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

第490章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第490章

小说: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到了冬天时,西河冰封,小孩子们穿上厚厚的棉袄拿着自制的冰车就在厚厚的冰面玩耍。

    前世刘琅小时候就经常到西河边上玩,夏天捞鱼冬天滑冰,而这一世,他在没有享受过前世童年的乐趣,不过他要做的是更大的事业。

    此时一帮人正站在西河边上,为首正是刘琅,刘琅身边除了王振东外还有五六个中年人,其中有阜城的市长杜长友,另外几个人有阜城机械局的局长孙广发,阜城的土地管理局长张明全,其他人则是秘书。

    “杜市长,我们的北方工业集团准备把这块地买下来,面积大概是五百亩地,这里未来将会是阜城的工业中心,也将是辽北省的工业科技中心。”

    刘琅指着面前的大片荒地说道。

    “这么一大片土地?用的了吗?”

    杜长友缩了一下脖子说道。

    “大吗?不大不大,五百亩地才三十多万平方米,我的工业集团可是要建设一栋七层高楼,还有十多个车间厂房,五百亩土地只能算一期,未来还有二期三期,以后还得增加。”

    三十多万平方米的土地的确不少,现阶段北方工业是用不了这么多土地的,但做事都得为未来着想,刘琅可是要把北方工业集团建设成一家集技术研制、制造加工、组装销售为一体的大集团,他得趁现在土地价格还便宜的时候多买些土地。

    当然,就是三十年后,阜城的土地级别也不高,市中心最好商品房最高也就五千块钱一平米,跟首都那种地方根本比不了,只是现在更便宜呀!便宜到阜城都不知道土地的价格应该定在多少。

    去年国家才放开私人土地买卖,首都和沪市是全国私人买卖土地最多的城市,地价是五百块钱一平米,这个价格要比卖给火家那些港商的价格低不少,毕竟国内私人企业家现在手里还没有多少钱,即便是五百块钱一平米,那也不少小数目,一万平方米就是五百万,谁能有这么多钱?

    这还是商用土地价格,要知道国家土地是分类的,有商用土地和工业类土地,工业类土地的价格本身是低于商用土地的。

    只是现在国家对土地买卖的相关法律还没有完善,各地的土地价格也没有什么标准。

    即便现在国家下发了一系列的土地买卖文件,但在北方,尤其是阜城这种小地方,这项政策基本上就是一条“鸡肋”式的法规,没有人会去买地,也没有人有钱买得起地,甚至知道这项政策的人也寥寥无几,只有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才知道。

    所以当刘琅提出要买下五百亩土地的时候,阜城市长就有些“懵逼”了,阜城连一平米土地都没卖出过,五百亩土地怎么卖?

    

第八百四十五章 阜城来了个新市长() 
“张局长,你是专家,你怎么看?”

    阜城市长杜长友看向了一旁的土地管理局局长张明全。

    “我………!”

    张明全更懵逼了,他也没遇见这种事呀!国家是在两年前才正式成立土地管理局,各个县市相应也要成立,职能就是要管理好土地,不允许有非法占用土地的行为,比如你在道边随便搭个棚子是不可以的,土地管理局的法规也有涉及土地买卖的,可是写的很笼统,就是说要行使好权利,可是怎么行使没细说呀!

    再加上这些年阜城市没有一宗土地买卖的事情发生,你现在让我说明,我怎么说明?

    杜长友皱了皱眉头,土地问题可是你管的,怎么还不清楚?

    “孙局长,您怎么看?”

    又看向了新来的孙广发,对方可是从辽北省机械厅调过来的,级别是副市级,跟他只差半级,可是人家是国家重点培养的干部,今年才四十三岁,比自己小了十五岁,前途无量,他当然不会摆出一副领导的样子。

    “杜市长,我来阜城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刘琅和王副部长做好工业,土地方面的事情由你们政府牵头,不过,不管是土地还是其他什么,一定要配合好工业特区这件国家瞩目的项目,不能有半点闪失!”

    孙广发开口回答道。

    “对,对,孙局长说得对!这样吧,我回去和张局长开一个会,研究研究,土地可是大事,不能有任何马虎………王部长,您看这么做怎么样?”

    杜长友又看向了王振东。

    “好,你们回去研究研究吧,不过要尽快,最好一两天就拿出结果。”

    王振东缓缓说道。

    杜长友就是刘琅不喜欢的官员,倒不是说他故意难为刘琅,只是因为他没这个胆子,可正是因为他没有胆子,没有开拓进取的精神。

    为什么在几年前深市自己就敢卖土地筹钱?就是有胆量,在这个国家种种法规还不完善的时代,只要有胆量就会大把的机会,可惜北方不是南方,就是二十年后,他们的思维模式都很僵化,这跟北方的整体环境是有很大关系的。

    可现在阜城已经成了“特区”,杜长友的思维模式已经不适应“特区”发展了。

    刘琅、王振东两人知道,用不来多长时间,可能也就这两天吧,那位叫做宋立峰的年轻人就会来到阜城,接替杜长友成为新的阜城主官。

    果然,只是两天工夫,宋立峰就在省组织部门领导的带领下来到阜城,当场公布上级的认命,认命宋立峰为阜城市代市长,年底开会时就会正式成为市长。

    一夜之间,阜城的市长就换了,不过这件事在阜城并没有多大的波澜,老百姓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吃穿,谁当市长对他们来说有些遥远了。

    宋立峰上任后的第二天就找到了刘琅,就在阜城火车站旁边的仓库,里面放着十二套崭新的机床,每个机床都不是很大,但是宋立峰做为工业部设备处的处长,一眼就看出这些设备的科技水平远超国内,甚至在一些结构上都和国内设备有着很大区别。

    “这里竟然有这么好的设备?我怎么不知道?”

    宋立峰看着这些设备有些发懵。

    这些设备是国家那些机密部门通过秘密渠道弄进来的,知道底细的很少,大部分是军方,工业部也就江波涛知道,宋立峰当然不知道了。

    仓库里不仅有这十二套设备,还有一块大黑板和七张大桌子,包括熊教授在内二十多人坐在桌子前,除了华夏工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外还有在阜城选拔出来的那几位工人,他们正听着刘琅“讲课”,黑板上画着都是机床的剖面图立面图,还有一个个细部图。

    十二套好似未来产品的机床加上一名八岁小孩子给一群大人上课,这一幕真的让宋立峰感觉是在做梦,不过他来这得目的不是来听课的,而是要帮助刘琅解决问题。

    “王大哥,刘琅,江宏………各位好呀!”

    在刘琅和王振东面前,这位年轻的市长跟杜长友没什么区别,都要毕恭毕敬,唯一的区别只在于宋立峰清楚的知道刘琅的能量有多大。

    “立峰,你昨天上任的,阜城市的情况了解的怎么样?”

    王振东对着他微微点了点头问道。

    宋立峰的父亲也是老革命了,只是资历有些低,退休时也不过是一位处级干部,可是首都部委的处级干部也不是普通人,起码人脉方面比地方强的太多,宋立峰从小就生活在大院里,尤其是最近十几年,他江波涛手下颇受重用,俨然已经成为年轻干部里的佼佼者,和王振东也有过一些接触,知道王振东的能力,要不是因为高层的原因,他真有可能是一位副部级的领导了,而不是挂这个“副部长”的假牌子,但王振东现在和刘琅到了一起,未来取得的成绩未必比他从政低。

    至于说刘琅的种种事迹,以前的宋立峰因为职务太低,知道的很少很少。

    这次到阜城来之前江波涛专门和他谈话,把刘琅这几年间所做的事情告诉了他。

    从四年前的《第三产业浪潮》开始,包括中芯科技、沪市新区等等,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

    不,不是吓一跳,而是直接吓傻了,一个只有八岁的孩子怎么能做这些事情?这已经超出了宋立峰的认知了。

    那一刻宋立峰终于明白了,他到阜城的工作其实很简单,就是协助刘琅,刘琅想做什么事情他就去“摆平”,他不能摆不平,恐怕这个市长就当不长了。

    知实务者为俊杰,宋立峰能力是很强,但是官场上察言观色的本领也要有,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要是做不到这一点,那你的仕途就有危险了,宋立峰能在三十八岁就成为市长,这份本事也是练的炉火纯青,说白了,他是一个智商不低,情商更高的人,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配合刘琅这个小孩子,宋立峰在来阜城的路上还觉得这是一件有些“为难”的事,总觉得这样做自己似乎成了看孩子的幼儿园老师,但是看到王振东这位当年亲自带过兵上过战场的“疯子”对刘琅都是毕恭毕敬时,他立刻收起了之前的小心思。

    

第八百四十六章 钱不是问题,关键是快() 
“王大哥,我刚到阜城,很多事情还没有完全了解,不过刘总是阜城本地人,对阜城的了解比我多得多,大家想怎么做,我一定配合,有能力要干,没有能力我就到省里去要,省里解决不了,我会到首都去,总之工业特区一定要做好,不能失败,只能成功!”

    宋立峰见到几个人后立刻表决心道。

    “宋市长………不,叫市长就外道了,我还是叫你宋大哥吧,宋大哥你好!”

    刘琅笑着说道。

    “刘总您好,我这个市长就是江叔叔照顾我,我临来的时候江叔叔已经交代过了,我会全力配合您,配合北方工业集团的工作,对了,北方工业集团要成立公司,现在我们国家对私人企业成立公司有一些规定,比如土地问题,去年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法规,这些法规中已经允许私人买卖土地,不过这些法规还有些不完善,土地价格还没有完全明确,首都土地价格标准是每平米五百元,阜城的经济比不得首都,两者相差十几倍,另外国家对机械行业也有优惠政策,同时我们这里还是特区,在土地上也享有政策,我觉得土地价格应该在二十到三十块钱每平米,刘总的企业是国家重点培养的企业,还应该低些,或许十块钱左右是适合的!”

    宋立峰知道刘琅现在想要买土地,昨天晚上研究了一夜相关法法规,现在提出了每平米十元的价格,就是这个价格宋立峰也是“战战兢兢”,因为刘琅要买五百亩土地,也就是三十多万平方米,算下来足足三百多万人民币呀!这可是天价。

    好吧,三百多万人民币对普通人来说真的是天价了,即便放在三十年后,普通人靠着死工资一辈子也未必能赚到这些钱,但对刘琅来说,这点钱还真算不了什么,只是刘琅心中有些好笑,十块钱一平米的土地,这个价格真的比白菜还便宜。

    不过在八十年代,这个价格还真不是很夸张。

    现在阜城已经开始实行福利房制度了,就是单位通过自家的房产公司建房,然后让职工居住,这种房子叫做公有房,是无法买卖的,而且也只有这一种公有房,私有房还不存在,不过公有房每个月要交十块钱的房费。

    到了九十年代初期,房屋开始改革,开始向私有房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