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锦绣重生:天价豪门千金 >

第248章

锦绣重生:天价豪门千金-第248章

小说: 锦绣重生:天价豪门千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虽然看不起吴老头,但是秦老他还是不敢得罪的,见秦老似乎看不起他,生怕秦老误会他没本事也没胆量,忍不住朝着霍思宁冷哼一声:

    “你既然要赌,那我就陪你赌,不知道小姑娘你想要赌什么?”

    吴老头见马立文欺负他就算了,居然还想要欺负一个小女孩子,面色顿时冷了下来,黑着脸沉声斥道:

    “马立文,我劝你适可而止!你也大半辈子的人了,欺负一个年轻小辈,就不怕遭人笑话?”

    马立文不以为意,笑道:“我什么时候欺负她了,这分明是她自个儿提出来的!她既然不知轻重,那我就替她师父好好教育一下她低调做人的道理,免得她揣着半桶水满世界淌,落了她师父的名声!”

    霍思宁的眼中闪过一抹厉色,怒极反笑:“好,我跟你赌,我倒要看看,究竟是谁落了他师父的名声!”

    说着霍思宁就从包里掏出支票签了一张一百万万的银行本票:

    “这是一百万支票,我若是输了,这一百万归你。你若是输了,就由你来支付吴老孙女儿的手术费用!怎么样?”

    马立文听到这话有些迟疑,然而他一抬头看到屋子里众人都用嘲讽不屑的眼神看着他,顿时心中火起,立刻抬起下巴扬声道:

    “我有什么不敢的?别说一百万了,就是五百万我也奉陪!不过你这支票能兑现么?”

    五百万也奉陪,这样的大话说出来,马立文的眼神明显心虚,不过他的一双眼睛斜睨了霍思宁一眼,反而怀疑霍思宁开出来的是空头支票,根本不能兑现。

    “如果你怀疑她的支票不能兑现,那用我的怎么样?!”

    就在这个时候,门外忽然响起了一个爽朗而富有磁性的声音,众人回过头去,就看到顾叙从屋外走了进来。

    霍思宁的脸上顿时露出了一丝笑意,顾叙冷冷地看着马立文,二话不说就从他的胸前口袋里掏出了支票,三两下写了另外一张支票。

    “这是华夏银行的一百万本票,由盛唐集团开出,想来马教授应该就没有疑议了吧?”

    马立文不认识霍思宁,觉得她一个小姑娘根本不可能轻易动用一百万的巨款,但是顾叙他却是认识的,也知道顾叙在盛唐集团是什么职位,所以顾叙开出来的支票他根本不怀疑。

    但是马立文看到顾叙替霍思宁出面,却是吃了一惊,他下意识地看了看霍思宁,心中暗暗猜测着这两个人的关系。

    秦老也对顾叙这突如其来的主动有些错愕,他看了看顾叙又看了看霍思宁,忽然想到了什么,看着顾叙询问道:“这小丫头,难道就是前阵子那个……”

    话未说完,欧阳军就接口道:“她就是霍思宁。”

    秦老到嘴的话重新咽了回去,看了看朝着自己使眼色的欧阳军,了然一笑,不再多嘴。

    马立文没听说过霍思宁的名字,所以不知道这小姑娘是什么来历。

    不过他觉得自己掌握了绝对的证据,所以并不担心霍思宁会玩出什么花样来,遂拿起顾叙那张支票确认了一遍,点头道:“我没有异议!”

    顾叙主动写支票替她解围,霍思宁也没有拒绝,因为她知道一会儿顾叙就可以将这张支票收回去。

    “欧阳大哥,麻烦你帮我取一把小刀过来。”

    霍思宁对着欧阳军吩咐了一句,这才转过头来看向吴老头,笑着问道:“吴老,这画您既然要撕毁,不如交给我来处理如何?一会儿我做什么,希望您不要阻拦。”

    吴老头这会儿虽然不知道霍思宁要做什么,但也知道霍思宁肯定是想帮自己,当然没有异议,连忙点头道:“丫头你只管处理,不要有什么顾虑。”

    既然得了主人的同意,霍思宁也就不担心了,直接将欧阳军递给她的小刀给接了过去,抽掉那幅画上下卷轴的轴杆,直接就用小刀在画的边角处磨了起来。

    看到霍思宁的动作,众人顿时愣住了。

    其他人看不懂霍思宁的动作,不代表秦老和马立文看不懂。

    尤其马立文还是专门研究古字画的,对于古字画自然十分熟悉,所以看到霍思宁的动作,他立刻就明白了霍思宁的目的,脸色瞬间就白了。

    。。。

第442章 画中画() 
霍思宁将小刀在边角处摩擦,显然是要将画纸分层。

    马立文心中开始忐忑起来,难道他真的看走了眼,这画纸下面,真的还另有文章不成?

    霍思宁可没有管马立文这会儿是什么表情和心思,她小心而专注地磨着边角。

    这幅画面上的这层纸为生宣纸,在不损坏画纸本身的前提下,需要极有耐心才能将画纸和底层的熟纸包浆给分开。

    霍思宁空有理论却缺乏实践,这是她第一次做这事儿,所以手法并不熟练,等到将画纸磨开,她的额头都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但是她这会儿也顾不得这些了,而是轻轻地将第一层宣纸掀开。

    看到下面那张完整的图纸,所有人都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在霍思宁缓缓将第一层熟纸撕开后,在这张完整的仿品李端端落籍图下方,竟然暗藏玄机!

    谁也想不到,另一张李端端落籍图赫然就藏在了赝品下面,在这张图纸上面,左侧第一个红印章为“学圃堂印”四字,正是唐寅的私印。

    更让大家感到惊讶的是,在这幅画上,除了唐寅的私印之外,还有四五个其他的私印,里面的私印霍思宁认得不多,只有两个说得清来历,清湘老人和板桥先生。

    “清湘老人”原名为石涛,是明末清初绘画极有灵气的一代宗师。

    石涛身世坎坷,出家为僧后又半世云游,正是这样的经历让他的画风别具一格。

    无论是人物画还是山水画,他都能刻画出与其他人不同的韵味,用笔纵肆,墨法淋漓,格法多变。

    “板桥先生”自然就是郑燮,也就是世人俗称的郑板桥了,他是清代画师,扬州八怪之一,他的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

    这两个人都在唐伯虎的这幅名画上盖下了私印,足以证明这张画的真实性。

    这时候大家的视线才落到这幅画上,唐伯虎的李端端落籍图,居中处作者一位头戴文生巾,留八字须的书生。

    书生倚坐桌前,他的面部神情和悠闲坐态,无不显示其儒雅的气度和风流。

    左侧书案两边是两位婢女,一女着红色套裙,一女着白色衫群,色彩明艳,极有层次感。

    居右席的来客,就是李端端。

    她手执一朵白牡丹,姿态文雅,楚楚动人,一颦一笑都充满风情和韵味。

    李端端身后的随从侍女一共四人,将李端端围绕其中,宛若众星捧月一般,凸显李端端的地位之重要。

    图的背景为山水大屏风,屏风上题作正是崔涯的诗:

    善和坊里李端端,信是能行白牡丹。谁信扬州金满市,胭脂价到属穷酸。

    和第一张仿造的李端端图相比,这张画中画里面的人物无论是神态还是举止都显得格外生动,就连人物的衣饰线条都比第一张流畅清细。整张画色彩艳丽清雅,洒脱随意,格调秀逸。

    唐代美女多体态丰盈优美,神情慵懒惬意,这与唐代的民风和当时的繁盛大有关系。

    从这张画就可以看出,李端端以及众多的婢女并没有作为女人的自卑,相反的反而隐隐有一种高高在上睥睨一切的感觉,这才是唐朝仕女的风范。

    没有人会再认为这张画中画是赝品了,所有的人都对此感到不可思议。

    当年溥仪究竟有没有将这张画带到新满洲这都不重要,让所有人好奇的是,这张画究竟是到了谁的手里,又是谁要将这张画作假,用了一个如此巧妙的手法将这幅画隐藏在赝品下方。

    在古代,山水人物画多使用生宣纸来描绘,这样的纸吸水性好,润墨性强,尤其适应于泼墨画、写意画。

    用这样的纸来绘画,笔触细腻,干,湿,浓,淡变幻多端,层次分明。

    所以在明清甚至民国时期,绝大多数书画家使用的都是生宣纸。

    古代的画在作完之后都会经过装裱处理,卷轴下一般还会再布上一层熟宣纸。

    熟宣纸是由生宣纸经过加矾,讶光,拖浆,填粉,深色,洒金,加蜡、施胶等工序而制成。

    因为包浆的缘故,熟宣纸纸张很厚,不易透气,这种纸作书画不易走墨晕染,却适宜于楷隶书,而且耐保存。

    因此这种纸多用于装裱,包浆的时候将生宣纸呀糊贴附在生宣纸上。

    那位作假的人正是利用熟宣纸厚这个特点,将两张生宣纸压到了一处,又用了特殊的方法,将真正的李端端落籍图隐藏其中。

    加之这人又在第一张生宣纸上也仿着画了一幅一模一样的李端端落籍图,把下面那张真品上面最容易显露出来的红色铃印掩盖得天衣无缝。

    最巧妙的是,这样件“仿品”李端端图能让人很容易就能判断出来是赝品,从而失去收藏的兴趣。

    就是利用了所有人对赝品不感兴趣的心理,这个作假的人将一幅真品藏在了假画中,从表面看完全看不出下面还另有乾坤。

    这张李端端图的“仿品”辗转流落,不知道经过了多少人的手,都没有一个人看出来这幅画的端倪来。

    “难怪这张图这么多年都没有听到半点消息,原来是藏在了赝品里头!”

    得见一幅天价孤品现世,秦老又是激动又是感慨:“这张画的虽然是使用最传统的办法来裱糊的,但是绝对是出自名家之手,裱糊法能达到如此高超的记忆,这个人绝对不是无名之辈。”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他使用的应该就是已经失传的雾隐法。”

    “雾隐法?”几个人都没有听过,顿时好奇地看着秦老,竖起耳朵听。

    秦老点了点头,将他所知道的失传记忆娓娓道来:

    “雾隐法据说的宋代极为有名的一种装裱手法,本意是为了修复某些受损伤的古画,掩饰其瑕疵能让画显得更完美。”

    “但是后来慢慢地有了改变,雾隐法使用的范围也就变得广泛了起来,不少人用雾隐法将收藏的古董藏起来,做成看不透本质的样子,让人误以为是赝品,因而不会对其产生觊觎心理。”

    。。。

第443章 秦连山() 
“据说雾隐法这种掩饰手法不仅让人看不透东西的本质,还能对所掩饰的物件起很好的保护作用。”

    “不过这种掩饰法做起来非常麻烦,要用上很多罕见的材料,还要加上特殊的配方,这个配方据说在明代就失传了,真没想到我在有生之年居然还能看到这样的东西。”

    秦老一边打量手中的这幅李端端图一边感慨道:

    “我们这几个糟老头子眼拙,打了眼了。若不是小丫头眼尖,只怕这么好的一幅画,就要被那头犟驴给毁了!”

    秦老说完还不忘回头白了吴老头一眼,那吴老头嘿嘿笑了两声,有些尴尬地搔搔头,这才不好意思地看着余老头讷讷道:

    “老哥们儿,你看现在这画儿既然不是假的,咱们之前商量好的事……”

    “你不是要撕了它吗?怎么这会儿倒是眼巴巴地盼着它换钱给你孙女治病?这画我不收了,你自己留着。”

    秦老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