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大道朝天 >

第192章

大道朝天-第192章

小说: 大道朝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崖间传来数声猿啼,峰顶已无人迹。

    白猫从洞府里缓缓踱了出来,眯着眼睛望了眼秋阳,神情说不出的惬意。

    神末峰禁阵已开,它可以随时出来晒太阳,真是欢喜,只是有些遗憾无法再去井九头上蹲着。

    地面生起一道轻烟,伴着清楚的摩擦声,寒蝉跑了出来,小心翼翼地蹲在白猫的身边。

    ……

    ……

    神末峰有很多洞府无人使用。

    井九就在峰顶深处随便找了个洞府便走了进去。

    洞府里的设置很简单,一张石床,没有蒲团,壁上淌落清泉,除此之外再无旁物。

    他没有像别的修道者闭关那样或者结道印,或者布阵法,直接走到石床上坐下,显得很随便。

    他盘膝坐着,身体微微前倾,右肘落在膝头,右手托着下颌,开始沉思。

    他一想便是十余日。

    在这个过程里,他没有起身一次,没有饮一口泉水,就连姿式都没有任何变化。

    赵腊月等人确定他不怕打扰后,来看过两次,完全不懂他在做什么,只有一个感觉。

    沉思中的井九,真的很像双林寺那些著名壁画里的仙人,有一种庄严而神秘的美。

    ……

    ……

    某日,井九睁开眼睛,看着搁在身边的铁剑,微微动念。

    铁剑飞起,来到他的身前。

    按照青山宗或者是别家剑宗的修行法门,进入无彰境后,只要动念,飞剑便会与剑丸相合。

    这个过程一般被称为收剑。

    修道者收剑的方法则有很多种,有的会让飞剑直接消失,有的会一口吞下飞剑。

    还有些更偏门的收剑法,比如古剑派的长老更喜欢把剑丸运出体外,在空中迎回飞剑。

    对无彰境的剑修来说,收剑是最简单的事情。

    偏偏井九做不到,无论如何催动剑识,铁剑始终无法靠近他的身体。

    如果仔细观察,或者能够发现铁剑似乎有些敬畏,甚至可以说是恐惧。

第二十五章吞剑者() 
井九此生修剑,可以说得上是顺水行舟,一往无前,气吞山河。

    在突破相对困难、只能靠时间的抱神境界后,如果他能一直保持如此,赵腊月不见得能比他更快进入游野境。

    但在承意境圆满,准备破境入无彰之前,他便已经预知到了问题。

    所以究竟何时进入无彰境,他犹豫了很长时间,与赵腊月在世间游历三年,也始终没有下定决心。

    直到那年青山试剑,柳十岁经脉尽断,被逐出山门,他终于做出了决定,然后证实了自己的猜想没有错。

    他确实顺利地进入了无彰境,问题在于,他没有办法把飞剑收入体内,只能裹着布背在身后。

    梅会琴战的时候,很多修道者看着他身负长剑的画面,都很吃惊,桐庐还曾经嘲讽过他,哪里知道他的不得已。

    井九自然明白原因,只是不曾想到,如果要冲击游野境,这个问题会变成真正的大麻烦。

    从无彰境进入游野境,需要更加充沛的剑元,更加宁静的道心,最关键的是,修道者需要将神魂附在剑丸之上,与飞剑共养,直至心意真正相通,渐生灵意——这便是传说里的剑鬼。

    游野境现在的意思指的是此等境界能够剑出百里,修道者更能驭剑轻松游遍四野,但事实上最开始的时候,游野境指的就是修道者的剑鬼能够离开身体,由剑意驱动,在四野里自在游走。

    剑鬼在某些宗派也被称为剑妖、剑灵,能够完全承载修道者的神魂,可以说是第二化身,便如道门玄宗的元婴一般。

    道门玄宗的元婴是修道者最隐秘的存在,剑鬼也同样如此。

    与修道者本人相比,剑鬼很是弱小,很容易受到伤害。

    当然,随着修道者的境界提升,剑鬼也会变得越来越强大,越不容易催毁,若修道者成为通天境的大物,剑鬼带来的剑意甚至可以凌厉如实物,几乎可以等同于先天无形剑体!

    除了修道者自身的境界,剑鬼强大与否也与飞剑的材质有极密切的关系。

    仙阶飞剑当然更容易生出强大的剑鬼。

    而且剑鬼是修道者与飞剑的共魂,一朝产生,修道者与飞剑便再难分开。

    所以说修道者如果想要用层阶更高的飞剑替换原有的飞剑,最好在进入游野境之前便要完成。

    赵腊月破境入游野之时,虽然弗思剑不在身旁,但它早已认主,而且神末峰里到处都是它的剑意。

    当然,在这种情况下赵腊月还能成功生成剑鬼,不得不说,她在剑峰上的数年苦修才是真正根本。

    她是后天无形剑体,想要生成剑鬼,当然要比别的剑道修行者更加方便。

    井九的情况更麻烦。

    他没有想过换剑。

    莫仙师留下的这把铁剑最初阶层确实不高,但他两世修剑,非常清楚剑随人起的道理。

    只是他现在无法把铁剑收入剑丸里,如何以神魂养之?如何生成剑鬼?

    问题已经确定,他现在要做的事情便是找到方法把这道铁剑收进体内。

    静思十余日,他想出了七十余种方法,用剑识诸一演化,最终却全部失败。。。

    当初在柳家所在的小山村里,他用一年时间推演计算了很多事情,却唯独没有算过这件事。

    因为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修行有问题,却偏偏在这上面出了问题。

    这个事实让他有些尴尬。

    他看着眼前的铁剑,沉默了很长时间,忽然张开了嘴。

    幸亏他很快便醒过神来,觉得好生荒唐,心想自己又不是玩杂技的凡人,想什么吞剑!

    ……

    ……

    连番失败,井九已经确认自己此生修的剑道,与青山宗乃至朝天大陆所有剑宗的道都不一样。

    他必须走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数日时间过去,他做出了决定。

    这一次他不再试图把铁剑召回体内以神魂养之,而是用了血魔教的离魂秘法,把神魂抽离出身躯。

    这种局面下,即便是邪派功法他也要试一试。

    他还没有到游野境,按道理来说神魂应该很弱小,根本无法离体,但因为精神与剑识太过强大的原因,他的神魂竟真的飘了出来,看上去就像是无纸而生的一团幽火,在空中随风起落。

    井九看着那团火,沉默不语。

    如火般的神魂缓缓飘落到铁剑上,发出嗤的一声响,就像是一滴水落入炭炉里。

    井九毫不犹豫动念。

    神魂以最快的速度回到他的身体里。

    但还是晚了。

    一口鲜血从他嘴里喷出,落在石墙上。

    神魂遇到的所有伤害,都会毫无延迟、毫无减弱,甚至会放大无数倍地直接作用在意识里。

    只是一瞬间,他感受到了比凌迟更加可怕的痛苦,脸色苍白。

    但哪怕是这种危险至极、痛苦至极的情况,他依然不发一声,眼神还是那样平静。

    他闭着眼睛开始调息,确认神魂只是稍显虚弱,并无大碍。

    数十息后,他睁开眼睛,望向石壁上的斑驳血痕,隐隐有些忧虑。

    这不是他第一次流血,当年青山试剑,他折断过南山的蓝海剑时也曾经流过血。

    他不是在担忧方景天。

    当年他选择回到青山重新修行,除了方便更重要的原因便是安全。

    柳词与元骑鲸都在这里,不可能看着他出事。

    问题在于现在看来,就算是柳词与元骑鲸也解决不了他在修行上遇到的问题,这该怎么办?

    ……

    ……

    远方的果成寺里,柳十岁也面临着与井九相似的问题。

    他没有修行佛法的经验,连禅宗的知识都没有接触过。

    当年井九就教他读了一年书,如果不是后来西王孙教了段时间,只怕他现在连这篇经文都看不懂。

    当然就算他能看懂这篇经文的字面意思,也依然无法弄懂其间真义。

    他对着那篇经文日夜不停地思考,越来越焦虑,头发都快掉了。

    小荷很是担心他这样下去会不会真的变成一个僧人。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

    深冬已至,黄寺染雪,柳十岁依然没有进展。

    某天他忽然感觉到身体里的那些真元已经隐隐骚动起来,知道快要发作了,神情有些凝重。

    小荷犹豫片刻后说道:“要不……我去偷偷带个和尚回来?”

    柳十岁惊的说不出话来,就像刚生吞了一把剑。

第二十六章师者() 
看着柳十岁的反应,小荷赶紧解释道:“别误会,我是说请位僧人回来教你解经。”

    柳十岁说道:“禅子说要看我自己能悟几分,想来便是不让我请教他人的意思。”

    小荷眼睛睁的很大,神情很无辜,说道:“咱们偷偷做,谁能知道?”

    柳十岁摇头说道:“寺里的僧人们修为极高,此事不可行。”

    小荷认真说道:“我只是一直装着柔弱,其实很厉害的,而且那些厉害的大德都在后院,离我们极远。”

    柳十岁还是没有接受她的提议,又知道她无法无天惯了,警告了几句才作罢。

    深冬时节很是寒冷,柳十岁体内的数道真元终于冲突起来,他开始不停地咳嗽,脸色有些苍白。

    小荷很担心,好些次想要进寺里去求助,柳十岁有些犹豫,最终还是阻止了她。

    阴三前来取菜,听着屋里传出的咳嗽声,有些意外,向小荷问了几句。

    小荷无法明言,只好说柳十岁得了风寒。

    阴三越发觉得奇怪,心想修行者怎么会得病,更不要说你还是我青山的天生道种,说要进屋看看。

    他与柳十岁的关系已经很熟,小荷不便阻止,故意大声说了几句话,便带着他进了屋。

    柳十岁靠在床上,已经听着小荷的提醒,自然知道该如何说,表示已经用过几服药,应该再过些天便能好。

    阴三有些奇怪,只是他现在境界远没有恢复,无法像禅子那般一眼便看出问题,想了想后说道:“我能帮你什么?”

    这句话很简单,他说的也很淡然,但落在柳十岁的耳里却自有一种诚挚可信的感觉。

    柳十岁忽然福至心灵,问道:“你在果成寺多少年了?”

    “很多年了。”

    阴三心想如果从那次开始算的话。

    前代神皇遁入果成寺为僧,已经是三百多年前的事情。

    柳十岁问道:“那你读过佛经吗?”。。

    阴三笑了起来,说道:“很多。”

    如果不是读遍佛经依然无法解脱,他为何冒着这么大的风险来果成寺?

    柳十岁犹豫了会儿,从枕下取出那块布帛递了过去,请教道:“能不能帮我看看这篇经文是什么意思?”

    阴三静静看着他,看了很长时间才接过来,在接触到布帛的那瞬间,指尖难以察觉地微微颤抖了一丝。

    这篇经文开篇便是如是我闻四字,说明这是果成寺的禅宗真经。

    阴三沉默不语地看完这篇经文,心里生出无限遗憾。

    ——自己果然是没有运气的人,不管前世还是今生。

    这篇经文不是他在寻找的东西,不过以他博冠古今的学问,自然能从经文看出柳十岁的问题。

    原来这个小家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