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

第523章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第523章

小说: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初刘总带着华夏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攻破了不锈钢冶炼炉技术,然后把这项技术无条件的推广开来,他高尚的情操让人钦佩,那为什么这次不能再做一遍呢?”

    冯立勇倒是挺能说,乍一听去似乎还有些道理。

    王振东冷冷地看了对方一眼。

    “哼,我是不懂工业,但是我懂法律……如果说献给国家自不用说,刘总为国家的贡献你几辈子都比不上。

    不过我听说电力部下面有不少研究所都在搞创收,成立什么多种经营公司,一方面研究所要求别的企业把自己的技术拿出来,一方面自己成立企业制造产品。

    我们刘总形容的很恰当,他说这好比踢球,如果一个人即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那是什么结果?很简单,他没有任何对手,就算对手比他强,他也会判对方犯规,谁能打败他们?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嘛,我看你们现在很多研究所就是在充当这两个角色,是不是?”

    王振东的话让把外场的人都吓呆了,尤其是侯长发,脸上是青一块紫一块,还有冯立勇,瞪着眼睛半饷没说出话来,他倒是想反驳对方,可是这话怎么越琢磨越有道理呢?

    王振东挂着一个工业部副部长的名头,但是他实际的身份是北方工业集团的总经理兼合伙人,维护公司的利益才是第一位的。

    。

第九百零一章 你们即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 
在前世,刘琅的那位曾经在企业工作的同事每次说起被电力部门“坑”的事情都痛心疾首,那家工厂的厂长是个能人,一辈子在机械行业工作,对这一行非常有感情,可是最后生生被上面“搞死”,还没有一个说理的地方,别说是赚钱了,身体都被气坏了。

    这件事被刘琅记在心里,原本他还将信将疑,觉得对方说得可能有些夸张,但在吉北电厂,冯立勇开口就要他的技术,还一副心安理得的样子,这让刘琅想起了这件事,王振东回首都之前刘琅特意嘱咐他,如果电力部想要北方工业集团的这项技术,那么就一口回绝,他根本就不需要什么承担道德的压力,因为专利法上有明确条文支持他,别看平时这些条文没人理会,但法律就是法律,一旦拿出来它就是法理,谁也不敢反对法理。

    今天这次会议由工业部和电力部联合召开,江波涛的目的是将这件事发布出去,告诉那些风言风语的人,刘琅的北方工业集团没闲着,他们已经发明了一项堪称世界领先的焊接工艺,为自己出了口气。

    而电力部侯长发的目的就有些复杂了,他希望北方工业集团获得吉北电厂的合同,同时也希望能得到这项技术,一旦能够把这项技术掌握在手里,那他的很多工作就会好做不少。

    侯长发提前跟江波涛说了这件事,江波涛没有明确表态,这项技术属于北方工业集团,对方要是普通的企业,别说他这位部长出面,就是随便一个秘书打电话过去,对方就得乖乖的技术拿出来,但北方工业集团是刘琅的企业,刘琅这个小孩子有时候会顾全大局,但有时候却又非常“小气”,一旦翻脸都敢直接指着对方的鼻子大骂,他自己都听说过这种事情。

    去年年初首都的轻工机械厅想要格美空调厂的核心技术,美其名曰发展国家的压缩机技术,希望格美空调厂配合。

    孙明凡和陈春生当然不想把自己的核心技术拿出来,可是他们又不敢得罪上级部门,只能给刘琅打电话求助,刘琅当时还在美国呢,二话不说就把电话打到了江波涛的家里,在电话里把轻工机械厅臭骂了一顿,国家专利法上都支持企业要拥有自己的专利,国家也无权占有,别说是轻工机械厅,就是工业部想要也不好使。

    江波涛有些狼狈,他不知道这件事,但刘琅有根有据,你想反驳都没用,只能乖乖的听话,事后他调查了一下,原来是首都的轻工机械厅的一家多种经营公司也想制造空调,但没有任何技术,于是就想把格美空调厂的核心技术拿过来,结果他们不知道这家企业的背后是刘琅这位大神,碰了一鼻子灰,这件事也让江波涛有了一丝专利的意识,如果格美空调真的把自己的技术交给对方,恐怕他们的效益立刻就要缩水了。

    有了这个前车之鉴,他没有答应侯长发的要求,但他也不想得罪对方,于是把这件事偷偷告诉了王振东,王振东可是北方工业集团的总经理,一切由他们决定。

    王振东听到这个消息后先是感叹刘琅的先见之明,他早就想到了这一点,能掐会算的本领堪比诸葛亮,而刘琅也早就告诉了他,一旦对方提出这样的要求,那就告诉他们,这件事由自己做出最后的决定,别人没有权利,让对方来找自己吧。

    所以当侯长发提出希望获得这项技术时,王振东直接就搬出了专利法,先告诉对方你,在法理上你的这种行为就是不合法的,是没有道理的,他这么做是要教训一下侯长发和冯立勇的“大嘴巴”。

    果然,侯长发被专利法“吓”住了,他知道国家有这项法规,但是具体内容不太清楚,王振东直接搬出了条款,显然这是有备而来呀!一时间让他措手不及,他看向了江波涛,结果江波涛在那里捧着茶杯慢慢的品着茶,眼镜都没抬一下。

    “这个江波涛是什么意思?”

    侯长发搞不清楚对方再想什么,又无法解答王振东的问题,现场一下子尴尬起来。

    此时冯立勇站了起来,他的性子非常直,自认为对的事情不管是谁都敢当场顶撞,他和侯长发是同学,还是上下级,但私下里也时常“冒犯”对方,不过他的技术水平在电力部里无人能出其右,再加上关键时刻也敢说,电力部和其他部门沟通的时候总是让他出面,算是侯长发的马前卒。

    “王副部长,这件事我在吉北市同你和刘总谈过,当时刘总没有明说,看样子也是有些不情愿………您刚才说得专利法我没看过,相信国家也是为了保护私人企业的利益,不过嘛…………你不懂工业,不知道这项技术多么的重要,它对我们国家有大用,一旦普及就会对我们的工业水平有巨大的提升。

    当初刘总带着华夏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攻破了不锈钢冶炼炉技术,然后把这项技术无条件的推广开来,他高尚的情操让人钦佩,那为什么这次不能再做一遍呢?”

    冯立勇倒是挺能说,乍一听去似乎还有些道理。

    王振东冷冷地看了对方一眼。

    “哼,我是不懂工业,但是我懂法律……如果说献给国家自不用说,刘总为国家的贡献你几辈子都比不上。

    不过我听说电力部下面有不少研究所都在搞创收,成立什么多种经营公司,一方面研究所要求别的企业把自己的技术拿出来,一方面自己成立企业制造产品。

    我们刘总形容的很恰当,他说这好比踢球,如果一个人即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那是什么结果?很简单,他没有任何对手,就算对手比他强,他也会判对方犯规,谁能打败他们?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嘛,我看你们现在很多研究所就是在充当这两个角色,是不是?”

    王振东的话让把外场的人都吓呆了,尤其是侯长发,脸上是青一块紫一块,还有冯立勇,瞪着眼睛半饷没说出话来,他倒是想反驳对方,可是这话怎么越琢磨越有道理呢?

    王振东挂着一个工业部副部长的名头,但是他实际的身份是北方工业集团的总经理兼合伙人,维护公司的利益才是第一位的。

    。

第九百零二章 混乱的多种经营公司模式() 
王振东敢如此“嚣张”是因为刘琅在后面支持,他早就提醒王振东,如果对方索要这项技术,就把事往刘琅身上推,别人不用担责,但王振东看冯立勇和侯长发早就不顺眼了,一个装傻另外一个是真傻,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敲打敲打他们。

    江波涛心里暗笑,刘琅的便宜也敢占,真是胆子不小,同时他对王振东的做法有些意外,以前他在勇力集团陈府极深,喜形不言于色,现在却是相反,直接就怼,而且句句属实,对方连反驳的话都说不出来,跟着刘琅干活真是比在军队里还要硬气。

    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十年,除了大力发展私人企业,逐渐实现市场经济外,国企改革也是重头戏,但究竟怎么改革却始终在摸索。

    现在已经成型的有特企模式,很多人用十六个字来形容这种模式:私人入股、工人参股、引进技术、大家致富,这个模式和前世相比绝对是一个创新,如果发展下去十几年后会出现很多知名的企业。

    但特企模式需要两个条件,一是企业的确无力经营;二是有人能够接盘,满足第一个条件的企业国家不少,但是满足第二个的却没有几个,能够实现特企模式的企业多是南方的村办工厂,这些企业即便经营不当,涉及到人和钱也不多,比如李经天的健力保公司原来就是个小酒厂,欠了十多万块钱就维持不下去了,后来被李经天抓住机会。

    北方多工业企业,要想走特企改革难度比南方小厂子大得多,当初孙明凡买下整个三厂,即便国家有相应的扶持政策,可是地皮、厂房、设备加起来也高达百万人民币,他哪里有这么多钱?贷款都贷不了这么多,最后还是刘琅和木小虎两人入股帮忙。

    除了特企模式外,国家也在进行一切其他模式的尝试,多种经营公司就是一种。

    多种经营公司,顾名思义就是多元化经营,这也是现在很多国有企业乃至单位部门都进行的改革方式。

    华夏工业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华夏大学的多种经营公司,主要以科技研发为主,不锈钢冶炼炉就是公司的代表作,现在正在研制新一代的不锈钢冶炼炉以及新一代的机床,只是还没有完全成功,外界不显而已。

    华夏大学成立多种经营公司带动了一大批同类公司的成立,首都大学也有样学样,成立了一家差不多的公司,不过效益差得多,华夏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每年光是得到的变形金刚模型分红就高达两百多万美元,比得上一家大型国企的利润了,即便这几年没什么产品问世,华夏工业科技活的也是非常滋润。

    华夏大学和首都大学都是科研机构,他们成立多种经营公司的目的是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也算是适应市场经济的一种方式,还有就是企业,比如说阜城矿务局,原来是以采煤为主的大型国企,成立多种经营公司后就可以向其他行业发展,例如土建地产,阜城市第一批房地产商们就是这些多种经营公司的负责人。

    不仅是阜城,在全国范围内,第一代的房地产商人都是一样的方式,比如二十年后最著名的连海市万大公司,最初也是靠着国企的多种经营公司起家的。

    地产行业靠的是这个路子,其他行业也差不多,比如“联想”集团的杨志传,他原来是国家计算机研究所的工作人员,觉得工作无聊就拉出一干人马成立了一个多种经营公司,先是代理岛国的打印机,到了九十年代初期发现了电脑的好处,于是开始卖电脑,最终建立了联想集团。

    企业成立多种经营公司是大势所趋,但如果是有政府背景的部门成立多种经营公司,那他们就会扰乱市场,其中最具典型的就是电力部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