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

第424章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第424章

小说: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闪开~!”

    李孝恭单手拨开身前军士,待彪形大汉落到船上后,他吩咐道:“来人~!先将他们送回岛上医治~!吴迪,你带些人去其他船上看看还有没有活口,顺便查查这伙贼人是什么来路~!”

    此刻的孟有良,脸色甚至比纸都要苍白,他的五官全都皱在了一起,那是疼的,冯志华的状态也好不到哪儿去,这会儿他正弓着身子拼命地呕吐,显然刚刚他被灌了不少海水。

    “是~!王爷~!”

    亲卫头子吴迪看了彪形大汉一眼,接着抱拳应诺。

    “孟有良拜…拜谢王爷~!拜谢恩公~!”

    就在军士准备过去抬人的时候,孟有良艰难地撑起身子,冲李孝恭和彪形大汉叩首道。

    他刚刚已经认出这大汉就是先前放箭救下他的人,可笑的是他当初还以为彪形大汉他们是另一伙海盗呢!

    “不必多礼~!快去治伤吧!”

    李孝恭淡淡一笑,摆手道。

    “哈哈~!你叫孟有良?算条汉子!你不用谢我,某家救你不过是举手之劳,快去养伤吧~!”

    彪形大汉浑不在意地哈哈大笑道。

    自有军士抬着他们,登上其余的船只,向海岛那边开去。

    “张仲坚~?阁下便是张仲坚~?”

    孟有良跟冯志华被抬走后,李孝恭负着双手,眯着眼睛问道。同为军方一脉,他当然听说过张仲坚的名字,但真人却还未见过。

    “哈哈~!正是某家张仲坚~!王爷不识张某,张某却识得王爷啊~!”

    没错,这大汉正是张仲坚,外号虬髯客,与李靖、红拂女合称“风尘三侠”。

    他原是扬州首富张季龄之子,出生时父嫌丑欲杀之,获救从师于昆仑奴,艺成后欲起兵图天下,见李世民后自愧气度不如,认定天下将归李世民。有意于红拂,得知红拂嫁于李靖后,三人结为兄妹,并将全部家产赠于李靖夫妇以帮助李世民统一天下,自己黯然离开,随后在大唐的东南海域称霸七十二岛,可谓是凶名赫赫。

    虬髯客的结局也并不是个悲剧,据说最后他亲率十万大军,入扶余国,杀其主,并自立为王,余生好不逍遥快活!

    (后世认为,扶余国在我国东南数千里外,很大程度是菲律宾或泰国)

    “仲坚兄缘何深夜至此~?”

    听得张仲坚承认,李孝恭脸上闪现出一抹凝重,先前虬髯客小露一手,就足以证明其功力应该在宗师巅峰之上,很有可能已经触碰到大宗师门槛了。

    “怎么~?王爷是在怀疑某家别有居心~?某要是说碰巧来此,王爷会不会相信~?”

    面对李孝恭的盘问,虬髯客是丝毫不惧,他是这片海域的王,在这里没有人能让他恐惧!

    李孝恭忽然笑道:“本王不过随便问问而已,既然仲坚你说是碰巧来此,那本王信你此言又如何~?”

    虬髯客深深地看了李孝恭两眼,随即爽朗一笑道:“哈哈~!王爷也是一个爽快人!某有一事想要询问王爷,不知方不方便~?”

    “请讲!”

    虬髯客想了想,才说道:“不知药师和红拂可还安好~?”

    李孝恭闻言,会心一笑道:“都好!药师如今官至兵部尚书,深得陛下器重,焉有不好之理~?至于红拂,药师好,她肯定也会好!只是本王之前听说,他们一直都在打探仲坚你的消息,若是知道你在这里,药师跟红拂想必会立马抛下手中事务、赶来见你的~!”

    其实抛开其他不谈,李孝恭与李靖的私交一直都非常不错,后世许多人都说李孝恭位列凌烟阁第二功臣名不副实,因为他的功劳,全部是李靖打下来的(李孝恭经历的许多大战,例如平灭萧铣、俘辅公祏等大型战役中,都是他任统帅,李靖任下属的),真相到底如何先不做评论,但李靖当时甘做绿叶,也正说明了他俩关系很好。

    (那些说李孝恭抢占李靖功劳的,就更过分了,纵观贞观一朝,李孝恭为人谦逊,不居功,不做福,不揽权,皇家宗室里面他的人品算是极好的一个,怎么可能抢占下属功劳)

    因此,关于李靖家的情况,李孝恭还是了解的非常清楚的。

    虬髯客粗犷的外表上,顿时闪过一丝温情,片刻后,他摇了摇头,叹道:“烦劳王爷告知药师跟红拂,让他们不必再找了,该相见时自会相见。如今天下承平,他们只要过好自己的日子,我这个当大哥的心里就满足了~!”

    “仲坚,你这又是何必……”

    李孝恭忍不住想劝两句,虬髯客却打断道:“王爷不必再劝,某心意已决,这茫茫大海,才是我张仲坚应该去的地方啊~!纵横四海,逍遥自在,乃是张某生平所愿!”

    李孝恭抿嘴不语,正在这时,侍卫亲军首领吴迪上了甲板,过来躬身道:“报~!王爷,冯志华的其余几条商船,船员无一生还,不仅如此,我们还折损了二十八个弟兄,全部是一刀致命!”

    甲板上的空气陡然凝窒,李孝恭脸色铁青,问道:“可查清这伙贼人是何开路?”

    吴迪挥了挥手,“带上来~!”

    一群侍卫抬着五具尸体走了过来,吴迪躬身道:“王爷,根据这些海贼的发饰、服饰以及兵器来看,属下推测他们很可能来自倭国~!”

    “倭国~?混账!区区弹丸小国安敢撩我大唐虎须?”

    李孝恭听罢,瞪起了眼,眉毛一根根竖起来,脸上暴起了一道道青筋,怒声道。

    虬髯客这时插话道:“王爷,据某所知,这群人不过是流窜在海上的海盗而已,根据倭国目前的国力,是断断不敢招惹唐国的!这群海贼的首领,叫做中村川雄,在这片海域有点名声,某一直想要将之除去,前日收到消息,特地尾随至此,倒没想到会遇到王爷!”

    ……………………………

    第一更!

    (本章完)

第720章 虬髯客的新世界!() 
    虬髯客口中的倭国,就是唐代之前对于日本的称呼。

    东汉时期,日本岛上建立了一百多个小国,其中一个岛国向汉朝派遣使臣。因为当时使者又矮又瘦又小,东汉光武帝刘秀就册封其国为倭国,为中国的附属国,因此也称其国人为倭奴,册封其皇帝为倭王。从此汉人称日本国为“倭的奴国”,日本人为“倭人”,一直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

    隋大业年间,日本的圣德太子在致隋炀帝的国书中写道:“日出处太子致日落处太子”,这就是日本国名的雏形,直到咸亨元年(670年),日本遣唐史才将其国名改为日本,意为“太阳升起的地方”,其后沿用,成为日本的正式国名。此外,在汉语中,“扶桑”、“东瀛”也是日本国名的别称。

    大船上,李孝恭听完虬髯客的话后,脸色阴沉道:“不管是不是倭国朝廷的意思,但那伙贼人既然出自倭国,倭国国王就该给本王一个说法,该给牺牲的二十八位将士一个说法!血债必须血偿~!”

    最后六个字,是从李孝恭牙缝儿里蹦出来的,显得格外渗人,莫名其妙地损失了近三十个将士,由不得他不恼火,更何况对方居然出自于倭国这样的低等国家!

    对,没错,现在的倭国在李孝恭眼里就是一个低等国家,甚至连真腊、骠国这样的南洋小国都不如,所以他更不可能称呼倭国的统治者为天皇了!

    事实上,天皇这个名词最早是由是在推古朝摄政的圣德太子提出的。他在遣小野妹子(男的)给隋炀帝的国书中写道“东天皇敬白西皇帝”,当时就是因为这句话,彻底激怒了隋炀帝,从而导致两国关系断交。

    天朝上国在古代可不是白叫的,那时候国人根本不会承认所谓的天皇一称,中国称日本皇帝为天皇大约是在清末的同治时期。

    “王爷是打算去倭国吗~?”

    虬髯客眼睛一亮,饶有深意地问道。

    李孝恭沉声答道:“倭国国王教化无方,致使我大唐船队遭损,当然应该问责,不过眼下当务之急,是该找到那伙贼匪,将其千刀万剐,以告慰阵亡将士的在天之灵~!仲坚,你可知那伙贼匪老窝在何处~?可否带本王过去~?”

    虬髯客摇了摇头,答道:“某要是知道,早就带人将他们给灭了,那群猥琐的倭人,某早就看不惯了~!”

    李孝恭无奈一叹,他招手吩咐道:“吴迪!”

    “末将在!”

    “命你带领二十只战船,四百军士,沿路追寻那伙贼匪下落,天亮之前不管有没有找到,都得回来集合!”

    李孝恭一脸严肃地吩咐道。

    “遵命~!”

    吴迪大声应道。

    虬髯客突然道:“王爷,恕某多句嘴,夜间航行很容易迷失方向,这位小兄弟带去的人明早很可能就回不来了啊~!”

    李孝恭挥了挥手,让吴迪先下去安排,然后胸有成竹地对虬髯客微笑道:“仲坚不必担心,他们每条船上都配有指南针和海图,断然不会迷失方向的~!”

    虬髯客愣了愣神,好奇道:“敢问王爷,何为指南针~?可否借某一观~?”

    李孝恭笑了笑,低声对旁边的侍卫吩咐了一句,然后道:“有何不可~!此处说话不太方便,咱们不如先去岛上的营地再说如何~?”

    虬髯客大笑一声,来了一句文绉绉的话,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接着,他冲旁边小船挥了挥手,道:“去前方海岛驻扎!都给老子老实点,不许惹事,听到了没~?”

    前面还像个谦谦君子,转眼间又恢复海贼本性了,这让李孝恭有些哭笑不得。

    …………………………

    “这……这就是指南针~?”

    山洞里,虬髯客指着那个还没他三分之一个手掌大的圆形小盒子,瞪着眼睛道。

    李孝恭扫了一眼旁边正眼巴巴地看向他手中指南针的各国使者,然后在众人震惊的眼神儿中,将指南针递给虬髯客,笑道:

    “没错!这就是指南针!无论你在何地,这跟针红色的一端永远指向北方,白色的一端永远指向南方!有了它就不怕迷失方向了~!”

    虬髯客如获珍宝似的将指南针捧在手心里,他有些难以相信这么小的东西居然有这么神奇的功能,颇为好笑的是,他竟然拿着指南针还特意地在原地转了两圈……

    一个七尺虬髯大汉,跟一个小孩子一样,在原地转圈圈,这画面简直太美……

    “咝~!太神奇了~!难以置信~!王爷,这指南针是从何处买的?简直就是航海神器啊~!”

    片刻后,虬髯客看向李孝恭兴奋道,至于手上的指南针,他真的有点舍不得还了!

    没有人比他这个长年漂泊在海上的海盗王知道指南针的重要性了,眼前之人要不是李孝恭,他估计连杀人越货的心思都会有,他从来就不是什么“正道君子”,他只对兄弟重情重义。

    李孝恭有些好笑道:“这是长安奇趣阁所产之物,仲坚你先前救下的那个船员,正巧是这奇趣阁的掌柜托本王额外照料的人!”

    “奇趣阁……”

    虬髯客暗暗将这三个字记在了心里,然后奇道:“这奇趣阁掌柜是何人物?居然能在王爷面前说上话~?”

    不外乎他奇怪,除去李世民、李渊之外,李孝恭绝对算的上是大唐声望最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