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之众里寻你 >

第74章

穿越之众里寻你-第74章

小说: 穿越之众里寻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楼的柜台全部是卖成衣跟布料的,这里的成衣式样不算多,不过各式各样花色的布料摆满了大片柜台。

    而且在这里买的布料可以现场找到裁缝做自己想要的衣服。不远处就有几台正嗡嗡作响的缝纫机,是缝纫工正在赶制客人订制的衣服、被罩等物品。

    黄翠兰看着虽然喜欢,不过却觉得在这里买东西不知道要花多少钱,有些心疼,想让俞振业带她去车站算了。

    因为俞振业是个大男人,不会买什么东西,江晓琳在他们临走时特地嘱咐了婆婆让她尽管选喜欢的东西。

    儿媳妇有这份心,黄翠兰当然挺高兴,不过她过来就是伺候伺候儿媳妇的月子,这是她这个婆婆应该做的,哪里好让小两口还花钱给她买啥东西。

    “妈,你就挑吧,我是真不会买。”俞振业也挺无奈的,“这不也是过年了吗?今年我们也回不去了,给家里买点东西也是应该的。”

    他拉着黄翠兰,走到成衣那里,指着挂在上头的衣服说:“晓琳也嘱咐我了,这不是过年了么,至少也得给你跟爸一人买一身新衣裳,样子尺寸啥的就让您自己挑。”

    吃的用的东西都太重了,买了黄翠兰一个人拎着回去也是受累,江晓琳想不如就买点穿的,反正老人家自己肯定舍不得买,就算要买,那边的样子肯定也不如这边的好。

    “……行,行,我挑还不成嘛……”

    黄翠兰拗不过儿子,也感动儿媳妇想的周到,她决定接受孩子们这番心意。

    她给老头子挑了一身蓝布带点中山装式样的裤褂,这身衣服还带了一顶帽子,她见过县里的领导们穿的都是这个样子,这回让老头子也来一身。

    没舍得给自己挑成衣,她在布料柜台扯了一块褐色仿绸的布料,说是家里有新棉花,自己回家能做一件薄棉袄,过年了串个门啥的,在屋里穿挺像样的。

    俞振业本来要拦她,不过看母亲是真的喜欢这布料,也就随她去了。

    两人又在一楼转了转,给俞振荣两口子买了一套式样新巧的被里被面跟被罩,给俞瑛买了一支英雄的钢笔,希望她考试顺利。

    “妈,你回去就跟瑛子说,她要是能考好,哥哥嫂子还有奖励呢。”

    俞振业一直很支持妹妹的学业,江晓琳说过俞瑛基础不错,很有希望能考上大学,他们两口子都希望妹妹能考上个理想的学校。

    不是存心不给俞振兴买东西,给他的东西是江晓琳早就准备好了的。

    她之前就托了郑丰买到一台在这个年代还不普及的计算器,虽然功能不算全面,只能做做加减乘除啥的,但对俞振兴来说肯定是有帮助的,至少他算起账来能轻巧许多。

    上次俞振兴回去以后,就试图说服家人注册一个副食品厂,并办理相应的纳税、营业手续。

    这件事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家庭纠纷,俞振荣跟王春美强烈反对,但是俞家二老听了俞振兴的详细解释后,最终决定支持老儿子的决定。

    要是以前呢,王春美必然大吵大闹地表示反对,但是现在却没有了底气。

    自己进门两年了,肚子却没有一点儿动静,而大嫂那边,孩子眼看就要出生了。就因为这个事情,她不光在婆婆面前抬不起头,连丈夫的脸色都不大好看。

    既然俞振荣和王春美没有办法左右这件事,只好消极地不予配合,原先一直积极地在养鸡场帮忙,现在宁可躺在炕上养身板,也不去了,钱也不挣了。

    俞振兴也不理他们,两天不来,第三天他就找了同村的两人来帮忙,照样给钱,倒把这两人高兴得够呛。

    不管怎么说,俞振兴的养鸡场是风风火火地发展起来了,他还雄心满志地准备在县城找个门脸,开个卖烧鸡、卤味的小卖店,生意一准儿错不了。

    买卖越做越大,他养鸡场里的活儿现在就交给老爹带着村里的几个人一块儿干,他自己除了天天往县城跑,就剩下算账这一块儿,所以说江晓琳这件礼物,准备的正是时候。

    东西都买齐了,黄翠兰看着儿子掏钱付款没有一点犹豫,虽然欣喜儿子这一番孝心,但又觉得心疼钱,心里滋味十分复杂。

    俞振业带着母亲在火车站附近的小饭店吃了点东西,又提着大包小包把母亲送到了站台。

    两人等着火车时,黄翠兰又不放心地嘱咐了很多事,就怕这两人刚当了父母,没有一点经验,再带不好孩子。

    末了,她又说道:“我看晓琳这孩子可是不错,虽然年轻,但是做事情心里有成算,对你又好,跟着你来到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你也要好好照顾人家。”

    俞振业点头称是,她的好,他一点一滴地都记在了心里。

    火车到了,亲自送母亲上了车,俞振业才放下心,他已经联系了家里的三弟到县城的火车站接人,那边倒不用担心了。

    俞振业回到家里已经是傍晚了,他心里担心江晓琳一个人在家带孩子忙不过来,中午饭都不知道有没有时间吃。一想到就心急,他一路上开着车飞速回到了部队。

    俞振业一进门就吃了一惊,他媳妇不但把孩子带得好好的,甚至连晚饭都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

    原来江晓琳把聪聪放在婴儿车里,推到了客厅。厨房跟客厅之间有一道玻璃门,玻璃门旁还有一扇玻璃窗,江晓琳关上了门窗,以免油烟呛到了孩子,但是聪聪却能透过透亮的玻璃,看见在厨房忙碌的妈妈。

    聪聪本来就是个好脾气的孩子,吃饱了穿暖了,没拉没尿的,抬头还能看得到母亲,也就不害怕了。不但不哭,偶尔看见母亲扭头看他,还张开没牙的嘴巴,发出一声半声的笑声。

第一百二十三章 过年() 
黄翠兰走了以后,俞振业跟江晓琳的生活趋近于平静规律。

    起初,俞振业很不放心媳妇一个人带着孩子,还要做家务,既害怕委屈了孩子,又怕累着了媳妇。那几天,他白日里要跑回来三四趟,看看家里的情况。

    江晓琳简直哭笑不得,而俞振业看到家里被媳妇安排得井井有条,孩子也照顾得很好,才渐渐放下心,只在中午的时候回来看一趟,不再抽空就来回跑了。

    不过他每天的午饭都留在营里的食堂吃,省得江晓琳还要专门给他做午饭。至于江晓琳自己,随时在孩子睡觉时给自己弄一口东西吃也就行了。

    一家人的换洗衣服也都成了俞振业的工作,尤其是聪聪的尿布,每天晚上俞振业回来都要洗上一盆。

    而江晓琳看着俞振业端着红色塑料盆洗尿布的情景,总是一阵甜蜜而又心疼。

    她来随军的一个目的就是要好好照顾丈夫的生活。看着俞振业每天中午午休的那一个小时,在食堂吃过饭,还要往家跑,看看她看看儿子就再跑回去,也折腾得很辛苦,她看了会心疼也心酸。

    可是现在带着孩子,兼顾着家务,她又确实腾不出手来。

    江晓琳琢磨了几天,跟俞振业商量了以后,决定买一台洗衣机跟电冰箱回来。

    这两年,电视机、洗衣机、冰箱这些家用电器已经在城市里普及开了。之前没有买,是因为江晓琳考虑这里毕竟是部队的家属区,军人家庭环境好的还是少数的。大多数军嫂来随军后,家里只靠军人的工资跟津贴维持,生活并不宽裕,各方面都十分节俭,而江晓琳也不想太冒尖了。

    不过,既然现在确实有了需要,她也就不考虑会不会有闲言闲语那些事了,跟丈夫商量过后,就托郑丰在市里选购了两样电器,派人送到家里来。

    俞振业到没想过什么影响,只是用媳妇的钱买这些东西,他心里多少有一点别扭。不过,既然买了这些就能让媳妇轻松一点的话,他还是绝对支持的。

    等到郑丰派的人开着辆小货车,把两样电器送到家属楼时,吸引了不知道多少好奇的目光。

    在这家属楼里,江晓琳也算是一个名人了。之前怀孕的时候比较低调,但从上次请过客以后,俞副营长家的媳妇贤惠大方又做的一手好菜的名声就传了出去。

    也有些农村出来的军嫂,对此很是不以为然。她们觉得江晓琳此举是打肿脸充胖子,花钱请客,还办得那么丰盛,她自己是搏了个大方的好名声,却胡乱花费丈夫辛辛苦苦赚的钱,实在是不会持家过日子。

    所以当俞家搬进了那两台大家电以后,人们才惊讶地发现原来俞家虽然也是农村出来的,但却跟别人家的景况不同,经济条件还是十分宽裕的。

    那天,虽然只有周晴去江晓琳家帮忙收拾了一下,但是却有不知道多少人暗暗从窗子里窥探着。

    有了洗衣机跟冰箱以后,夫妻俩确实轻松了许多。

    江晓琳白天趁着看孩子的空隙就能操作机器把衣服都洗了并甩干,俞振业晚上回来再也不用洗衣服了。

    冰箱的用处就更大了,一次能多买点菜存放,或者多做了点饭菜,也能冷藏起来。

    从那天起,许多家属楼里的女人看见俞家阳台上飘扬的床单和衣物都暗自撇嘴,明明大家一样都是农村出来的女人,凭啥她现在就金贵得连衣服都不洗了,这女人真是太能作妖了。

    她们也把这些话跟自己丈夫说了,但却没得到什么回应。在男人们看来,人家家里有条件,买点电器给自己省事,自家交电费又没碍着谁,管那么多呢。

    江晓琳除了跟赵家嫂子和周晴有一些来往以外,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交流,顶多是偶尔擦身而过的邻居关系,虽然她都会点头微笑致意,却没有深交的打算,因此这些闲话她一点也没有听见。当然,就算听见了,她也不会在意。

    赵家嫂子倒是听说了一点,但是却不好跟江晓琳说这些。

    俞振业看到媳妇能轻松一些,倒是十分满意。

    江晓琳开始为过年做准备了,这是他们一家三口的第一个新年,十分具有纪念意义,她可不想马马虎虎地度过。

    大年三十那天,很多士兵都休假回家过年了,包括赵景刚一家,昨天也上火车走了,今年由俞振业留守在营队。

    一早晨起来,他就出去跟着执勤的小士兵们一起扫干净楼门口的雪,然后跑上来取了江晓琳准备好的福字和对联,贴在自己家门外。

    “来,看看正不正?”

    “往右一点……好了好了,就这里……”江晓琳穿着件红色的棉服,带着帽子围巾,裹得严严实实的,站在后面指挥着他。

    “很好很好。”

    大门口贴了喜庆吉祥的对联和福字,江晓琳还在阳台上挂起来一串小红灯笼,看起来很是热闹。

    俞振业让江晓琳先回了屋,他还要回营部办公室值班,顺便打个电话回老家问候一下父母,给家人拜个年。

    江晓琳回到屋里,看着聪聪在小床里睡得挺安稳,就接着在厨房里忙上了。

    部队有传统,在这样的日子里,肯定是要有联欢晚会的,毕竟都是离家在外的游子,每逢佳节倍思亲,聚集在一起说说笑笑,还能缓解一下对家的思念。

    部队还是很人性化的,所以说像俞振业这样从军十几年的老兵,对部队是很有归属感的,早把这绿色军营当做了另一个家。

    不过今天,在大食堂与士兵们共同庆祝新年的俞振业,却有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