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103章

重生军工子弟-第103章

小说: 重生军工子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4000万;这次卖系统6000万;还有巴基斯坦的第一笔合作经费一亿两千万,前前后后两亿多,还不说后续的。仅仅是这几个项目,就足够基地以后过日子……”郑宇成认真地对谢凯说道。

    谢凯还真没考虑过为基地赚了多少钱。

    不算巴基斯坦的项目经费,短短三个月不到,基地从几个月发不出工资到进账一亿三千万,实在是有些吓人。

    “还有游戏机等项目,那个也不会少。”郑宇成说道。“你为基地做的贡献,不能不奖励,不然以后让人知道了会寒心的!”

    “十万奖励,我不是都拿了么?”谢凯疑惑地问道。

    他做这些事情,并没有考虑过自己得什么好处。

    “公开奖励现金不合适。我们基地情况特殊。”郑宇成继续对谢凯说道,“如果你在基地银行存二十万,要不了一天,整个基地就会传遍。”

    “二十万?这么多!”谢凯有些咂舌。

    郑宇成这是用糖衣炮弹来招呼自己。

    “相比你为基地搞到的,只是很小一个数目。在前几天我们商量了,你小子喜欢钱,就给你奖励钱呗……”郑宇成平静地说道。

    谢凯尴尬地低下了头。

    那不是之前刚重生,脑子还没清醒么?

    想要什么?或许,只希望404不走上原来老路,不愿意看到404很多为国防奉献终身的人到头来连医药费报销都困难。

    或许更希望看到国家拥有先进的装备出自404?

    他没有发现,从小被父辈影响,骨子里,根本就没有去考虑好处的事情。

    之前郑宇成跟他坦诚谈话,告诉他有游戏机公司股份也没有谁在意,谢凯就不知不觉地放开了手脚。

    “游戏机公司,你小舅给你股份也不可能太多。我们研究后,决定给你二十万奖励。这笔钱通过对某个能赚钱,你感兴趣,跟我们基地又没有关系的项目投资,这样也不容易引起别人注意。”郑宇成说道,“本来准备回去跟你谈这,你说如果你经营什么的,我想那二十万够了……”

    谢凯突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老郑,你们这是想要让我被感动,然后任劳任怨由你们驱使?”最终,只能说出这么一句。

    郑宇成不屑地说道,“别把你自己看得太重要,换成别人做出如此凸出贡献,一样奖励。你这升不了职,加不了薪,只能如此不是?”

    郑宇成这话说得随意,谢凯却清楚郑宇成他们在自己身上下的赌注有多大。

    这糖衣炮弹,是吃呢,还是吃呢?

    “这事情要是上面知道了,你们不怕被处理?”谢凯好奇地问道。

    “摸着石头过河,我们没问上级要一分钱的经费,自力更生,这事情又不是见不得人的。别的单位花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也没有我们基地花二三十万取得的成果,上级能说什么?瞧瞧徐明生他们厂,砸了几百万,整个厂子的人快饿死球了……”郑宇成撇嘴说道。“这也亏老子眼光好。”

    “……”

    谢凯还能说什么?

    什么都不能说。

    二十万,在84年,有多值钱,能干多少事。

    郑宇成他们这是为了告诉自己,他为基地干事,基地不会不为他考虑。

    他得了好处,一点风险都不会有。

    “你不用想太多,基地本来就要裁撤了,所以不存在你担忧的问题。包括你自己,有了钱,以后成为基地负责人的时候,不会用基地动公款给自己花……”郑宇成的话,很明白地告诉了谢凯,这是为他以后铺路。

    自己有钱,根本就不会去动用公款,免得因为这些事情而被上级处理。

    他学生时代赚的钱,谁能说什么?

对不起大家,今天就四十更了() 
如题,对不起兄弟们了,原本以为有四十三章存稿,不会欠账,却没想到,兄弟们如此给力,月票即将突破一千张,首订快2800,均订也有快两千了。

    刚才统计了一下,月票加更还差8更,还有个盟主4更没有加,累积打赏也有五万币没有加更,一共就是14张加更。

    感谢兄弟们的给力支持。

    据说现在排在月票榜第六,葫芦今天一直都没有看,还是几个兄弟发的截图,不知道后面能不能保住这个位置,希望有月票的兄弟们都砸出来,不要心疼葫芦因为欠账会拼命码字而不砸票。

    从昨天下午两点开始,到凌晨三点,今天早上七点开始,一直到现在,就中午跟晚上吃饭离开过电脑前,葫芦一直都坐在电脑前修改存稿,原本四十三章,修改后,只有38章,晚上还是码了两章才实现自己四十更的承诺。

    看过军工帝国的兄弟们应该知道,军工子弟里面的文字,阅读起来更干练,没有军工帝国那么多废话,错别字肯定还是有,但是绝对少很多。毕竟之前军工帝国是没有修改的,军工子弟不断在修改。

    兄弟们给力,葫芦自然得对得住兄弟们,不能水,不能随意写了就更新。

    存稿已经没有了,明天开始,就只能每天现码字。葫芦会尽量争取每天五更六更,不为别的,就为兄弟们手中的月票,订阅。

    所以,让葫芦欠大家更多吧,每天争取两更保底之后,还四章加更,兄弟只要给力,葫芦不到如同现在这样手已经无力敲字,肩膀疼得厉害绝对不会休息。尽量保证每天六更!

    葫芦需要兄弟们的月票,订阅来给动力,希望有那种还账的压力刺激葫芦码字。

    最后吼一声,完成了四十更,有资格向兄弟们求订阅,求月票了!

    砸来吧,让葫芦最好下个月都还不完。

    你们敢砸,葫芦就敢拼命,咱们题材小众,葫芦写的故事也不精彩,就只能靠更新来拼了。

147 厉害了,742厂,等着老子来收购吧(求月票)() 
郑宇成的话已经说得如此直白,谢凯如何还能拒绝?

    对他来说,这也是好事。

    他跟父母对钱没什么需求,未来社会变化会非常快,到他孩子的时代,将会是一个拼爹的时代。

    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孩子考虑。

    如同父母一样,他们曾为了自己进入一个外界不知道的项目,很多年才能见上一面,为的就是不让他在档案上留下污点,为他的前途。

    换成其他这个年龄的人,不会考虑这些,他是老男人,重生前的那天晚上,不就是因为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为了儿子的婚房决定离开奋斗了半辈子的岗位下海?

    他原来没孩子,现在却不能不考虑。他其实有过孩子,只不过,还没看到孩子来到人世,孩子就离去了。

    所以,他没有再拒绝,而是默默接受了。

    第二天一大早,郑宇成就跟老黑两口子谈这事情,由他们出钱扩大黑子家的店,按谢凯的意愿搞设计,经营。老黑两口子笑容满面地点头,哪怕他们出地方,出手艺什么的,谢凯占70%的股,也没任何意见。

    田莉当即摇身一变成了秘书,起草了一式三份的合同,由谢凯跟老黑两口子各自签字,盖章,郑宇成给了两千块钱的定金,就算完事儿。

    谢凯腰身一变,又成了农家乐老板。

    这一刻,谢凯才知道老黑两口子的名字,老黑叫何二黑,他媳妇儿叫邓秀兰。

    晚上睡车里的徐明生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昨晚还觉得几人是骗子,为了不让他们跑了,老黑两口子让他睡房间,他死活都没同意。

    摆在他眼前的两千块钱,可是实在的。

    “你们一个项目,如此容易就决定了?不用开会讨论?”徐明生问着郑宇成。

    郑宇成指着谢凯说道,“私人投资,跟谁讨论?”

    老黑两口子也没想到,对方如此痛快,两摞还散发着油墨香的大团结,让他们的手都抖了起来。

    竭力邀请两人中午了吃饭再走,却被拒绝。

    虽然明知道742厂没有合作可能,谢凯还是准备去试一试。

    他手中的68000芯片,国内只有742厂的生产线可以生产出来,特别是封装工艺,这年头没可能送到国外去封装的。

    742厂引进的东芝3英寸5微米双极线性集成电路生产线,是全国范围内整个八十年代引进规模最大,涵盖全产业链的生产线。

    从硅材料制备的拉制单晶棒到硅片切、磨、抛工艺制成;从产品的电路、版图设计到掩模版制造;从前道工序芯片制造到后道工序封装测试及可靠性失效分析;从支撑保障的专用设备、关键材料制造到纯水、气体制造、变电、空分、空压等动力条件提供及“三废”处理系统,涵盖了整个集成电路的完整产业链。

    只要跟742厂达成协议,他们愿意生产68000芯片,以后国内的工控芯片,甚至微机处理器的CPU,都能自主生产。

    邓秀兰热情地介绍在742厂弟弟给两人,希望帮谢凯以及郑宇成牵线搭桥。

    不过她弟弟只是一名普通技术工人,也就能见到车间主任,谢凯跟郑宇成都没有这么多时间慢慢去认识742厂各个领导。

    郑宇成直接给熊建功打电话,再由熊建功亲自打到742厂,等了好一阵才有一个干事到厂门口接几人。

    最后把他们带到了生产调度室。

    “几位,实在不好意思,厂长跟书记都出国考察了……”负责接待几人的是742厂生产计划部部长陈一鸣,见到郑宇成,微笑着伸出了手。

    一个胖子部长。

    倒也算对口,郑宇成找上面,说的是有图纸需要加工。

    “没事儿,您能给安排也行。”郑宇成见到这胖子脸上笑容,暗叹一口气,挤出笑容,伸出了自己的手。

    “熊部长刚刚打了电话,只要我们能做到,责无旁贷。”陈一鸣满脸诚恳。

    郑宇成把要求给说了,听到说要对生产线做出调整甚至改进,芯片并不是用于彩电的集成电路,而是更复杂的集成电路,陈一鸣的态度就发生了变化。

    “郑主任,这条生产线,从引进到现在,虽说前后工序都已通线投产,由于技术原因,我们产品成品率一直不稳定。生产线的产能距离设计产能还有很长的路走……全国上百条彩电生产线都在等着我们配套……”陈一鸣皮笑肉不笑地说道。

    忘记了刚才还说责无旁贷。

    “我们有全套技术图纸,利用你们现有工艺,稍微改一下,就可以生产。”郑宇成并不在意对方的态度,“需求量很大。”

    对方虽然微笑,一开始就表现出了拒绝。

    “有多大?”陈一鸣不屑地问道。

    “几十万枚!那芯片设计改型后也可以用于彩电,让彩电性能更好。这样一来,就能让数量更大。”郑宇成说道。

    “几十万枚?”陈一鸣笑了笑,“郑主任,您知道我们的设计产能是多少吗?742厂生产线设产能是每月生产1万块3英寸硅片,年产2648万片集成电路,几十万枚的产品,调整生产线,会影响我们的产能,何况我们现在还没达到设计产能……”

    陈一鸣话中的不屑,没有丝毫的隐藏。

    对于几十万这种只占他们年产量百分之一的小单子,他们根本看不上。

    何况还得改线,那不要钱?

    “等厂长回来,我会向他汇报,到时候我们研究讨论一下再给答复吧。不过我个人建议不要抱太大的希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