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申公豹传承(种劫成道) >

第145章

申公豹传承(种劫成道)-第145章

小说: 申公豹传承(种劫成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喝了一口茶水,实在是难以下咽,玉独秀站起身观察着将军案几上的地图,时不时的思考一下。

    “将军可曾与对方邀战,将对方激出城门,与将军做一了断?”。

    玉独秀这么问也是有原因的,各家修士虽然划分了法域,但征战却不断,只是没有修士插手,这也是双方的默契。

    可如今太平道悍然派遣修士加入征战,用不了多久对方就会察觉到,这份默契就会被打破,随之而来的大劫将要真正爆发,不知道这次大劫会死多少人才会罢休。

    “那对面的守将也是老油子,激将法对他怕是不管用”李云辉郁闷道。

    玉独秀心中了然,手中不停的掐算,好几条策略从脑海中闪过,前世不论是孙子兵法也好,三十六计也罢,俱都是征战的无上杀器,远非这个世界可比。

    这个世界虽然历史比前世的太多,但由于修士插手,影响太大,兵家之事反而没有前世那么精彩多变。

    “将军驻扎在此,想必是早有策略”玉独秀将皮球踢给将军,在自己下定决策之前,还要看看这位守将怎么说,这守将一辈子都镇守在大散关,必然有自己考虑不到的地方。

    “末将考虑有三点,第一点就是对方的护城河,若是平了这护城河,攻城之时就会容易许多”。

    说到这里,看到玉独秀不置可否的神色,顿了顿说出第二点:“这第二点就是对方的城墙,若是能摧毁对方的城墙,自然可以攻入散光”。

    “第三点,就是去了对方的后路,劫了对方的粮草,没有粮草,必然军心不稳”。

    说完之后看向玉独秀,玉独秀却摇摇头:“将军所说这三策,都需要有修士出手不可”。

    想要填平护城河,玉独秀搬山移石可以做到,摧毁对方的城墙,对于玉独秀来说也不算是什么难事,至于说劫了对方的粮草,那必学要进入地方后营,也需要修士出手,才能跨过那飞鸟难度的大散关。

    只是玉独秀又不傻,这种要担下大因果的事情他能做吗?。

    “将军此三策虽然都可以破敌,但若是没有修士,不知道将军还有什么办法?”。(。)

第二百一十三章 明修栈道() 
李云辉摇摇头:“欲要破敌,唯有强攻,末将实在是无能为力”。

    玉独秀闻言沉默不语,他已经有了先天扶桑木作为元神依托之物,寿命无有尽时,只是元神虽然可得长生,但肉身终归是会腐朽掉,所以成仙还是必须的。

    欲要证就仙道,还需千劫百难才是,自己执掌大劫本源,命中注定要在大劫之中搀和一脚,当为量劫的主角,想要逃避也避不开。

    “也罢,自古以来难以两全,我想要无数的劫之力量进行修炼,但却又不想担负因果,这世间哪里有那么好的事情,只要我修为强大了,执掌了更多的劫之力量,难道还怕那劳什子因果不成,只要有因果,斩去就是,修行之人若要是顾前顾后,还修什么道,炼化天地灵气也是与天地结因果,难道就不修炼了”玉独秀眼中黑白二色流转,下一刻对着那李云辉道:“我有一妙法,可以助将军破敌,只是将军还需交出手中的兵权才是”。

    李云辉闻言一愣,随后点点头:“道长若想要兵权,尽管拿去”。

    李云辉倒也看得开,大胜皇朝是属于太平道的,更何况是区区一军的兵权。

    玉独秀点点头:“既然如此,那贫道就替将军破了这西散光”。

    正说着,营帐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却听亲卫道:“将军,太平道的众位道长来了”。

    “让他们进来吧”李云辉道

    大帐掀开,却见五个道人依次走了进来,这五个道人俱都是青年男子,长相平平,一见到端坐在上首的玉独秀之后,立即行了一礼:“内门弟子妙法,妙留,妙声。妙司,妙俅,见过师兄”。

    看了看腰间飘荡的真传弟子玉牌,玉独秀了然,这些人定然是从玉牌上看出自己的身份。

    玉独秀乃是碧秀峰的嫡传弟子,比那真传弟子要高上一阶,更何况是内门弟子。

    “都起来吧,如今我太平道谋划大计即将开始,几位师弟日后就随我住在大营中吧”玉独秀没有问罪,而是转了话题。

    “我等谨遵师兄法旨”五人再次行了一礼。依次坐在玉独秀身边。

    玉独秀看着李云辉,李云辉交出兵符,玉独秀道:“还请将军击鼓升帐”。

    “咚、咚、咚”。

    一阵阵擂鼓之音响起,却见军中的诸位将领陆续来到军中大帐,不过一时三刻,却已经全都聚齐。

    李云辉端坐大帐中央的方桌上,对着众位将领道:“诸位将军,这位乃是太平道妙秀真人,日后当为我大军主将。今日起本将军就将兵符予了道长,尔等日后必要遵命而行,不得有丝毫违背,不然定斩不赦”。

    说着。对着玉独秀一礼,走下主位,将虎符递给玉独秀:“道长请上座”。

    玉独秀接过虎符,毫不推辞。直接坐在中军大帐主座上,看着众位将军,道了声:“日后军中以我为主。若有不尊号令者,定斩不赦”。

    众位将军虽然心有嘀咕,但却不敢违抗。

    玉独秀看了眼坐在最前面的那个将领道:“姓甚名谁,一一道来”。

    那将领站起身,对着玉独秀一礼:“末将刘贺,手下有五千兵马,见过主将”。

    玉独秀点点头:“刘贺留下,其余的众位将军散去,明日本将军自有安排”。

    众位将领此时即便是心有疑惑,却也不敢问出声,只是陆续走出大帐。

    那刘贺看着玉独秀,心中疑惑,不知道为何单独将自己留下来。

    玉独秀对着那妙法道:“妙法何在”。

    “见过主将”妙法赶紧行了一礼,站起身。

    “你明日随着刘贺将军在散光外寻一隐秘之地,挖开地道,直入敌方城内”。

    妙法一愣,不知道挖地道做什么,但还是恭敬的应了下来。

    玉独秀看向刘贺:“刘将军,你长年在这散光作战,应该是明白散光地形的,你择一隐秘之地,将地道挖入对方城内,要小心,不要挖穿了护城河”。

    刘贺闻言一愣:“主将莫非是想要将地道挖入对方的营地,只是难保对方不会察觉道”。

    玉独秀一笑:“我这一计策,名之曰: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你挖地道必然会有不少的噪音响动,难以瞒过敌军,本将自然不会考虑不到,明日本将军会派下大军佯攻对方的城池,吸引对方的注意力,你有五千大军在手,要挖通地道,需多长时间?”

    五千人挖一个地道,自然是简单得多,那刘贺闻言略一合计,就出声道:“一日应该就好了,最多不过两日”。

    玉独秀点点头:“两日正好,时间应该足够了,我遁速甚快,远超同门,等我们攻下大散关,我那些同门也应该陆续到位,到时候即便是被对方察觉到我太平道动作,却也来不及了,大散关已经被我等拿下手”。

    挥挥手,示意妙法与刘贺一起退出去,派遣妙法过去,自然是做监视之用,防止有人走漏消息。

    此时对面敌营并未有修士到来,玉独秀倒也不怕妙法被对方发现。

    五千人虽多,但凭借修士的本事,却也逃不过监视。

    “主将欲要挖地道,这招末将也不是没想过,却怕惊动了对方,没想到将军倒是厉害,直接一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主将道法如神,就连这兵法末将也远远不及”李云辉恭维道。

    玉独秀一笑:“将军谦虚了,将军领兵十几载,这份经验就非同寻常,贫道兵法未必及得上将军,只是身为修士,自然比普通凡人见识的远些,思想活跃一点”。

    “主将既然有了考虑,那明日出城挑衅的人选,可曾选定?”。

    玉独秀摇摇头:“还要问将军意见,贫道初来乍到,对于众位将士并不了解,还需将军举荐才是”。

    李云辉一笑:“何须如此麻烦,愿为道长做马前卒,明日末将亲自出门挑衅,故布疑阵,让对方摸不着头脑”。

    也是,李云辉身为主将,自然没有亲自叫阵的说法,如今李云辉亲自叫阵,反而让对方摸不着头脑。

    第二日,李云辉亲帅一万兵马,身穿甲貴,来到西大散关前叫阵。

    这镇守西散关的乃是大燕名将黄普奇,今年已经五十岁,乃是大燕国名门之后,将军世家,祖上曾经追随大燕国太祖开疆扩土,乃是威震中域的名将,亦是大燕**方的顶梁柱之一。

    此时大燕国营帐内,黄普奇看着手中的信报,有些摸不着头脑:“李云辉这匹夫竟然敢亲帅一万兵马来攻打我西散关,这其中定然有什么阴谋,李云辉乃是一军将领,如何肯冒此大险,必然有鬼”。

    将手中的信报放下,黄普奇起身对着亲兵道:“点齐兵马,本将军要亲自会会这匹夫,倒要看看他想玩什么花样”。

    这些年,东西两大散关征战无数次,谁也奈何不得谁,但偏偏大家都不肯让对方安歇,时不时的骚扰对方乃是常有之事,是以听闻对方主将亲自前来攻取,并未感觉惊慌,只是很不解罢了。

    来到大散关城头,黄普奇见到了城下摆开阵势的李云辉,鼓荡气劲,声震如雷:“小匹夫,你不老实的在东大散关内呆着,却来我这西散光闹甚”。

    黄普奇今年五十多岁,李云辉不过三十多岁,倚老卖老骂李云辉一声小匹夫,也算是正常。

    “老匹夫,你这西散关本将军势在必得,必须要拿下,待本将军攻破城门,生擒了你这老匹夫,看你还敢不敢这般倚老卖老”。(……)

第二百一十四章 暗度陈仓() 
黄普奇与李云辉一番谩骂,李云辉嘴上占不到便宜,手下的阵势在此时已经摆开,李云辉欺负黄普奇年老体迈,站在城下高呼:“刘老匹夫,可敢一战?”。

    黄普奇人老成精,闻言眨了眨眼睛:“小子,老夫就在这里等你,你若有本事,尽管攻上来便是”。

    李云辉冷冷一笑:“我倒大燕名将是何等风范,原来是一群贪生怕死之辈,亏本将军以前还将你等当做大敌,却未曾想如此不堪,闲话休说,你我手上见真章”。

    说完之后,大手一挥,麾下将士长弓控弦,成千上万的箭矢仿若是暴雨一般,向着城墙上的士兵倾泻而去。

    三轮箭羽之后,攻城梯摆放,李云辉一声令下,众将士开始攻城。

    那大燕国的黄普奇见此却是面色一变:“居然来真的,这小儿有何依仗,居然敢攻我城墙”。

    这般想,却不漏半分,指挥着士兵将那攻上来的将士打下去。

    一夜攻城未果,众将士在城墙上扔了几十具尸体,李云辉下令收兵。

    回到营帐内,黄普奇看着地图,面露沉思之色,想起今日李云辉居然真的下令攻城,他心中就感到不安

    李云辉是什么人?这么下年下来,大家都是知根知底,俗话说得好,最了解你的,不是你的自己,而是你的敌人,这些年来,大家大大小小打了无数场战役,都是知根知底,但现在李云辉居然真的下令攻城,这意味着什么?。

    李云辉断然不会做无用之功,他敢攻城,那就意味着他有几分把握,那么他的把握是哪来的?。

    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