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春秋我为王 >

第1173章

春秋我为王-第1173章

小说: 春秋我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到这时候,赵军也伤亡不小,又要分兵占领已攻陷的楚地,要想再战攻取后世有“天下腰脊”之称的鄢、邓襄阳之地,着实有些不济。

    十一月份,在尝试了几次进攻未果后,天气开始转冷,赵军的前线粮食近乎要吃尽,冬衣也未能及时运达宛、叶,两三万人的补给和二十五万人的补给完全不是一个等量级,更何况赵军现在已经深入敌国腹地。加上后方汝水、宛城一带有楚人叛乱,赵无恤想起了与张孟谈的承诺,开始考虑休兵之事。

    南方最可怕的不是楚人的困兽之斗,而是疾病,赵兵多是北方人,水土不服,冬天还好,若是打到明年春夏,在大江边上来一场瘟疫或者血吸虫病泛滥,那就彻底完蛋了,赵无恤重演苻天王的悲剧也不是不可能。与其冒险去吞并暂时难以消化的南方,还不如见好就收,巩固新征服的领土,休憩十年,彻底整合北方后,卷土重来……

    月盈则缺,物壮则亏,他总觉得,再强行往南的话,会有一场赤壁或者淝水在等着自己。

    不过他也不打算就这么放过楚国,伐兵之后,便是伐交了……

    十一月,距离亡国只有一线的楚国人果然先沉不住气,派出钟子期作为使者前来求和。

    ……

    赵楚和谈的地点,没有选择宛城,而是放在了附近的申县。

    钟子期是个聪明人,他很清楚,赵侯选择申来作为和谈地点,意味深长。

    申县,是楚国的第一个县,在过去两百多年时间里,这里和息县一起,曾是楚国的两大柱石,申息之师天下闻名,然而在方城不守后,却选择避让赵军锋芒,败退南方。

    此外,申,还是楚国上一次号令诸侯的盟会地点,四十年前,野心勃勃的楚灵王强迫晋国同意他大会诸侯,按照子产所献齐桓公会盟的程序会见诸侯,那堪称楚国最狂妄的一次会盟,楚对中原的骄横,也到达了顶峰。

    四十年过去了,物是人非,楚国的辉煌也一去不复返。如今选择此处作为和谈地点,又何尝不是在告诫楚人,让他们看清楚自己的处境呢?

    怀着这复杂的心情,钟子期步入了申县,和谈地点还在城池的另一头,他脚下的路还长着呢。

    虽然是战胜者,但赵无恤也没有太过怠慢楚国的使者,派了足够分量的人物出来接见。

    当钟子期抵达申县门口时,一位面如冠玉的赵国大夫已经等候在此,远远看见他,便笑吟吟地迎了过来。

    “久闻荆楚有子期之音,心慕久矣,今日得见君雅容,不枉此行。”

    钟子期对此人的态度倒是有许多好感,但他也知道自己身负使命,便不卑不亢地还礼:”败军之国使臣,代寡君前来谒见赵侯,何雅之有……不知大夫如何称呼?“

    “赵国公婿大夫,俞伯牙……”

    公婿大夫,是是赵国一个特殊的职位,那便是公女的夫婿,赵侯的女儿很多,嫁出去的有三人:乐灵子之女,长公女婉嫁给了董安于的孙子;季嬴的女儿,次女蓁嫁给了胶东伯韩虎的儿子:孔姣的女儿,三女姝则许给了在学宫考举中诗、书、琴都名列前茅,且容貌英俊的俞伯牙……

    俞伯牙倒也没什么大的才干,赵无恤让他做了公婿大夫,也只是将他当做行人来用,毕竟一位才貌双绝外交人员,可以缓解一下赵国“弃礼仪、上首功,以虎狼之心鞭挞天下”的暴国形象。

    伯牙最大的爱好,便是音乐,他也久闻南方有位钟子期,演奏的《阳春》《白雪》乃天下一绝,早就眼热想见,此番见到了真人,心中十分欢喜。二人同车,一路往里面行驶的时候,有一句没一句地聊开了,这一聊便一发不可收拾。两个乐痴简直一见如故,相谈甚欢,甚至约定等和谈结束后,要试着相互切磋下乐技。

    欢乐时光易过,当马车在申公府邸门前停下时,钟子期才猛地醒悟过来。申县的县公宁死不离此地,已经死于战乱,他的府邸被征辟为赵侯的行宫,而钟子期的使命,就是入内谒见。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他还有何心思谈弦歌雅乐?

    俞伯牙知道钟子期心里在想什么,笑着请他下车,并祝福道:“愿子期此番和谈顺利,赵楚能够重拾旧谊,天下弭兵!”

    “借伯牙吉言……”钟子期苦笑地行礼,迈着沉重的脚步,进入他的疆场,他心里想着,无论如何,自己都要据理力争,不辱使命!

    然而,仅仅半个时辰后,先前满怀悲愤的钟子期,便被对面负责和谈事宜的赵臣楚隆咄咄逼人的气势吓得满头大汗。

    ……

    “汝等还以为,伯主是像齐桓公一样可以轻易打发的么?方城之塞已破,区区汉水之险,不足挂齿!伯主之国方万里,郡县相望,万家之邑不可胜数,有车万乘,骑数万,持戟之士百万,南下临楚,投鞭可断汉水。今楚国疲弱,一败再败,弃地千里,命不绝若线。多亏了伯主仁慈,念在楚国也是颛顼之后,不忍灭绝汝社稷,这才决定放过。汝等竟然还想与赵国谈条件?”

    楚隆一拍案几,恐吓道:“弱国无外交,楚国若不能无条件接受赵国提出的盟约,则赵军再添十万,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亡楚国社稷!还望使者三思,勿谓言之不预也!”

    “敢问,赵国的条件是什么?”钟子期硬着头皮,他很清楚,以楚国现在的困境,几乎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楚隆回过头,看向身后君榻上,闭目养神,一言不发的赵侯,除非楚王或者叶公亲临,否则赵无恤是不会降尊与敌国使者会谈的。

    见君主点了点头,楚隆的气势又上来了,将一张已经草拟好的盟约拍在案头,让钟子期自己看。

    钟子期打开盟书,却见上面赫然写着三个要求。

    “其一,楚国割让冥厄三关及方城内外的叶、宛、汝南、淮南、弋阳予赵……”

    他擦了擦汗,这些是被赵国夺取的疆土,若以盟约的形势承认的话,楚国的半壁江山已去,大国地位,就此丧失。

    “其二,楚国去王号,称楚侯。”

    钟子期的手抖了一下,从熊渠算起,楚国已经称王三百年,从楚武王算起,也有两百五十年,自成体系,俨然一个与中原对峙的南方王朝,如今,这种独一无二的自豪也要走到尽头了么?

    这是虚名,他如此劝自己,倘若连国家社稷都保不住了,那称王还有用么?

    再往下看,钟子期不由震惊得扶案而起。

    “其三,明年正旦,楚君章必须亲自到北方,进贡茅包,朝见天子,新天子!”

    “新天子?”钟子期愕然,看向了从始至终高坐上位,未发一言的赵侯,是又要行废立之事,重新扶持一位傀儡周天子?亦或是……

    “然也。”赵无恤站了起来。

    “寡人扫平晋卿之乱,列为诸侯,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后,又承晋文之霸业,莅中国而兼有四夷。东征至海,西涉陇阪,北临大漠,南伐江汉,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六合八荒,无不景从!今寡人更欲朝楚、越之君,合诸侯,一天下。三代以来,历代天子、伯主,功业有胜于此否?以此取之,为霸小矣,虽王可也!”

    ps:战争戏省了,反正你们也会说不好看,口亨!晚上还有一章

第1215章 百无一用() 
十一月初,在申地逼迫楚国接受城下之盟后,赵无恤得到了这些战争他想要的一切:楚国的臣服和放弃王号、熊章还承诺明年正旦会北上朝见赵无恤。

    此外,被赵军占领的楚国半壁江山也彻底纳入他囊中,赵无恤大手一挥,将这些新征服的,总人口近百万的地盘划分为五个郡:汝水以南为汝南郡;陈国和胡、顿等地划为淮阳郡,陈国作为傀儡国,也要听淮阳郡守的号令;夷虎群舒之地为淮南郡,蔡国也要听淮南调遣。至于方城内外的地盘,靠西的丹阳淅川之地划入商君赵伊的领地中;方城之内的宛、申为南阳郡;方城以北的许、叶为鲁阳郡……

    初步划定新疆土的郡县归属后,赵无恤开始让大军北撤,取道鲁阳回洛阳,或者取道陈国回宋、鲁。而他自己,则带着中军去了叶县……

    “君侯,前面就是叶县。”

    这是一个寒冷的日子,北风已经席卷大地,万余人的兵马匆匆回到叶县的屋檐下,这里已经是赵国领土了。虽然叶地的楚人对占领此地的赵军依然不服,但已经没了反抗的胆量,只能默默地忍受着。

    赵无恤对此不甚担心,只要统治十年二十年,这里就可以彻底消化,他还得感谢叶公沈诸梁在这里兴修的水利工程和通衢大道,可以预见到,宛、叶将陆续恢复繁荣,为日后赵军再度南下提供便利,到那时,可就不止割地求和这么简单了。

    不过问题也随之而来,五个郡的领土扩张,意味着至少要派遣五万北军驻守,此外,这些地方的行政处于瘫痪状态,军管毕竟只是暂时的,需要尽快推行郡县统治,故而需要大量人才,所以赵无恤没路过一个地方,都会接见并抚恤当地的长者,并让他们推荐一些人才。

    只要那些当地氏族愿意推荐出人来,就意味着当地势力愿意与赵国合作,这是在建立统治的第一步,分家打豪强之类的,还不到时候。

    不过赵无恤也十分重视对楚国士人的任用,这些人之前郁郁不得志,只能投奔外国,这下不必了,赵国自会招揽贤才,诱惑他们或北上邺城入临漳学宫,或做地方小吏,成为赵国官僚集团利益链条的一部分。

    不过,这种大范围的招贤,吸引来的人往往鱼龙混杂,这不,无恤刚进叶县,就有一群人来自荐,赵无恤站在马车上一瞧,不是别人,却是跟在孔子身边那批号称”君子儒“的弟子,其中还有好几个熟人,譬如相貌身材颇似孔子的有若……

    ……

    有若和赵无恤年龄相仿,是年近四旬的人了,在”君子儒“里也算德高望重之辈,只是不如原宪、漆雕开。本来他们在叶县日子过得好好的,整日吃着叶公送来的稻米优哉游哉,虽然是远离家乡的流亡,却不影响他们自视甚高,整日穿着宽衣博袖高谈阔论,轻蔑地扫视叶地含辛茹苦种田的短打楚人。

    谁料一场白胜之乱,却打破了这群寄生者的生计,叶公以缺粮为由,断了供给他们的粮食,这群君子儒顿时炸了锅,本来一个个都视做官为粪土,这时候为了斗米,纷纷去请求做叶公的幕僚,谁料叶公就是不要,一群人热脸贴了冷屁股,只能灰溜溜回来。

    这两年里,他们只能依靠孔子、颜回的救济过活。颜回是有真学问的,已经在宛叶打响了名声,门下弟子近百,而孔子,叶公也是不敢不敬,加上子贡这富豪从未中断过对孔夫子的供奉,所以还有些钱帛粮食,孔子也不忍心看着门下一群没出路的弟子饿死,一群人才能勉强度日。

    接着,就是赵国伐楚,楚军大败,退走方城,叶县里开入了君子儒们视为”虎狼之师“的赵卒,开始了更加严格的军管时期。

    因为孔子是掌握赵国经济命脉的太府令子贡之师,更是长乐宫内孔氏夫人之父,占领这里的赵国将吏对他不敢怠慢,专程送了粮食过来,娶了公女姝的公婿大夫俞伯牙还亲自来探望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