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春秋我为王 >

第200章

春秋我为王-第200章

小说: 春秋我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它们不是害怕狐狸,而是害怕狐狸身后的老虎!”

    张孟谈颔首道:“正在进攻卫国的晋军是虎,吾等则是一只孤零零的流亡狐狸,现如今之所以能在甄邑呆下去,就是因为扯了虎皮来威吓卫人。”

    无恤道:“没错,从卫康叔到如今,甄邑的国人已经当了整整五百年卫民。虽然偶有短暂的被占,却并不长久。无论是民心还是氏族都还是把自己当卫人,我要取远在濮阳的甄大夫孔氏而代之,光靠这么一场孤零零的破城胜利是不成的。光靠现在的这点权谋和计策也是不成的。”

    张孟谈皱眉望着濮水西岸鲁卫交界的地图道:“的确,靠着狐假虎威或许可以应付一时,但是这些小手段只能暂时糊弄一下眼前的局势,却终究决定不了甄邑的归属。我们若要真正在此处站稳脚跟,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能想办法一举获得合乎礼法的地位。再慢慢争取氏族,赢得民心!”

    “对,不过最要紧的,是能拖到晋国大军抵达,到时候大局可定,吾等的借势之策也才能顺利进行下去!剩下的几天一切以求稳为主,不要小看国人的战斗力,若是激起了民愤,吾等也不好收拾局面。”

    赵无恤推开窗檐,看着西面的天空叹了口气:“不过这次攻卫,濮阳的卫军却格外顽强,竟然将已经渡河的晋军又逼了回去……战场之上,果然没有什么是能全部料定的,若是晋军迟迟不来,吾等处境堪忧矣!”

    ……

    百里之外的大河边上,与对岸濮阳数千卫军对持的晋国中军大营。

    有一支“晋军”冒进到东边甄地一带,这消息在前日便传递到了中军佐赵鞅的帐中,虽然赵鞅没有知会知跞,但知跞却已经明了,还知道这是赵氏庶子无恤干的好事。

    “本想着赵氏庶子被逐出国后能安分一些,至少十年内不足为患,谁料才过了半年,竟然胆大到敢借吾等的势强取卫邑了!”

    知跞捋着须,对侄子知果说道。

    面色和善的知果问道:“的确是非常人之举,和阿瑶破狄邑倒是颇为相似,若是他能归国,这晋国日后可要热闹了,叔父,那吾等是救还是不救?”

    知跞笑道:“这是响应晋国攻卫的义军,当然要救,只不过吾等尚在大河以西,卫侯虽然不堪,却能驱使卫人效命,过不了河,如何去救?”

    知果叹息道:“梓材易伐,良弓易折,此子在国内就招惹了五卿放逐,到了国外却仍然不知收敛,为了归国不顾一切地冒险,其志可赞,但其前途可哀。”

    他知道,叔父知跞打定主意不强渡大河,就这么和卫军僵持,甚至还会让濮阳卫军有空调头围攻甄邑,此可谓借刀杀人。

    然而就在这时,却有人来报,说是一天前拔营而走的赵氏之兵已经从延津渡过了大河,沿着河北上直扑濮阳了,预计两日后可到达城下。

    闻讯后,知跞一时哑然,过了一会又呵呵直笑。

    “赵孟心念庶子,究竟是误打误撞还是故意为之,卫人的士气我清楚,若是遇到赵兵从南而来,必退入城中,如此一来,吾等到时候就是不渡河,也不成了!”

    知跞隐隐有种感觉,在范鞅暴病卸任后,他虽然做了执政,却一直被强势的赵鞅压着一头。当然,这也是知跞故意为之,他的一贯做法,就是将前台让给别人去表演,自己做那个操控者和最终的获利者即可。

    让赵氏父子充当吸引所有人目光的火焰罢,而知氏,将会隐藏潜伏,成为柔能胜强,淹没一切的水!

    ……

    距离赵无恤等人强渡濮水,攻陷甄邑已经过去了六天,周边的卫国城邑乃至于濮阳城都人尽皆知。但却没有卫军过来反击,因为他们大多被调拨到了西面抵抗隔着大河与晋军对峙。

    反倒是东边的齐国彛В╨in)丘偶有零星的轻车跑来观望,但被巡逻的轻骑士截留两辆后便再也不敢靠近了。

    赵无恤等人稍稍调整后,便开始采取实际行动,陆续将卫卒和甄氏族兵都解除了武装。

    甄邑府库被接管,愿意合作的卫吏留下,不合作的统统解除职位。兵营里的兵卒被收缴了武装,和一大半甄氏族兵一起,被分批拉到邑外开挖防御的沟壑以及修补墙垣,每天的食物只有半饱,使得他们根本没力气反抗。

    第七天,无恤和张孟谈苦盼的晋军依旧没来,他们才渡过了大河,与北上的赵氏之兵合围濮阳,赵鞅让人传来的消息是,让他们再坚持五天!

    “五天啊……”赵无恤有些牙疼,孤军深入,周围尽是敌视目光的滋味可不好受啊。

    倒是东面传来了一条坏消息:齐国发兵攻鲁了。

    当夜,赵无恤便召集了张孟谈和众卒长,在邑寺里召开了紧急会议。(。)

    ps:感谢书友九天炎羽 ,蛇妹1989 ,迅浪 ,不是谁的fantasy ,小齐文明奇迹 ,迅浪 ,三里坡 ,songqunn ,牛逼xxxx ,亡灵的救赎之路 的打赏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月票

第274章 齐人来攻() 
邑寺中,铜架灯烛被统统点亮,照亮了厅堂中央的长案。

    熟悉地理的封凛望着案上那幅从本地府库里找出来,有些模糊的地图仔细辨认,随后食指指着上面的一块圆点道:“旅帅请看,甄邑就在这,濮水之北的位置。”

    在旁边伺候的邢敖连忙将木头刻的简陋兵卒俑放到了上面,它上面用墨汁写着鲜明的“赵”字。

    封凛的手指向西移动:“甄邑以西,一直到都城濮阳间的一百二十余里是濮北之地,这里卫国城邑密布。”

    “甄地东面和北面情况复杂,正北方向一百里外是鲁国的秦邑,东北五十里则是齐国大夫乌氏的廪丘,再往东数十里,又是鲁国的高鱼和城塞郓城,以及方圆数百里的大野泽。”

    邢敖也一一将代表各**力势力的木俑放到上面,如此一来,原本模糊抽象的地图便清晰明了了许多,“鲁”“卫”“齐”的势力在此间方圆百里内错综交汇。

    卒长们的眼界只不过局限在如何带兵作战上,面对这种形势的分析并非长项,甚至连话都搭不上,所以还是赵无恤和张孟谈两人的独角戏,他们只是跟着在一旁长见识而已。

    张孟谈凝神思索,分析道:“总之,甄邑附近是曹、卫、齐、鲁势力交叉的地方,河流川泽遍布,还有大野泽的大盗活动。吾等之所以选择攻略此处,除了它位于交通要道外,看中的便是与这四国的关系复杂,可攻击卫国,可退入曹国、鲁国,也可防备齐国。”

    “西面的卫邑虽然数量众多,兵卒不下五千,但却因为驰援濮阳几乎被调拨一空,剩下的守卒也因为晋军随时可能东进所以不敢异动,这些天甚至都没发兵过来试探。暂时无甚威胁。”

    “鲁国现在与晋国是盟邦,秦邑虽然孤悬于齐地之内,却是齐鲁两百年交战中抵抗最顽强的一处,所以北面也可以暂时放心。如今要重点防御的。却是东面的廪丘,数日前他们就曾派轻车过来查探过……”

    赵无恤摊开了赵鞅数日前派人送来的最新一份帛书:

    “如今的情况是,晋国为了惩罚卫国背盟,包围了濮阳城,却围而不攻。等待卫侯请平,大军过万,遮天蔽日,不是说停就停,说走就走的,我父还要五天才能来到。齐国要支援卫国,却又不敢与晋军正面交战,便干脆进攻鲁国,理由是报复今年春季和夏四月时鲁国两次为晋攻齐,实则是围鲁救卫。想引诱晋军东进,好解濮阳之围。”

    他沉吟道:“据消息称,齐国发动了一军之众,战车五百乘,甲士三千,徒卒一万。由两位卿士国夏、高张所率,在围攻鲁国西鄙的高鱼、郓城一带,距离此地不过百里,若是转而西进,不到三日便能抵达甄邑……”

    说到这里。赵无恤颇有些无奈地摊手道:“若真是如此,吾等除了放弃此地,向西或者向南避让,无别他法。”

    闻言后。众卒长纷纷发出了遗憾的叹息声,这些天有一座“自己的城邑”的感觉很是不错,虽然街上的卫国人看他们的眼神以惧怕和不善居多。

    要是换了是下宫,赵无恤面对万人围攻,也有信心搏一搏,发动国人抵御还有成功的可能。但如今是在卫境。他们算是侵略者,想要暗怀不满的卫国人配合着抵抗齐军?这无疑是痴人说梦,赵无恤连让他们持有武器都觉得不安全,说不定到时候就给自己来一出倒戈相向。

    “如今,便只能看晋军和齐军谁先抵达此处了……”赵无恤颇有些苦恼,到手的鸭子若是飞了,这心里可得遗憾难过上很长时间。

    赵无恤这两天急得唇角起了水泡,后世有句话叫富贵险中求,他和张孟谈的这个计划虽然走险,但到目前为止一直还算顺利,只是卫人顽强超出了想象,而齐军的进攻也太会挑时间了。

    如今有万余敌人在百里外虎视眈眈,万余友军也在百里外迟迟不来,甄邑仿佛成了风暴的中心眼,竟然平静地渡过了第八天。

    可到了第九天,在邑东巡视的虞喜却传来了一个糟糕的消息,廪丘方向,果然有一支齐军正在朝这边开拔,目前已经到了三十里外

    ……

    “人数多少!?”惊闻此讯后,赵无恤瞪大眼睛问气喘吁吁的虞喜,他刚从三十里外彻夜赶回,连水都没来得及喝一口。

    虞喜在估测敌方数量上已经颇有经验,便用干燥的嗓音说道:“从旌旗和烟尘,还有队伍长度判断,不过一千出头,两三旅之众,彼辈今夜在三十里外的青山驻扎,明日午后便能抵达甄邑!”

    青山,甄邑东三十里,其山多林木,远望一片青翠,有建在冈阜上的小邑,人口数百,兵卒数十,但却易守难攻。他们拒绝了甄氏派去招劝降的人,依然打着卫国旗号。

    赵无恤曾派田贲等人前去观察试探过,但那险要的地形以及小邑精妙的地势使得偷袭者无机可乘,至少要拉出三四百人强攻一天才能夺取。赵无恤当然不可能放心把这么多人扔那去,只能选择放弃,此时正好成了齐师进军甄邑的前沿。

    “就这一千多人,没有后续的齐军?”

    “下臣已经派数骑冒死去了十多里外观望,甚至接近了廪丘城外,此时也留了人在青山彻夜监视,没有发现后续的大军!”

    “兵种组成如何,战车多不多?”

    “战车只有十辆左右,其余多是徒卒,披甲者不到一旅,队列还算整齐,其余一千多是散乱的徒卒,推攮着攻城的器械,有冲车有梯子。”

    赵无恤不再言语,他双手扶案,低头望着地图上从青山到甄的短短距离默不作声。

    苏寿余、伍井等卒长拱手请示道:“君子,吾等守城以待么?”

    “人心不齐,军民不亲,内外沟通,霎时可叛,此所谓危城。守危城则必陷,何况对方还有不少攻城器械,不若弃之。”张孟谈踱步到了赵无恤身旁,小声劝说道。

    不同于一年前的成乡攻防战。那是在自己地盘上对阵来敌,可这次却内外皆敌,一个不小心,邑内的数千卫人便会帮助城外的齐军夹击武卒!

    “旅帅和张子谋划了数月,又跋涉数百里到了此地。有数名兵卒为此死难,若是就此放弃,多可惜!”田贲在旁遗憾地跺脚,他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