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

第628章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第628章

小说: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支持,所以看盗版的书友都应该感谢感谢这些一直看正版的朋友!

    我想,大概,如果没你们支持的话,侠客或许每天回家后也直接躺床上了吧?就算再喜欢写小说,也懒得去打开笔记本码字,顶多在脑海中YY一下剧情,自娱自乐罢了!

    好了,就说这么多,劳驾诸位瞅屏幕瞅了这么久了!

    ………………

    

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你有啦?(感谢Jennifer的万赏!)() 
一场闹剧,最终以郭子明的被抓而收场!

    百姓们继续排队“就医”,但排队的同时,很多人还不忘谴责谴责郭子明那个人渣!

    消息传到了李府,晚上吃饭的时候,叶国重叹了一口气,摇头道:“人心难测,这就是人心难测啊!有些时候,你想当好人,却总是能遇到居心叵测之人!”

    李泽轩沉默片刻,说道:“但这世上总归是好人居多,咱们不能因为个别老鼠屎,就放弃了心中坚持!”

    叶老太太笑呵呵地拍了拍手道:“呵呵!小轩说得好啊!老婆子我始终相信,凡事人在做,天在看!有些恶,不是不报,而是时候未到啊!有些善,也是一样!善恶终有报,说的就是这么一个理!”

    叶法善点了点头,道:“法善赞同祖母和表兄的话,不管别人如何为恶,我们只需坚守本心即可!”

    李夫人笑着揉了揉这个侄儿的脑袋,道:“好了!都别说了,快吃饭菜!一会儿凉了就不好吃了!”

    众人这才放下这个话题,开始吃饭。

    晚饭结束后,李泽轩、韩雨惜夫妻二人回到西院,但并没有直接睡下,韩雨惜拿出了一本账册,开始翻阅了起来,李泽轩站在一边观看,没过一会儿,便皱起眉头,忍不住道:

    “娘子,这今天一天就花了七千多贯啊?”

    “嗯!相公干嘛这么惊讶?孙神医带着一众太医署医官义诊一天,花费那么多药材难道不需要钱啊?”

    韩雨惜觉得丈夫有些大惊小怪了,于是道。

    李泽轩砸吧砸吧嘴,感叹道:“啧啧!我知道药材需要钱,但没想到居然这么费钱啊!这可比送煤炉、送衣服烧钱多了~!”

    他心里忍不住感叹道:“看来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看病都挺贵的啊!至少比平常的衣食住行所花费的钱要多得多!”

    韩雨惜白了自家男人一眼,道:“这还是孙道长跟一众太医署的医官在开药的时候尽量替换掉了一些名贵药材,要不然七千贯可打不住!不过话说胡竟然今日也算帮暖唐基金会减少了两三贯的损失呢!相公,这孩子现在真是越来越有出息了,胡大叔跟刘婶如今总算不用再替他们姐弟操心了!”

    韩雨惜在为韩家庄最近“人才辈出”而欣喜,李泽轩的关注点却不一样,他听到胡竟然帮基金会省下两三贯钱的时候,顿时就惊讶了:

    “两三贯?不就是几副治疗热病的汤药嘛?有这么贵?”

    特娘的在现代,一颗感冒药也就一块钱吧?如今几副汤药就两三贯,这吃的不是汤药,是特娘的仙草啊!

    韩雨惜郁闷地抿了抿嘴,然后嗔道:“相公以为热病那么好治的吗?一般的大夫很难治好的,咱们大唐每年不知道又多少百姓因为热病而死。孙道长医术冠绝,他老人家开出的汤药,别说药材了,仅仅是药方本身的价值,也远不止两三贯啊!”

    “呃!”

    李泽轩瞬间明悟过来,以前他也听说过感冒发烧对于古代人来说算是大病了,搞不好还会死人,没想到竟然是真的。想了想,他心里暗道:

    “看来这个时代的医术传承有点问题啊!小小的一个感冒汤药方子,都没有普及,这样敝帚自珍可不行,医术必须得不断地交流才会进步,估计老孙的《千金方》应该还没开始写吧?得催他快点写才行,顺便给提点意见!正好到时候他一旦静下心来写书,就没工夫四处云游了!还能给大唐所有的大夫,留下一本医学“圣典”,真是一举多得啊!”

    “诶!相公,相公?”

    想的正出神,李泽轩感觉胳膊被晃动了两下,定睛一看,发现是韩雨惜在叫他,他这才回过神来,“哦哦,娘子,什么事?”

    韩雨惜翻了个白眼,无奈只得又重复了一遍,道:“妾身在问相公,你先前在报纸上用“皮侠客”写了《凡人修仙传》,现在要不要也捐一份钱啊?相公你刚刚在想什么?居然想的那么出神?”

    捐钱?

    “呃…!娘子你是看了今天的《大唐日报》吧?”

    李泽轩一听,就知道韩雨惜是看了《大唐日报大话江湖》上今天发的那一则关于作者捐钱编辑部免收分成的通知,他顿时就有些哭笑不得,敢情自己媳妇是做慈善都做上瘾了?都反过来找自己要钱了!

    不过想想也挺有趣的,自己现在是拥有两个身份,韩雨惜是在找“皮侠客”要钱,按理说是没毛病啊!

    “娘子,那些作者捐的都是这个月或者下个月收到的打赏啊!你相公我现在都写完了,也没有打赏钱啊!怎么捐?”

    主要是他觉得现在的基金会并不缺钱,不然,他肯定会将自己收到的所有打赏的钱全捐出去的。

    韩雨惜一听,娇哼道:“谁说没有了?妾身听马管事说,相公的书上个月虽然完结了,但这个月仍然有不少人去给相公打赏,截止到现在,也有好几千贯了呢!”

    李泽轩忍不住刮了刮韩雨惜的鼻子,宠溺道:“行行行!都依你!娘子你自去跟马兄说吧!唉!娘子你可真是个小财迷,这暖唐基金会聘请你当副会长,可真是捡到宝了!哈哈!”

    可不是捡到宝了吗?哪有慈善基金会的管事人,将自己家里的钱拿来做慈善的?

    韩雨惜抓住李泽轩的手,不满道:“相公~!妾身这还不是为咱们以后得孩子积德吗?”

    李泽轩一个激灵,脑袋“蹭”的一下凑到韩雨惜的脸前,道:“娘子,你有啦?”

    他记得最近安全措施做的挺好的呀!不应该啊!

    韩雨惜一怔,待她反应过来后,顿时大羞,道:“相公,妾身说的是以后,你…你在说什么啊?什么有的没的?”

    李泽轩大松一口气,道:“呼!没有就好!”

    “……”

    韩雨惜闻言,幽幽地看了李泽轩一眼,心里则是轻叹了一口气。

    …………………………

    请记住本书域名:。阅读网址:

第一千零八十章 民怒!(感谢Jennifer的又一次万赏!)() 
“呵呵!待明日后,这寝宫的暖气便能安装完毕,到时候观音婢就不会觉得冷了!”

    皇宫西苑,李二刚从甘露殿批阅完奏章过来,见长孙身上包着厚厚的衣物,而且屋内还燃着两个火炉,估计是李承乾或者李泰给她讲过烧火炉要开窗通风的事情,西面的窗户是半开着的,李二推门进来时,两边空气形成对流,这寒风“嗖”的一下,从长孙皇后耳边刮过,使其忍不住打了一个哆嗦,于是,李二忍不住笑道。

    “陛下,前两天承乾和青雀过来说的那暖气,真有那么神吗?”

    长孙皇后强忍寒意,起身过来帮李二解下外面的披风,顺便问道。

    李二扶着长孙坐到了榻上,笑道:“承乾跟青雀都在李泽轩家里亲自体验过,还能有假不成?朕要不是最近忙得无暇分身,肯定也要去那小子家里感受一下了!”

    长孙皇后掩嘴笑道:“陛下又说笑了!不过妾身发现,陛下对永安侯好像特别亲切!”

    李二一怔,无语半晌,他不信道:“有吗?观音婢你说反了吧?整个朝堂谁不知道朕经常训斥那臭小子?”

    长孙皇后轻轻地笑了笑,没有出声反驳。

    她心里则是在想道:只有关之深,才会责之切啊!就二郎你对永安侯这态度,朝堂之上也就只有程知节、秦琼等一干开国老将能与之相比了!

    李二见长孙皇后虽然没有出言反驳,但明显是一脸不信的样子,他无奈一笑,也没有再做辩解,而是跳过这个话题,继续道:“呵呵!别的不说,今晚吃得这顿火锅,味道可真是鲜美!观音婢你觉得呢?”

    李承乾、李泰不仅给皇宫引进了暖气,还有火锅啊!相比于暖气前后生产都需要时间,火锅这东西可是说做就能做的啊!

    这不,从昨天下午李承乾带着火锅的秘方回宫开始,截止到今天晚上,李二竟然吃了三顿火锅,也就是说老李现在的一日三餐都快全部是火锅了啊!简直是丧心病狂!!

    “这火锅的确有过人之处,而且这种将菜烫熟再蘸酱的吃法,既保留了食材的新鲜,又能让食材入味!长乐以前可是从来不吃羊肉了,没想到因为火锅的缘故,这两天竟然吃了不少!依妾身来看,永安侯在美食这方面的造诣,放眼大唐,当真是鲜有人能与之匹敌!”

    说起吃火锅,长孙皇后忍不住有些感慨,味道鲜美只是一方面,那种全家人围在一起吃的热闹,才是她最为感念的。

    李二闻言,心情大爽,只听他大笑道:“哈哈!那就吩咐御厨每天都准备好食材,以后朕每日都陪观音婢你们吃火锅!”

    长孙皇后闻言,心中暗暗欢喜,蓦地,她开口说道:“可是这样一来,赵总管岂不是得受累了?”

    听她这么一说,看来堂堂的宗师大高手赵松,居然真的如李泽轩所料,去干起切羊肉的活计了!

    李二想了想,道:“这不是还有两位皇室供奉吗?到时候他们跟赵松换着开!”

    长孙听后,一阵无语,让宗师高手当切菜大厨的,整个天下,怕是也就只有李二可以这么奢侈了!

    ……………………………

    孙思邈组织的“巡回”义诊,让人们对于暖唐基金会好感更上一层楼,第二天前往暖唐基金会的人更多了。特别是昨天在蓝田县县衙治病的那些百姓,免费得了孙思邈或者其他太医给开的汤药,今日都来尽一份自己的心意。

    以前的百姓,一旦家人生病,通常都会去寺庙向神佛祈福,若是家人的病好了,他们便会去寺庙还愿。现在他们所做的也跟祈福还愿差不多,只不过他们还愿的地方不在寺庙,而是在暖唐基金会!

    百姓们大钱捐不起,但他们大多都是一群懂得感恩的人,孙思邈等人给他们免费治病,他们即便捐不起几十上百贯,也要过来捐个几十文或者几百文来令自己心安!而且他们觉得上这儿捐钱比去寺庙还愿更加真实、更加有意义!因为在治病这方面,孙思邈貌似比漫天神佛更厉害、更奏效!

    如此一来,长安城内以及长安城外周边的寺庙,近日所收到的香火钱骤然减少,大和尚们整日守着山门,期待着来几个大主顾。

    “咦?你们发现了没?这功德碑上,长安城内有名的望族都出来捐钱了,可为何没见着崔家捐钱?”

    暖唐基金会门前,有人指着那个巨大的石碑,纳闷道。

    当初,暖唐基金会成立没多少天,李泽轩便命工匠在门前修建了一个三人多高的巨大石碑,起名为功德碑,用来记录给暖唐基金会累计捐过一千贯以上人的名字。

    那个百姓本来只是随口一说,可他这话音一落,不少人都下意识地在功德碑上寻找起崔家人的名字来。

    半刻钟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