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罗马尼亚雄鹰 >

第120章

罗马尼亚雄鹰-第120章

小说: 罗马尼亚雄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83章 萨拉热窝事件的影响 上() 
费迪南大公遇刺的消息,在当天就在奥地利迅速传开了。

    在政府官员中最先得到消息的是奥匈总参谋长康拉德,他在费迪南大公遇刺前的几个小时就离开了萨拉热窝。他当时在乘坐10点30分抵达火车从萨拉热窝到了克罗地亚,去那里监督军事演习。

    午后不久,当列车通过萨格勒布站的时候,雷门男爵,一名骑兵将军走进了康拉德的包厢,告诉了他这个可怕的消息。康拉德乘坐的列车抵达最后一站卡尔斯塔特的时候,官方的电报已经送到,电报正式通告哈布斯堡皇储继承人以及夫人遇刺身亡,行刺者是波斯尼亚的塞尔维亚人。

    康拉德做出了正确的判断,这个不像是某个疯子的孤立行动,而是有组织的犯罪。他认为,从效果上看,谋杀费迪南大公是塞尔维亚向奥匈帝国的宣战。这种战争行为,他认为只能用战争来回应。他立刻给在阿尔卑斯山巴德伊舍别墅度假的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发了一份电报,询问他是否应该中断克罗地亚的军事演习计划,返回维也纳。皇帝回答说,是。第二天晚上,康拉德乘车连夜直奔维也纳。

    康拉德的性格决定他能以冷静好战的态度对待费迪南大公遇刺的消息,因为他有和费迪南大公一样的固执。这位奥匈帝国军队的总参谋长简直天生就是军人,遇刺的费迪南大公两次帮助他登上总参谋长的位置(1906年和1912年),而且是在皇帝不喜欢他的情况下。可以说是费迪南一手促成了他坐稳了军队第一人的机遇。

    多说一句,皇帝不喜欢他的原因,是因为在1911年11月,好战的康拉德提议进攻意大利,而当时意大利是奥匈帝国正式盟友,当时意大利正在和奥斯曼作战,这个建议使得康拉德处境不利。

    不过最让他敌视的还是塞尔维亚,他在爆发波黑危机的期间就不断要求同事“彻底的解决塞尔维亚问题”。由于德国的支持,维也纳才抵御住俄国的反对,赢得欧洲对于奥匈帝国吞并波黑的认同。

    而塞尔维亚在没能阻止的情况下,从其他地方获得了突破。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获得奥斯曼大量的领土。在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中,也因为罗马尼亚的参与击败了保加利亚。并且在俄国的支持下获得保加利亚部分新的领土,领土人口增长了近半,同时让塞尔维亚声望大增。

    另一方面,奥匈帝国也因为没能干预巴尔干战争而声望暴跌,这不奇怪,在波斯尼亚的塞尔维亚人不仅信奉民族统一主义,还信奉政治恐怖主义。

    当康拉德看到塞尔维亚不仅有能力击败奥斯曼,而且能阻吓奥地利不敢干预时(因为害怕俄国的干预),他开始害怕奥匈帝国已经没有时间解决长时间积累起来的的斯拉夫少数民族问题了。

    在刺杀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次奥匈帝国内阁会议中,众多高官审议了萨拉热窝送来的报告。最后众人一致认为埃皮奎大街发生的多起刺杀行动,似乎都是波斯尼亚的塞尔维亚人干的。而这些人都与塞尔维亚国内的黑手会有关联,但有确切的证据证明“阴谋活动的根源是贝尔格莱德”。这句话是外交大臣贝尔托尔德告诉德国大使契尔什基的话,这句话在未来几周反复被提及。

    外交大臣说这话,是因为奥匈帝国驻贝尔格莱德临时代办观察到发给他的。他在当地发现得到费迪南大公遇刺的消息后,正在庆祝节日的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激动的接近疯狂,有人因为太兴奋晕倒在他人的怀里。而且有人说。“我们等待这个时刻已经太久了。”

    在这次内阁会议后,大家的意见几乎一致,首相史德格伯爵支持开战,战争大臣克罗巴廷和财政大臣比林斯基也支持开战,加上外交大臣和总参谋长似乎奥匈帝国高层已经决定开战了。不过有一位高层明确态度反对宣战,那就是匈牙利首相蒂萨。

    蒂萨在奥匈帝国里是一个令人畏惧的人物,他为人严酷冷漠,虽然话不多但是句句都很有分量。当然给他带着如此权势的不仅是首相这个职务,更多是因为其家族在匈牙利巨大的影响力,更别提匈牙利在奥匈这个二元帝国的地位。其父亲蒂萨·卡尔曼在匈牙利担当了15年的首相职务(1875…1890年),而且哪怕内有担任首相职务后,匈牙利政府许多法令也必须询问他的意见。

    事实上蒂萨对于塞尔维亚没有任何的好感,他希望奥匈帝国不要过多的介入到巴尔干南部的事务中。如果奥匈在那里搞扩张,最终只能削弱匈牙利的特殊地位,因为这样会引入更多的斯拉夫少数民族。最终会让奥匈帝国从二元结构(奥地利人和马扎尔人)转变成三元结构。

    而皇帝费朗茨·约瑟夫一世的态度则很有意思,他不关心政府使用哪一种政策,而是坚持一个原则,无论政府采取哪种对塞尔维亚的对策,都必须有蒂萨的同意,争取获得匈牙利的全力支持。

    在外交大臣贝尔托尔德找到提萨希望他能支持,而这位匈牙利首相告诉外交大臣。自己反对战争是因为塞尔维亚背后的俄国会出兵干预,在没有盟友德国支持的情况下,向塞尔维亚宣战是不可接受的事。为此蒂萨准备了一份“和平计划”让外交大臣交给德国。

    在这份“和平计划”中,其中心是将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奥斯曼帝国拉入三国同盟国中,从而阻止俄国在巴尔干地区的野心。从表面上看这是蒂萨在用外交手段玩弄巴尔干地区的政治,实际上是加强同德国的关系,让其更够更深的介入到奥匈在巴尔干的事务中,将巴尔干变成奥匈和德国共同的事业。

    面对萨拉热窝的刺杀事件,奥匈帝国的政治家在没有征得德国同意前,不能制定出自己的对策。这反映了奥匈帝国在战略上是无能的。而让奥匈不能做出对策的原因也是帝国内部政治结构,高高在上的匈牙利人有能力代表半个帝国否决一项政策。然而奥匈由15个民族,几乎不能把国内政策和国际政策分开。

    蒂萨的和平主义姿态,也是他向维护马扎尔人的地位分不开的。康拉德和贝尔托尔德希望压垮塞尔维亚,目的就是为了削弱帝国内部民族的独立浪潮。可是两人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首先要压制以蒂萨为代表的马扎尔人。在这种奇怪的局势下,德国不仅变成了奥匈外交政策的仲裁者,也变成了奥匈帝国制度困境的破解者。

    现在奥匈帝国就等德国的态度了。

    ps今天早点睡觉,起来在继续码字更新。

    

第184章 萨拉热窝事件的影响 中() 
德国在18日下午就得到费迪南大公遇刺的消息。

    当时德皇威廉二世在基尔驾驶他的豪华游艇参加帆船比赛,海军上将穆勒驾驶摩托艇,用香烟盒将装有费迪南大公遇刺的电报扔到了威廉二世游艇上。威廉二世打开香烟盒查看里面的电报,在读完后他脸色变得苍白,随后德皇下令游艇转向返回岸边。

    让德皇情绪失落的原因是,因为费迪南是他为数不多的朋友(在一次和费迪南大公的皇家聚会上,德皇为了规避奥地利的法令,他让餐桌只能坐下4人,这样就只能让德皇夫妇和费迪南大公夫妇坐到一起,改变的索菲只能坐在最后的尴尬。),而且还是现在德国最重要盟友奥匈帝国的继承人。威廉二世同现在奥匈皇帝弗朗茨·约瑟夫关系并不融洽,哪怕现在奥匈有求于德国也并不能改变这一现象。费迪南大公则不一样,他和威廉二世在欧洲政治和外交上都有共识。

    如果费迪南大公能够继位,那么奥匈和德国的联系将更为紧密。现在欧洲分为两大阵营的情况下,威廉二世是非常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可是萨拉热窝一声枪响让德皇的美梦泡汤了

    威廉二世在第二天赶回柏林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信赖的重臣一个都不在。首相霍尔威格在他的霍亨芬诺乡下别墅度假。总参谋长小毛奇将军正在卡尔斯巴德进行治病疗养。海军大臣提尔皮茨上将在黑森林地区度暑假。外交大臣贾高正在度蜜月。这就等于德皇身边没有了顾问,于是他只能一个应对这次巴尔干的变故。

    这时候德国驻奥匈大使契尔什基发来希望德国能够同意他采取谨慎行动的电报,这让威廉二世勃然大怒,。“谁授权他这样做的。”德皇本来就因为朋友的死依然心神不宁,又看到这样的报告。他在报告空白处潦草的写下一行批注。“这绝对是愚蠢的!他无权对奥地利的事说三道四。如果未来出事,他们会说:这都是德国的错!请契尔什基停止做蠢事。”

    德皇这般的反应,也是奥匈外交大臣贝尔托尔德所希望看到的。德皇因为这次刺杀,对塞尔维亚由之前的漠不关心转变为痛恨。

    7月4日贝尔托尔德派遣了自己副手奥约斯伯爵,向德皇说明奥匈的这次刺杀的应对。在这份给德皇的外交照会中,贝尔托尔德瞒着匈牙利首相提萨修改了部分内容,其中改动最大的是要消除塞尔维亚在巴尔干地区的政治影响力,这意味着战争。

    等到蒂萨知道后要求查看外交照会原件。在看到大幅被修改后的外交照会,他打电话剔除这段被修改的内容。可惜已经太迟了,奥约斯已经拿着贝尔托尔德修改过的外交照会到了柏林,而且拿着这份外交照会已经来到德皇的宫殿。

    在7月5日与德皇威廉二世共进午餐时,奥约斯和奥匈驻德国大使斯左格京尼将这份外交照会拿给了德皇,并告知了他这是奥匈帝国的态度。不过让两人失望的是,威廉二世不同意这份外交照会中的攻击性。显然德皇已经从丧失朋友的悲痛中恢复过来。

    他平静的告诉两人,希望奥匈采取一些重要的步骤对于塞尔维亚。但是这份外交照会中,德皇觉得有可能引起欧洲大战。威廉二世的表态没有让两人灰心,他们知道这位皇帝的性格,于是继续交谈起德皇应该给奥地利的建议。这时候威廉二世鲁莽的一面出现了。

    “我们针对塞尔维亚的行动不能拖延。俄国的态度肯定充满了敌意,但我们准备应对这种局面已经有几年了。如果奥匈与俄国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我们就要站在忠实的盟友一边。俄国目前还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动武之前肯定会三思而行。”

    这都是从威廉二世口中给出的建议,斯左格京尼将德皇这些言论记录下来发回了维也纳。德皇的谈话给了奥匈帝国希望。

    而这时候威廉二世在王宫内召集了留在柏林的军事顾问,询问了他们的意见。

    军事顾问们根据奥匈发来的外交照会,都认为这是奥匈要对塞尔维亚开战的征兆,他们都同意一点,奥匈越早同塞尔维亚开战越有利。而且基本同意俄国尽管是塞尔维亚的盟友,但不会参战,所以德国也不必进行军事动员,德皇可以继续休假(这很重要)。

    在第二天,德皇和首相霍尔威格召见了奥约斯和斯左格京尼两人。当时霍尔威格首相因为妻子的过世情绪很悲伤,加上一路旅行而十分疲惫,他完全没有意识到局势有多严重。

    在与奥匈特使的会面中,霍尔威格认为;现在的时机比较好,在玩可能好时机就没有了。至此德皇和首相给奥匈帝国先后提供了一张空白支票,他们给空白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