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明星音乐家 >

第114章

重生明星音乐家-第114章

小说: 重生明星音乐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稿上名字的是“b小调奏鸣曲”,还有副标题,“给曾在理教授”。

    光看这个,就足以让五十多岁的曾在理心潮澎湃了。

    秦放歌和张杰也都耐得住性子,没有开口讲话,也没有先弹琴,只静静地先等曾在理看手稿。

    曾在理粗略地过了一遍手稿,一共有十页,这长度可真不算短了。

    他是西南音乐学院最知名的钢琴系教授,作品分析这样的工作做得太多。第一遍主要就是看结构,和整体的效果。

    这第一遍给他的感觉就是,秦放歌相当用心,手稿上面还有他修改过的痕迹,这越发让曾在理将其视为珍宝。

    这首奏鸣曲的结构严密规范,是严格按照古典音乐中奏鸣曲的格式来的。但在具体处理的时候,又略有变化,主题是b小调先下行后上行的慢板,注重的是情感表达。从几个乐章来看,整首曲子的旋律相当优美,和声的色彩也相当浓郁,节奏更是富于变化,各种演奏技巧也都灵活地运用在其中。这样的风格,更像是浪漫主义的奏鸣曲。

    更多的细节,则需要他们去慢慢发现。

    粗略地浏览完一遍之后,曾在理也意识到他现在的环境,还连忙道歉说,“不好意思啊,太激动,就顾着看手稿去了。”

    秦放歌和张杰连忙说不要紧,曾在理就问秦放歌,“你能先弹一遍吗你创作的曲子,你最有发言权”

    秦放歌笑着说,“还得曾教授这边通过才行。”

    曾在理摇头道,“你也别谦虚了,让我欣赏还好,我可写不出这样的奏鸣曲来。粗略浏览一遍,感觉相当优秀,你的这份礼物,真是太贵重了。”

    秦放歌回答道,“曾教授肯收下就好,除了专业上的知识外,曾教授的品质也是我最敬佩的地方。”

    曾在理只微微一笑,他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对道家的东西比较感兴趣。加上他自己一贯又都是老好人的角色,说他与世无争一点都不觉得奇怪。

    秦放歌在这首b小调奏鸣曲里,想要表达的,也正是他的这样一种优秀品质。

    在过去的岁月里,曾在理对秦放歌影响最大的,不是他专业知识,而是他的人格魅力。

    曾在理的人品,用上善若水来形容,就最合适不过

    这首奏鸣曲的主题,就是缓缓流淌,能包容一切的水。

    张杰听得心痒痒的,可他又看不到手稿,只能干着急。他又不能去和曾在理抢手稿看,只能静静地秦放歌演奏。

    秦放歌在做好准备,并酝酿好感情之后,这才在他期待的目光下,开始演奏这首b小调奏鸣曲。

    这首曲子的风格,也大大地出乎张杰的意料。他本以为像秦放歌这样子,以炫技流作品野蜂飞舞出名的家伙,所创作出来的作品,也应该是快速而激烈的。

    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从一开始,秦放歌的演奏速度就没有快起来过。

    张杰虽然性子有些狂傲,但却不是草包,他比很多人都清楚。秦放歌现在这样的极慢板演奏速度,对一个人的钢琴功底,要求更为苛刻。

    很多学生都喜欢弹快的曲子,仿佛因此就可以不用动脑子,只用手去演奏就好。慢节奏的曲子,不用想也知道,最重的是感情,这也恰恰是绝大部分人的硬伤,没有感情积累,真的很难弹好。看看那些早期就成名的钢琴演奏家,没几个是以弹慢曲子出名的。感情人生积累不够,就只能模仿想象,这样弹出来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就拿张杰自己来讲,他弹得最多的就是路德的作品。路德的作品是有相当大的难度,但研究的人很多,情感的话,大部分也都能理解。他再浪漫多情,敏感忧郁,这样的感情也是可以演奏出来的,因为大部分学生也都有这样的感情。

    像乐圣克利斯朵夫的作品,张杰就相当有自知之明,不轻易去碰,练习最多的,也就是那几首广为大家所熟知的作品。克利斯朵夫的人生就是个悲剧,他的确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天才,才华横溢,可他性格暴躁,曾经疯狂地爱慕过一个姑娘,最后却把人家给吓跑了。他和公爵夫人有过一段情史,最后却成了他颠沛流离,流浪异国他乡的导火索。他一生中没有成过家,参加过工人暴动,和人打过架,饿过肚子,隐居过,尝尽过世间的苦楚。但这一切,并没有击败他,反而成就了他伟大的灵魂,写出了与人生,与命运,与社会抗争的煌煌巨作。

    没有社会人生积累的人,根本就不敢去演奏他的作品,尽管大家对他的评价相当高。就算是知名的钢琴家,从来不弹克利斯朵夫的占了绝大部分,有的钢琴家则是只弹克利斯朵夫,感觉就像是两个极端一样。

    而克利斯朵夫的作品,从来就不是以炫技快速出名的,他的作品中,最重要的是感情,那种缓慢但却贯穿始终的各种感情。

    正也是因为这样,张杰也越发认清楚,秦放歌这家伙绝对是个怪物。

    他在这首b小调奏鸣曲中,最重视的,也就是情感的表达,还不是常人所理解的那种。

    张杰自认也是听曲无数的人了,可这首曲子里所蕴含的感情,他听得却很是迷糊。那些缠缠绕绕的,慢吞吞的,究竟是些什么玩意,真是纠结死人了。就不肯来点痛快的吗

    要是都像第二乐章里面,那些优美动人的旋律该有多好,他这是文艺青年,不纠结不舒服斯基吗

    可张杰偷偷看曾在理,他在听这些乐章的时候,却是相当地动容,那感觉,好像触动到了他灵魂深处的东西一样。

    张杰看到曾在理眼角还有泪水划过的时候,心中更是升腾起一一万头某种动物的冲动。

    这感情,他和曾在理秦放歌他们,活在不同的两个世界,张杰自己,怎么就没有那么深刻的领悟和感动是人生积累不够的缘故这尼玛,秦放歌比他岁数还要小,即便他是创作者,没人生岁月的积累,也创作不出来这样深刻的作品吧

    “这首曲子写得太好了简直写到我心里去了,秦放歌好样的”等曾在理听完整首曲子后,泪流满面忍不住发出这样的感叹时。

    张杰更只能在心底哀叹,难道自己一直活在梦里

第129章 谦虚() 
秦放歌弹完这首奏鸣曲后,就离开钢琴站了起来。-书友上传-看最新更新章节

    而曾在理刚刚是一边看手稿,一边听秦放歌演绎这首奏鸣曲的,秦放歌写这首奏鸣曲并亲自弹出来,效果真是非比寻常的好。

    而这会,曾在理打算趁着感觉还在,再仔细品味一下这首曲子。就让张杰自己先练会琴,秦放歌自己随意就好。

    秦放歌就说他欣赏一阵张师兄的钢琴,刚刚在门外听他弹歌德的曲子,感觉相当不错。

    张杰这会倒是知道谦虚,还解释说,“这首协奏曲我也是刚练没有多久,让你见笑了,主要以前没有管弦乐队合练”

    秦放歌点头,还说他还没和管弦乐队合作过,羡慕张杰有这样的好机会。

    张杰回头看曾在理专心研究手稿,没空来听他们说些什么,就摇头说,“不过是和音乐学院的管弦乐队合作,他们每年的成员都有变化,每周也抽不出多少时间来练习。要是能和西南爱乐乐团合作的话,肯定效果会好很多”

    “也是个不错的机会,一步步来嘛”秦放歌说,他能想象得到,音乐学院的管弦乐团,毕竟不是专业的,水平肯定不会高到哪里去。

    至于西南爱乐乐团,这个就是专业的交响乐团,是政府出钱赞助的事业单位,代表着整个西南省的脸面。可想和他们合作,可不件容易的事情,除非你钢琴弹得特别好,还要有关系才行。

    找来西南音乐学院的管弦乐队合作,光靠张杰自己都不行,还是得钢琴系的老师们出面,曾在理这个老好人肯定出力不少。看这样子,张杰还是很认命,至少他绝口不提要和国外那些交响乐团合作,感觉像是能和西南爱乐乐团合作就很满足。

    张杰也就不提这事,先练起琴来,张杰自己在弹,并没有跟秦放歌讲他要弹什么。

    真说起来,这也算是考验秦放歌记忆中乐曲数量的时候。

    只是,对秦放歌来讲,这根本就难不住他嘛

    张杰并没有继续弹歌德的钢琴第一协奏曲,弹的是歌德的第五叙事曲,秦放歌猜测这可能是张杰最拿手的曲目了。

    这首第五叙事曲,也是歌德五首叙事曲中,难度最高的。它的规模相当宏大,结构也最复杂,内容相当深刻,要求演奏者要有非常高的技巧和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秦放歌自己只弹过第一叙事曲,但第五叙事曲的录音,他还是听过的,是把毕身心血都花在演绎歌德作品的钢琴大师弗兰的版本。弗兰的师父的师父就是歌德,算是一脉相承的,对歌德作品的把握,是相当精准的。

    这首叙事曲很长,有十二分钟之多,明显感觉得出来,张杰是在这首曲子上面下了苦功夫的。这首不是协奏曲不需要和乐队合作就能演奏,可以作为考试的曲目,还可以单独拿上音乐会演奏。

    只是很想要把这首叙事曲弹好的话,真心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作为歌德的最后一首叙事曲,他创作这首曲子的时候,是他四十岁重病的那年,融入他对人生的体悟,比如爱情,比如死亡,比如希望,属于技术与感情并重的经典之作。

    张杰到底是个年轻学生,想要在这首曲子里,通过钢琴的演奏,来表达出这样沉重的情感,多少还是有些勉强。

    没有岁月的沉淀,没有足够的经历,让他的琴声有些飘。音色的话,也没能把握到最佳,尤其这是还是首多声部的作品,如果不能把每个声部的特点都弹出来的话,整首曲子就失色太多。至干什么小和弦啊,八度啊,这样的基础技术型问题,要是不能解决的话,根本就没办法弹这首曲子。

    如果让秦放歌自己来弹的话,肯定就不是这样的。

    歌德所面临着重病的威胁,感觉到了死亡的味道,这首叙事曲,也可以说是他在回想他的一生坎坷。从小所热爱的国家富饶美好,可在战争来临之际,他就家破国亡,流落异国他乡,过着凄凄切切的生活。即便生活中有美好的爱情,但最后却是无疾而终,歌德这浪漫主义音乐家,也步上了很多天才音乐家的后尘,没有完整的家庭生活。不过歌德还算好,他的情人起码是离过婚的,要恋上有夫之妇的,那结局更凄惨。

    当然,有妻子的音乐家,也不见得就生活得幸福安宁,老婆出轨的有,甚至有不理解丈夫事业,把珍贵的手稿用来垫桌子当柴火烧的都有。

    感觉这些天才音乐家,在生活上没几个过得称心如意的,穷困颠沛始终伴随着他们大部分人。

    但正是有了这种种常人难以理解的幸福,以及坎坷和磨难,也让他们在激烈的情感与生活爆发下,创作出一首首不朽的音乐华章。

    秦放歌是有经历的人,还曾经死亡过,在死亡后灵魂飘荡在无尽黑暗的那段岁月中,他也曾回顾他曾经普普通通的一生,但最后让他坚持下来没有崩溃的是,不是过往的种种,而是他最钟爱的音乐。

    张杰充在他眼里,充其量就是大号的小屁孩一个,秦放歌看他炫耀式的演奏,也不去跟他置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