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乱世太平王 >

第33章

乱世太平王-第33章

小说: 乱世太平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死的汝南王司马亮,也可以用这个办法来办理嘛。

    第七是卫瓘他老人家要大力表彰,就是书法很好死全家的那个大臣,只剩下了一个女儿和两个孙子,女儿已出嫁从夫就赐些金银,挑一个孙子承袭爵位,另一个孙子送太学读书。在面对暴徒的时候,卫瓘依然遵纪守法,不以暴制暴,堪为天下人的楷模,看看朝廷的封赏,好人有好报,大家要认真学习和领会卫瓘同志的光辉事迹与崇高思想境界,争当好人,也会有好报的。

    最后总结这次会议的成果,是一次成功的大会,也是一次胜利的大会,更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以后这种会议会持之以恒的召开下去,也必将引领者国家走向光明和未来。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五十一章 闹市行凶() 
正是公元292年新年伊始,春寒渐退,万物复苏,河开冰融,一片欣欣向荣的绿色重回大地,随着议政会议的决策通传天下并得以施行,杨柯谋划已久的中央集权运动就这样在无声无息中落下了帷幕,如同这回春的季节,不露痕迹的让乱象纷呈的权利争夺归于一统,安然渡过了第一波藩王造反和夺权的危机,朝局重新迸发出勃勃生机。

    一年之计在于春,窝了一冬的人们结束了慵懒的日子,纷纷走出家门,为生计开始劳碌奔波。洛阳东城的商贾店铺云集之处恢复了人流攒动。林立的姜行、果子行、鱼行、米行、肉行、南猪行、北猪行、大货行、小货行、布行、邸店、酒楼、食店、茶坊、酒店、客店、面店、煎饼店、杂物铺、药铺、金银铺、彩帛铺、染店、香药铺、靴店夹着宽阔的街道一路排开,一眼望不到尽头,摩肩接踵的行人川流不息,更有提篮叫卖者歌叫之声,清奇可听。

    本是祥和之境却突然被呵斥之声打破,由远而近的一群人衣着光鲜,手执马鞭,身配腰刀,如狼似虎的横冲直撞而来,径直扑向了官坊牌楼下的人群汇集之地。围拢成一圈的路人猝不及防,被推推搡搡着纷纷躲避,有不明就里的人刚想发作,鞭子已经劈头盖脸招呼了过来,还有胆小的早就跑开了,只敢远远的看着。人群分开,一个满脸菜色的农妇怀抱着一名七八岁年纪的小女孩,本能的往后缩,她身后一领芦席,芦席下赫然露出了一双赤脚,竟然是一具男子的尸体。小女孩睁着大大的一双眼睛,惊恐万状的看着来势汹汹的一群人,紧紧搂住农妇的脖子。

    有知根知底的人隔着很远在小声议论:“是王家的人,这下这孤儿寡母又要遭罪了,真是作孽啊。。。。。。”

    为首的一人长得尖嘴猴腮,耔着一对大黄板牙,口沫横飞,恶狠狠的对农妇骂道:“郑三家的,爷是看你们可伶,没跟你们计较,这征地的钱也给了,你不安生把你男人下葬,今儿个还跑到这东市来丢人现眼,你是存心要和我们王家过不去是不是?”

    被称作郑三家的农妇紧紧搂着孩子,哭喊着道:“王总管,你们打了我男人个半死,就给了五百钱,还扒了我们家的房子,占了我们的地,我男人抓药都不够,人死了连祖宗的坟都进不去,我们孤儿寡母也断了生计,横竖是个死,今天小妇人就在这东市让大家伙来评评这个理。。。。。。。”

    那瘦猴似的王总管四顾一望,不少人指指点点,议论纷纷,不禁怒从心头起,对四周仆从喝道:“抓住这个疯婆子,堵住她的嘴。”

    手下人应了一声,扑上去就要拿人。“慢着。。。。。。。。”农妇一声厉喝,怀抱着孩子站起身来,手中一把剪刀对准女孩的脖子:“兰儿,别怪娘,咱娘两没活路了,娘要是走了,丢下你一个人在这阳间遭罪,娘不放心啊。。。。。。。。”说完这句话,剪子高高举起,就要往下扎。小女孩瞪着一对惊恐的大眼睛,已经被母亲狰狞的面孔吓呆了,一动不动。

    四周围观的人齐齐发出一片惊呼,千钧一发之际,一条人影风一般卷了过来,伸手便扣住了农妇的手腕,另一只手从她怀中夺过了孩子,紧接着,背转身来,护在农妇身前。王总管定睛一看,来人虽衣着齐整,但一身短衣,显然也是仆从打扮,不禁有了胆气:“小子,知道爷爷是谁吗?敢多管闲事?”

    “不管你是谁,一群人当街逼死一对孤儿寡母,总还得说个理不是?”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王总管等人回头一看,身边停下了一辆马车,车夫正从车内搀下来一位女子,那女子端方稳重,衣饰华贵,看着自己气定神闲。她的身侧站着两个彪形大汉,虽然也是短衣打扮,但气势逼人,彪悍之气形之于外。

    王总管一时看不出来人深浅,但今天奉命来拿人,如果退让回去后没法向主人交差,再者看自己这边也人多势众,一向跋扈的性子便发作起来:“我不管你是哪家的小姐千金,今天是我们骁骑大将军府的私事,你们最好别管闲事。”

    那女子依然是不急不躁,说的话软中带硬:“我这人心软,见不得这场面,也不是要插手管你们的闲事,今儿个我先带她们娘俩走,安顿好她们,也免得大庭广众的僵在这里不是?咱们大家都有台阶下,至于你们之间的是非曲直,小女子也不会过问,你们自己个慢慢再商量。”

    这番话入情入理,客气中还带着商量,王总管还真有点不好作答,看这女子年纪不大,但说起话来有条有理,十分老到,自己在口舌上显然不是对手,看来必须要快刀斩乱麻,想到这里,王总管开口道:“姑娘,我也只是个办差的人,今天奉命就是要过来拿人的,人要拿不到,我也交不了差,还请姑娘自扫门前雪。”说道这里,也不再拖延,对仆从喝道:“把她们带回去。”几个人便冲上去要抓那农妇和抢那小女孩。

    “串儿姑娘,您上车先走,小的们一定把这对母女给您带回来。”那女子身边的护卫经验老道,一边说,一边将女子塞进了马车,看着车夫赶车疾驰而去,那汉子转身加入了战团。

    王总管看到身边的人虽然数倍于敌,但不到几个回合,便被这三个人打得东倒西歪,如果不是对方不愿伤人,还要护住母女二人,自己这边早就溃不成军了,不由恼羞成怒,大吼道:“抄家伙,给爷往死里打。。。。。。。。。”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五十二章 出世入世() 
兵刃一亮,拳脚混战立刻变成了生死互搏,围观人群一哄而散,那三个人本来是自求自保,不愿伤人,形势所迫,不禁被激得凶性大发,再不留后手,招招都是直奔要害,虽然他们没有兵刃,但三人明显是训练有素,互为犄角,片刻功夫就打倒了几个人,夺下了他们的兵刃,王总管一看他们手中有了兵刃,形势更加不妙,梗着脖子叫道:“你们等着,有本事别走。”说完这句话,也顾不得倒在地上的同伴,撒腿就跑。众人一见头都跑了,自然作鸟兽散,远远围观的人群轰然发出一片叫好之声。

    杨府的书房之中,串儿低着头:“公子,我给您惹祸了,实在是奴婢见这一对母女太可怜了。”

    杨柯笑了笑:“没想到我们串儿平时看起来文文弱弱,其实是很有侠肝义胆的。”他站起身来,将跪在面前的一对母女搀扶了起来,小女孩睁着一对乌溜溜的眼睛,愣愣的看着自己,衣衫单薄,不知是紧张还是害怕,瑟瑟发抖。

    杨柯温言道:“大嫂别怕,到了我这里,那伙人不敢拿你怎么样,你得罪的是骁骑将军王济家的人是吗?”

    郑三家的泣不成声:“那王大将军为了修马场,强征我们村的地,连祖坟都没放过,逼死了好几条人命,小妇人的男人就是不从,被他们打得吐血,撑了不到三天就。。。。。。。。。。”(王济,字武子,曹魏司空王昶之孙,司徒王浑次子,晋文帝司马昭之婿,娶常山公主。官至骁骑将军、侍中。王济爱好弓马,勇力超人性豪侈,丽服玉食。时洛京地甚贵,济买地为马埒,编钱满之,时人谓为金沟)

    “大嫂,我可以帮你男人报仇,还能帮你们全村夺回田宅,但这要看你胆子大不大了。”杨柯温言道。

    郑三家的迟疑的看看杨柯,又看看串儿,串儿鼓励的点点头,郑三家的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磕头不止:“只要能为我男人报仇,小妇人水里火里都去得。求贵人大慈大悲为小妇人伸冤,小妇人和全村的老少都给您老立长生牌位。。。。。。”

    “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以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槪岷ň剖俏瘢芍溆啵俊宾橇宥5保档姆锹矸桥#谷皇且煌仿梗钩荡┬性隍暄训拇宓乐希腥朔追撞嗄俊A趿媲套哦赏忍稍诔瞪希匀粑奕说囊豢诰疲痪涫R幻屯缸乓话烟赂诔岛竺妫咦弑哙洁欤骸跋壬故强旎盍耍氐郊抑髂赣指迷鸱N伊耍雒徘盎乖偃淮蝗孟壬染啤⒉蝗孟壬染疲夷芾沟米∠壬殴帧!!!!!!!

    “你懂什么,在你家先生眼里,盘古开天辟地到如今不过是一朝,日月不过是我的门窗,八荒之地不过是我的庭院,我以天为帐幕,以大地为卧席,自由自在,除了喝酒,还有什么事能入你家先生的法眼。”

    “好一个幕天席地,纵意所如,有此等气魄胸襟,先生必是高人也,相逢即是有缘,我有好酒奉敬,不知先生可否折节屈尊,共饮一番?”一个声音打断了刘伶的话头,他侧着身子,睁着迷离的醉眼看去,路边站着一老一少,老者面貌似曾相识,少者白衣如雪,风度翩翩,执礼甚恭,正抱拳相邀。他们身边停着车驾,几个仆从在路边临时支起了胡床(小板凳)和矮几,矮几上摆着菜肴杯筷,还有一坛酒,酒香四溢。

    刘伶冷冷的斜了二人一眼:“我平生从不和生人共饮,让开让开,莫要挡了我的路。。。。。”说完,挥手示意仆童继续赶路,根本没有下车的意思。

    那年轻人碰了钉子,依然是温文尔雅的样子,毫不动怒:“人生百年终归一死,先生何妨走到哪里算哪里,酒在哪里就喝到哪里,死到哪里就埋到哪里?生人和熟人又有什么关系?”

    刘伶“咦”了一声,支起身子,看着路边的年轻人:“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年轻人指了指刘伶身后的仆童道:“先生赶路而已,带着个貌似无用的铁锹,必有深意。”(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其遗形骸如此。)

    刘伶哈哈大笑:“识破我心意的,你是第一人,罢罢罢,有酒就好,管他生人熟人。”说完,从车上一跃而下,一屁股坐到了胡床上,毫不客气,也不谦让,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老先生看着面善啊,似乎在哪里见过?”

    老者捋须微笑:“伯伦兄何其健忘也,石崇府中饮宴,老夫曾与先生见过,老夫姓唐名仲,这位乃是杨休烈杨公子。”

    “那石崇世家出身,性情骄纵,还是第一次听说有人当面驳了他的面子,不喝他敬的酒,就凭这个,伯伦兄当为竹林七贤魁首。”杨柯不动声色的封上了一顶高帽子。

    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