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锦绣重生:天价豪门千金 >

第696章

锦绣重生:天价豪门千金-第696章

小说: 锦绣重生:天价豪门千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霍思宁拉了拉李萱冰,两人齐齐上台,不过两人看的不是梁睿城那只青铜壶,而是徐世龙的那一对青玉合卺杯。

    霍思宁和李萱冰年纪都不大,两人对古代的一些皇室风俗都非常感兴趣,尤其这青玉合卺杯还是帝王和皇后曾经使用过的东西,里面隐含的浪漫因素太多,如今近距离的观察这杯盏,让两人心中都禁不住遐想连篇。

    当然,在看过这杯盏之后,霍思宁还是免不了伸出手,悄悄地探到了那展台托盘底,开启了天眼。

    这是她的职业习惯,就算是再怎么看真的物件,她还是喜欢用天眼再确认一遍。

    这样一看,霍思宁便愣住了。

    她之所以会愣住,倒不是因为她眼前的这一对青玉合卺杯,因为这对杯子上面紫气浓郁,与她那只从周庄无意中捡漏得来的月下白玛瑙的紫色灵气可以说是不相上下,足以证明这对杯盏确实是明朝的物件。

    她会愣住,是因为梁睿城拿出来的那只青铜壶。

    在舞台上的这个展示台,足有三米长,而正在转动的装有青玉合卺杯的展示托盘,在展台的左侧位置,在这个转动的托盘一米多的距离之外,正是梁睿城放置青铜壶的位置。

    霍思宁的天眼有透视的功能,以前能透视的距离并不远,但是随着她运用得越来越纯熟,到如今,天眼开启之后,所能看到的范围,已经足有方圆近十米了。

    所以在她利用天眼透视那对青玉合卺杯的时候,也顺便就看到了梁睿城的那只青铜壶的情况。

    正是这一看,她才会愣住。

    因为梁睿城跟前的那只青铜壶,表面根本一点紫气也没有,而在那只壶的内壁最里侧靠近那对兽耳的左侧位置,赫然就刻着两个米粒大小的楷体字——钟仿!

    看到这一幕,霍思宁心下不由得一惊。

    钟仿这两个字,或许别人不熟悉,但是对于霍思宁来说,却是再熟悉不过的两个字,因为这两个字,她专门去过太城博物馆,也被周世涛委以重任,甚至还在东都新年祭上掉包了一件越窑秘色瓷。

    这两个字,总是神出鬼没,给人一个措手不及,就连周世涛都颇为忌惮。

    为了找到制作钟仿的人,周世涛苦苦找寻了二十多年,只可惜却一直没有结果。

    在东洋的时候,霍思宁倒是无意中从那渡边尹康的口中得知了钟仿的一丁点线索,知道了钟老鬼这个人名,只是即便是这样,他们仍然对钟仿一无所获。

    钟仿是古玩圈子里的一件辛秘事,可能一些人并不清楚它有多可怕,但是只要了解一点的人,基本上就谈钟仿色变。

    但是显然,这位正得意洋洋侃侃而谈的梁睿城先生,并不知道自己手中的这只青铜壶,就是一只钟仿。

    霍思宁嘴角不由得微微勾起,眼中露出了一丝幸灾乐祸般的笑。

    梁睿城既然能找骗子去她那店里捣乱,那她也不必给这样的人留什么面子,她若不把这场子找回来,又怎么咽的下这口气呢?梁睿城对她玩y招,她就正大光明地打脸,这样总不能说她不够君子吧?

    霍思宁心下一动,略思索了一下,就计上心来。

    看完了青玉合卺杯,她和李萱冰二人就回到了各自的位置上,这时候,徐世龙在询问了一遍,确定没有人再上台看他那对玉杯之后,便让人将他那对杯子给重新收入了锦盒中。

    展台托盘空了出来,梁睿城便小心翼翼地将他那青铜壶放到了那转盘上。

    很快,就有对那青铜壶感兴趣的人走上了展台,开始细细观摩起那只青铜壶来。

    这一回,周世涛倒没有如之前看那只青玉合卺杯那样迅速地冲上去,也不知道是他自己也觉得不大好意思了呢,还是因为他对那只青铜壶并不感兴趣。

    不过,霍思宁猜测应该是后者,因为她觉得,她这师父的字典里面,大约就没有“不好意思”这个词儿,当然,这话霍思宁是万万不敢说出口的,真要被师父听到了,那她接下来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第1188章 看不准【求票】() 
台上的人走在仔细打量这只青铜壶,有几个还带着高倍放大镜,一边审视一边沉吟:“器型,年代,包括纹饰特征都很清晰啊……”

    有人带着白手套,直接抱起那青铜壶掂了掂,点头道:“质量也没问题。”

    旁边庄向阳摘下了老花镜,也忍不住啧啧赞叹道:“锈色和包浆都非常完美,没什么瑕疵。”

    看过东西后,台上的人纷纷散去,这时候,周世涛才对着石庆云笑道:“石教授,咱们也上去瞧瞧,看看这只被这么多人赞叹的青铜壶呗?”

    石庆云点了点头,两师徒四人都走上了台。

    梁睿城见到周世涛上来,目光一闪,也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眼神落到了霍思宁的身上一眼,y云暗涌。

    霍思宁故意装作不认识梁睿城的样子,随着周世涛走到了那青铜壶跟前,梁睿城这时候在一旁忍不住c嘴道:“周老先生,这样的青铜壶可是堪称经典,如今市面上这样的东西可不多了啊。”

    周世涛点了点头,走上前去就戴上了手套,低下头仔细看了起来。

    霍思宁也跟着周世涛凑了上去,之前她用的是天眼透视,对这只青铜壶并没有过多留意,这会儿近距离面对面,她又仔细地看了这件青铜壶一遍。

    在看过这青铜壶之后,霍思宁对钟仿又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那就是震撼和深深的佩服。

    这个转做古玩做旧的钟仿幕后人,真的是一个手艺超群的牛人,这样的天赋可以说无人能敌,先不论这人是不是走了错路,但是他的高仿手艺,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古今中外第一人,如果这人能够走正道,说不定早就成了一代宗师。

    霍思宁眼前的这只青铜壶,用r眼看过去,无论是铜锈颜色,还是铜壶的包浆和润度,都恰到好处,完全看不出来任何瑕疵。

    如果不是霍思宁拥有天眼透视,能够看到那铜壶内壁上刻着的简体钟仿二字,发现这铜壶壶身没有紫气,恐怕她也要被这只青铜壶给骗了。

    霍思宁心中不由得长叹了一口气,或许,正是因为钟仿制作精美足以以假乱真,所以周世涛才会对钟仿如此重视,持续多年调查有关钟仿的来历和出处,坚持要查到这个幕后做旧之人吧。

    毕竟这样的东西出现在市面上,根本让人防不胜防,也不知道现在古玩圈子里究竟还有多少人被钟仿所欺骗,一些精美的古董光是靠鉴定师的眼力已经不够了,除非科学鉴定才能检测得出来,周世涛这么做,一是担心钟仿毁坏了鉴定师的信誉,砸了古董鉴定师的招牌,二来也是为了平衡古玩市场,不至于让这个行业出现大乱子。

    也许是霍思宁一直盯着这青铜壶皱紧眉头的缘故,霍思宁的异常很快就被周世涛捕捉到了,周世涛忍不住轻声询问道:“霍丫头,怎么了?我看你好像心不在焉的。”

    霍思宁摇了摇头,笑道:“没事儿,就是想事情走神了。”

    周世涛是个人精,在古玩圈子里面混迹了这么多年的,自然不会听话只听表面意思,见霍思宁这么说,他心下一动,忍不住又看向了那只青铜壶。

    本来他也是看好这只青铜壶的,他在下面坐着的时候,就一直在看这只青铜壶,现在一番近距离观察之后,他觉得基本可以确定是一件大开门的物件,没什么好挑剔的。

    但是霍思宁这丫头在鉴定上面的水准一向很高,这让周世涛这个当师父的都佩服得紧,现在看到霍思宁表现出了异常情况,周世涛心下不免多想,难道他也看错了,漏掉了什么细节不成?

    正疑惑着呢,那边梁睿城却是有些沉不住气了,忍不住开口询问道:

    “周老,这青铜壶您怎么看?”

    见周世涛盯着这只青铜壶久久不语,梁睿城原本自信满满的情绪顿时一抽,心下微有点慌,急急的开口询问开来。

    周世涛看了看霍思宁,又低下头看了看那青铜壶,斟酌了一下,这才摇着头说道:

    “这物件表象很完整,无论是从锈色到润度都无可挑剔,但是我们鉴定古玩有一个点,那就是物件的完整度,一个西周物件,能够保存到九成的完整度,就已经算是超出我们鉴定范围的极品了,你的这个青铜壶,没有破损,表面任何瑕疵都没有,实在太过完美了,所以我拿不准。”

    周世涛这番话,让梁睿城顿时错愕,也让台下的众人惊讶不已。

    太过完美,所以看不准,这话听起来很荒谬,但是在古玩圈子里,的确是有这样的一句话,事出反常必有妖,所以也不能说周世涛这是在故意找茬。

    周世涛是古玩鉴定圈子里的权威,他若不说这东西有问题,大家肯定就这样混过去了,可是这会儿连周世涛都说看不准,原本在周世涛之前上台,对这家青铜壶啧啧称赞的那些人,就都不敢开口说话了。

    这些人再细细品味了一下周世涛说的那番话,一个个也品出味儿来了,看向那青铜壶的眼神,顿时就流露出了一种怪异的神色。

    这个结果,顿时就让梁睿城的心中升腾起一种不详的预感。

    他心下暗恼,本来他急巴巴地询问周世涛对这只青铜壶的看法,目的是想听周世涛夸赞一番,然后他就可以在这个会场出出风头,再想办法将周世涛跟这只青铜壶捆绑在一块儿炒作,把这只壶的价格炒上去。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位泰斗级的人物,在这只青铜壶上,居然没有铁口直断,反而是给出了他“看不准”这样的答复,这就大大超出了梁睿城所能控制的范畴。

    古玩圈里的“看不准”,一般可以理解为两层意思,一个就是拿不定主意的意思,另一个,则有表示东西可能有问题,是赝品或半真半假的意思。

    周世涛丢下这样一句模棱两可的话,让大家的目光都从欣赏转为了怀疑,把梁睿城原本算计得好好的一盘棋给打乱了,这让梁睿城如何甘心?

第1190章 现场砸开?【求票】() 
梁睿城冷眼看着,一旁周世涛没有说话,但是对于霍思宁的言论,他并未开口阻止,反而是带着一种欣赏与鼓励的表情,很显然是让霍思宁继续的意思。

    霍思宁继续道:“这个原因就是,几个月前,我在东洋的一次私人拍卖会上,曾经亲眼见过一件这样的青铜壶,因为时间相隔不是很远,所以我还能非常清晰地记得,那青铜壶无论是大小,器型还是纹路都与眼前梁先生的这一只,甚至连保存的完整度都别无二致。”

    霍思宁这话一出口,台下的众人顿时都安静下来。

    西周的兽耳壶能流传到今天的,本来就已经可以说是异数,更不要说有一对一模一样的青铜壶了,这样的概率太小,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这番话一入耳,大家看向那青铜壶的眼神就变了。

    梁睿城万万没想到霍思宁会说出这样一个原因,在看到台下众人的反应之后,他顿时就有些气急败坏,声音陡然提高起来,怒道:

    “你在胡说些什么?谁知道你在东洋究竟有没有见到过,你这口说无凭,谁知道真的假的!”

    霍思宁闻言一笑,抬起头来看向梁睿城:“梁先生,我这话还没说完呢,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