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

第452章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第452章

小说: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天后,座谈会在纽约市市政厅举行。

    参加会议的人不少,中方有十几个企业家,因为都是国企的老总,所以但刘琅没一个认识的,从这一点可以看得出来,国家对私营企业和国企还是有区别的,这很正常,刘琅也没有在意。

    美国一方也有七八位企业家,同样,这些企业的名字刘琅也都不知道,显然美国人并没有派出知名企业,充其量也就是走个过场给些面子罢了,这也不意外,在美国人看来,现在中国哪里有什么好企业?

    主持人是美国企业管理协会的一位副会长,名头听起来很大,但是这个协会只是个民间协会,没有任何官职,不像国内的什么协会,国家级的协会会长都是部级干部,但中国的企业家们不知道呀!还真把对方当成了大领导。

    而刘琅、叶金生和林国栋作为特约嘉宾被这位主持人隆重介绍出场。

    “下面,有请圣唐公司董事长吉米·刘,总经理彼得·林,以及圣唐音乐公司总经理林先生出场!”

    这位副会长对待国内来的企业家有些傲慢,但是对这三人可是一点不敢含糊,圣唐公司马上就要上市了,刘琅自不必说,光是耐克公司第三大股东的身份就让他身价数千万美金,圣唐上市后他的总身价恐怕能突破一亿,美国的亿万富豪还不到一百个,到时候他就是其中一位,这样的身份比他副会长强的多,另外两人现在也是美国炙手可热的人物,未来注定也是亿万富豪的人选。

    “吉米·刘?是谁?”

    这些中国企业家不知道这个名字,但他些外国企业家则是纷纷鼓起了掌,有的人还站起身来以示敬意。

    “美国知名企业家?名字里还有一个刘字,是不是华人呀!”

    中国企业家听到这个外国名字都好奇的看了过去,结果就看到一个小孩子穿着一身中山装走了出来,后面跟着两个人,三个人的相貌都是华人,一眼就看得出来。

    “小孩子?怎么是个小孩?”

    这一下所有中国企业家都懵逼了,外国人怎么弄出一个小孩子出来?还说什么著名企业家,是不是耍我们呢?

    倒是那位领事馆的总领事笑着站起身来解释道。

    “各位,这位吉米·刘不是别人,正是当初三岁考上华夏大学,四岁参加奥运会夺得三块金牌的神童刘琅,他现在是斯坦福大学的研究生,已经读了快两年了,今年就会毕业!”

    “刘琅?他是刘琅?”

    这一下大家都想了起来。

第七百七十八章 “上课”() 
    所有人还记得刘琅这个名字,在八三年,他仅仅三岁就参加了全国高考,并以高考状元的身份被华夏大学录取,这件事在当年是第一大事,举国上下没有人不知道的,报纸上连篇累牍他的事迹,还有接受国家领导接见的照片也是频频出现,可以说,那一年就是“刘琅年”,因为刘琅的恒隆出现让无数小孩子“遭了殃”,他们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看看刘琅,三岁就考上了大学,再看看你,十三岁小学还没毕业呢………!

    然后是八四年,新中国第一次参加了美国洛杉矶奥运会,在体育比赛中获得的十五块金牌,同时在智力奥运会中拿下了少年组所有三块金牌,总数达到了十八块,可谓是一鸣惊人创造了历史,而智力奥运会那三块金牌由刘琅一人独得,成为了中国奥运健儿获得金牌数目最多的运动员,当时消息传回举国欢庆,刘琅这个名字再次成为了华人的骄傲,

    刘琅的事迹太过神奇,每一件事都堪称神迹,是一代人的记忆。

    但八四年以后刘琅的名字渐渐消失在了报纸和其他媒体上,开始的时候有些人还很纳闷,可是改革开放后国家天天都有新鲜的事物发生,人就是健忘的物种,很快就没有人注意到这件事。

    一晃过去三年多了,刘琅这个名字也只有一些学生家长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才会提到,此时很多小孩子都会反问:刘琅是谁?

    这些企业家们当然还记得刘琅这个名字,只是这个名字已经有些遥远了,现在竟然在美国听到刘琅,怪不得这么多年没有刘琅的任何消息,原来跑到了美国上了斯坦福大学的研究生,看来他以后会移民美国,成为美国公民了。

    很多人一时间想到的是刘琅要变成美国人,即羡慕又妒忌,没办法呀!谁让人家是天才呢!

    “各位好,我是刘琅,现在是斯坦福大学的研究生…………相信大家以前都听过我,那还是在八三年,转眼五年过去了,我也长大了,很高兴和同胞们见面!”

    刘琅笑着说道。

    “这一次大家来美国进行考察是很正确的,我们国家的企业存在什么问题?首先是是技术含量太低,技术上不行,就代表产品差,产品差就没有竞争力,自然会被市场淘汰。

    所以我们的企业要多多增加在技术方面的投入,虽然这些投入在短期内无法实现价值,但是长远来看是一定会起到决定性作用的。

    其次就是管理方法不够灵活,我知道大家都是国企的老总,国企管理制度存在着很多问题,最显著的就是很多人积极性不高,都是人浮于事。

    一个企业最重要的除了技术就是人才,在人浮于事的环境中,就是一个有激情的人也会因此把自己的锐气消磨掉,进而让企业变得沉默老迈,久而久之就会被市场淘汰………!

    美国的企业非常成熟,有的企业都有百年历史,比如福特公司,通用公司,这些企业的规模都是以数十亿美元计算,他们为什么至今还存活于世?就是这些公司内部有很多好的制度,比如激励机制、股份制机制等等,都可以为我们的企业提供借鉴………!”

    刘琅洋洋洒洒说了半个多小时,把国内外企业的种种制度进行了各种对比,优缺点也罗杰的详详细细,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绝对是金口玉言了,不过刘琅也注意到了,下面这些人很少有仔细听他讲演的,也就是两三个人非常认真,有一个人甚至拿出了笔记本在详细的记录,这是一个年纪四十左右岁的中年人,在这个年纪还能如此用心实在是很难得了。

    而其他的中国企业家完全没怎么听,他们似乎更重视的是刘琅的身份和经历,有些人还通过领事馆的翻译询问。

    虽然他们这种心不在焉的样子是一种不尊重的态度,但刘琅也没太在意,国内的很多国企已经习惯了那种无所事事的状态,人浮于事的工作环境并不是小范围,而是至上而下都是如此。

    这无关于他们的个人能力,纯粹是一种制度上的缺陷,在刘琅前世,进入到二十一世纪后,原来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国企全部都改革专制了,只有能源类、交通、金融和国防这些涉及国家最核心利益和安全的企业还是国企,剩下的企业或是改革或是破产,几乎是一个不剩。

    在坐的这些企业家们,或许再过五年八年也会同样面临失去工作的危机,当然,能有到美国学习参观的机会说明他们都有很深的背景,即便是企业破产了,他们这些人的利益也未必受到损害。

    “这些人呀!到美国更多的还是旅游游玩来了,没有几个人会安下心来认真的学习!”

    刘琅心中暗自感叹。

    “好了,我就说这些,大家有什么疑问吗?可以提一提,我为大家解答!”

    刘琅对着众人笑道。

    “刘琅,我听说你现在在美国开了一家公司,那这家公司是做什么的?”

    一个四十五岁的中年人开口就问。

    “嗯,我这家公司叫做圣唐公司,其实总部是在首都,美国的只是分公司,是一个娱乐公司,挖掘自己的艺人出唱片,还有拍电影什么的。”

    刘琅解释道。

    “那这个公司赚钱吗?”

    另外一个中年人接口问道。

    “圣唐公司去年一年的利润超过了一亿美金,你说赚不赚钱!”

    叶金生在一旁回答道。

    “一亿美金?这么多?”

    所有人发出一声惊呼,这是什么概念?他们所有人的企业加起来的产值都达不到一亿美金,更不用说利润了。

    “看来在美国搞娱乐公司很赚钱呀!明天咱们也来这里做一个这样的公司!”

    一些人窃窃私语道,他们可真是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甚至是异想天开。

    “好了,我今天的任务就完成了,大家接着开会讨论吧!”

    刘琅觉得这些人实在是没什么水平,在这里就是浪费时间,说完站起身来就要离开,就在此时突然一个人举起手来。

    “刘琅,我有一个问题!”

    这个人正是那位刚才认真做着笔记的人,年龄四十左右岁,操着一口云贵地区的口音。

    “请说!”

    刘琅点了点头。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居阅读网址:

第七百七十九章 “民族英雄”任为天() 
“刘琅,你在美国住了将近两年的时间,知不知道什么产业最火!”

    对方开口问道。

    “呵呵,这个问题不错,那您能不能先说一说美国什么产业最火呢?”

    刘琅反问道。

    “好,那我就谈谈自己的看法,我个人觉得电子应该是美国最火的行业!”

    对方马上回答。

    “嗯!回答的很不错嘛!”

    刘琅眼镜一亮,能有这样的认识已经很好了。

    “很好,你说得很对,电子产业的确是新兴产业,但同样,电子产业也很很多种,你觉得什么最好呢?”

    刘琅再次问道。

    “看看中芯科技就知道了,当然是芯片产业,不过中芯科技的产品太过高端,在我们中国基本上没有市场,以我们中国来的基础说,在未来五年内应该是电话产业发展的最快,随着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电话将进入千家万户,这一行应该非常好。”

    刘琅听到这个回答不住的点头。

    在四年前,全国只有三十万部电话,几乎全在国企和县级以上的干部家中,而这三十万部电话里能打国外长途的不到一万部,刘琅在华夏大学上学时,一个全国最好的大学里也有两部能打国际长途的电话,打一次通过不断的转机要将近二十分钟,接通后一分钟的电话费就有几百块钱,比校长一个月的工资都高。

    而去年,据说国家的电话数量就猛增到了接近两百万部,短短三年时间暴增了六七倍,而这只是刚刚开始而已。

    在前世,刘琅还记得一家家是在九四年左右接的电话,在阜城市算是晚的,他的爷爷家在九二年已经安装了一部电话,初装费高达两千多块钱,当时爷爷每个月的工资也不过三四百块钱,两千多块钱简直是高的惊人,当然,这是因为爷爷是一位副处级的厂长,企业给他配的,自家是没有花钱。

    要知道即便爷爷是个副处级的干部,但在官场是实在算不得什么,而且还是企业干部,跟政府内科级干部差不多,一个芝麻绿豆大小的干部都装上电话了,显然此时电话已经开始向老百姓普及了。

    到了九四年,刘琅家都装上电话,这足以说明电话的普及率基本上是很高了,全国起码有几千万部,短短五六年的时间增加了十倍,电话产业无疑是这十年中最好的产业之一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