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春秋我为王 >

第123章

春秋我为王-第123章

小说: 春秋我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就在第二日,正准备将棺椁入殓前,从郑国方向,开来了一辆牛车,径自驶入虢县。牛车上坐着一位老而不衰的长者,他头发黝黑,扎成扁髻。以玉簪固定,身穿洁净简朴深衣。赶车的御者和在车侧捧着壶浆服侍的青年。则是他两名面容温和的弟。

    长者看到县中规模宏大的丧事,满城皆哀。就来到了县寺中,询问缘由。

    中庶正巧在,见其容貌不凡,谈吐优雅,起了结交的心思,就对他详细说了大之死和死时症状。

    那长者听完,沉吟片刻后问道:“大死了多长时间了?”

    中庶说:“鸡鸣至今。”

    长者又急切地问:“入殓了么?”

    中庶奇怪地回答说:“未曾,他死去还不到半天,还有许多仪式要办。”

    扁髻长者放下心来。捋着胡须一笑,神秘兮兮地说道:“请中庶转告虢大夫,我是来自齐国渤海的秦越人,家在郑国。如今前来晋国游历,正想谒见虢大夫的风采,又听说大不幸身死,能否让我冒昧看一看尸体,我擅长医术,或许能有办法。”

    “秦越人!”中庶喜好医术。所以听说过此人的名头,他将信将疑之下,也不敢贸然禀报,先私下带着秦越人到了停放棺椁的地方。

    堂内阴冷。上了漆的沉重棺椁黝黑,棺内躺着面色苍白的年轻青年,叫人毛骨悚然。

    秦越人丝毫不忌讳。他前前后后视察了一遍后,便对中庶笃定地说道:“我能活之!”

    “活……你能活之?”

    中庶自然不信。他认为大是死得不能再死了,能活死人?这人一张口就是大话。何其荒诞,便忍不住出口嘲讽了一通。

    然而,秦越人却仰天叹道:“先生运用医术,犹如以管窥天;老朽运用医术,却用不着切脉望色听声和审察病人的体征,就能讲出症证的所在;只要知晓了疾病的外在症状,就能推知其内在病机。”

    “您要是认为我的话不可相信,就且一试,在‘死者’身旁侧耳倾听,一定会听见他耳中在微微作响;用手顺着他的两腿往上摸,最初可能触感冰凉,但慢慢到了**后,就会发现仍然是温的。”

    中庶听了秦越人的话,按他的法试了试,果然如此,便吃惊得两目眩晕,张口结舌。

    “这……那这究竟是何病症?”

    秦越人说:“大的病,就是所谓的‘尸厥’,大其实并没有死。”

    于是中庶便步并作两步,跑到县寺后的院里,把详细的经过告知了虢大夫。

    虢大夫听说后大吃一惊,未穿履就跑出了县寺,在阙门下迎见秦越人。

    他拱手说道:“窃闻先生高义已久,然未尝得闲暇前往拜谒于前,幸亏先生过我小县,才能得以相见。犬不幸染病,如今有先生则活,无先生则死而填于沟壑之中,长眠于土下,不得回生与昆父兄弟相聚了,还请先生救助之!”

    话没有说完,虢大夫就抽泣不己,悲伤不能控制,他就这么一个儿,这一日来,已经难过得发容枯槁了。

    秦越人怜之,当场允诺下来,他让自己的大徒弟阳磨好针具,用以针刺虢大的外阳五会之穴。经过一番诊治,竟然真的苏醒了过来!只是口不能言,手不能动,一双眼睛慌乱地转个不停。

    救人救到底,于是,秦越人又让另一徒弟豹,运用能温入人体五分深浅的热敷之法,将八种秦越人亲手配制的药剂混在一起煎熬。煎成后用来交替着热敷两胁之下,不出天,就能坐卧于榻上。

    秦越人一鼓作气,又开始调节大的肺腑阴阳,开出药方,叫虢县的人四处集,让大服了二十天的汤药。现如今,他真的就恢复了健康,能够下榻走动了!

    整个虢县的国野民众惊喜交加,都认为秦越人是能使死人复活的神医。

    然而这位“能活死人白骨”的长者,此时却功成身退,坐在朝北行驶的崭新马车上,缓缓驶出虢县。

    他对两位弟,阳豹说道:“为师哪里有能使死人复活的方术,虢大阳寿未尽,我只是使之起耳。”

    秦越人的马车是虢大夫赠送的,上面还载有其他礼物:装满了布首币金爰和帛布的箱,在经过虢县城门时,秦越人对弟们说道:“将虢大夫赠予的礼物留在这里吧。”

    豹有些舍不得,抱着那一箱沉重的财物说道:“夫,虢大夫想留您于此,奉献一座有市之乡作为养邑,被您拒绝,这也就罢了。可这箱里的,可是你近一个月来应有的报酬,何必要扔下!”

    秦越人手持鸠杖,在豹头上敲了一下。

    他斥责道:“医者最忌见财忘义,前些日,灵让信使和传车前来寻我,说宋国的乐大司城被囚于虒祁宫中,患了顽疾,她无计可施,向我求救。灵也是老朽之女徒,而我也在乐氏领邑里吃过大半年闲饭,这份情义,必须偿还。

    “如今为了虢地大的事情,已经耽搁了不少时间,这些身外之物留在车上,徒增加负担,扔了!不然就把你扔下去!”

    豹只得依依不舍地将木箱放置在城门处,守夜的城门吏好奇地打开了它,当场就被里面金光闪闪的金爰和锦绣丝帛闪瞎了眼。就在他目瞪口呆之时,秦越人师徒早已驾车向北而去。

    他们将连夜赶往新绛,只是秦越人不知道,需要自己救治的病人,已经多了一位。(。。)

    ps:ps:史记里的扁鹊事迹很杂乱,时间跨达到了年,为了行方便,七月就做了点自由发挥,把扁鹊的一些事迹揉一起了,就当一家之言吧

    求收藏,求订阅,求推荐

    。。。

第188章 暗潮涌动(上)() 
下宫,夜色渐渐深了,在得知赵鞅的具体病情后,尹铎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虽说有名医秦越人将至,但仍然无法保证,就一定能让主君转醒。

    风疾,无论是外邪还是卒中,这在当时,都算是无法救治的绝症了。

    他又看了看与君女季嬴乐氏女灵一起,侍候在赵鞅榻前的赵无恤和伯鲁一眼,心里做出了决断。

    于是乎,尹铎就拉着刚刚安排好正殿诸多事务归来的傅叟,走到了被帷幕遮住的角落里,开始商议如何应对最坏的局面。

    尹铎道:“主君虽然暂时没有性命之忧,但想要醒来,恐怕也不容易,乐氏淑女只能保证续命,秦越人虽然是名医,但也不知道能不能真的能来下宫,是否能让主君转醒,恢复如初。”

    见傅叟点头同意,他便继续说道:“若是主君不豫,赵氏不可一日无主,主君的意思很明显,未来的世,就是长和庶之中择其一,但究竟中意谁,主君并未对吾等家臣说过。庶君虽然治邑有方,行事昂扬勃发,能理财,知人善用,面临危局处事不乱,日后必为一英主。然而,当此事态紧急之时,却不是做家主的好人选。”

    傅叟沉吟片刻后,也叹了口气答道:“家宰与我所见略同,庶君虽@然是一个有为君,但毕竟年轻,身份又是低贱的狄婢庶。惜哉,若是主君花费十年时间培养造势,先扶为世。再交付治军治民之权,或许可为家主。但若是主君真的不幸故去。为了避免主少家疑,最好的选择。还是扶持长君伯鲁上位。”

    两人都倾向这种举措,其一,伯鲁是年龄最大的嫡长,名正言顺。其二,他又是韩氏的侄女婿,有一个强大的母家。

    因此,他继承卿位,一面能服众稳定人心,另一面还能得到韩氏的扶持。就像是下宫之难后。韩厥庇护赵,让赵氏羽翼丰满一般。而若是赵无恤上位,还真不知道韩氏会是什么态。

    赵韩联盟,是眼下救赵氏一命的纽带。

    至于无恤的姻亲乐氏,家主尚被囚禁,指望赵氏搭救,而且兵甲战车远在千里外的宋国,对晋国内部的剧变鞭长莫及。

    尹铎和傅叟已经达成了共识,只是。他们还得说服隐隐倾向赵无恤的邮无正,他可是掌握着下宫军权的,丝毫马虎不得。此外,还有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回来的。不过尹铎和傅叟相信,服侍了赵氏半生的董,也会做出和自己一样的选择。

    “这只是你我预备以防万一的举措。现如今最要紧的,是不能乱了阵脚。”

    两人的声音渐渐小了下去。而帷幕之外,本来打算过来告知两位家臣。董安于已经进了下宫北门的赵无恤,已将这席话一句不漏地听进了耳中,他手脚顿时一片冰凉。

    ……

    此时距离赵鞅昏厥,已经过去了半个时辰。

    董安于从北门到达正殿,还需要一刻时间,下宫看似平静如常,实则。

    偏殿之外,几名身量高大的黑衣甲士,在司士郑龙的命令下,一个个手持干戈,肩跨弓矢。他们将一群目睹此事的竖寺和隶妾们,驱赶到了一起,将要集中到一处关押,都当是盗寇一般的盯着,想逃都没处逃。

    而偏殿内,赵鞅依然仰面躺在床榻上,他肤色红润,乍一看气色不错,就像是正常沉睡的样,仿佛下一刻就能醒过来。

    乐灵在扶着季嬴的肩膀,在帷幕后出言宽慰她。

    而尹铎伯鲁赵无恤侍候在赵鞅身旁,各自心里都藏着事。青铜鹤鸟口中衔着灯烛,闪烁不停,在墙壁上投下了人扭曲而巨大的阴影。

    赵无恤方才偷听到的对话,已经证明了之前的担心并非虚乌有。

    尹铎,傅叟二位大夫,打算扶持嫡长赵伯鲁上位!

    他在心中感慨道:“果然,有时候事情做得再好,再有贤能才干,还是抵不过一个好出身。”

    赵无恤喟然长叹,眼睛盯着烛火,脑中拼命思应对之策。

    在春秋时代,家宰的权力是巨大的,是家臣之长,也是主君不便时,整个家族事务的主管,所以又称家相,就如同邦国的执政。

    一个卿族的家宰,有时候甚至连国君都不能小觑,得以礼相待,而在世的确立上,也是有一定话语权的。

    尹铎上任才两年,资历尚潜,但他和傅叟若是一意支持伯鲁,名正言顺,想必会得到大多数家臣的支持,更别说,韩氏也会为此拊掌叫好。

    赵无恤不怪尹铎和傅叟,要是换了位置,考虑到政权交接的稳定,还有避免赵氏孤立无援,让嫡长赵伯鲁接位,这可能是最好的办法。

    但,也是无恤绝对不能接受的结果!

    从下宫位实权大夫的表现来看,当此之时,稍微倾向于自己的,只有家司马邮无正。

    家司马,是卿大夫之家负责安全保卫的家臣,掌管家兵和军赋。

    邮无正掌军权,这自然是再好不过,但想要说服他发动政变,以雷霆一击威慑尹铎傅叟伯鲁仲信叔齐等,力挺自己上位,难实在大,赵无恤也没有把握。

    再说,一旦赵氏发生争权的火并,其他各卿,尤其是范中行就会知道下宫有变,赵氏正处于最柔弱的时期,他们不乘机动手,那才有鬼。

    所以,赵无恤现在唯二的指望,一是赵鞅能安然扛过这一关,二是他昏迷前喊的那句话。

    “一切由董安……于?”赵无恤默默地念出了这个人的名字。

    但无恤对这个素未谋面的赵氏第一谋臣,仍然心怀疑虑。

    以董安于曾为家宰十年的威望和地位,是赵鞅不适时,稳定赵氏的最佳人选。但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万一和尹铎,傅叟一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