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春秋我为王 >

第137章

春秋我为王-第137章

小说: 春秋我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正,自己今夜需要扮演的角色,只是一个陪衬。范、中行二氏的打算,无非是在事后,将攻击赵氏的罪名扣在群盗头上罢了,何必那么卖命?

    再说,自己在这里拖住了成乡乡卒里的精锐,另外两条路上,范、中行两家伪装成盗寇的族兵。不就能轻松抵达乡邑了么?

    一念之下,狐婴便让自己的手下们统统退回,撤到了弓箭射程之外。

    至于山上残余的数十盗寇?虽然也算自己的手下。但即便他们死光了,只要有中行氏提供的钱帛粟米,只需要一个灾年,野人大量涌进山林里求生,自然能够补充上新的。而那个不给他好脸色看的豫让,反正路已经带到了,死了也好!

    于是,形势便徒然逆转,轮到豫让和盗寇们遭到夹击。

    前面是赵无恤手下的徒卒和单骑冲击。后方是坚如磐石般稳稳前进的成乡甲士。很快,群盗组成的人墙散尽。被大部队彻底抛弃的盗寇们,大半被杀。其余都扔了兵器,跪地请降。

    胜局已定的赵无恤,让材士继续保持半张弓的状态,警惕山下的群盗。一面派人将投降的盗寇只留数名活口,其余则毫不留情的杀死!

    过了片刻,只剩下山崖边上,还有人在抵抗。

    赵无恤往山下看了一眼,数百盗寇已经退到了半坡,离这里很远,此处暂时安全。于是他便朝山崖那边踱了几步,只见方才朝自己劝降的那个扎圆髻,浓眉大眼的少年孤零零地杵在悬崖边上,手持短剑,与亲卫们对持。

    处于这种必死的绝境,他的面色,竟然丝毫不见慌乱。

    “君子,此小童身手不错,悬崖土石不稳,下臣想过去抓他,差点被拽了下去!”穆夏心有余悸。

    “用长兵将他捅下去!”虞喜一边用布条为田贲包扎伤口,阻止流血,一边出着主意。

    不过,赵无恤却另有打算。

    方才,就是这个少年在指挥和煽动群盗,否则,以他们的素质和秩序,铁定是拦不住田贲等人的。更别说在被王孙期驾马拼死一撞,丧胆后还能重新聚拢阻拦,也是此子之功。

    他的年纪和小童敖相差无几,能力却甩了后者几条街,而且看起来在群盗里地位超群,不是一般的盗寇。若能诱他投降,抓回去细细审问,也许能问出点什么情报来。

    于是赵无恤对那少年说道:“小童,你方才招降我,现如今,我也要招降你,若是想活命,就自己走过来罢。”

    谁知,那少年却仿佛听到了一个笑话般,咧嘴笑了起来。

    “方才是在下小看了赵氏君子,现如今,赵氏君子也小觑于我乎?我可不是那种贪生请降之辈,一日委质于主君,便不会生出背叛之心来。”

    “小小年纪却有如此忠心,真是难得,你的主君?那是谁,可值得你为他赴死?你若是不降,便只有死路一条!”

    赵无恤指着少年身后,高达数十丈的山崖说道:“此处,插翅也难逃!”

    豫让也不言语,微微闭上了眼,感受着风向。

    片刻后,他睁开了发亮的双眼,纵声笑道:“插翅难逃?君子谬矣,岂不闻诗言,将翱将翔,佩玉将将!”

    说罢,豫让身子倾斜,就这么直愣愣地朝后倒下,坠向深渊!

    面对粉身碎骨的结局,他竟浑然不惧,在月光下双臂张开,仿佛真成了一只张开翅膀,将翱将翔的鸟儿!

    ps:继续求收藏,求订阅,求票票啦

第204章 君与臣() 
“且慢!”赵无恤没想到这个年轻少年竟然如此之刚烈,宁可跳崖也不愿意投降,倒是有几分血性,想要阻止,却是来不及了。

    山崖上已经人影空空,他和穆夏等人,凑过去一瞧,却发现山崖下别有蹊跷。

    “君子,树!”

    只见悬崖下数丈,有一棵扭曲的松树,已经在山石里扎根了不知多少年。它树干粗壮,针叶茂密,上面还挂着一条素色的帛带,此时正迎风飘拂。

    这是豫让下跳的瞬间解下的,凭借腰带的缓冲,将自己的重量挂在了松树上。之后再借力一甩,整个人就如同壁虎一般,贴到了崖壁上,那里虽然陡峭,却还有些许落脚的地方。

    而他本人,此时也在抬头看着赵无恤等人。咧嘴一笑后,也不废话,竟如同一只灵活的岩羊般,在山石间不断向下跳跃,越走越远,让在山崖上看他表演的众人目瞪口呆。

    赵无恤被这少年摆了一道,他也不生气,而是哑然失笑道:“二三子没说错,此人的身手,果然很是不错。”

    田贲也凑了过来,恶狠狠地说道:“君子,是否要让材士们开弓射死此人!”

    赵无恤摇了摇头:“罢了,他只是个小角色,吾等,还有更要紧的事。”

    话虽如此,但赵无恤还是有些不舍地看着那远去的少年,他的身影在月色中若隐若现,越来越小。

    赵无恤为他的胆识和身手而钦佩:“也不知道,他叫什么。是谁的家臣,以后还会在战场上遇到么?”

    “他效忠的主君。真是幸运……”

    不过,赵无恤也知道。自己能得到眼前这么多武士的誓死效忠,也是极为幸运的。

    尤其,是王孙期……

    就在方才,无恤让人抢救己方伤者的同时,也派人在尸体堆里,搜寻王孙期的踪影。

    想到之前王孙期驱赶着驷马,一言不发,为自己慷慨赴死的情形,无恤的眼眶就有些微热。鼻子发酸。

    这个平日沉默少话,却将御者之道贯彻始终的姬周宗室啊。他从未向赵无恤委质效忠过,一直强调自己是忠于赵氏,留在成乡,也仅仅是职责未尽,并非忠于无恤个人。谁想,他今天竟然能做出这样悲壮的事情来。

    这才是真正的无双国士!

    赵无恤叹了口气,转而询问穆夏等人,是如何知道自己遇袭。并发兵前来相救的。

    穆夏说,是马匹的嘶鸣和人的惨叫隐约传到了成乡。因为提前知晓了赵无恤今天会归来,所以乡司马羊舌戎感觉不妙,他一面加强乡邑的戒备。一面就派他们过来看看,谁料却见赵无恤的车驾被人围攻。

    赵无恤听罢暗暗点头,这个羊舌戎。的确是个守备之才,应急之策做的一向不错。同时。他也觉得,今夜的战斗。不可能就这么轻易结束。

    就在此时,却听到乡卒们发出了一阵欢呼。

    “找到了,找到了!”

    赵无恤闻声后,过去一看,只见众人簇拥下的那个短须中年人,不是王孙期,还能是谁!

    原来,王孙期方才被马匹甩出后,撞在两具盗寇的尸体上,得到了一点缓冲,现如今只是扭伤了脖颈,晕了过去,却还有气息。

    而且,在旁边数丈外,那匹与夜色融为一体的“乌蹄”,也只是失了前蹄,崴了腿。它这会正一瘸一拐地,从尸堆里艰难地站了起来,只是受了惊,有些怕人。

    赵无恤见王孙期未死,心中顿时惊喜交加。现在见了乌蹄,又感叹道:“好马,只可惜了另外三匹……

    他站起身来,转过身对众人慷慨言道:“今日伤亡之乡卒,都是为了护我性命而死,我会一一收敛其尸身,以上士之礼厚葬之。其昆父姊妹,便是本君子之昆父姊妹,我自养之!”

    乡卒们齐齐言谢,称君子仁义。

    无恤抚摸着乌蹄,继续说道:“而那三匹为我而死的良马,虽是畜类,却尤有忠心,我也要学一次楚庄王,同样以下士之礼葬之!”

    成乡兵卒自从练成后,还从未受过今夜这么大的损失,穆夏、虞喜和田贲都十分悲愤,三人随即请命,要帅领乡卒,将已经退到数百步开外的群盗们赶尽杀绝。

    然而,却被赵无恤否决了。

    “不,架起王孙,带上尸身、伤员和俘虏,准备离开,前往成乡,此处不宜久留!”

    一方面,方才一路苦战,每个人的呼吸都很粗重,大家的身体都已经快到极限了,无恤开弓多次,现如今双臂都在轻微颤抖。

    田贲成了血人,虽然仍在逞强,但走路已经需要用矛拄着地了。

    而成抟也惨,他的舌头在车轮陷没时的颠簸里,失口咬掉了一小截,现在说话瓮声瓮气的。

    其余参战的徒卒也人人带伤,呼吸声沉重得好似刮风,坐在地上一动也不想动,每个人身上脸上都沾染了血迹。

    大伙儿,都需要进行休整。

    另一个原因,就在方才,一名俘虏的群盗小首领被押了过来。

    “谁派你们来的?”赵无恤板着脸,扶着剑,低沉着声音问道。

    “我……”跪在那里的戎人大汉晋语说得结结巴巴,半天吐不出一个字来。

    赵无恤朝穆夏点了点头,高个亲卫就把手中的的长殳,狠狠朝他身边另一个盗寇手臂砸去。只听一声惨叫后,那盗寇的手就胫骨全碎,像条被抽了筋的蛇一般,无力地耷拉下来。

    那戎人首领受这一吓后,嘴巴顿时变得利索了不少:“小人乃是山北小盗,跟着狐戎首领,前来成乡劫掠。不料,不料却冒犯了君子……死罪!死罪!”

    他稽首如舂米。但赵无恤却冷哼了一声道:“小盗?一口气拉了五六百青壮,手持军中制式戈矛。还有一些披甲戴胄的精锐,连大夫家兵都不过如此,竟然还自称小盗?”

    或许他说的没错,这些人,原本的确只是北面数十里外的吕梁山之盗。但赵无恤绝不相信,会有这么多的“盗寇”公然横行于新绛百里之内!八成,就是敌对卿族的搞的鬼!

    “我且问你,指使汝等的人,是范氏。还是中行氏?此次究竟派了多少人上山?走的什么路线。”

    这个问题,让那盗寇讷讷而不敢言,他现在还心存侥幸,指望今夜事成后,能被同伙搭救。

    “调遣如此多的人,又要发放兵器甲胄武装,事先要做很久的准备,汝等大首领知道的事情,汝焉能不知?”赵无恤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卿族的威严,说得那戎人盗寇脸色越来越灰败。

    “还知道什么,快说!”田贲,虞喜等人也围拢过来。握着兵器,或是张着弓箭瞄准他,一起齐声怒喝。尤其田贲。他方才不要命的打法早已让这戎人首领胆寒,顿时将知道的事情都如同倒菽豆一般抖了出来。

    “一切事情。都是大首领和几名亲信在商议,究竟是谁在指使。小人也是不知,只知道……”

    接下来,从他口中吐露出的一些消息,让赵无恤心中一颤。

    “什么,除却这只戎寇外,还有两支大盗,总计千余人!目标也是成乡?打算将乡邑三面合围!”

    这个消息让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纷纷咋舌,赵氏在下宫的驻军,也不过就是这数字的两倍。

    于是,赵无恤再次面临抉择。

    现如今,山阳亭一带还有四五百盗寇,以无恤这半数疲惫之众,再回头杀下山去,投奔下宫,并非不可能。只是若是就这么放弃成乡,单单一个羊舌戎,能否守住,犹未可知。

    在犹豫了片刻后,赵无恤还是选择了保成乡!希望那两支盗寇还没来得及合围。

    但就算是赵无恤亲自去守,凭借矮小的乡墙,以两百之众对敌一千五百余人,半师之众,依然处于绝对劣势。

    赵无恤也不敢托大,于是在众人整装待发时,他便将今夜负责殿后,让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