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冠宠皇后 >

第21章

重生之冠宠皇后-第21章

小说: 重生之冠宠皇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敌人突然都死了,苏凝一时间忽然感到有些无措,不知道接下来的日子该怎么过?自己是该顺着历史的轨迹走,还是另辟它径?她重生而来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在闺房发呆了几日,张妈怕小姐呆在屋里发霉生病了,遂连着晓梅劝说她去上学,苏凝在两人期盼关心的目光中,将此事和苏啸天提了下,苏啸天也觉得女儿该出去走走,举双手赞同。

    就这样,第二日,苏凝便继续自己学习的生涯。

    在学院,不少同学看她的目光都不同了,同情又带着怜悯,就连二皇子和尚书之子辛集都没来找茬。

    苏凝乐得清静,每日上上课,学学医,空闲无聊的时候就在府里弹弹琴,日子过得很是轻松惬意。

    不同的是,这个学期开学她就没再见过慕容燕,自上次慕容燕重伤完好后,两人就不再有任何交集,苏凝这世打定主意不想与慕容燕有太多接触,讶异了一番这个与前世不同的剧情,不多时便心安了下来,过着自己两点一线的生活。

    意外的是,在这五年里,苏凝与郢项濂的友谊急剧升华。郢项濂的才华和医术深深地吸引了她,更加打动她的是她从未在慕容燕那里体会过的温柔体贴。他的温柔不是虚浮于表面的虚伪,而是沉淀在心里、眼里,处事中一心一意的为她着想。

    经历过前一世感情失败的苏凝虽对男女之情有些抵触,却也耐不过郢项濂五年如一日的全心相待,两人的情感如同一层窗户纸,只差那薄薄的一片,便可打开。

    只是,苏凝却忘记了,她的身边自始至终都有另外一个人,无时无刻不陪着她、安慰她、逗她开心,保护她长大,看她开花。

    每次看着两人亲密如同一人的场景,欧阳景齐总会满心黯然的悄悄走开,眼里都是那个笑得倾城已然长大的女孩,只要她开心,他就如愿了。

    从姑姑死亡的事件中,欧阳景齐看到了事实的残酷。苏凝曾将事情的疑点告诉他,那枚小小的针形暗器的主人,或许才是姑姑死亡的真凶。可是,连执掌百万兵权的父亲都查不出的凶手,更别说他这个文不成武不就的将军府公子,每次看到拿着针形暗器黯然无措的凝儿和苦恼不已的父亲,欧阳景齐深感自己的无用,只能一旁干看着,什么忙都帮不了。

    是以,他做了一个决定,为了姑姑那样的事情不再发生在亲人身上,为了保护表妹,为了抚平父亲额间的皱纹,他要学武,他要发展自己的势力。

    在夏芳被施以极刑的那一刻,看到那满地纷飞的鲜血,他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脏炽热剧烈的跳动,原来他的血液里,也继承者父亲的血性。

    在苏凝十二岁那年,欧阳景齐终于定下心来,拿着父亲写给师兄身为隐士高人的陌牙子的一封信,挥别亲人表妹,踏上了自己的习武之路。

    这五年的时间里,变化的不只是苏凝和欧阳景齐,京都变得更加繁华,天夏国和另外两国又打了些仗,在绝对的实力下,另外两国边境又多了些失地,只得割地赔款,承诺每年向天夏国纳贡,才卑微的重获失地,心里却是对天夏国更加愤恨,两国暗中联合起来,只等一个时机,一个恰当的能一举覆灭天下国的时机……

    边境的隐患消除,有了另外两国的纳贡,天夏国更加的繁荣昌盛。

    直接获益者的承勉帝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一改往日作风,开始贪图享受,沉浸美色中。迫于承勉帝取得的政绩,一朝大臣对此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有少数大臣劝了几次,无果,也就不再劝谏,各行其是。

    后宫因争夺太子之位妃嫔之间的争斗愈演愈烈,刚升为皇贵妃的杞蓉一举成为众妃的头号眼中钉,不除不快。而她的儿子二皇子也成了一干皇子头号欲除的目标。

    皇宫里因东宫之位而死的太监宫女不计其数,众人见承勉帝没有在意,争斗的更是厉害。夜里的皇宫往往可以听到刀剑碰撞在一起的打斗声。

    久久没有出现的慕容燕渐渐淡出众人的视角,对于这个可有可无被遗弃的皇子,已被主子奴才们渐渐忘记。

    承勉帝日显昏庸,朝臣开始分为几派,支持不同的皇子上位,并以手中的权力参与皇子间的争斗。

    这日,苏凝在侍女晓梅的陪同下,走在通往学堂的小径上。五年的光景,让她学会了很多东西,也让她渐渐忘却了许多事,许多人。岁月的流逝让她的容颜逐渐长开,一如那高贵的牡丹,慢慢开花。如今的苏凝已成为京都第一美人,那双不变的清澈明亮的淡紫灵眸,小巧琼鼻,粉润樱唇,更显精致的白皙面容好似地狱尽头的罂粟花,散发着淡淡的芳香,又如致命的毒药,引诱着数不清的灵魂。

    她的追求者可以从丞相府排到京城门外,每日苏凝都能收到各种各样的情诗,那些愚笨的学子们一改呆蠢,飞蛾扑火般觊觎着那惊人的容颜,脑瓜子开窍了般,诗词歌句信手拈来,文采斐然到令那些长叹榆木不可雕的先生们瞪落了双眼。

    学识楼第七层,小小的纸窗后,一双如墨般黑亮的眸子正死死的贪婪的盯着楼下的少女,此刻,眨眼于他而言都是一种奢侈,他不想错过任何有关于她的一丝一毫。

    每日的这个时刻,都是他最开心的时候,他能感受到手掌下急剧跳动的心脏,只因她的出现,嘭嘭嘭的,沉闷的跳动着,一如他对她的感情,那样的深厚而压抑。

    直到少女走进学堂,消失在视野里,男子仍不舍的看着她消失的地方,喃喃叹道。

    不会很久了。

第三十一章 臣请立太子() 
十月中旬,天气已然入秋,干燥萧瑟的秋风呼呼地吹着,京都四处街道两旁堆满了干枯的落叶,嫌烦的百姓们往往会在日落之前,将落叶扫堆在一起,燃起烛火点燃,化作满天飞灰,铺满人们的视野,强调着自己曾存在过的事实。

    秋季,是丰收的季节。

    承勉帝高坐在朝堂之上,那微眯的双眼里,闪着流光,姿态慵懒的俯视着站在奉天殿内的一群人,将他们交换的眼神、私里的小动作全部收入眼里。

    嘴角勾起一个嘲讽的弧度,承勉帝递给太监李默行一个眼神,李默行躬了躬身,转身对着朝臣传话。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一干朝臣互相对了个眼,从一品户部尚书辛胁手执玉笏站出来,屈膝跪下,言道。

    “启禀皇上,臣有事请奏。”

    承勉帝看到他出来,蹙了下眉。

    “讲”

    “自开国以来,我天夏国便与南翼、西齐之间的争斗从未间断,如今,我天夏一举战败两国,令两国称臣,可以看出,我天夏国实为众望所归,有陛下的英明率领,统一三国是迟早的事。”

    不同派别的朝臣听他所言,心里啐了口,马屁精。

    辛胁抬头看了眼那位的神色,貌似皇上听了这话很是愉悦,再接再厉,满面严肃道:“下月便是我天夏国开国以来,第一次三国会晤,如此重大的事由陛下主持想必南翼、西齐两国定不敢造次,只是,无论凡事,若都需陛下亲临,如此操劳,臣等深为陛下龙体担心,故此,臣等协议后商定,请陛下册立太子,为陛下分忧解劳。”

    户部尚书不愧是朝中老臣,一席话说得很是委婉漂亮,先是肯定夸赞承勉帝的功绩,又以担忧皇上龙体为由,以一众朝臣名义施压,请皇上册立太子,语调冠冕堂皇,让人难能挑错。

    “爱卿此话言之有理,是朕疏忽了。”承勉帝没反驳他的话,而是正面认可了辛胁的话,言外之意,承勉帝同意要立太子了,这让一干朝臣很是高兴。

    “依卿所言,爱卿觉得朕的皇儿中谁能担此重任?”

    “这……”辛胁见好就收,今天的目的已然达到,并未再受承勉帝的诱导,回道,“请陛下恕罪,诸位皇子各有各的本事,一时之间,老臣实难抉择。”

    站立文官之首的苏啸天也不禁为辛胁这一首暗赞一声,真是老油条!见好就收,不讨好的事给手下去做,他自己倒好,做起甩手掌柜。

    “苏爱卿可有人选?”

    苏啸天听到承勉帝点名,暗暗叫苦,实不想参与这等事中,位置站对了,不一定能享受荣华富贵;位置站错了,自己丢了命不说,还会带着全家人偿命。自己死了倒没什么,正好可以去陪爱妻,可怜她的女儿能承受这样的打击吗?为了女儿,他也必须好好地活着,做凝儿坚实的后盾。

    心思一转,苏啸天干脆各不相帮,支持皇上总是没错的。

    “臣谨从陛下意思。”

    对于苏啸天的回答,承勉帝还算是满意的,可其他朝臣就不这么想了。

    他们暗自嗤笑苏丞相的愚蠢,在太子之位的斗争中,最不被看好莫非那些中间人。这些中间人被视为不定因素,若被拉拢还好,那些顽固倔强的大臣往往会成为众人的首要攻击目标,当做敌人暗自除去。

    苏啸天虽没经历过太子之位的争斗,可他阅历广泛,倒是看了不少关于历代夺位的史书。几无硝烟的战争里,那些个皇子哪个不是踩着无辜者的尸体,踏着兄弟姐妹的鲜血得来的。

    刚经历过家里争端痛失爱妻的变故,对于这类家庭纷争的戏码尤为憎恶。但他又不可完全置身事外,总之,选择皇上这一方是准没错的,皇上要立谁,他就支持谁,若太子昏庸无法纠正,他也认了。

    承勉帝又问大将军。

    大将军只答:“全凭皇上做主。”

    承勉帝面无表情的点点头,也没多说什么。

    一群朝臣不干了,什么都皇上做主,还要他们这些大臣作甚?不待皇上点名,就一个个站了出来,表示自己的看法。

    其中,支持二皇子的大臣人数最多,理由是二皇子身份高贵,为后宫皇贵妃之子,文武双全,博才善学,仁慈大度,有一国之君风范。

    听到此言,承勉帝暗自嗤笑了声。他那个二儿子看来挺会收买人心的,看这些大臣,真是什么好话都说上了。文武双全?文只堪堪学院上流,算不得最好;武也只学些皮毛,与一干纨绔戏耍则以,上战杀敌绝对是去送死。博才善学?他是没看出来的。仁慈大度?他这些儿子当中,最瑕疵必报的莫非这个二儿子,平民百姓不过碰了下他,便唤人砍了那人双手,这点气量都没有,何来成为仁慈大度?

    呼声其次的是德妃之子,三皇子。德妃不愧是后宫老人,人脉很是广泛,支持三皇子的人数看起来只稍减于二皇子。然后是贤妃之子,七皇子,支持的人也不少。其他的都是些零零散散的,只要是个有身份地位,母亲位列妃位的都有人支持,除了十五皇子,慕容燕。

    慕容燕的母亲是正二品清妃,仅次于四妃,地位很是高贵,可惜,红颜薄命,香消玉殒,并没给她唯一的儿子带来尊荣,反而间接因她的种种缘故受尽欺凌,虽然,这并不是她的过错。

    承勉帝眯着眼仔细的观看奉天殿内一干大臣的表情,一个细节都不曾错过。

    偌大的奉天殿此刻很像贩菜场,一干朝臣就是那买菜之人,太子之位一如那颗美味新鲜的蔬菜,谁都想买,可卖家说,谁出的价钱高,就卖给谁。顿时,一群买菜之人争吵起来,闹成一堆。

    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