觉得有些夸张了,但是现在看来,似乎刘琅的预言要实现了。

    想象一下,连国家电视台的台长手里都有一本漫画书,可想而知这本书有多火。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居阅读网址:

    

第七百六十二章 《灌篮高手》火了() 
《灌篮高手》现在在中国有多火?这套书在九月末开始发售,每周两册,价格是一本一块二,结果第一个月就卖出了三十万册。

    三十万册当然不多,当初变形金刚漫画在只有六百万人口的港岛销售时,一个月还卖出了将近二十万册,但别忘了,港岛那种地方太小了,一种流行文化一出来就会瞬间变的家喻户晓,变形金刚漫画在港岛成为爆款,但最好的销量也没超过每月四十万册,那地方的消费潜力太小了。

    内地可不是这样,首都一个区就比得上一个港岛,再加上信息不畅通,《灌篮高手》这部漫画在头一个月里基本都是在首都销售的,也就是说,三十万册都是首都人民买的。

    首都现在的人口还达不到二十年后的千万量级,但也不比港岛少,三十万册的销售量瞬间就直逼港岛,要知道这本书的定价是一本一块二,不低了。

    再者,这个年代书摊是非常多的,一本书一毛钱随便看,大部分读者都不会花一块二去买书,而是花上一毛钱在书摊前蹲上十几分钟。

    如果把这部分人算上,一个月的时间《灌篮高手》的读者就有至少有五六十万了。

    随着《灌篮高手》向周边城市发售,销量也是节节暴涨,第二个月就突破了五十万册的大关,一时间竟然有洛阳纸贵的征兆。

    这本漫画也引起了很多政府部门的重视,毕竟要时刻把握老百姓精神文明的建设嘛,结果一看也被吸引了进来,年纪大怎么了?他们也曾经有一颗热血的心呀!

    而且这套漫画的作者竟然是刘琅,即便有些级别高的官员觉得这本书对白太过“浮夸”,但也没人去找刘琅的麻烦,人家的胳膊比自己的大腿还粗,除了真正的国家高层,没有人敢和刘琅叫板,至于说那些真正的高层,把刘琅当成了宝儿都嫌不够呢!

    当然,归根结底还是《灌篮高手》这部漫画实在是太好了,伟大领袖曾经说过:年轻人就得像**点钟的太阳一样朝气蓬勃,这种精气神在书里完全就能找到,这是正能量,必须要弘扬,至于说那些细枝末节就不会太过关注了。

    领导们看的是正能量,而那些普通的读者看的则是爽快,书中对篮球这项运动描绘的实在是太唯美了,那运球的潇洒、投篮的飘逸、扣篮的霸道,每一幅图画都非常精致,连细微感情所造成的脸部变化都清清楚楚。

    虽然《灌篮高手》描写的是中学生篮球和生活的故事,但那些绘画者都是国画师,卢春忠他们的水平可不是前世原作者那群岛国人能够相比的,当然,流行文化和传统文化还是有差别的,为了弥补这种差别,刘琅让《古惑仔》的作者文明启加入了《灌篮高手》的绘制组,把流行绘制手法加入到了这部漫画之中,结果非常不错,比如在人物的面目表情绘制上既有国画的细腻,又有流行文化的棱角,每一本漫画都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精益求精,是圣唐公司对绘画的要求。

    一部情节热血,绘制精良的漫画不火才怪,尤其是现在的中国,开放的思潮已经唤醒了老百姓,特别是年轻人心底的悸动,对于流行文化的崇拜越来越浓烈,很多西方文化都被他们奉为经典加以膜拜,比如迈克尔杰克逊的歌舞,年轻人争先模仿,还有好莱坞的电影,都已经影响到了年轻人的思维。

    这些东西不能说不好,可毕竟国家才刚刚改革开放,很多老人儿的思维或多或少都有着阶级斗争的警惕性,他们觉得这是西方对中国的一种文化侵略,是有潜在的威胁。

    但这种大势根本无法阻挡,文化这种东西比物质传播的还快,几乎就是“光速”,面对这种“文化侵略”,高层们实在没有什么办法,但刘琅的圣唐公司倒给了他们一种启示。

    《变形金刚》的漫画很多高层们都看过,里面处处都有中国文化的体现,开头就是一段就出现了几位中国古老传说的神仙,虽然只是惊鸿一瞥,但给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然后里面的人物也是中国人,而且故事情节也很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比如担当、忠诚、仁爱等等,这些都是正能量,就是里面的“道具”太过匪夷所思,移动电话人手一部,还有什么“互联网”,坐在家里就能看到世界各地的实时图像,这想象力都要突破天际了,另外里面的中国也如同神话故事中的一样,处处都是汽车,楼高的都快顶上天了,这样的社会是不是实现**了?

    当然,书中也说了,故事发生的世界是二十年后,但二十年后中国会这样吗?没有几个人相信,恐怕美国也达不到这种科技程度吧!

    不过变形金刚这部漫画还没有在国内出版,但变形金刚的动画片已经准备在八七年年底在国内上映,漫画书还要等到八八年。

    变形金刚还没有在内地上映,《灌篮高手》却率先出版了,这部漫画一出版就引起了国家高层的注意。

    变形金刚写的是未来世界,但《灌篮高手》却是写的这个时代,而且处处都有当下社会的影子,比如阜城实验高中、首都高中、沪市高中,这些高中都是真实存在的,还有里面人物的细节也很符合这个时代,不少高中生打球都穿着绿色的胶鞋,穿着带有某某工厂字样的背心儿,另外里面的生活也很贴切实际,吃饭用的是铝制饭盒,骑着永久自行车,这就让人很有代入感,觉得里面发生的人和事与自己很近。

    细节当然只是一个侧面,关键还是看情节,不管是大人还是年轻人,只要拿起这本书就放不下了,此时高层们百发现,中国人自己竟然也能写出这么一部优秀的作品,与西方文化相比也没有任何劣势。

    这样的结果都出乎了刘琅的意料,他的本意只是赚钱而已,还真的没想到国家高层们会把它当成了让中国文化扬眉吐气的一部作品,正因为如此,当斯特恩找上门时,国家电视台的台长才会拿出《灌篮高手》给他看,言语之中还带着一丝得意。

    

第七百六十三章 年轻人的篮球梦() 
为了宣传nba,刘琅在《灌篮高手》之中还夹带了“彩蛋”,比如男主角之一刘川枫的梦想就是要到美国去打篮球,他的偶像也是迈克尔乔丹,家里的墙壁上还挂着一幅乔丹在空中飞行扣篮的宣传画,另外里面也有耐克运动鞋的痕迹,比如首都高中一名学生的父母都是外交人员,他们送给自己儿子的礼物就是一双“飞人”一代球鞋,他穿着这双鞋实现了自己平生第一次扣篮,惹得同学都投来了羡慕的眼光,第一主角花道所在的阜城实验高中和对方进行了一场友谊赛,脑袋有些“中二”的花道相中了对方的运动鞋,非要拿自己的绿胶鞋跟人家换,人家不换他叫拉着对方的大腿不肯松开,最后还是阜城实验高中的主教练答应他,只要实验高手能够取得辽北省高中联赛的前三名,他就给花道一双同样的球鞋。

    这些都是美国元素,读者在哈哈大笑之时已经在潜移默化之间受到了影响,也是斯特恩想看到的东西。

    当然,这本漫画书最大的作用还是让那些年轻人喜欢上了篮球,现在还没有数据统计,如果有就会发现,在这两个月内,首都工厂里的篮球场上出现了很多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他们都受到了这本书的影响,从此喜欢上了篮球。

    斯特恩这次中国行虽然没有达成什么实质性的结果,但比前几次强多了,国家电视台的台长还主动提出要去美国考察一下nba联盟,看看那里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这就是个好兆头,起码已经引起了对方的重视,只要他们认识到nba篮球比赛的精彩必然会将其引入,只要这个口子一开,斯特恩相信就不会停下来,只会越开越大,直至完全放开这个拥有数亿年轻人的市场。

    可以说,斯特恩将这份功劳都归功于刘琅,没有他的《灌篮高手》,那位电视台的台长恐怕还是会想前几次一样,连面都不会见自己。

    用一部漫画帮助nba打开中国市场的方式没有人会想得到,但刘琅做到了,这还是《灌篮高手》刚刚销售两个月的时间,一年后会怎么样?到那时岂不会有数百万的书迷?两年后呢?是不是会增加到千万?他们都会通过这本书认识到nba,想到这些斯特恩都有些热血沸腾了。

    斯特恩此时心里都在琢磨,是不是要给刘琅一个nba特殊贡献奖的奖励,奖励他为nba联盟做的巨大贡献,这个贡献对nba的影响是无法想象的,或许要在接下来的岁月里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对斯特恩来讲,对nba有了这么大的贡献就是帮助自己,帮助自己实现深藏心底的梦想,那就是将篮球打造成全美第一运动,将nba打造成一个拥有数百亿美元价值的超级联盟,所以刘琅在他眼里的价值简直是如火箭一般飙升,甚至都想给刘琅一个副总裁的名头了。

    当然,副总裁那都是虚名,刘琅也不稀罕,他自己就是一个亿万富豪,在娱乐圈都有了巨大的影响力,斯特恩能做到的就是大力宣传耐克公司旗下的签约运动员,尤其是乔丹,斯特恩甚至已经有了把乔丹打造成nba的第一人,让他超越魔术师,超越伯德,这是双方的一种默契,你帮我推广篮球,我就帮你赚钱,大家双赢。

    奈特也是“知实务”,马上开展了一个全美的篮球推广运动,什么三对三篮球比赛,什么耐克杯青少年篮球比赛等等,把更多年轻人的目光都吸引到篮球上来,耐克公司这一系列举动深得斯特恩的心思,两人的关系好的跟一个人似得。

    在斯特恩眼中,《灌篮高手》这部漫画对nba在中国的影响有着深远的意义,或许几年后中国的年轻人就会把注意力投向美国,真正的nba比赛比漫画精彩多了。

    但以刘琅自身来看这部漫画,宣传nba只是一个顺带,他的目的是要让那些年轻人喜欢上篮球,喜欢上运动,中国那么大的年轻人群体怎么就出不来几个世界级的篮球运动员呢?在他前世也只有一个姚名是nba的明星,或许这部漫画能唤起无数年轻人的篮球之梦,进而投身到这项运动当中去,在他们长大之后也代表国家征战国际赛场。

    “对了刘琅,这部《灌篮高手》现在只是在中国发行吧,为什么不把他带到美国呢?相信美国的年轻人也会喜欢的!”

    斯特恩这个人非常的聪明,他觉得这部漫画即便是放到美国也会成为畅销书的。

    “现在我们把岛国做为了主攻方向,美国这边暂时没有打算!”

    刘琅回答。

    “岛国?为什么选择在哪里?他们可没有美国人有钱!”

    在前世,《灌篮高手》在美国的销售也算是不错,但热度远远比不过岛国和中国,归其原因还是文化的差异,漫画里的文化背景终究还是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