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

第520章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第520章

小说: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说王振东要找侯长发聊聊,那就是因为冯立勇的“大嘴巴”,这个家伙口无忌惮,已经把王振东给惹着了。

    刘琅是北方工业集团的董事长,不过谈合同这些事情他不会去管,他管的就是技术,带着大家进行创新。

    大年初四的早上,所有工人都按时上班,为了能让全市二百多个工人准时上班,市政府特意开辟了一趟从城东到北方工业集团的公交车,全程十二公里,是阜城最长的线路,首趟早上七点半,末趟下午六点半,从头到尾坐下来要半个多小时。

    第一天上班,大家还没有从过年的气氛中恢复过来,再加上华夏工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很多人也没回来,所以这一天刘琅没让大家工作,工人们或是待在宿舍或是在车间的休息间中聊天,聊最多的就是过年期间的趣事。

    刘琅和马明等三十几个工人在一起聊天,经过几个月锻炼,这些人已经跟刚刚加入北方工业集团时完全不同了。

    半年前,他们抱着一种不成功便成仁的想法,对自己的未来毫无打算,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但是现在,他们学了一身本事,找到了自己的目标,这个目标很简单,就是跟着刘琅向前进。

    当然,这是他们的梦想,和邻居朋友们聊天自然不会谈这些东西,工人们之间的对话就是关于工资和家庭。

    几个月前,北方工业集团面对全市数千制造企业工人招聘职工,最后有二百多人辞掉工作成为了一家私人企业的员工。

    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尤其是工人们中间形成了很大的讨论。

    有人对那些“跳槽”的工人表示支持,认为这是一种改革精神,觉得他们以后会成功的,但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多,更多的还是觉得私人企业不靠谱,国有企业虽然工资不高,但起码会永远有一份固定收入。

    私人企业工资比国有企业高,但谁知道以后会怎么样?万一几年后人家破产了怎么办?即便特企模式中有一条工人参股的政策,可是股票这种东西没有几个人了解,工人们要的就是钞票,钱不放在手上就觉得不稳妥。

    于是北方工业集团的工人们就成了众矢之的,所有人都看着他们,对他们的待遇非常好奇。

    北方工业集团定的工资不高,刚加入的工人每个月二百四十块钱,相当于矿务局工人的工资,比那些一线工人还要低,但是他们有很多涨工资的途径,助理职称提高多少,中级职称提高多少,每升一级就会涨一大块,要是获得中级职称就完全碾压矿务局的一线工人了。

    另外工种级别也会提高工资,比如焊工,三级焊工每个月会增加二十块钱,四级和五级焊工会再增加三十块钱,六级焊工以后,每升高一级就会增加五十块钱。

    马明现在是五级焊工,他的工资比普通员工就多五十块钱,每个月达到了二百九十块钱,这个工资就和矿务局的一线工人差不多了,只比掘进工人要少一些。

    不过,这只是工资而已,他们的午饭不花钱,如果在厂子里住宿,那么晚饭和早饭也不花钱的,同时间接的把住宿的费用也都省了。

    一天三顿饭都节省了,其他还有什么地方会花钱?而且这三顿饭比家里的好多了,除了早餐外顿顿有肉,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溜肉段、清炒肉,就这伙食很多工人也就过年才能吃一顿。

    这伙食费怎么也抵得上一个月一百多块钱了吧,里外里多少钱?

    

第八百九十七章 “洗脑”() 
二百多个工人们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每周一次还要进行一次小小的测试,前三名就会获得五十元、三十元和十元奖励,一个月就是四次,这小小的测试就把所有人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如果够努力,每个人一个月内都可以得到一定的奖励,最低也有十块钱。

    除了这些外,年底的绩效奖励是大头,最低都有四百块钱,最高有六百多块钱,而跟着刘琅到吉北市的马明三人除了绩效奖励外,每个人又多得了一千块钱,也就是一千六百元。

    这么算下来,就是工资最低的工人每个月也超过三百块钱,而过年时他们都分到了十斤鸡蛋、十斤大米和十斤豆油。

    刘琅直接包了两家粮店,工人们拿着刻有北方工业集团财务公章印的福利凭证到指定的粮店去取就行了,这件事在当时都引起了轰动,完全是土豪的表现。

    先不说北方工业集团未来会怎么样,起码现在,它已经成为了阜城福利最好的企业。

    在过年期间,大家聚在一起“侃大山”,这些工人们谈及到在公司享受的待遇时非常自豪,家人也跟着沾光,觉得脸上很有面子,同时让其他没有选择加入公司的工人有些后悔,心里不停的诅咒北方工业破产,当然,这是妄想。

    “刘总,过年的时候我去师傅家拜年,谈到了您的那加固焊接技术,他们没有一个人相信,觉得这是胡扯,任凭我怎么说也不相信,呵呵…………我那时就觉得他们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

    马明非常谦恭的对刘琅说道。

    “马明说得没错,咱们北方工业拥有的技术是最好的,我们在这里只学了不到三个月就提高了一大块,这些手艺他们一辈子也学不到!”

    另外一人附和道,其他人也频频点头。

    “刘总不是说了嘛,咱们现在学习的东西不算什么,只是个基础而已,未来十年之内整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是史无前例的大变革,只有跟上这种变革的人才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成为成功者,跟不上那就只能接受失败的命运,最后也就吃口饭而已,现在这种差距我就已经感觉到了,随着时间发展,差距会越来越大的!”

    一位长相“粗鲁”的工人竟然能说出这种高层次的话来,其他人还都十分认可,这样的场面怕是整个中国都找不出第二个来。

    其实北方工业集团所有的工人都有一种切实的感觉,当自己再和原来的工友在一起聊天的时候,觉得双方的差距已经不在一个层次上了,工友们还是原来的老一套,天天操作着笨重的机械,制造出来的是没用的废品零件,八小时工作时间只干三四个小时,然后就到一边闲聊,下班后找几个人喝点小酒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看上去很惬意,但是以后呢?永远会这样?那这一生不就荒废了吗?这可真是虚度人生呀!

    而在北方工业集团工作,他们学到的不仅仅是技术,还有对整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未来发展的形势的了解,相当于一位世界顶尖战略家给他们天天讲课,不,即便是顶尖战略家距离刘琅也差的远,这就得再次归功刘琅的“嘴炮”功夫。

    刘琅向所有工人们灌输着一个理念,那就是未来的世界是一个高科技时代,人们所用的机械超出想象,小到肉眼看不见的精密零件,大到能够劈山填海的巨型机械,这些都会出现,而且会在十年内就会问世,并且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那就是一个机械化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工人如果在那个时代下,是根本无法生存下去的。

    谁去制造这些机械?靠那些蹲在破烂设备旁边苟延残喘的人吗?只有靠我们北方工业集团,靠着那些不断进步,不断学习的工程人才行。

    刘琅“蛊惑人心”的本领那是独步天下,连那些知识分子都扛不住,更不用说是这些性格直爽的工人们了,完全都被刘琅给“洗脑”了。

    刘琅就是要达到这种效果,首先一家企业要想把员工留住必须要让他们感到自豪,有认同感,当然,这只是初级阶段,然后就是要见到“光明”,看到自己的未来是一个美好的世界,他们要为这个美好的世界努力奋斗。

    刘琅就是通过“洗脑”的方式给了他们一个美好的世界,而且对方深信不疑。

    这好比后世的非法传销,那些被“洗脑”的人都坚信自己能够成功,能够成为百万富翁亿万富豪,就算警察们把他们受骗的证据放在眼前都不相信。

    非法传销当然是骗人的,只是梦中楼阁,根本就成不了真,他靠的就是人们心中的贪念,把贪念完全催发出来,一旦不受控制,那连受害人自己都被催眠了。

    刘琅采取的方式跟非法传销差不多,不就是想成为富翁吗?没问题,以后大家有车有房,年薪百万。

    但除了这个,刘琅还给大家贯彻了一个思想,那就是我们北方工业集团是独一无二的,是要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企业,现在是再做机床,未来还要造汽车、造飞机,即便很多东西我们不去造,但那些制造的企业要来请我们帮助他们,没有我们,他们不会成功。

    这种理念一旦根深蒂固,那所有工人就会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觉得自己从现在起不再是“卑微”的工人了,而是成为担负国家未来工业发展重任的人。

    这就叫做名利双收。

    刘琅给他们灌输的就是名利双收的理念,而且所有人都深信不疑,仿佛刘琅成了传销头目,只是他这个“头目”是真的有能力带领他们实现名利双收,而且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已经做到了。

    加固焊接技术谁会?全国都没有人会吧,可在北方工业集团,所有的焊工都在学习,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完全掌握这种工艺,成为最顶尖的那部分人。

    

第八百九十八章 全场震惊() 
就在刘琅给所有人“洗脑”的时候,在首都工业部大楼的一间会议室里正召开着会议,主持人是江波涛部长,在他右边坐着的是电力部的侯长发部长,左侧则是王振东,参加会议还有不少人,都是工业部和电力部下属企业的负责人和技术高工,冯立勇也在其中就坐。

    做为会议的组织者江波涛首先开口。

    “各位,大年初四就把大家找来开会有点急,所以我先给大家道个歉!不过今天是第一天上班,咱们国家不是有句口号嘛,叫做时间就是金钱,咱们都在赚钱呢!不是不?”

    “江部长说得没错,其实这次会议是我提议要开的,算是工业部和电力部的联合会议!”

    侯长发接口道。

    下面的人没吭声,两位大领导都发话了,他们能有什么说的?

    “这次会议是什么内容呢?很简单,阜城工业特区想必大家都知道吧,还有北方工业集团,这是刘琅的公司,刘琅是什么人我就不解释了………就在十天前,刘琅和王振东副部长去了吉北市,北方工业集团希望能获得吉北电厂管件焊接的工程,我们今天的会议就是讨论这件事!”

    江波涛的话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这件事有什么讨论的?

    “部长,刘琅的水平没得说,他到美国学习了两年时间,天知道他学了什么高科技,这个工程他说能做就能做,我坚决支持!”

    工业部的一位司长马上表示支持刘琅,开玩笑,刘琅和江波涛的关系工业部有谁不知道?阜城特区都靠依仗他的北方工业集团,就是北方工业集团没有相应的能力也得支持。

    “我们现在说得不是刘琅有没有能力的事情,冯总,还是你来介绍一下吧!”

    侯长发皱了皱眉头指了指冯立勇。

    “好,我说说!”

    冯立勇一下子就站了起来。

    “十天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