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

第56章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第56章

小说: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丁伟长笑着问道。

    “知道呀!报纸上都是这个词呀!”

    刘琅回答。

    “那好,你说说什么是改革开放,要是说对了,我可有好东西奖励你呀!”

    “改革开放不就是打开国门,把外国的先进技术和人才引进来,让我们国家的老百姓全部都富强起来吗?”

    包括丁伟长在内,所有人听了都是一愣。

    刘琅的回答很简单,但却直指改革开放最关键的核心。

    “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人才,让我们国家的老百姓全部都富强起来,说得很好呀!说得很好呀!”

    丁伟长连连赞叹,其他人也是不住的点头,虽说刘琅是在报纸上看到的,但报纸上对改革开放的描述多了去了,还有对改革开放持有谨慎态度的文章,可他只记得这一句,还是对改革开放最准确的一句,这恐怕就不是简单记忆问题了,或许刘琅已经对改革开放有了自己的理解。

    “小刘琅,你这句话说得很好,但我也要补充一下,让全国老百姓富强起来那是没有错的,引进国外的技术和人才也是没有错的,但是国外的技术和人才只是过程,我们最终要培养出自己的人才,创造出自己的技术,只有这样我们国家才能真正强大起来,让我们的国民真正富裕起来,不再受外国人的控制,明白吗?”

    “嗯,我明白了!”

    刘琅点了点头。

    “小刘琅,你就是我们国家要培养的人才,你未来肩负的责任就是让我们国家富强起来,你觉得,以后要学习什么技术才能把我们国家建设的更好呢?”

    重点来了,丁伟长这些人此番就是要对刘琅的专业问题进行讨论,他现在直接发问,所有人看向了刘琅。

    “技术有很多种呀!不过我喜欢工业,尤其是机械加工制造,我填报的志愿就是华夏大学的机械工程专业!”

    刘琅随口回答道。

    “那小刘琅,你跟丁爷爷说说,你怎么能靠机械工程把我们国家变得富强呀!”

    “很简单呀!我们国家机械工程要是强大,就能自己造飞机、自己造火箭、自己航空母舰,这样别人就不能欺负我们了!

    如果我们机械工程强大,就能造出自己的汽车,然后买到别的国家,赚到的钱就能让我们富裕了!

    如果我们机械工程强大,就能在高山里搭建桥梁,就能在海底修建隧道,没有任何地方能挡住我们的脚步,甚至可以制造出太空船来驶向月球,这些不都是要用机械工程来实现的吗?丁爷爷,你觉得我说得对不对?”

    会议室里坐着二十多人,此时屋子里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人说话,只有电风扇嗡嗡的声音。

    “这是机械工程?”

    一个官员下意识地问道。

    在很多官员的认识里,所谓的机械就轴承、机床、钻探设备、采油机械等等,伴随这些机械的也都是傻大憨粗的工人,他们穿着油花花的衣服,满脸黑泥看不出个样子,这样的人在现在的中国不说有一亿,也有千万之多,现在听了刘琅的话,印象中原本“低贱”的机械怎么突然变得“高大上”了?

    也不怪这些官员没见识,主要是新中国到现在,国家的工业一直停留在非常低端的水平。

    在一五和二五时期,国家在原苏联老大哥的帮助下建立起一套还算完成的工业体系,比如炼钢炼铁等大型企业都有不少,但炼钢炼铁实在不是什么复杂的工艺,要不然也不会有一段时期全国人民都支起了土炉子自己炼钢炼铁。

    国家也想以此为基础弄出些高端工业,可惜苏联老大哥此时反应了过来,再也不给这位小兄弟谈感情,而且两个国家的关系也渐渐开始敌对,最后都快到了你死我活的形势。

    之后国家又接连开始搞“运动”,人们天天忙着思想改造,哪里顾得上物质生活?所以工业体系始终没有建立起来。

    一直到现在,国家的工业水平跟五十年代没有多大提升,螺丝轴承这些东西没问题,反正一般生产能用,如解放大卡车已经是最高端机械产品了。

    国家也有些战舰,不过这种舰只实在算不上高端产品,反正就是能在海上不沉,能放几颗炮弹而已,因为修建大型舰只甚至航空母舰,需要能靠轧制出七八公分厚的钢板,这项技术还要在十多年之后国家才能具备,可是看看西方的那些国家,早在四五十年前就制造出了超过数万吨的海上堡垒,后来一位国家领导人曾说过:中国的工业水平落后西方国家五十年以上,这绝对是千真万确的,甚至还要更长。

    刘琅拥有重生者的灵魂,对于这一点当然看得真真切切,但是在这个时代,很多人还没有这个意识,他们对改革开放的看法还只是停留在经济制度的改革上,主要目的是先让老百姓能够富裕起来,至于其他方面,那还得“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对于工业方面的认识也只是每年的钢铁多出一些,每年的煤炭多挖一些这种低级层次。

    所以在他们眼里,机械制造是低端的,是对国家没有多大影响的,这实在是大错特错了。

    不过刘琅的话让他们的眼界开阔了一些,似乎这机械制造不是他们所想的那么简单。

第九十三章 我只学这个专业() 
“小刘琅,你说得很对呀!这些你都是怎么知道的?”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问道,正是华夏大学的校长赵天明。

    “小刘琅,这位就是华夏大学的校长赵天明,你要是上了他的学校,那以后就得听他的话了。”

    丁伟长介绍道。

    “都是从报纸上看到的呀!”

    刘琅随口说道,反正报纸多得是,这些人又不能挨个去找。

    “唉,小刘琅,你小小年纪就能从报纸上看到这么多东西,真叫我们这帮老家伙感到惭愧呀!惭愧,惭愧呀!”

    赵天明连连摇头感叹,弄得那些官员脸色铁青。

    赵天明身为学者,眼界自然比坐着的这些官员们要高一些,当初这些人坐在一起要规划刘琅的“人生”他就一百个不同意,教育是因材施教,天赋越高的人性格也越是高傲,要是强加一个他不喜欢的专业,结果必然适得其反,可是这些官员看不到这一点,他们善于拍脑袋决策,再加上刚刚改革开放,知识分子们经历了那个“打倒一切牛鬼蛇神”的年代后,心中的恐惧还没有完全消除,很多话都不敢多说,

    而现在他说刘琅比自己要强,其实他这么做就是给那些官员们看呢,看看人家三岁孩子多明白事理?

    当然,赵天明是学历史的,他对机械制造的了解也很肤浅,对于刘琅所说也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其实刘琅说得并不是什么高深的道理,只是在这个时代没有人意识到而已,就如一层窗户纸,刺破它谁都明白。

    “小刘琅,你说得的确有道理,但似乎这距离我们有些远吧?”

    一位官员微微摇了摇头,在全国老百姓还骑着自行车,大多数人看不上电视的情况下就谈造汽车造飞机,在他看来有些好高骛远了。

    “真是个蠢货!”

    刘琅心里骂了一句。

    时代的发展远远超过这些官员们的想象,他们哪里会知道十年后,全世界的汽车企业就已经蜂拥而至,二十年后,手机都人手一个了,时代的进步要超过人的想象,现在不抓紧干活,难道还想前世那样到时候怨天尤人?

    “是呀!小刘琅,你知道钱雪森和邓稼显两个人吧!”

    另外一个官员问道。

    “知道呀!他们不是我们国家的科学家嘛!”

    “没错,你看钱雪森,他制造出来了火箭,邓稼显则是制造出了原子弹,我们有了原子弹和火箭,西方列强们就不敢欺负我们,这些科学家多高尚?你怎么不学学他们?”

    “他们是很高尚,可是我只喜欢机械呀!跟我有什么关系?我不喜欢的,我就不学!”

    刘琅一句就怼了过去。

    核物理和火箭工程当然很重要呀!可是这方面还用刘琅去研究?就是没有刘琅,二十多年后这两项技术都达到了世界最先进的水平,所以他并不担心这个。

    刘琅的话让在场的官员吃了个闭门羹,这就是小孩子的优势,要是换成大人敢对着他们说这种话,恐怕马上就要拍桌子了。

    “呵呵,小孩子就是想什么说什么,小刘琅,你说得没错,不喜欢就不去做,不过你还小,很多事情不是想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丁伟长摸了摸刘琅的头,他在这个小孩子身上的确看到了希望,也赋予了厚望,原本他还想劝说刘琅学一些“高大上”的专业,可是言语之间他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的认识还真没有这个刘琅看的清楚,这或许就是小孩子的纯真吧,另外,自己回家后也要多看报纸了。

    “好了,小刘琅自己选的机械专业,我没有意见,刘琅,如果你学了这个专业后发现不满意,可以告诉赵天明校长,你喜欢什么就学什么,但是我只给你三次机会,如果三次之后还要选,那我这个老头子就要跟你谈话了,知道吗?”

    丁伟长故意绷起脸说道。

    “丁爷爷放心,我只学这个专业,不会选别的了。”

    刘琅也严肃起来回答。

    “呵呵,你还小,有很多的机会,这一点我并不担心,关键是你不能浪费着自己的天赋,咱们国家历史上可是有很多神童的,比如说有一个叫做方仲永的小孩,从小也是非常聪明,可是他不努力学习,结果长大后比普通人也强不到哪里去了,你可不能学他呀!”

    丁伟长说道。

    “嗯,我知道这篇文章,叫做伤仲永,初一的课文,不过方仲永是因为大人不好好教育他才让他变得平庸的,丁爷爷放心,我不会像他那样总听大人的话!”

    刘琅回答道。

    “哈哈………!”

    在座的人一听都大笑起来,没错,这篇文章的确是如刘琅说得那样,原本丁伟长还想以此教育刘琅,结果刘琅反而把在座的所有人都教育了。

    “好好好,小刘琅呀!你的记忆力实在是太厉害了,我说不过你,我是服了,我是服了!”

    丁伟长哭笑不得,把刘琅从椅子上抱了起来。

    “来,大家都跟小刘琅照一张相,以后要是刘琅成为了大科学家,咱们可都沾光呀!”

    会议室里有几名记者全程拍摄,这次领导人与刘琅见面可是准备要刊登在报纸的头条。

    丁伟长决定让刘琅学机械工程,那些官员们自然也就不说什么了,而那些学者们则有一些意外,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已经准备好和对方好好辩论一番,结果根本没用上他们,刘琅三言两语就摆平了这帮“顽固”。

    “这个小孩子真是了不得呀!他怎么学机械了呢?要是学化学那得多好?”

    这些校长都是各个方面的专家,在自己的领域内有着重大的贡献,国家经历了十年动荡,很多知识都发生了断层,没有学生来继承,而要培养一个学术接班人谈何容易,短则十几年,长则一辈子,以刘琅展现出的高智商来看,同样的知识到了他面前,掌握的速度几码比别人快上几倍,如果他跟着自己学习,那以后必定会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只可惜这小孩子不知怎么回事就认准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