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游天阙 >

第47章

游天阙-第47章

小说: 游天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言一出,陈破军兀自斟酒,却是指震酒落,旋即忽然一笑:“沈度,我一向以为你是个出尘的奇人。如今看来,其实你与常人一样,也是心有执念,看不开,放不下,自甘其中。”

    沈度一愣,随即却也一笑,摇了摇头并不多说。

    陈破军为他斟了一杯酒,叹道:“人各有志,既然你一心向道,我也不再拦你。”

    “仙道虽渺,却也波澜壮阔,不去看上一看我实不甘心。”沈度接酒饮下,随即说道。

    顿了顿,他又抬头看向陈破军,问:“我以后要去寻仙,你又该如何?”

    陈破军听了,稍一沉默,道:“方今天下乱象初显,生逢大世,我自然要争上一争。”

    “你想逐鹿天下?”沈度微微一笑。

    “逐鹿天下世上英雄何其多,我算得了什么,你这样说岂不是在笑话我?”陈破军说道。

    沈度却摇了摇头,说道:“放眼整个大宋,你如今的根基绝不算差。乱世出英雄,一遇风云便化龙,你大可放手施为。”

    陈破军听了,目中闪动,沉默不语。

    “丰州本是百代龙兴之地,有水运之利,四通八达,你又有青石县多年积财,待鸿帮收服武林,稍施手段便可坐拥十万雄兵。何冀钺尚不算枭雄,据丰州而徐图天下,又有何难?”沈度略有些振奋地说道。

    三年前,他意气风发,时而想着大展宏图,功立千秋,行非常人之事。如今他虽然志在仙道,一心求仙,但若真的事了拂衣去,分毫不取,片缕不留,却也难免有些遗憾。

    他几番行策,为陈破军搏来偌大根基,除了恩义之外,未尝不是想借陈破军之手易改朝野。

    陈破军听了,却摇了摇头:“何州牧身边有沙鹫、武南青、毕云亮等人,可谓是人才济济。而你这一去,我便良策无出,天时地利却无人和,又有何用?”

    “何州牧至少大你十岁,那些班底又算得了什么。”沈度笑了笑,继续说道,“再者,陈公明、赵炳龙、王穆之不也都是才干之士。韩冬那小子也快能出师,历练几年,与他问策也绝不差。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下才智之士如过江之鲫,你将来若能翻江倒海,何愁没有人杰来投?”

    陈破军听罢,一手捏着酒盅,面上却有些动容。

    沈度见此,稍一踌躇,随即又道:“而且,那收购青石的势力非同小可,你若能有所借力,问鼎天下绝非难事。”

    陈破军闻言一惊:“那些人你是说!”

    沈度自顾自地饮了杯酒,并不说话。

    修仙者的事情他了解不多,终归要谨慎为好,若是跟陈破军挑明直说,且不论是会招致麻烦,陈破军若是因此而把握不住分寸,恐怕是祸不是福。

    陈破军见此,不禁低头看着酒杯,面上有些阴晴不定,俨然心绪亦不平静。

    一时间,两人都是沉默。

    窗外的天色有些暗了,落日金辉洒进来少许,映得那煮酒的炉火略显浅薄。

    壶中的烈酒甚为辛辣,两人已是饮了大半。盘中的青梅稍有酸涩,两人则一个未食。

    酒气上涌,陈破军面色微红,他叹了口气,怅然问:“沈度,我将来要是真能问鼎天下这国号,该叫什么为好?”

    沈度亦有些醉意,闻言不由一愣,半晌才一笑:“呵,你这就想起国号了。”

    “你去了赵国寻访仙道,我还是个凡人。将来说不定你打个盹,我万世子孙都入土了”陈破军缓缓说道,“趁着你还没走,给我取个国号,万一将来我问左右,无人可信岂不悲乎?”

    也不知是醉酒还是何故,沈度见他不光面色发红,眼眶亦是有些,莫名地,辛愁也涌上心头。

    他捏着酒盅,抬起头来,透过狭窗,悠悠望向远方,目中有些寂寥与惆怅。

    日霞令人更醉,他皱了皱眉,缓缓开口:“国号”

    当天傍晚,王穆之发现陈破军与沈度皆醉倒在一阁楼,不省人事,他大感无奈之下,却也不好乱了成亲的礼数,便着人抬上陈破军,直接扔进洞房之中。

    至于沈度,王穆之却不知道他到底住在哪里,恰好这楼阁有床,便将其抬到床上,任其昏睡了。

    但到了第二日,当有人来这阁楼准备叫醒沈度之时,却发现阁楼之内赫然空无一人。

    但不论帮派内外,这件事都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毕竟沈副帮主神龙见首不见尾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

    唯有自此以后,身为鸿帮帮主的陈破军总是时不时地站在起龙台上,衬着落日余晖,遥望北方沃土,许久方才怅然而归。

    多年以后,自大宋十州之地,兴起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浩瀚帝国。

    这个浩瀚帝国的国号叫做“青”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说明() 
主角出丰州了。

    回头看看细纲,细节处改变还是挺多的。

    所以

    请个假,斟酌一下后续情节。

    有人觉得我更新不给力,这也没办法,毕竟我只是业余写写,而且书的成绩也不咋滴。

    当然,如果大家把我顶上去了,让我把这本书当做工作甚至事业,情况自然就会不一样了。

    目前来说,就是慢慢来吧,毕竟这本书我构思了很久,不忍心随便放弃。

    —————

    有人觉得主角不够狠辣。

    比如主角被判死刑,逃出去却没想着报仇,主角被王大龙跟踪,却没有直接将王大龙砍死。

    关于主角没有报仇这件事,我觉得很好笑。他被判刑的原因就是自己不够谨慎,怪得了谁?

    如果沈度找闵县令报仇,我觉得这就跟那个翻墙被老虎咬死的人的家属责怪动物园一样。

    当然,不管那些家属心里是怎么想的,怼赢了起码还能有一笔实实在在收益。

    而沈度杀了闵县令,除了麻烦,什么都得不到。

    至于没杀王大龙,原因就更简单了,因为没必要嘛。

    既然没必要,主角一个大高手,会从虐一个小喽啰身上获得快感吗?

    遇事果敢,当断则断,面对敌人,绝不手软。这叫狠辣。

    无端嗜杀、动辄涉险。这不叫狠辣,这叫顶着主角光环的傻x。

    再说了,沈度可不知道自己有主角光环。

    大丈夫不立于危墙之下,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之手。

    理性才是最高的美德。

    主角的名字难道是白起的吗?

    —————

    主角干掉金戟枭,是有东西掉落的,大家可以猜猜是什么,下章就会提到。

    ——————

    我永远需要每一张推荐票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七十八章 宋京() 
大宋之内,漫江贯穿东西,西接莽莽山脉,东入无边汪洋,勾连天下,素有十州来龙之称。

    宋京位于漫江中段之北,背靠巍峨古檀山,城外便是滔滔漫江水,背山面水,地势如龙盘踞,自有王气兴盛之说。

    京城之外近方圆百里,乃是直隶,直隶再往外,便是有中州之称的冀州。

    宋京四通八达,又是一国京城,天下熙熙往来,川流不息,加之太祖时迁来的十万富户,自然便有万千繁华景象。

    繁华气象近在眼前,宋国朝廷难免一叶障目,罔顾当世江河日下之景,自欺欺人。

    这一点,跋涉数千里而来的沈度深有感触。

    他此前听何州牧提及大内藏书极盛,多有罕世旧籍孤本,又想到自己那块不知名碎片上的神秘文字,便起了心思,想来宋京,到大内藏经阁一探究竟。

    若是能查出些仙道线索,自是再好不过,若是不能,再经天狼镇去往赵国也是顺路,倒没什么耽搁。

    此时宋京之外,人来人往嘈杂之中,正有一个蓝袍束发、腰挎长剑的俊朗青年立身城下,抬头仰望高耸雄厚的城墙,颇有风尘之色的脸上露出松了一口气的模样。

    “终于到了。”沈度不禁感叹。

    自他不辞而别,离开了丰州,这几个月以来,跋山涉水,辗转数千里,终于来到了这宋国的中心。

    以前从未有过千里之行的沈度,可是被好生折腾了一番。

    丰州乃是相对富庶之地,青石县更是优裕安康之所,是以都还算安定。但一出丰州,麻烦便接踵而至。

    这一路上,沈度亲眼目睹的劫掠偷盗便有近百起之多,其中大多都是他亲身经历的。

    毕竟他时而一人行走,仪容优裕,打扮又颇显斯文,怎么看都是一只待宰的肥羊,让不少乞丐流民都动了转行的心思,干起了没本的买卖。

    但谁人能想到,这么一个书生模样的青年人,竟是一位先天武者,一身武功登峰造极,根本不是常人可以揣度的存在。

    些许个小毛贼到了沈度手里,实在是不值一提。但沈度一来不喜杀戮,二来觉得没什么威胁,纵然每每都是轻松制胜,却也常常放人一马,并未怎么下狠手。

    直到后来遇到了一窝极为难缠的盗匪,死缠烂打不知天高地厚,连番冲撞之下,才终于惹得他动了怒火杀心,当场抽出中骁,砍瓜切菜一般地杀了七八个盗匪,鲜血飞溅,令其一众吓得屁滚尿流,跪地求饶,这才罢手而去。

    说起来,这还是沈度第一次正儿八经地杀人。先前虽说将那金戟枭打落山崖,但终究没有这般血腥,倒是没什么感觉。

    砍杀了七八个人,自己身上也溅了不少鲜血,饶是沈度先天宗师的功力,初经此事也难免一阵倒胃,几欲呕吐。

    但男人终归要有见血的第一次,沈度倒也逐渐适应。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途漫漫虽有许多麻烦,但对于沈度来说,却也不失为一种修行。

    就这般,一路上磕磕绊绊,数千里风尘仆仆,沈度在不知不觉间又有了些长进。

    时值正午,烈日当空,城门外来往的行人疲惫之余,也难免有些焦躁,由此更显嘈杂。

    入眼所见,宋京城墙巍峨高耸,足有七八丈高,俱由坚石厚砖紧密砌成,粗犷宽实,看上去极为厚重。

    城门楼下站着两队士兵,披坚执锐,看气势也算精悍。

    沈度定了定心神,随即迈步走来,跨过城门,入了京城繁景之中。

    到底是宋国京师,非是一般城池可比,他一进京城,左右观望,尽是康庄大道,高门阔庭,路上砖石密砌,街边楼阁林立。

    豪门巨府随处可见,雕梁画栋高低错落。街上行人来往,个个衣着光鲜,面带红光,尽是养尊处优的仪容。

    沈度打量一番,渐有赞叹之意。

    片刻之后,看了许多京师景象,他心中念及来意,便寻来一个路人,拱手问道:“这位兄台,不知皇城该如何去得?”

    那人是个中年男子,他看了沈度一眼,目露几分诧异之色:“你可是外地来的?”

    这人语气不算客气,沈度听了不禁眉头微皱,不过他还是说道:“不错。”

    “果然。”此人点了点头,仿佛理所当然,只听他说道,“其实皇城所在,根本无须问询,随便找一条大路转下去,只要不出城门,不入死胡同,最终都会经过皇城。”

    说着,此人不禁露出些许得意之色。

    沈度闻言,稍一思量,却是觉得好笑。不出城门,不入死胡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