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春秋我为王 >

第501章

春秋我为王-第501章

小说: 春秋我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人面相叫人难以忘记,但庚舆的目光却紧紧盯着来者腰间,除却佩剑剑鞘外,那根帛带上还拴着一只漆成黑色的獬豸牌。

    传说獬豸具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圆睁,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于是幕府的士师门佩戴白獬豸,负责在公堂上判人清白;监察吏们则佩戴黑獬豸,负责巡视各县,惩戒贪官奸邪。

    来人正是让鲁国群吏闻风丧胆的幕府监察署长吏,阚止!阚子我!

    阚止从黑伞下走出,任凭秋雨淋湿官袍,他脚步轻盈的走进屋檐下,然后对着庚舆行了一礼,说道:“阚止见过莒君。”

    他身后跟着数人,腰间都带剑。深衣里甚至披着甲。没看错的话,个个都是武卒里的使剑好手,而且经验老道,一进院子。他们就分列站开,堵住了任何一处可以夺门而逃的破绽。

    庚舆目视老仆,摇了摇头让他退下,自己则又看了看手里的铜剑,这才回答道:“我哪还当得起莒君的称呼。只是一个落魄而逃的失国之人而已,这半年来若非大将军在巷外派兵庇护,别说每餐能加条鱼,只怕我早被莒狂派来的刺客杀死几次了。”

    “原来莒君知道。”阚止一笑,刚入曲阜,赵无恤就将庚舆等别国流亡到鲁的人好好保护了起来,一开始他觉得这是养一群闲人吃白饭,直到今日才知晓主君的远谋可不是自己能揣测的。

    庚舆张开嘴惨笑道:“失国之人若是再不敏感些,在这异邦里难免尸骨无存。阚长吏嫉恶如仇,杀贪官污吏如屠狗的名声。连我这个隐居在陋巷的老朽都知道,但你我却是第一次相见,无事不登门,不知前来所为何事?”

    “来慰问下莒君。”阚止见庚舆比自己想象的要淡然许多,不免有些无趣,或许二十年的流亡磨去了他的所有锋刃棱角。

    他微微停顿,又接着说道:“并替大将军向莒君借一样东西。”

    庚舆眯起了老眼:“不知大将军所需何物?”

    阚止也不言语,而是解下佩剑,左手平举剑鞘,右手轻轻将它抽出。

    庚舆的眼睛顿时瞪得老大。那把剑才抽出了少许,他便觉得炫目不已。

    剑身上面遍布结晶龟甲纹理,这是无数次糅合锻打造成的,它刃如秋霜。寒光闪闪。以庚舆多年的玩剑经验,这把剑应该不是金锡铸造的,而是用恶金锻造的,和他一比,庚舆手里的青铜剑顿时不够看了。

    望着看见名剑就陷入呆滞的庚舆,阚止露出了惨白的牙齿。笑道:“大将军欲借的,正是莒君的项上人头!”

    ……

    “以爱剑而闻名天下,因剑而失国流亡,最后又死于名剑下,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赵无恤合上了装首级的木盒,不再看那颗白发苍苍的脑袋。

    “庚舆可有什么遗言?”

    阚止道:“主君的确是很懂庚舆,他死前是带着笑的,说能死在干将剑下,比老死床榻要好多了,于是慷慨赴死,只求能善待那老仆,他还说……”

    无恤想到盒子里首级嘴上的那丝笑,不知为何心情有些复杂和惆怅,或许这就是霸业的代价吧,问道:“还说了什么?”

    “他诅咒莒狂一定会失国,还恳求大将军兵临莒国的那天,将他的尸身带回莒国。”

    赵无恤将目光投入远处暮雨中重重叠叠的街巷:“唯,我答应他,若有朝一日我能亡莒,一定将他厚葬于琅琊台之上,以名剑祀之!让他能随我一同登琅琊山,观沧海之大!”

    现在,只需要将这份首级用石灰腌制,送去莒国。这便是赵无恤向莒狂展示的“诚意”,莒狂恨他这位流亡鲁国的叔叔入骨。至于能否从莒国得到想要的东西,就看子贡的了。

    ……

    到了六月中时,子贡风尘仆仆地从莒国归来,驱车径直驶向大将军府邸,他手里还紧紧握着签着鲁莒密约的帛书。

    通过半真半假的外交欺瞒,付出了不值一提的小小代价后,子贡从莒国诓骗到了赵大将军真正想要的东西,他已经迫不及待要将这次丰收献给主君了!

    等他在漆万引领下走进大将军府厅堂侧屋时,正好听到赵无恤同宋国来的乐氏家臣陈定国商量事情。

    在与外人商量事情时还允许进入旁听,这是心腹之臣才有的待遇,以往有次礼遇的只有张孟谈,现如今,子贡也享受到了。他虽知道这是赵无恤事先嘱咐好的,心里也不由一阵激动。

    但随即子贡却耳朵一竖,神情专注起来。

    因为大将军和陈定国商量的,是牵动所有幕府僚吏心思的事。

    是关于赵无恤与乐灵子大婚的事!

    ps:子贡的职业是纵横策士,在外交场合说的话自然七分假三分真,书里配角信就行了,读者可别全信了。

    。

    ps:  感谢书友ㄣ心逐云散ヾ,新龙王,男儿行31,圣灵之使,第一近卫坦克旅,czdxh谜12345,神幻界,盛世皇唐,妄想的神大人,懂我的人不必解释,大钊大钊,地球村舟衍,不喜欢吃炒饭,我金子,影鬼神的打赏!感谢各位的月票!

第597章 婚姻大事() 
ps:推荐本同类型的战国雄主,然后第二章在晚上

    “早在今年一月初,乐伯的三年之丧结束后,我父便请宋国皇氏为媒人,去向乐氏纳采,问过灵子的闺名和生辰八字后报归报。我父又在温县的招数祖庙卜问婚事吉凶,得到了上上大吉之兆,这才派使者向乐氏报喜”

    赵无恤一边说着,一边想起那些冗长的婚前程序,不由头大无比。他前世没结过婚,却也知道这不容易,到春秋后,更为这时代繁琐的礼俗咋舌。

    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先秦时期的人们因为重视婚姻,把缔结双方的婚姻关系看的十分严肃。因此,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有着固定的仪节和庄重的形式的婚姻礼仪,称之为”士昏礼“。

    卫风有曰: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这诗讲的就是从找媒人纳采,一直到纳吉、请期、亲迎的一系列婚礼程序,这还只是平民的,贵族的更为复杂。

    这些事情赵无恤不能自己做主,都得听老爹赵鞅的。于是乎媒人和使者在商丘曲阜温县晋阳之间来跑,一不小心半年就过去了,总算办完了前三件事。

    这之后,还得做完“纳征”和“请期”两项。

    纳征,也就是男家向女家致送聘礼,相当于后世的订婚仪式。聘礼倒不用花太多心思,只需要准备形式化的币帛,一般为黑色或浅绛色的绸五匹,鹿皮两张。

    而请期,则男家派使者向女家告知选择好的结婚曰期,在女方家长笑纳聘礼后便能定下婚期,女子正式待嫁闺中,等着新郎来亲迎。

    至此,结婚准备工作才算告一段落。

    “不知大将军将婚期定在何月何日?”乐氏派来的家臣陈定国殷切地问道。

    陈定国是亲眼看着赵无恤崛起于东方的。也很清楚司城乐氏能有今天,靠的是谁的支持。他兄长陈寅多次交待过他,两家关系一定要维持好,依靠的手段自然是联姻。近来外间有传闻说。大将军的妾氏有孕,他很快就要有一位子嗣了,虽然是男是女也要出生后才能确定,但对君女的地位也是一种威胁。

    所以赵无恤与君女早点成婚,他们才能早点安心。

    无恤沉吟后道:“婚期定在明年。春以为期”

    “要到明年春天!?”陈定国一时间有些接受不了,这岂不是意味着,还得再拖上七八个月?赵氏究竟在想些什么,这种事情岂不是越早越好?

    无恤解释道:“是这样,我父在请史墨、史赵两位博学的先生推算吉凶后,认为三月初十为良辰吉日,于是便定了下来而且成婚的地点不会选在鲁国,我父打算让我归晋,在温县的赵氏祖庙,当着列祖列宗的面成婚。”

    他诚恳地说道:“能娶到灵子是我的福气。必须以最庄重的礼仪对待,只望子明能够理解,灵子能够理解。”

    陈定国想了想也有道理,兄长陈寅在他临行前曾嘱咐他,一切都由着赵氏安排。乐氏需要赵氏,能有这样的姻亲在外扶持,不但与有荣焉,而且也能确保正卿之位永固。

    于是他便说道:“婚期之事自然是由男方确定,大将军派使者去送完聘礼后告知家主即可,女方不会置喙。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事”

    他微微沉吟后道:“家主让我来问,陪嫁的媵,是大将军自选,还是让乐氏选?”

    “必须有媵么?”赵无恤沉默半响后问道。

    “必须有。”陈定国很严肃。卿大夫及诸侯娶嫁必有媵妾,这是千百年来的规矩。

    所谓媵妾,是春秋战国的一项婚姻制度,也就是在新娘嫁人时,还要陪嫁与她同姓的女子。这样嫁过去的前者就是妻,后者便是媵妾了。媵妾的地位要比妾高很多。有正式的身份,可以出席正式的宴会等等。

    “且容我想想罢。”赵无恤有些头疼,这时代结个婚真是麻烦。他让陈定国先下去,反正准备派去宋国送聘礼的使者正是子贡,他应该就在侧室里旁听呢,也不知莒国的事情处理得怎样了。

    陈定国离开时,子贡正好从侧面绕进来,两人相对见礼,陈定国不敢怠慢,既能在侧室旁听,子贡在赵氏家臣中的地位之高不言自明,方才的谈话,都被他尽收耳底了吧?

    子贡上堂后趋行到赵无恤案几下十步外,见了一礼,又继续前进到三步内的坐席上坐定,一鞠到底:“恭贺主君。”

    无恤笑了笑:“子贡辛苦了,不知何贺之有?”

    子贡道:“不但与乐氏淑女的婚期定下,而且莒国之事也不费刀兵便取得大捷,此可谓双喜临门!”

    “果然不出主君所料,莒君见了其叔庚舆的级后大喜,相信了吾等的诚意,愿意与鲁国签订密约。”

    无恤问:“莒国愿意付出多少?”

    子贡笑道:“很多。”

    他将手中那张帛献到赵无恤案前展开,指点着上面的条款说道:“先,鲁国与莒国秘密订约,若吴国侵莒,鲁国要给予支援。若鲁国与齐国开战,莒国会假装助齐,实则两不相帮”

    无恤颔道:“这对莒国有利无害,他们自然会答应。”

    子贡犹豫了一会道:“让齐国失去莒国的策应本是好事,但若吴国攻莒,鲁国真的要与吴为敌么?恐怕有些力不能及罢。”

    赵无恤却一点不担心,他道:“吴国只是我用来吓唬莒子的虎影,吴人虽然看似可怕,但其国力有限,西与楚国争陈、蔡,南有越国击其后,根本无力北上。上次宋之乱,夫差只带了一师之众前来就是明证。吴国如今的战略方向是灭越,但越人勇悍,若不出我所料,至少六七年内,吴国的精力会集中在越国身上,不足为虑也。”

    子贡思索了一会点了点头:“的确如此”

    无恤这么笃定是有依据的,没记错的话,老吴王阖闾很快就要死于伐越之战了,这之后夫差上位,为了报父仇,和勾践开始了一对p的相爱相杀。他这只来自后世的小蝴蝶虽然让晋、鲁、宋的历史面目全非,但并未影响到吴越之争,只希望越王勾践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