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宰执天下 >

第1739章

宰执天下-第1739章

小说: 宰执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冈出身寒门,并无世勋,现在却是能聚财,也知道散财,只是这一点,就有很多人不及他。

    顺丰行做得都是批发的买卖,民间知道的并不多,朝中消息灵通的人虽说知道一点,但也不清楚顺丰行的生意有多大,又如棉布这样的特产,因为出产的商家太多,韩家也并不那么显眼。就是御史台,眼睛都只放在韩家在巩州的三百顷田地上。

    但章惇清楚,白糖、棉布,还有香精、玻璃这几个暴利的行业,虽说韩家带动了一大批商家将其发展起来,可钱财并没有少赚。

    韩冈的家底也就也同样变成豪富的章惇更清楚一点。

    谁娶了韩家的女儿,那就立刻翻了身。可惜早就跟王厚的儿子订了亲。

    钱财多寡,其实还是为子孙考虑。到了他们这一步,也只有手中的权力最为重要。

    韩冈放弃了枢密副使,吕嘉问就欺上头来,让他不得不出手反击。现在太常礼院又开始做手脚,背后是谁姑且不论,不知韩冈会怎么做。不依不饶的要个说法吗?

    章惇忽的呵呵笑了两声,韩冈若是那么糊涂,之前在他手下吃过亏的那么多宰辅重臣,就未免输得太冤枉了。

    “怎么是莱国公啊”

    当着周南、素心、云娘,以及冯从义和满院的下人的面,王旖没说什么。但回到后院,私下里,王旖就长吁短叹起来。

    韩冈知道王旖为什么心情沉重,曾经的一位莱国公下场的确不怎么样。只是他本人并不放在心上:“岳父可为荆国公生过气?”

    “最后又没除授!”王旖当即反驳。

    从舒国公转封荆国公,的确是晋封,可连在一起,却应了诗经之中‘戎狄是膺,荆舒是惩’这一句。不过在韩冈得知后,直接就捅了上去。所以王安石现在成了楚国公,由小国直升大国,算是天子给他的补偿。

    “是啊。不正是还没有除授吗?”

    “现在是官人没有接。”

    “难道为夫以后会接吗?”韩冈笑问道。

    被韩冈一句句堵回来,王旖愤愤然的狠狠瞪了他几眼,最后也只能放弃,“终究是晦气。”依然带着些许嫌恶的口气。

    韩冈哈哈笑了起来:“为夫可从来不在乎晦气不晦气。哪家毛神敢犯到为夫头上?”

    王旖没好气的又瞪了丈夫一眼,也就把这件事给放下了。

    王旖回房了,还在院中的韩冈,脸上的笑容就收敛了起来。

    不是什么大事,就跟一脚踩到狗屎一样,只是恶心人。

    这太常礼院,是太久没收拾了吗?还是说韩冈皱眉想了一下,同样在心中放下了,转去找冯从义。

    真的不是什么大事

    “哥哥怎么来了。”冯从义正在灯下看着账本,见韩冈到了,连忙起身。

    韩冈打量着冯从义的房间,虽然布置得很用心,但以顺丰行东主的身份,还是朴素了点。

    “住得还习惯?”韩冈问道,他是知道冯从义在京城的宅邸有多奢华,韩家这间御赐的宅子,可远远比不上了。

    “哥哥说哪儿的话,早年能有块木板躺着就很舒坦了。”冯从义满不在意。真的要在乎吃穿享受,就不会全国各地到处跑了。在外面的享受,哪里都比不上家里面。

    看得出表弟的回话出自真心,韩冈点点头,道:“刚才忘了问。襄州的事解决了吗?”

    京城的商家,想要在襄州港口要一个仓库来作为中转地。由于数量不小,加上背景很深,所以惊动到了冯从义,今天亲自去与对方的后台商议。韩冈也知道这件事。

    “都商量好了。”冯从义点头,“襄州的地皮不卖,但可以长租,五年一重签。不过仓库和轨道要这边先修起来。”

    “商会里面其他人怎么想?”

    “都交托给小弟了。之前也都说好了,就这么几条。钱是小事,重要的是将人拉进来。”

    “所以不卖地?”

    “当然!”冯从义点头笑,“卖了地可就没现在的好处了。”

    只要地皮还在冯从义等雍秦商人手中,京城商人就仰仗他们,若是卖了地皮,日后翻脸都不用顾忌什么。冯从义并没打算在这个买卖中赚钱,所以契约才是五年一重签,他只想将京城商家拉上来一起去外面合作,而不是仅仅将关系局限在在京城里面。

    韩冈对冯从义的明智很满意,这并不是他教导的,而是冯从义自觉去这么做。

    影响力比钱财更重要。

    越到高层,影响力和控制力,就越比家产的多寡更重要。

    比如后世的富豪榜。其中有些富豪,往往能影响整个世界的商业秩序,一句话就能飘红飘绿。而有些富豪,纵然家产不会输给前者,他们的影响力则只是局限于一国中的某个产业。这里面的差距可就大了。

    冯从义现在的情况,一方面背后是有韩冈的支持,另一方面,他本人的才干也让他在商界中如鱼得水。最重要的,在韩冈的影响下,他也学会不以钱财为念,而用更为宽广的眼光来看待世界。

    冯从义为代表的雍秦商人在关西、在京畿、在荆湖、在广南的影响力,已经超出了世人的想象。而冯从义和他背后的韩冈,在雍秦商人中的影响力,也只有内部人士才清楚。

第39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30)() 
韩冈与冯从义说了一些话,便要起身离开,冯从义却叫住了他。

    “哥哥。”

    “什么事?”韩冈停住脚。

    冯从义堆起了笑脸,“铸币局铸造钱币的手艺,能用得到的地方可不少”

    “若是出了伪币怎么办?”

    韩冈没有一口否决,这让冯从义精神一振,“如果有那份手艺,造铜器只会赚得更多。”

    既然精美的钱币可以标上更高的面值,那么精致的铜器,当然能卖更多的钱。但冯从义的心思不在铜器,却是在铸造的零件上。

    “织机、纺机不可能全用木料,用铜、用铁,就得用上铸造。这当然是越精细越好。”

    “自己想办法。”韩冈没答应提供方便,但也不是否决。看了看冯从义,又问:“怎么不再问国债了?”

    “哥哥想法,小弟怎么会不明白?想想也就知道了,国债现在只是拿出来好看的,实际上还是铸币局更重要一点。”

    韩冈点点头。国债的信用还没有确立,现在只是处于让人熟悉的阶段,而铸币局对技术进步更有意义。

    “另外要注意点。”韩冈提醒道,“不要像玻璃一样闹得沸沸扬扬。”

    “哥哥放心,小弟明白!”冯从义猛点头。

    “但愿如此。”韩冈叹了一口气。

    玻璃的制作技术自开发出来后,便通过各种途径传播了出去,可是真正用心去研发质量更好的产品的,只有陇西的一干玻璃工坊,其他地方,都是坐在从将作监流布出来的配方和工艺上不思进取,眼下虽然还没有转成恶性竞争的局面,可也离之不远,玻璃器皿的价格在大幅下降。在韩冈看来,如果是自家参与研究出来,应该就不会有这样的情况了。

    玻璃器皿的价格大幅下降带来了很多方面的问题。许多大食海商,满载着一船船珍奇的玻璃器皿到了广州、泉州,却发现才过了几年,港口的货架已经摆满了各色晶莹剔透的玻璃制品。一年来,直接蹈海自尽的胡商,广州报上来的就有三个。

    在京城中,这些事只是当成轶事来传播,多是当笑话来讲,最有同情心的也只感慨几句行商的风险。但在几处瓷器的主产地,贩售玻璃器皿的商人,甚至惹来的了瓷器行会的敌视,甚至是雇人上门捣毁店面。

    百姓家多用陶器,玻璃器皿的竞争对手只有瓷器,比起成本较高的瓷器,玻璃制品的成本,已经渐渐与其平齐。而且玻璃损坏之后,还能重新回炉,这是陶瓷器皿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虽说现在官窑、私窑的不良品都有了去处,可碎瓷片拿去做镶嵌画,比不上失败的玻璃器皿直接回炉更能挽回损失。

    虽说玻璃不可能完全取代瓷器,但瓷器的市场的确是正在被玻璃所侵占。但这样的侵占非韩冈所愿见,两个行业之间的矛盾不应该这般激烈,也不到爆发出来的时候。

    在韩冈推进技术发展的过程中,类似于玻璃、瓷器之争的情况并不鲜见,甚至更为严重。

    轨道和龙门吊的发明,其成本和运营费用很低,降低人工和压榨的力度总是有极限的,力工们的努力和反抗,终究还是比不上官府和商人对效率和成本的追求。许多在港口和矿山出卖力气的力工,失去了他们的工作。最后还闹出了一些乱子。比如京城,比如六路发运司治所所在的泗州。

    幸而这两样发明,一开始只局限于矿山和港口中时,牵涉到的人群并不多。此外,两项发明一个是以军事研究的成果出现,而另一个,则是事关国家命脉,来自底层少部分人的反扑,在上层不可能得到支持,有的只是无情的镇压。就是之后有人想借题发挥一下,也被一并打压下去了。

    同样的理由,大宋钢铁业的飞速发展,也给天下铁匠带来了灭顶之灾。来自官坊出品的更加精致的铁锅、铁锹、锄头、犁头、镰刀等日用品及农具,在市面上业已占据了越来越大的份额。

    曾经有一段时间,为了更多的收益,官坊出产的铁器价格都比民间铁器的价格更高一点。这让韩冈极力反对,贵价铁器的结果是很多百姓买不起农具,没有上好的农具,田地里的产出就很难提高,百姓也就必须投入更多的时间在农田里,无力去做些小买卖贴补家用,生活会更加困苦,也不会有时间去参加保甲训练。

    薄利多销的道理,从皇帝到大臣都不会不明白。甚至皇帝最后都作出了决定,铁制农具比照灾害后官府下发的种子一样,允许百姓用赊账的方式来购买,以收获后的产出来偿还。至于铁匠,终究也只是占了户口很小的一部分比例,完全可以牺牲掉,何况修补也可以赚钱,大部分铁匠不至于饿死。

    如今的问题,已经变成了怎么保证官坊制作的质量。对此韩冈并没有太在意过。

    铁矿出产的铁料并不是官府可以独占,铁匠们手中也是有铁的。在南方,已经有了雇工超过二十人的铁场,使用的机械也有官坊类似的水力锻锤,出产并不逊色于官坊。所以最终还是竞争的问题,百姓会用他们手中的钱说话。不管怎么说,韩冈并不是站在官府一边,而是技术发展的一边。

    比起有官方背景的的钢铁、轨道和龙门吊,玻璃产业就要面对竞争行业的反扑。

    棉纺的危机也在这里。幸而大宋如今的棉纺业,是在完全没有任何基础的陇西先行发展起来。而南方,大规模的织造工场并没有如后世那样出现,没有失去工作的织工,就不会有被毁的纺机、织机。而这个时代的绸缎由于拥有着货币属性,是官方的通货储备之一,麻布则属于低端,都没有与棉布厮杀起来。这也算是一种幸运。

    但其他想要发展的行业呢?新式的技术都免不了要迎来旧有势力的压制。

    回到后院,韩冈还在想着这突然被勾起的忧虑,把什么太常礼院丢到了一边。

    终究还是要立足于工业的发展。

    这个时代的城市是纯粹的消费性,生产出来的消费品,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