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

第52章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第52章

小说: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位女主持人实时的进行了一次报道,结束对这次对刘琅的跟踪记录。

    高考结束,刘琅又开始要填报志愿,他的志愿只有一个,华夏大学机械工程系专业。

    他填报这个志愿没有任何人反对,他的父母则是一窍不通,他们只知道华夏大学是国家最好的大学,刘琅只要能考上刘家的祖坟就冒青烟了。

    而王抗日则不认为刘琅能考上华夏大学,毕竟他考试的过程太简单了,不像其他那些学生一个个紧缩双眉,又是思索又是验算,这哪里是考试的样子,但他也不担心,国家教委的鲁主任都说了,即便他考不上明年一样会上大学。

    肖南光也打来了电话,听到刘琅报了华夏大学也是不住的夸奖,但话里话外也觉得他考不上,就当一次演习了。

    刘琅则毫不担心,能得多少分自己清清楚楚,接下来的时间就等着见证奇迹的一刻吧。

    二十多天后,全国高考判卷工作结束,首先是首都公布了高考成绩,理科第一名五百八分,文科第一名则考了五百六十九分,这分数已经非常高了。

    接下来南方的很多省份也公布了高考成绩,分数最高的是湘南省,理科状元的分数超过了六百,达到了六百零二分,相当高了。

    而辽北省公布高考成绩比其他几个省份要晚一些,这个时代不像二十多年后的网络时代,教委公布成绩的同时所有人都能在网络中查到,这个时代只能把分数线公布在报纸上,再经过层层传递到达各个市,所以即便辽北省公布高考成绩,阜城市也要第二天才能知道。

    不过肖南光可是能在第一时间知道消息的,当他拿到本省的成绩单后,吓得差点坐在了地上。

    “刘琅:数学、物理、化学三科满分,政治九十六,生物四十八、英语九十八,语文七十三,总分六百一九分,全省理科第一名,状元………!”

    这一句话是准备在第二天登载在辽北日报头条上的消息,刘琅是一个神童全国都知道了,但是万万没想到,他第一次参加高考就考了这么高的分数,六百一十九分的高分,别说是辽北省了,就是全国也是第一高分吧。

    “疯了,疯了,这个刘琅恐怕让全国都要疯狂了。”

    没错,第二天辽北日报在刊登出高考成绩的时候还专门把刘琅写在了更加醒目的位置,“三岁刘琅参加高考,三科满分成绩全国最高,神童刘琅名副其实!”

    辽北省高考成绩出来的第一时间,鲁明志也得到了消息,结果也是目瞪口呆。

    “太厉害了,太厉害了,满分六百五,他考了六百一十九分,拉分最大的还是语文,剩下的科目一共只丢了八分,这个刘琅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听说他报考了华夏大学的机械工程系,这个成绩他想考哪个大学都没问题,但是到现在,恐怕他未来的规划已经不由他自己说的算了。”

    鲁明志想的没错,群众日报之前就刊登了刘琅的事情,全国都知道了这个三岁的神童,不过这种事情也并非首次,当年宁柏也曾因为被一位副总理接见而登上了群众日报,但是这次不同了,高考是国家最重要的考试,也是最公平的考试,所有人都处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什么神童什么天才,没有经过高考直接上大学,终究会引起一些考生的不服。

    可是刘琅不一样,以三岁“婴儿”的年纪堂堂正正参加高考,还考出个全国最高分,这种事情足以被记载在史册当中,他绝对会成为国家第一号的培养人才,也就是说,刘琅未来的命运很可能已经不由他自己决定了。

    当王抗日狂跑着来到刘琅家里告知对方的分数时,全家人都沸腾了,高考分数全国第一,也不就是状元吗。

    “我老刘家也出了一个状元了,哈哈………!”

    爷爷高兴的大笑。

    “儿子,你可真给我们争光了……!”

    父母抱着刘琅不住在他脸上亲着。

    不过刘琅非常淡定,分数早在他意料之内,只是全国第一有些出乎意料。

第八十六章 专门为刘琅召开的会议() 
“语文作文我基本上不会得多少分,生物和英语是我故意答错的,至于那政治,不知道是哪一题错了,我错了这么多分还能考全国第一,看来这个时代的高考成绩不是太高呀!”

    刘琅当年高考时学霸满天飞,七百五十分的总分有的人都能考到七百二三十分,简直都是非人类,而且那个时代高考难度要比现在高考的难度大很多,他当年高考,在最后一年里天天学到半夜,最后也不过考了五百三十多分,仅比一本分数线高出几分而已。

    要是把现在的他再扔回去自己高考的时间段,即便他现在的智力很高,但在仅仅复习一个月的情况下能考六百一二十分就不错了。

    “好吧,我考了全国第一名,虽然怕是会“麻烦”不断,但我报考的专业应该是没问题了。”

    凭自己的实力考上大学就能读喜欢的专业,这才是他执意要参加高考的目的,反正他这一世要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很快,群众日报上就刊登了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是:三岁神童刘琅,全国高考状元,中国人再一次震惊了全世界!

    文章中记载了那位到阜城参访刘琅的全部经过,其中还包括之前刘琅所说的话。

    “在考试之前神童刘琅就说自己能够达到六百分以上的高分,事实证明他这是自信的宣言………我们国家虽然现在贫穷落后,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人民的素质不断提高,像刘琅这样的神童和天才将会越来越多,只要沿着改革开放的道路前行,我们国家的未来一定是美好而光明的!”

    群众日报这篇文章再次点燃了全国人民的热情,神童、天才、民族自豪感这样的词汇一时间漫天都是,而刘琅的名字就如天王巨星一样传遍了大江南北。

    每年高考结束,学生填报志愿完成后,全国就开始录取相应的学生,在八三年,全国计划招生十六万名大学生,别看录取人数比起二十多年后动辄几百万乃至上千万少很多,但是因为技术方面的落后,所有录取工作都要人工进行,所以工作量依旧很大,但在这些工作之前,国家教委牵头要进行一次总结工作,对在高考过程中已经申报录取中发生的问题解决。

    一般说来每年此项工作都是由鲁明志来主持的,但是今年,一位主管教育的副总理亲自来参加了这个会议,他的目的就一个,就是要讨论刘琅的录取工作。

    “鲁主任,今年你们的工作很成功呀!发现了一个神童刘琅,他现在可成了名人,连最高层都知道了!”

    这位副总理叫丁伟长,年纪也快七十岁了,一头银发,精神还是很好的。

    “丁副总理,这个刘琅的确是个人才,三岁参加高考就考了个全国第一的成绩,我鲁明志活了快七十岁了,还没有见过这样聪明的孩子,不知道你们见过没见过?”

    鲁明志看着四周坐着的数十人开了句玩笑。

    “别说看过,就是听都没听说过!”

    众人都哈哈大笑道。

    “是呀!五年前我和那个宁柏见过面,十三岁的孩子上大学,当时我就觉得很不可思议,不过还能理解,但是这个刘琅我就不理解了,我的一个小孙子今年四岁,平时也就学个一加一二加二这样的数学题,我就纳闷,一个三岁孩子怎么就会那么难的数学题?老鲁,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猫腻儿?”

    丁伟长有些不放心。

    “丁副总理这一点你放心,国家电视台在高考前去过阜城,专门对刘琅进行过采访,不光进行了采访,刘琅考试的时候摄像机还全程拍摄,当时成绩出来时我也不相信,但摄像机里不会说谎,我看了他考试的经过,没有任何问题。”

    鲁明志回答道。

    “神奇呀!神奇,从开始高考到现在,每年都有神童出现,之前两三年里不是有十几个学生十一二岁不到就被科技大学录取了嘛,这也说明我们国家的人民的潜力非常巨大,当年十年浩劫浪费了太多时间,要不是浪费了这十年时光,怕是很多人才都被挖掘出来,现在都能为国家做贡献了,你们说是不是?”

    丁伟长问道。

    “没错,没错呀!这个刘琅三岁能考大学,很可能再过几年就会出现两岁就能考大学的超级神童,你们说是不是?”

    旁边的一个人附和着说道。

    “老吴说得没错,我们国家其实不比外国差,你看看那些气功大师就知道了,他们做的事情比外国人厉害多了,我看这个刘琅就是一个有特异功能的人。”

    另外一个人接口道。

    “这个刘琅就是智力开发的比常人要早得多,记忆力、理解能力远超常人,但是在其他方面跟普通人没什么差别,要是不高兴一样会满地打滚大喊大叫,这跟特异功能有什么关系?”

    鲁明志听到“特异功能”这四个字当时就不高兴了,立刻反驳道。

    “老鲁,你不懂特异功能,他们也是普通人无法理解的呀!我就看过一位大师隔着三米远的距离用隔空取物的能力从一个紧锁的箱子里拿出个信奉来,这你能理解吗?我看刘琅就是特异功能!”

    对方不服气地说道。

    “你………!”

    鲁明志气的一挺身就要站起来。

    “老鲁,不要激动,老侯,今天是高考总结工作,你扯到气功上干什么?这件事不要在谈了!”

    丁伟长瞪了那人一眼。

    “好了,我这次参加这次会议就是想和你们这帮教育专家研究一下刘琅的培养工作,这也是上面给我的任务,老鲁,你说刘琅报考了华夏大学的机械工程专业,他一个三岁小孩懂这个?”

    丁伟长看着鲁明志问道。

    “耳读目染呗,刘琅的父亲在一家轴承厂工作,他一岁开始每天就被父亲带着到厂子里,时间长了自然对机械感兴趣。”

    鲁明志回答。

    “看看吧,还是小孩子,不懂得什么最重要,机械能有什么搞头?当然,我不是说机械不好,但我们国家这方面的人才很多了,像刘琅这样的神童那是要重点培养的,你们说说,他需要学什么专业?”

    众人一下子就明白了,显然上面对刘琅填报的专业有些不满意,要为他再选一个合适的专业,这样的待遇也只有神童们才有呀!

第八十七章 专家们的意见() 
“丁副总理说得对,咱们国家就不缺工厂,当初一五时期,全国有多少工厂上马?数都数不过,虽然浪费了十年时间,可在这方面我们也不缺人才,让刘琅去学这个,浪费了,浪费了!”

    一个人说道。

    “是呀!现在虽然我们和美国关系有些缓和了,但国际形势还是非常复杂,面临着战争的威胁,我觉得刘琅智商很高,应该让他从事军工行业,像钱老他们那样,研制出高尖端的武器才是人尽其才。”

    另外一人说道。

    “现在我们国家正在进行改革开放,但如何进行却是众说纷纭,有的说这个有的说那个,总之是拿不定主意,主要就是我们缺乏自己的经济学家,不知道该用西方那一套还是自己搞出一套来,我看刘琅这个小孩子应该去学经济,如果真的能让他创造出咱们国家自己的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