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

第555章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第555章

小说: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乔丹做为耐克公司的头牌,如今乔丹真的成为了nba主推的球星,除了乔丹外,这几年刘琅还时不时的会为公司找出几名新秀代言球鞋,比如八七年那个叫做皮蓬的家伙,这个人是当年的五号秀,被超音速选中后交换到了公牛队,成了乔丹的队友,刘琅特意打电话让耐克签了他,价格非常便宜,每年才十万美金。

    八七赛季这个皮蓬表现一般,但是隔年他的能力来了个大爆发,和乔丹的配合也越来越高,尤其这个人球风非常飘逸,刘琅特意为他设计了一款名为“蝙蝠侠”的鞋子,这款鞋卖的也不错。

    还有去年刘琅让耐克公司签下了一位名叫里奇蒙德的后卫,是当年的五号秀,因为也是新秀,价格也便宜的很,每年十五万美金,结果这个后卫进入联盟就是顺风顺水,当年成为最佳新秀,前途不可限量。

    还有今年五月份,刘琅打电话给奈特,让他签下一名叫做肖恩•坎普的球员,奈特没犹豫,立刻照办,一年十五万美金签了五年,把这个大个子高兴的不得了,不过这个球员技术非常粗糙,跟前一年那位里奇蒙德差距很大,不过这个家伙有一样本事很强,就是身体劲爆,开赛第一周就显示出他那无以伦比的弹跳力,在篮下就是一个字:扣,把篮筐扣的是当当作响,虽然他技术不行,可是光靠扣篮就让球迷记住了他,还颇受欢迎,比前几名的选秀球员受到的关注都高。

    刘琅选球员的本事真是绝了,有这么一个眼光奇准的人坐镇,耐克公司在选择球员方面根本不用专门的球探,而且他选择的都是新秀,价格比成名后的球星便宜多了。

    刘琅能不准嘛,未来nba所有有名的球员都在他脑子里呢,选几个出来代言球鞋还不容易,如果以后有机会他都想买一支球队玩玩,有他在,根本用不着花大价钱买球星,靠着选秀就能组建一支全明星球队。

    斯特恩也知道刘琅这个本事,他觉得刘琅对篮球以及运动员的了解比自己都厉害,恐怕也正是这种能力才会让他创作出灌篮高手这么热血的漫画,进而改变了一个国家对nba的看法。

    斯特恩这么多年来想要进入中国市场而不可得,刘琅却通过一本小小的漫画帮了自己,如果说这件事纯属偶然也就罢了,可事实不是这样,两年前刘琅就告诉过斯特恩这个办法,当时斯特恩并不相信,甚至觉得是刘琅在敷衍他,但两年后刘琅说到做到,这个人情他可是还不起呀!

    斯特恩不会在还人情的事情上纠结,耐克公司有刘琅的股份,他只要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稍稍的多帮一下耐克公司就行了,当然,在斯特恩看来这是双赢的生意兴隆,耐克公司用每年数百万的销量不断扩大篮球在美国的影响,nba则通过造星运动让人们记住他们脚上的球。

    唯一让斯特恩有些“不爽”的是在中国似乎耐克比nba还要知名,因为在灌篮高手漫画里球鞋出现的频率要远远高于nba这个英文词汇,以至于连那中国的官员们也会为儿女买上一双鞋子,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斯特恩早就发现刘琅在中国的地位非常超然,国家电视台的台长也应该是不小的官员了,可他们见到刘琅却非常尊敬,斯特恩可是领教过这些人的傲慢,让他们尊敬你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你的权利比他还要大。

    刘琅现在做什么连奈特都不知道,这个小孩子非常神秘,不过这些事情斯特恩不会在乎,即便刘琅中国某些秘密组织的人也无所谓,两人之间就是生意关系。

    为了感谢刘琅为nba做出的巨大贡献,这次斯特恩特意还给对方带了礼物,是一枚由纯金打造的冠军戒指,上面写了几个字:敬nba最好的朋友liu,这枚戒指是为刘琅专门定制,全球全球唯一一个,当然,斯特恩是在和刘琅单独相处的时候,同几位nba高级官员将这枚戒指颁发给了刘琅,他可不想让国家电视台的那些人看见这个,真正对nba有贡献的是刘琅,那些人嘛,他其实内心是有些看不起的。

    斯特恩这已经是第五次来中国了,终于办完了一件大事,接下来他还要和奈特前往岛国宣传nba,岛国和美国关系很好,各方面交流很密切,前年斯特恩就和岛国签了一项协议,每个赛季岛国将转播十场nba比赛,其中有五场是公牛队,而今年岛国主动要求把十场增加到三十场,尤其是乔丹的比赛,他们巴不得所有转播的场次都是公牛队,斯特恩知道这件事还跟灌篮高手有关,但他只能装作不知了,要不然以后他见到刘琅都得心生自卑,自己的活儿都他妈的让刘琅给做了。

    刘琅见证了一个历史时刻,当然,这个历史时刻跟他没多大关系,但是却是由他造成的,或许他的作用不会被大多数人知晓,但在斯特恩心中刘琅居功至伟,是这次历史时刻的重要促成者,功劳之大不亚于斯特恩本人,尤其这次到了中国才发现刘琅的能量远比他想象的大,他猜测刘琅背后有某些大人物在撑腰,但仔细想象,刘琅的圣唐公司可是在美国,这跟他的背景有什么关系?之所以圣唐如此强大还是刘琅本身的能力,在美国的环境中都如鱼得水,更不必说在中国了。

    想到这些斯特恩觉得有些幸运,因为他抱上了刘琅这么一条大粗腿,以后nba在中国发展还真的需要刘琅的能量。

    

第九百五十九章 倔强的吴力德() 
刘琅这次到首都来其实就是见斯特恩和奈特这两位老朋友的,没什么其他事情,但是在高层那里流传出了一句玩笑话,那里有刘琅出没那里就有事情发生,刘琅也有这种感觉,就像这次,他已经买好了回家的车票,结果江波涛找到了他。

    工业部要组织一批国内的工业专家到西德考察他们的工业体系,这次规模不小,由江波涛亲自带队,他当然希望刘琅这位国家工业部门顶尖的专家一起前往,当然,他没用命令的方式要求刘琅,刘琅干什么他完全管不着。

    这件事刘琅当然要参加,西德的工业水平仅次于美国,能去考察也是一次提升自我的好机会,刘琅当即答应下来,不过他有要求,要给自己四个名额,这四个名额是给熊教授和陈伟等人留的。

    熊教授的水平在国内是绝对的一流,只是他现在已经退休了,一年当中大多数在阜城,他的体力无法支撑他亲自动手干活,但是他的经验还是陈伟那些人无法相比的,尤其在某些技术细节方面非常的老道。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熊教授他平生最大的希望自然是国家的工业事业振兴,再者就是学到世界顶尖的技术,他也曾经有这个机会,只是他为了国家的工业事业将这个机会放弃了,这次是一个好机会,而且德国也曾经是他五十多年前留学的地方,那里有他的年少轻狂,所以刘琅要把熊教授也带上。

    四个名额不多,江波涛马上答应下来,看到刘琅参加他也非常高兴,都知道有刘琅过目不忘的本事,甚至可以通过各种数据分析出工艺的超能力,这次去西德他们要去参观一些企业,其中就包括大众公司,那里的技术不亚于美国,当然,大众公司绝对不会把一些顶尖的技术高速给刘琅,但只要参观,或许刘琅就能从对方那里偷学到高科技也说不准。

    到西德参观考察的事情要一月份,距离现在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签证的事情都是工业部去做,刘琅便回到了阜城,将这件事告诉给熊教授和陈伟等人,能见识到国外的先进技术他们当然很高兴。

    转眼间八九年元旦快到了,一年时间就这么飞快过去了,阜城在这一年里似乎没有多少动静,但在无声无息之中还是发生了很多事情,北方工业集团周围已经有三家企业入驻,金陵机床分厂、沈北市第四机床厂和沈北市第三机械厂,金陵机床厂是在阜城设立了分厂,后两家干脆就搬了过来。

    沈北市两家工厂没问题,他们本就是即将破产的企业,厂长不甘心才承包了下来,对于沈北市都成了累赘,离开沈北没有人阻拦,但是金陵机床厂就不同了,他们是金陵市的重点企业,有一千多名工人,一年有两百多万的税收,金陵市当然不会轻易放弃,即便工业部下令他们也会拿出种种托词,再说了,金陵到阜城太远了,整体搬迁就是一件大工程,根本不可能实现。

    厂长吴力德为了向刘琅学习高科技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他辞去了金陵机床厂厂长的职务,转而去担任分厂厂子,然后带着他的儿子吴长友来到阜城,决心在这里重新开始。

    没错,这个金陵机床厂阜新分厂最初的员工只有他们两个人,而且就是他们爷俩,任何设备都没带过来。

    显而易见,吴力德是和金陵机床厂闹掰了,他的初衷是好的,跟着刘琅能学到最好的工业技术,但是工厂搬迁牵扯到方方面面,一家小厂子还凑合,一家拥有上千人的大厂进行异地搬迁,除非是国家方面下令,要不然可能性基本为零,所以遭到反对是很正常的,但是吴力德这个人是个倔老头,认准的路就一条道走到黑,既然别人不跟着我,那我就自己一个人去,对了,还叫上他的二儿子,因为这个儿子还没结婚,没有家庭照顾,他的大儿子也在厂子里工作,有老婆有孩子当然不想跟过来。

    好在金陵机械局很照顾吴力德,当然,他们也知道刘琅的本事很大,跟着他是真的能学到本事,虽然跟吴力德闹得很僵,可还是同意了在阜城建立分厂,设备什么的东西一台也没给,但给了吴力德五万块钱,让他自己筹备去吧。

    刘琅知道吴力德和金陵机械局之间的闹剧后有些哭笑不得,这种事他原本就没有奢望,当初他提出风田模式主要是针对阜城自家企业,辽北省内的企业也可以参照,至于说外地企业基本上不可能,就是因为搬迁这种事太难,即便是上层批准,工人们也会怨声载道。

    再说,刘琅所谓的风田模式并不是指靠着北方工业集团这颗大树,只要有一家支柱企业就可以,这是一种产业链的模式,吴力德死心眼,非得跑到阜城,结果闹成了孤家寡人。

    吴力德在六月份就带着二儿子跑到了阜城,他憋着一口气,决心一定要把这家分厂跟搞起来,手里拿着五万块钱又是买地又是买设备,五万块钱在这个时代不少了,可是他干的是工业,这点钱哪里够?也就能买几亩工业用地而已。

    刘琅当然不能看着吴力德孤军奋战,他是奔着自己来的,要是不表示一下就说不过去了,于是把自己工厂里没用的设备都白送跟他,然后又拿出十万块钱当做他的启动自己,吴力德还得招收工人不是,吴力德眼光很高,看不起当地的那些工人,跑到阜城矿山学院去招收大学生,七月份正好是大学生毕业的时候,当然,这个时代大学生都是统一分配工作的,这其中又牵扯都市人事部门的分配,好在有刘琅为他撑腰,跟宋立峰打了招呼,最后将十一名机械系的大学生分到了金陵机床厂,至于说厂房什么的还是刘琅出钱帮他建造的,就一栋二层小楼加上一间三百多平米的厂房,花了三十多万块钱。

    金陵机床分厂连土地带厂房一共花了五十多万,刘琅自掏腰包四十多万,所以这家工厂已经算是刘琅的工厂了,吴力德也很不好意思,他信誓旦旦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