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宰执天下 >

第1949章

宰执天下-第1949章

小说: 宰执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敢这么做。

    “是臣考虑不周,臣回去就办!”张孝杰头点得跟小鸡啄米,上上下下,又下下上上。

    “顺便把使团日常供应也恢复旧时,一切如故。”耶律乙辛瞥了张孝杰一眼,眼神中充满了深意,“没必要那么做。”

    “陛下,宋使不识好歹,竟然拒绝陛下的善意,臣下岂有不怒之理?而且拒绝日常供给也是宋人自己的选择……”

    “这些小事也不是该你这个宰相管的!”耶律乙辛对张孝杰道:“反正他们也回不去,交由他人处理好了。”

    张孝杰立刻问:“陛下可是要将宋人都扣留下来。”

    “扣留做什么,不扣留他们也回不去。”耶律乙辛笑着呵呵了两声:“要脸,就别想回去!”

    说了两句,耶律乙辛就放弃了那些死板的宋人。宋国使团的命运,只在耶律乙辛散步时成为话题。区区使团,不值得他多浪费心力。

    耶律乙辛道:“还是说说你的想法吧,该怎么让南朝早点攻过来?”

    没有被火烧过,就不会畏惧火焰;没有赵光义因箭创烂掉坐臀,就没有五十万银绢的岁币。

    做了大辽的皇帝之后,耶律乙辛已不再需要战争。但如果战争不可避免,他还是希望能来得更早一点。

    然后一场战争打出几十年的和平来,有生之年,让宋人不敢北顾。

    ……………………

    “又少了两个千人队。”

    早上起来的时候,向英就听到了种建中的轻声细语。

    在王存的耳边,种建中向他简单说明了这几天辽军军力的变化。

    到底是为了平叛,还是正常的移防。这让人无法判断。不过这么下去,跟随在耶律乙辛左右的辽军也不会剩下多少了。

    “但辽主身边的宫卫和皮室军,不可能少于三万人。其他军额的士兵,也有不少是精锐。”

    几天的巡视,让种建中对辽军大营的变化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他向着王存解释道。

    “只是说说而已。”王存打了个哈哈,笑道:“不过若是当真有这样的结果,到时候,可就是想怎么走就怎么走了。”

    “是啊。”种建中微笑的附和着,“若辽军都散尽了,我们也就可以回去了。”

    “不过那时候,就要抱怨捺钵没有设在边境上了。从永州走到边境上,可是要很长的一段路程。”

    “还是等着辽人的护送吧。”王存摇头,开玩笑说两三句就够了,怎么将使团带回去,才是重点。

    “可朝廷绝不会同意耶律乙辛的反逆!”

    一旦朝廷答应下来,那是动摇国本的危险之举。连如此恶劣的篡位都能容忍,日后还怎么让臣子效忠天子?君臣父子,三纲五常。这边是大宋维持稳定的基石。

    “朝廷肯定有办法,内翰不用担心。”

    包括身家性命在内的一切,都是要看朝廷接下来的行动了。

    这个时候,朝廷应该得到耶律乙辛篡位的消息了。

    不知两府诸公对此是怎么看待的?种建中很好奇。

第12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13)() 
从雄州来到大名府,用了刘绍能两天的时间。

    只比急脚递稍慢一点的速度,让刘绍能的双脚在下马的时候都直打颤,也让这位高阳关路兵马都监灰头土脸的走进大名府衙门的门厅时,惹来了一片嫌恶的目光。

    厅中尽是文官,都是陌生的面孔,没有一个认识的人。刘绍能安静的在靠门口的位置坐下,距离最近一人也隔了三四个位置。他被人打量了几眼,然后再无人关注,一群文官已经自顾自的交谈起来。

    刘绍能静静地听着,议论的话题最多的无外乎北面的那点事情,还有一些各个衙门各自的事务,偶尔有人说个官场中的笑话,然后便惹来一阵压抑的笑声。

    在门厅中等了大约一刻钟,刘绍能便见到一名身着皂衣的胥吏出现在门前。

    厅中的小声对话中断了,十几名文官立刻向鹅一样的伸长了脖子,引颈期盼,而那位胥吏却叫着另外一人:“高阳关路兵马刘都监可在。”

    刘绍能连忙站起身:“绍能在此。”

    “宣徽相公有请,都监请随小人来。”

    吏员两句话说完,很是干脆爽利的转身就走,刘绍能连忙跨步跟上。股间一阵剧痛传来,让他的脸皮抽搐了一下。从雄州任上一路换马南下,两天走了五百里,已经一年多没如此长时间的骑在马上,让刘绍能现在吃足了苦头。但他随即便恢复了正常,恍若无事的跟了上去。

    举步出门,背后便是一阵窸窸窣窣、交头接耳的声音。刘绍能估计自己的大概要被人用目光给刺穿了。

    厅中都是等待宣徽相公接见的官员,凭什么他只等了一刻钟就被提前唤了进去?免不了要让人猜测。

    刘绍能也听到有人为自己的身份所惊讶,相互间打听着。

    高阳关路是河北四路之一,不过自前岁辽军入寇之后,高阳关、定州、真定府、大名府四个经略安抚使路,便合为一路。吕惠卿为河北路安抚使,二十余万河北禁军、厢军,皆奉其号令。但除了各路的经略安抚使和马步军都总管、副都总管被撤除之外,下面的钤辖、都监则依然维持着原样不变。

    ‘真的要打了……’

    刘绍能对自己受到的待遇安之若素,微微一笑,以现如今的局面,是本该如此。

    被胥吏领着穿门过户,一直来到一座堂屋前,抬头看了看匾额上的字,刘绍能谦卑的低下了头来,尽管已经是一路都监,掌管三千兵马,但他能走进这里的机会依然不多。

    胥吏进去禀报,随即里面便传话让刘绍能进去。

    顿了顿脚,去了鞋底还残留泥土,又掸了掸身上腿上的浮灰,他这才上了台阶,走进门中。

    堂中有七八人,中心处,是两位金紫重臣。一个五十上下,身材挺拔,纠纠不群。另一个,则有七十多岁,满脸皱纹,双眼浑浊,显得老态龙钟。

    判大名府、河北安抚使兼马步军都总管,同时还是南院宣徽使的吕惠卿吕相公,以及他的副手冯行己。

    刘绍能上前向两人行礼,“刘绍能拜见相公、太尉。”

    “及之远来辛苦了。”吕惠卿过来将他给扶起。

    冯行己则打量了刘绍能两眼,笑道:“刘二,你这是忙得连衣服都没换啊!”

    “相公和太尉有召,绍能不敢耽搁。”

    吕惠卿状似满意的点头,而冯行己在后面则挑了挑雪白的眉毛。

    他对吕惠卿拱了拱手,道:“相公有事,那下官就先告退了。”

    吕惠卿一板一眼的回礼:“今日劳动防御了。”

    “不敢,不敢。”冯行己说了两句,转身便要出门。

    卫州防御使、河北路马步军副都总管冯行己在军中是个颇有名声的老人,旧年曾得韩琦举荐,在河北任职多年,只是没什么大的军功。之前辽军入寇河北,表现不过不失。不过一来他名气大,二来地位也高,最关键的他是真宗时故相冯拯的儿子,不为文臣视为异己,所以能安然做上吕惠卿的副手。

    只是这两句对答,让刘绍能感觉,冯行己跟吕惠卿并不是一条心,至少在目前的事上,这位副都总管不愿意趟浑水。

    “相公,太尉!”一名胥吏恰好出现在门前,挡了冯行己的路,递上一封公函,“雄州遣急脚递入京过境,并有密函转呈相公。”

    “雄州……”

    听到这个地名,冯行己也不出去了,和吕惠卿一起转向刘绍能。

    刘绍能摇摇头,表示自己不清楚。

    急脚递肯定要比他走得快,通常一天一夜便能走完雄州到大名府的道路,接下来,再用一天半夜的时间,将消息送到京城。看着是前后脚,其实至少比自己迟了半天。

    “或许是有关辽使。”刘绍能猜测着,“绍能出来前,正好有一名探子说看见辽国那边有一队人马往白沟来。当时猜的或许是辽国的使臣。”

    吕惠卿闻言便笑道:“尚父殿下如此心急?”。

    “都等了多少年了,能不急?”冯行己也笑着道。

    “说得也是!”

    吕惠卿看了冯行己一眼,随手撕开了火漆密封的信函,抽出信纸看了起来。一个让人眼熟的名字,再一次出现在他的眼前。

    吕惠卿嘴咧开得更大了一点:“果然是辽国的国信使,还是熟人。”

    “是谁?”冯行己问道。

    “萧海里……”吕惠卿一声嗤笑,“又是萧禧这厮。是辽国无人了,还是觉得他做不了正事,就被打发出来了。”

    “到底是为何派他出来?”冯行己没笑,追问道。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吕惠卿用平淡的语气说道:“自然是耶律乙辛篡位了。”

    国信使带来了耶律乙辛通过禅让得登大宝的消息。宋辽乃兄弟之邦,辽国新君践位,当然得尽快通知大宋。不过吕惠卿可以肯定,太后绝对不想认耶律乙辛这门亲。

    吕惠卿问冯行己:“防御,你看这当如何处置?”

    “此事只能由相公决定,岂是下官能插话的?”冯行己提声反问,“不敢耽搁相公的时间,下官先告退了。”

    他一推了之,跟着便告辞离开。

    刘绍能微微抬起眼皮,只看见吕惠卿望着门口的眼神冰冷如冬。

    转过脸来,吕惠卿的表情已经变得如春风般和煦。他笑着让刘绍能坐下来,又道:“也怨不得冯防御,他这把年纪,着实受不得累。”

    刘绍能唯唯诺诺,不敢应声。两位顶头上司的明刀暗箭,轮不到他插话。

    对冯行己的躲闪,吕惠卿暗暗冷哼了一声,不过也只是冷哼。

    冯行己已经七十多岁,若不是吕惠卿需要这么一个不管事的副手,一早就使人上表弹劾他恋栈不去了。而依靠冯行己来指挥军队的想法,吕惠卿从来都没想过。

    冯行己尽管缺点甚多,但他有个好处,就是知道分寸,懂得谨守本分,将大部分的心思都放在边境的榷场上,而不是衙门中。

    郭逵贪财,那是为避免狄青的下场,而冯行己的贪财,就是货真价实的贪财了。冯家的奢靡,从冯行己之父冯拯开始便有名于国中,几乎能与寇准相提并论。为了维持奢靡的生活,光靠家乡的产业是远远不足的。

    这样的副手,虽不能引为助力,至少可以不用担心在大事上拖后腿。

    可吕惠卿还是希望能多一点人手可供驱用,他手上的长于吏事、财税、刑名、水利的幕僚很多,愿意将自己的前途赌在他身上的官员也有不少,但在军事上可以提供帮助的,无论是幕僚还是官员,都是寥寥可数。

    可惜杨家没人了,来到河北后,吕惠卿不止一次的遗憾着。杨文广在临死前,尚上表献阵图并取幽燕之策。可杨文广死了这么些年,几个儿子却没一个人能出头,皆是庸碌之辈,不堪一用。否则以杨家在河北军民心目中的地位,吕惠卿不介意提拔一两个杨家子弟起来。

    如今吕惠卿手里面,只有几个从西北调来的将领可以用上一用。就像眼前的刘绍能,就是吕惠卿从陕西调来的旧部。刘绍能虽然过去是蕃官,但几代为将,又愿意脱离族人,已经可以视同汉官,故而能在河北任职。

    “连个确凿的消息还没传回来,辽使就在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