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

第673章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第673章

小说: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卡明斯基看到没有酒直接开口要了。

    “老先生,酒有的是,不过现在要告诉我你怎么来到中国的?”

    刘琅笑着摇了摇头。

    “没有酒………好吧,刘,我们苏联已经解体了,这个伟大的国家已经不复存在了,而我也活不下去了,我到中国来是希望你能帮帮我们,帮帮我的孩子吧!”

    卡明斯基突然哭泣了起来,把刘琅都吓了一跳。

    “老先生,您别哭,有什么事跟我说,我能做到的一定帮您解决,别哭!”

    “好,是这样的!”

    卡明斯基开始讲起他这两年的遭遇。

    对方不用说刘琅也知道个大概,无非是国家没了,老百姓的生活没法过这样的事情,这就是国家的重要性,当国家安定时有些人总是挑毛病,说国家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可国家一旦政局不稳,老百姓最先受苦,如果国家分裂,那老百姓就只剩下悲惨了,所有国家都是这样。

    刘琅前世就曾经在书中看过关于苏联解体后社会状况的文章,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很准确,不过那也只是书本上的描述,远远不及一位当事者诉说那么直接。

    苏联解体,所有底层老百姓的生活立刻崩溃了,首先是失去了收入,连国家都破产了就更不必说企业了,尤其那些国有大工厂,在极短的时间里就被寡头占有,寡头们解雇了大量的工人,留下的人连一成都不到。

    国家解体的同时金融体系也随之崩溃,大量银行倒闭,老百姓辛辛苦苦攒下的钱一夜之间灰飞烟灭,即便有不少人提前把钱换出来也没用,因为卢布疯狂的贬值,原来价值一块钱现在变成了两毛钱。

    金融体系崩溃,老百姓买不起东西,即便有些人持有美元也很难买到必需品,首先是国家瘫痪,很各个部门的人员失业,自己都失业了哪里有人去管他人?没有国家部门,进出口贸易大面积停滞。

    然后是商品全斗聚集在少部分认手里,他们囤积居奇,把商品价格大幅度太高,而且只收美金不收卢布,只有极少数认才能在黑市买到商品。

    诚然俄罗斯官方也在代替作用,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呀!唯一能做的就是定时定量给老百姓发放勉强活着的食物。

    不说别的地方,就是首都莫斯科的街头都能看到饿死和冻死的尸体,野狗抢夺着尸体,这哪里是一个大国应有的景象?就是非洲贫困的国家也不多见吧。

    卡明斯基有三个孩子,原来都是工厂的工人,结果全部失去了工作,他们还有孩子,大大小小十几口人一下子就没有了生活来源,天天到街上去抢政府的救济,抢到了勉强能填一下肚子,要是抢不到一天就要饿着,而且有时还会为了救济粮和别人动手打架,他的一个儿子因此还被打折了腿,躺在家里无法动弹。

    卡明斯基原本是个“隐士”,躲在工厂里不问世事,原来还有退休金,现在屁都没了,而工厂里的东西也被人全都搬走卖钱,国家没了谁还管这些?完全就是明目张胆了。

    卡明斯基看到自己的孙子孙女受这么大的苦真是悲从中来,可他没办法呀!无权无势的人在这时只有认命的份,他们现在就是社会的最底层,只能等死了。

    就在这个时候他想到了刘琅。

    如果当初刘琅没有给卡明斯基联系方式,那对方就只是一个过客,以后就再没有交集了,或许多年以后中国的大飞机计划年鉴中会出现卡明斯基的名字,说这个人为中国的大飞机工程做出了贡献,仅此而已。

    但刘琅不仅仅只是想得到那些图纸,更希望这些专家们到中国来,所以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将自己的联系方式给了对方,就是这一张小纸条成了卡明斯基的救命稻草。

    他用三百美金的高价买了一张中俄列车车票,当然,这钱就是当初给他的,这两年也没花,这些钱也是他身上仅有的钱了,如果成功自然是好,如果不成功,那能否回来都不好说,反正卡明斯基真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了。

    事实证明他赌对了,刘琅等他这个电话已经有两年多了。

    “老先生,你我一定会想办法把你的家人带过来!”

    “带过来?带到中国吗?”

    这个回答有些出乎卡明斯基的预料,他来找刘琅是想让对方帮帮自己,至于怎么帮?最好自然就是给一笔钱了,当初刘琅的大方他也见过,随手就是几万美金。

    卡明斯基觉得不用太多,只要给他一万美金,他的家族就能度过这段艰苦的岁月,国家不能总是这样吧。

    但现在刘琅提出要把他的家人都带到中国,这…………。

    

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来的人越多越好() 
这应该算是非法行为吧,当然,因为有中俄列车的存在,这些年两国的老百姓来往比较密切,尤其是很多中国人经常是到苏联做生意,当然,所谓的生意不是那种大买卖,就是从国内购买大批的小商品,比如牙膏、牙刷、罐头等,苏联轻工业很糟糕,这些东西非常稀缺,国内的人把这些东西拿到苏联可以换取貂皮大衣这种东西,这些大衣在国内卖的很好,一件半身大衣就能卖到几百块钱,而成本算上路费不过几十块钱。

    在最鼎盛时中俄列车上有超过一半的乘客都干这种买卖,大包小裹走一趟就能赚近千块钱,不过他们也有风险,比如在苏联被人骗了或者在车上被抢劫了,上次刘琅到苏联回来时就遇到了一伙劫匪,结果这帮家伙“时运不济”,遇到了特种兵,最后“全军覆没”,因为这件事这趟列车进行了一次整改。

    毕竟差一点对刘琅造成危害嘛,事情一下子捅到了高层耳朵里,后来公安部门和铁路部门配合,双方联合打掉了两个犯罪团伙,然后每趟车要派出三名警察,这才让中俄列车的治安有了改善。

    当然,苏联方面也有一些人到国内做买卖,干的也是同样的事情,不过相对来说人就少很多了,苏联人的经济头脑可比不了中国人。

    两国民间接触很广泛,但这不是说明两国的老百姓可以随意进出对方国家,他们有固定的交易地点,都在中苏边境的几个城市,比如有漠河、绥芬河等,苏联方面在莫斯科设立了固定的区域,交易都在这些区域里进行。

    另外两国的海关对进出的对方人员调查很严格,要是你带着老人和孩子那就会接受调查,看看你是否有非法易民的倾向。

    卡明斯基到中国来就是受到了的海关审查,不过他给了对方一百美金就搞定了一切,苏联这么乱,他这一百美金可以起到很大作用的。

    卡明斯基觉得刘琅要他带着家人一起移民中国的想法有些不靠谱,风险太大,万一出现状况他可承受不起。

    刘琅看出对方的担忧。

    “老先生,你先不要管我能不能做到这件事,我就问你能否接受这个建议,如果你不接受,我想什么办法也没用,是不是?”

    “这个………唉,我们国家已经完了,一个伟大的国家不复存在了,这个国家抛弃了他的子民,我们现在连活着都是奢望,我一大把年纪还可以忍受,但我的孙子孙女他们还小呀!他们怎么办?难道让他们在惊恐中度过童年和青年时代?所以,我还是希望他们能够有一个安静的环境!”

    卡明斯基的话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好,只要老先生同意就成,不过还有一件事,您一位太少了,我希望能有更多向您一样的人到我们国家来,比如您的同事您的学生,这些人我们也可以让他们拖家带口一起到中国居住,而且是越多越好,怎么样老先生,您联系到他们吗?”

    单单是卡明斯基一个人刘琅可不满足,最好是几十上百人,他不嫌多,这种技术工人越多越好。

    卡明斯基也不是傻子,知道刘琅的目的,这很正常,当年苏联就曾援助中国,为中国工业做出了很大贡献,这是两个国家的传统友谊需要世代相传。

    卡明斯基还知道工业对一个国家有多重要,自己当初已经给了刘琅一份大飞机的设计图,这份图纸价值连城,不希望在自己手里成为废纸,他来求助刘琅同样怀有报答的想法,只要刘琅能够帮助自己,那他手里还有一些图纸,虽然没有飞机图纸那么珍贵,对中国开始也有很大作用的,但他没有想到刘琅竟然会提出让他的工友一起前来的想法,这难度就更大了,刘琅能够做到吗?

    不过他觉得刘琅不是在和他开玩笑,对方是认真的,莫非?

    卡明斯基有点反应过来了,这个小家伙背后是不是有更大的背景?又或者说是国家在支持他?如果是这样,那一切都能解释了。

    说实话,卡明斯基现在才反应过来这脑袋真是有点反应迟钝,但好在他是反应了过来,那就好办了,有中国参与,只要他答应,想来这件事就能搞定。

    “刘,你想让更多人来中国,我不敢打包票,但我可以劝说我的同事,当然,我也有学生,他们现在的生活都很糟糕,我也可以帮你们说,至于能否成功就不敢说了。”

    “ok,有老先生帮忙联系,我想一定能够成功,即便不成功,我也会给他们一笔钱,不多,但是要节省一下也能维持个一年半载,如果成功呢,我保证他们在中国可以过上安稳的生活,他们的子女会享受最好的待遇,房子车子那都是小事情,总之所有的一切我都帮他们搞定!”

    钱的事情国家都不需要支持,刘琅就能搞定一切,但这些人如何从俄罗斯来到中国那就必须得国家帮忙了,可能需要上一些“手段”。

    刘琅把这件事告诉了江波涛,江波涛也不敢做主,马上向上汇报,上面得知此时后也很重视,正好白为任就在首都,立刻召开了一个小型会议,刘琅也被找了过来。

    “事情就是如此,我已经承诺卡明斯基了,他一家人都要过来,另外那些想要来的产业工人我也照单全收,现在就看如何把他们弄过来了!”

    刘琅做了简单的介绍,意见就是一定要把这些人都“抢”过来,不对,他的态度不是意见,而是“命令”。

    白为任呵呵一笑。

    “刘琅,你这是先斩后奏呀!我能不答应?你刘琅的面子可是大的很…………尹部长,你看看这样的事情能否通过外交手段操作呢?”

    白为任看向了旁边一个人,他就尹钟仪,是国家外交部门的主官。

    “外交手段嘛,恐怕有难度,他们都是产业工人,如果通过外交手段恐怕会引起俄罗斯的注意,毕竟刘琅也说了,他们是人才,算是敏感人物,对方不用反对,只要进入审核阶段就得花费很长时间,一来二去就能把这件事给拖黄了,当然,也不是不可以,但那样的话主动权就不在我们手里了。”

    

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这件事好办() 
钟仪说得没错,俄罗斯现在顾忌不到这些人,但这不是说明他们不重视,自己家里的破烂扔到角落那也是在自己的东西,不能轻易给别人,做人不能做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而国家不能做利人不利己的事情,将这些产业工人,尤其是卡明斯基这种专家级的人送给外国简直就是犯罪。

    白为任听了点了点头,这道理他懂。

    “孙将军,咱们有什么办法?”

    白为任看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