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

第669章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第669章

小说: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琅已经给阜城的王振东打电话了,让他派两辆卡车和几位后勤人员过来,没错,刘琅现在买年货得用卡车,要不然不好分,另外他也准备给两百多名员工买些年货,比如北京烤鸭什么的,两百多人的年货不用卡车怎么弄?

    以前在首都买年货第一选择是王府井大街,这里聚集着大量的副食品商场,只要你能想到的基本在这里都能买到。

    现在也是一样,不过如今多了一个“中国城”,在这座首都最大的商业建筑里你可以买到一切东西。

    十几年后的大商场是个什么样子?刘琅前世来过“中国城”,当然,前世不叫中国城,也不是火家开发的物业项目,设计也不是如今这个样子,但这里还是首都最好的商场,毕竟王府井的位置太好了。

    那座商场里都是各大品牌的专卖店,还有美食、电器、珠宝等各种形态的消费区域,另外还有一座近万平方米的自选超市,这些商业业态是大型商场的基本构成。

    但在九十年代,国外流行的大型超市还没有入驻国内,前世直到九五年,世界第二大超市企业家乐富才落地首都,开创外资商超先河,并一度领衔中国市场占有率冠军。

    现在是九二年,还有三年时间,不过这一世国家发展速度比前世快了不少,第一家超市很可能会在一两年内在国内出现。

    其实这种超市在中国已经有了市场,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工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对有品质生活愿望也越来越大,一旦国内出现这样的超市一定会引来极大的关注,国外那些超市商家为早就关注国内市场了,他们也想早日进入,但有一个因素制约着超市这种业态在国内的扎根,那就是配套设施,包括产品、物流等等。

    

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亚西亚商城() 
一家大型超市必然要有更丰富的产品,电器、食品、服装、生活用品等等,这些种类的产品不可能都从外国进口,因为那样价格太高,大大超出了国内居民的消费水平,拿进来也卖不出去,而国家的轻工业虽然不错,但产品质量和国外相比就不行了,达不到国外的水平,现阶段来看只能是国外厂家在中国建厂,用这种手段降低成本,而这种方式那就费时间了,不过也快,现在全世界数百家企业都在中国各地建立了分部,大量工厂开始建设,用不了多久产品就会齐全了。

    另外一个就是物流系统的建设还有很大的不足,一家大型超市一定要有一个专门的配送中心,很多产品,比如牛奶、面包这种保质期短的食品,必须要在最短时间内从配送中心运到超市里,这需要有非常好的道路系统,还要有种植基地,国家在这方面还是没达到国外的标准。

    大体上这两方面影响着超市这种行业的进入,归根结底还是国家的基础很差,不仅仅是在工业上,就是一产和三产是如此。

    这就是为什么国家要把“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条论述当做国家发展的基础,很多人不理解这句话的深层含义,以为是自己的觉悟低,实际不是,每个人都受到的影响,只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而已,比如在北方有些城市里老百姓像买十斤猪肉回改善生活,可是副食品商场不会卖给你这么多猪肉,多卖给你了别人怎么办?

    老百姓像改善生活,可是国家没有条件供应给你,这种事情比比皆是,北方工业集团的后勤食堂每周都要到沈城去进行大量采购,很多鱼类以及牛羊肉在阜城都没有太多,这在十几年后也是不可想象的。

    当然,国家早就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这些年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对农业也投入巨资。

    站在二十年后看中国,很多人看不出来在这些成绩的背后是什么,还以为改革开放的成果都是顺其自然得来的,其实根本就不是这么一回事,起码你发展得需要资金,资金从哪里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那是国家勒紧了裤腰带一点点攒下来的,而且这些钱不只是用于某一个产业,是所有产业。

    尤其这一世国家对工业的投入非常巨大,比前世要多出很多,光是对中芯科技每年就有数亿元的投资,制造业也是投入海量资金,相比较之下的北方工业集团反而不算多,甚至都比不了一些几千人的大型工厂,当然,这不是国家不重视北方工业集团,而是刘琅根本不需要国家的资金。

    不说别的,刘琅从岛国金融危机中可是赚了十五亿美金,五亿美金投到了港投行,又在港岛花了一亿美金购入楼盘物业,另外还有几千万美金放在了风行投资公司里,剩下还有将近八亿美金,这还不算上圣唐公司、耐克公司以及万安公司的股份收益,这么一大笔资如果用在工业上,几乎能在短时间内把汽车造出来。

    刘琅专门让林氏事务所为他管理这些资金,一部分资金投入到了美国的股市当中,比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沃尔玛等企业的股票刘琅都持有百分之零点五,大概我有两亿多美金,散户当中他算是持股最多的,这笔投资一般情况下不会动,完全是按照前世股神巴飞特的投资模式,用于长远投资,二十年后这些钱会增长到两百亿。

    另外就是通过国家勇力公司购买国外的先进设备,这是大头,刘琅可是计划要在未来五年内花出去至少三亿美金,购入大量的设备和技术改造。

    剩下还有两亿多资金暂时没动,但随时做好了准备,美国的互联网时代即将到来,大量的互联网企业会诞生,到时候刘琅的这些钱将会掀起风暴,把大量的企业推入到纳斯达克浪潮之中,刘琅这是有帮助美国企业壮大,纯粹是为了给自己圈钱,那个时代是互联网的第一个风口,只要企业加上互联网这个概念就会被资本追捧,资本家们似乎看到了一个让资金可以回报数十倍的行业,所以在那段时期互联网这个名字的价值翻番暴涨,短短三四年时间就让纳斯达克指数涨了十几倍。

    这还是大盘指数,具体到某个企业可能会增加几十倍甚至百倍,刘琅这两亿多美金扔进去就会有至少几十亿美金出来。

    对刘琅来说岛国和美国成了他的提款机,什么时候缺钱了就拿点,反正这两个国家有钱,不缺这点东西。

    好吧,话题说远了,刘琅现在是要到中国城里购买年货的。

    买年货到哪里?中国城内盛华和!

    刘琅站在中国城前看着一块巨大的条幅,这块条幅就挂在“阜成门”门楼之上,所有人路过都能看到。

    “盛华和?这是百货公司吧!”

    给刘琅一起购买年货的是邵明涛,当然,邵明涛不买,他只是陪着刘琅而已,每次刘琅到首都国家总会专门派人“陪同”,这让刘琅很不舒服,他也知道国家是为他好我,可这毕竟是在国内,会有什么危险?再说也有孙虎嘛,可没用,“国宝”一定要重点保护。

    要是邵明涛在他一定会踊跃前来的,能和刘琅相处不知道是多少人的梦想,很多人排队都等不着这个机会。

    听到刘琅询问邵明涛点了点头。

    “盛华和是指盛华和百货公司,原来就是王府井百货商店,头几年经营状况不好,一年前承办给了一位叫做张晓东的人,据说一个张晓东一年的薪酬达到了三十万,好家伙,比我高几倍呀!”

    “嗯,是不低,三十万的年薪整个国家也没有几个人!”

    刘琅表示赞同。

    邵明涛差点笑出声来,这话在刘琅嘴里说出总有种嘲笑的感觉,虽然他知道刘琅并没有取笑对方。

    当然,邵明涛也不在乎这三十万年薪,上次刘琅在岛国大杀四方,那几千万美金里面也有邵明涛十几万美金,这是邵明涛家族的投入,最后十几万美金变成了四百多万美金,他会在乎这三十万人民币?

    不过这表明很多企业已经开始聘用职业经理人了,给这些职业经理人高薪,让他们把企业做起来,这是观念上的改变,是大势所趋。

    邵明涛接着说道。

    “盛华和百货其实是跟中南省的亚西亚商城学的,这两年亚西亚商城可谓是风头正劲,盛华和也仿照这种形式弄了一个大型商场,租下来中国城八千多平方米的面积,这几个月来每天这里人满为患,已经成为首都老百姓逛街的必选之地。”

    “亚细亚商城,我知道了!”

    听到这个名字刘琅恍然大悟。

    

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亚西亚的奇迹() 
“中原之行哪里去,郑州亚西亚!”

    这对于前世和刘琅同龄的人来说是一句无法遗忘的广告词。

    “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

    “当你看到天边的绿洲,就会想起东方齐落瓦!”

    “雀巢咖啡,味道好极了!”

    “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风车!”

    “金利来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亚西亚的奇迹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平板电子书网全文字更新;牢记网址:77nt。

    

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亚西亚奇迹的陨落() 
在亚西亚商场出现之前,全国各地的百货商场服务员那是非常牛,你能不能买到东西那得看对方脸色,如果人家看不上你,不好意思,你买的东西没到货,所以在八十年代副食品商店和百货公司的服务人员都是别人要巴结的对象,至于说人家要拿顾客当上帝这种事是根本不存在的。

    亚西亚商城的服务方式颠覆了国内的观念,众多商家纷纷效仿,国产零售百货业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后世很多人以为这种服务方式的转变是现代服务业到来的一个标志,其实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应该说现代服务业是国家商品丰富化的必然产物,“以顾客为上帝”也是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应运而生的服务方式,这种方式被亚西亚商城最先应用,立刻就让老百姓感到了新奇。

    以前国家商品紧缺,百货商店就成了老百姓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及副食品唯一的地方,服务员拥有是否卖给你的权利,所以这些服务员就非常的牛,反正你是爱买不买,跟我没关系。

    但这几年商品越来越多,不少的个体户都开设小卖部,就是阜城也有数十家私人小卖部,在这些小卖部里可以买到烟、酒、糖、茶等生活用品,这就大大冲击了国营百货,老百姓对百货的热度也消减了不少,再加上老百姓对那些服务员的面孔实在是看不惯,所以只要是在小卖部里能够买到的就不会到百货商店去买,百货商店的营业额不停的下降,百货商店开始出现大量亏损。

    亚西亚商城就在这种形势下诞生,以顾客为上帝的服务理念让来百姓感到新奇和舒服,然后全国范围内所有百货商店纷纷效仿,国家的零售业进入了新的时代。

    盛华和就是模仿亚西亚商城,租了中国城八千平方米的面积,服务员统一着装,她们大多数都是二十左右岁的少女,这些人多是农村姑娘,五六年前还在家务农,但不甘心命运的安排,跟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来到的大城市,要在这里实现自己的梦想。

    事实上整个国家已经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