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乱世太平王 >

第124章

乱世太平王-第124章

小说: 乱世太平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人,少不了都得给点孝敬。”

    红姑在这个当口,又准时出现开始补刀:“什么玲珑七窍心,他就是鬼心眼多。”

    杨柯不置可否,也不和她斗气。听完柳三的介绍,他细细一想,这柳家老号现在做的事不就如同后世的镖局吗?在他的印象中,镖局的出现是在清代乾隆年间的事了。

    乾隆皇帝曾经有个武教头,本名都被人遗忘了,山西人,因为姓张,排行第五,又生得面黑,加上他拳脚功夫厉害,威名远播,江湖人称“神拳无敌张黑五”。据野史记载,开镖局实际上还是乾隆皇帝给张黑五出的主意。

    张黑五在北京前门外大街创立兴隆镖局,后来的镖师们一旦看到远处山上有土匪,就大喊:“合吾一声镖车走,半年江湖平安回。”在山西方言中,“合吾”和“黑五”是同音词。当时的镖局承保的镖还比较杂,不但将一般私家财物承接保送,地方官上缴的饷银亦靠镖局运送。由于镖局同各地都有联系或设有分号,一些汇款业务也由镖局承当。看家护院等也来找镖局派人。后来逐渐规范,形成了六大镖系,即信镖、票镖、银镖、粮镖、物镖、人身镖六种镖。

    做镖局生意要有三硬:一是在官府有硬靠山;二是在绿林有硬关系;三是自身有真功夫,三者缺一不可。开镖局先要打点当地台面上的人物,下帖请官私两方有头有脸的朋友前来捧场,这个叫亮镖。若是关系不够,亮不了镖,往后生意必然难做。若是人缘不佳,亮镖时有人踢场,手底下没两下子干脆就关门算了。亮镖没出事,镖局才算立住了脚,但能不能出人头地,则要看第一次买卖头趟镖是否能立个万字(打响名号)。而镖局里面最重要的通常有三个人,镖局东家、掌柜的和总镖头。

    镖局主人讲的是人面广、关系好、有钱有势,打出旗号黑门槛的(黑道人物或是绿林好汉)不敢招惹,万一出了事摆得平官府,镖被劫了赔得起银两。大掌柜讲的是眼明心细算盘精;看货不走眼,估价不离谱,上下里外该打点的绝少不了,不该开销的绝不浪费。至於总镖头,通常是赫赫有名的江湖人物,不是本身艺业惊人,就是退休名捕之流。

    杨柯细细盘算了一下,突然对红姑说道:“柳东家,我有一桩大买卖想和你细谈。”

    柳红姑轻蔑的撇撇嘴:“本姑娘不稀罕。”说完这句话,一催坐骑,扬鞭而去,只留了给背影给杨柯。

    柳三看着发愣的杨柯,压低声音道:“王爷,依老朽之见,您真得要好好跟咱们东家聊聊了,她是吃软不吃硬的性子,否则,老这么给您钉子碰,也不是个办法。”

    杨柯皱着眉头道:“我也想顺着她,可不知道怎么了,这次见面之后她说话就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

    柳三笑眯眯的问道:“王爷是真猜不到?”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二八章 人老成精() 
杨柯看着一脸郑重表情的柳三道:“柳先生何以教我?”

    柳三凝视着杨柯半晌,终于吐了一口气道:“依王爷的睿智,如果因你看不透,老朽就捅破这层窗户纸也无妨。但如果王爷是顾左右而言他,老朽也不必再现这个眼了。”

    杨柯心中在瞬间闪过了无数念头,但他怎么能不知道柳三话里的意思。毕竟红姑是柳三的东家,更重要的一点是,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杨柯也发现柳三对于柳家,可以说得上是忠心耿耿,心无旁骛,对于红姑,他更是像看待自己的亲身女儿一般,由此,杨柯不得不佩服柳家商号之所以能有今日之繁荣,且有这么多忠心耿耿的手下生死不弃,全是因为柳家商号祖上留下的福荫,才让这么多的老家人在主人仙逝之后,依然用心看护着少主,而且是赤诚以待,绝无二心。

    杨柯淡淡的一笑:“柳先生,对敌当杀伐果断,但对友,则甘苦同担,袒露胸怀。我视红姑如手足,您还有什么疑虑吗?”

    柳三听罢,沉吟半晌,终于抬起头来,一脸凝重的表情,看了看杨柯,长长的舒了一口气道:“老主人在日,最不放心的就是这个幼女,如果能得王爷视为手足,是此女的造化,这娃娃是老朽从小看着长大的,脾气倔,性子直,宁折不弯,其实心肠软著咧。您别跟她一般见识,老朽在这里先谢过王爷了。”

    杨柯看着柳三诚心诚意敬谢不敏的样子,心中也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只是虚抬起了手,扶了一扶:“先生何须如此,你待红姑如父兄,有了先生,柳家无忧矣。”

    两人在瞬间打完了哑谜,虽然那层窗户纸没有捅破,但彼此心照不宣,便不在深谈下去了。其实柳三的言外之意是在试探杨柯对红姑的心意,而杨柯则是婉转的在告诉柳三,自己将红姑当做妹妹一般看待。这一番对话下来,双方都明了了对方的意思,但却留下了余地,没有让对方下不来台。

    柳三沉吟了片刻,缓缓的说道:“王爷,请恕老朽直言,照理说,柳家老号能得王爷垂青是好事。有了您相助,不出三年,老朽自信能让柳家老号成为天字第一号的买卖家。可这天下万物,有阴必有阳,有利必有弊。自古以来朝廷不重商,甚至变着法的盘剥商贾,柳家如果成了商贾中的出头鸟,这天底下盯着我们,眼馋我们,甚至算计我们的人可就多了。柳家老号现在的规模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日子也还过得滋润。自从老东家和少爷故去之后,柳家就剩下红姑一个女娃娃当家了,女娃娃毕竟不比男人,没那么些个雄心壮志,真要挑这么重的担子,老朽心里有两个疙瘩,揣摩了好多时日,一直也没好跟王爷您开口说。”

    杨柯揣摩着柳三话里话外的意思,他心中清楚,麻布筋多,光棍心多,很多事藏着掖着,事前不讲透,以后就会从一颗小苗盘根错节的长成一片老藤,那个时候可就不太好收拾了,尤其像柳三这样百炼的人精,看问题看得透,看得远,心思也比一般人用得深,所以该交代的关节一定不能留尾巴。想到这里,他用很诚恳的眼神看着柳三:“我明白,柳先生说的都是心里话,我也跟您交个底,人心叵测,风波险恶,但我杨柯的心思从来只对敌人,红姑是我的朋友,柳家老号是为朝廷做事,实际也是在帮我。对朋友,我绝不做无情无义的事。您有什么顾虑今天都可以说出来,办得到的,我马上答复,办不到的,我也绝无虚言。咱们今天就来先立规矩后合作。”

    柳三长叹一口气道:“王爷,老朽这大半辈子看遍了人情世态,水里火里滚打过来的,自认这双老眼算得上毒,可与您初一见面,还真走了眼。您对这世道人心熟透,再加上您有见识,有眼光,老朽碰见过的三山五岳的高人里,没一个有您这份道行。老朽那时也在奇怪,按道理说,像您这么一号人物,不可能籍籍无名。后来才知道您是天潢贵胄,世家子弟,当朝豫王。老朽是惊讶又庆幸。惊讶是因为您身份尊贵,怎么对江湖人心也门清。庆幸是因为您这位天字第一号的重臣上管着朝堂,下通着民情,这是天下子民的福气啊。说句大不敬的话,摊上那位何不食肉糜的天子,百姓的好日子本该到头了。天可怜见,遇上您这位朝廷的擎天玉柱,总算托住了我大晋的江山不倒。百姓们都在传,说您是天上的神仙下凡,息兵止战,收拾了那些个欺压百姓的藩王和权贵,又给天底下的寒门子弟开了做官的路,还体恤百姓,兴农兴商,今儿个您说的这些话,老朽打心眼里信。如果柳家老号老朽能当家,就算赔上身家性命,也跟定王爷您了。可毕竟老朽是老东家的家奴出身,今天的一切,都是柳家给的,我不能忘了自己的根在哪里,不能不知道轻重。任何时候都得东家说了算。所以,今天有几句肺腑之言,是代我故去的老东家和少爷说的,王爷您别嫌我不识好歹。”

    杨柯淡淡一笑,柳三说的那位何不食肉糜的天子不就是指的当朝皇帝司马衷吗?晋惠帝执政时期,有一年发生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有挖草根,食观音土,许多百姓因此活活饿死。消息被迅速报到了皇宫中,晋惠帝坐在高高的御座上听完了大臣的奏报后,大为不解:“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意思是百姓肚子饿没米饭吃,为什么不去吃肉粥呢?看来这位糊涂天子的段子在民间早已是家喻户晓了:“柳先生,今日这里没有王爷,咱们朋友论交,以后私下里您就叫我修烈。我也不叫您柳大柜,称您为柳先生,您直言不讳,我有问必答。”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二九章 悠然神往() 
柳三清了清嗓子:“那老朽就托大平辈论交,称您的字了。这第一桩么,少爷不幸故去的时候连个子嗣都没留下,红姑以后一定是要招个上门女婿的,得生个男娃娃跟着柳家姓,否则偌大的柳家家业后继无人,咱们还忙活个什么劲?”杨柯听罢点点头,这句话本来犯不着跟自己说,但柳三的弦外之音其实很清楚了,是想让自己表个态,以后绝了红姑对自己的念想,当朝豫王怎么可能给一个商人做上门女婿?

    “柳先生,您放心,我已经说过了,我待红姑如同手足一般,绝无非分之想。”

    柳三眯起老眼,缓缓道:“老朽知道您是个重诺之人,可老朽也能看得出来,这娃娃平素眼高于顶,就没瞧中过什么人,可现在,她一颗心都在修烈你的身上,越是她这种大大咧咧的性子,用起心来就越是拔不出来,她现在处处跟您呛火,不就是因为心里有气吗?我是担心,这娃娃以后可要遭老罪了。所以,问题不在她的身上。今天有了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杨柯知道一个紧箍咒已经牢牢的套在了自己的身上,这柳三绵里藏针,端的是好手段。轻描淡写之间,就将挑子撂给了自己。红姑毕竟是他的东家,依她的性子,未必听得进别人的劝,所以柳三就从根上断了红姑的念想,只要自己死活不松口,一头热的剃头挑子终归有凉的那一天,这个看似难如登天的死局不就破了吗?

    “柳先生的第二个顾虑是什么?请接着说。”

    柳三点点头:“这第二个顾虑么,红姑毕竟是个女娃娃,以后生意场上她来抛头露面也不是个常法,再说了,真有一天柳家买卖干大了,这财帛可是能红人眼的,让一个弱女子担着这些个干系,老朽还真不放心。不是我杞人忧天,实在是这么些年见得太多了,少爷正当英年,为什么就遭了横祸,还不是因为被人惦记上了这份家业,而且是被人下了绝户的黑手啊。每每想到这里,老朽都夙夜难寐,恨不得刨了那帮黑心肝的祖坟。无论如何,我再不能让红姑重蹈覆辙了。”

    杨柯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柳先生的意思我懂了,您看这么着行不行,这柳家老号我让朝廷也入一份股,大头还是柳家的,朝廷也不参与经营,以后柳家商号赚的钱里面,也有朝廷一份,看哪个不长眼的敢和朝廷耍心眼。如此一来,自然就解了您的后顾之忧。”

    柳三听罢,眼睛不住的眨动,心念电闪,杨柯的这个办法,可不就是给柳家穿了件百毒不侵,驱鬼辟邪的金刚不坏的法衣吗?朝廷的买卖谁敢动歪心思,除非大晋朝亡了,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