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春秋我为王 >

第510章

春秋我为王-第510章

小说: 春秋我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等到夜深人静,尽欢而散时,赵广德是被侍从们抬回住处的,赵无恤无恤也已微醉。

    因为迎娶前的种种复杂规矩,他自然不能去往乐灵子处歇息,只能在一个操温县口音的竖人指引下朝邑寺内的安寝处走去,因为赵无恤对赵广德嘱咐过,身边服侍的人,必须可靠!卫人是不能贸然信任的,还是温县旧人靠得住。

    在途经一处还亮着灯的院子时,赵无恤挥挥手让那竖人退下,自己则放轻了略为沉重的脚步,轻轻地靠近门扉,缓缓将它推开。

    小院有三进,最外面的庭院是赵无恤信赖的几名黑衣卫士在站岗,他甚至能一一叫出他们的名字,见无恤入内,卫士们肃然起敬。

    经过一条狭窄的廊道,中间那一进是几名守着灯烛,却正在打瞌睡的婢女,被赵无恤的到来惊醒后,她们差点喊出声来,却见大将军板着脸瞪了她们一眼,这才连忙掩口下拜。

    赵无恤不理这些颇有姿色的婢女,继续蹑手蹑脚地往里走去,他走路开门的动作温柔到极致,像是怕惊醒沉睡中的精灵。

    最靠内的居室极为暖和,空气里透着一股淡淡的奶香,在泪痕点点的烛光映照下,有一位体态纤细,却胸襟饱满,盘着妇人发式的女子坐在榻前,正背对着他。

    那妇人并未察觉身后有人到来,依然在轻轻摇晃身体,怀中似乎抱着什么,嘴里哼着首晋国的歌谣。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这首诗歌是晋地女子对心仪男士的眷恋,她声音美妙,却渐渐染上了一丝忧虑。

    对士来说,娶妻纳妾是齐人之福。但对于女子来说,却意味着原本独属于自己的夫君要被其他女人分享。

    更何况,按照礼制,正室夫人地位高于陪嫁的媵,媵又高于未明媒正娶的妾。眼看夫君以往专宠自己的后宫一下子要多出两人,而自己更是地位最低下的,伯芈怎能不忧?

    想到再过些时日,便是夫君与大妇的新婚夜了,到时候鸳鸯双双卧于罗帐中,自己只能孤枕难眠,伯芈眼角情不自禁涌出了一点泪。

    她正想偏头用肩膀拭去,背后却突然被一双有力的大手扶住,有人在耳边轻声说道:“哭什么,你的良人在此呢……”

    “呀……”伯芈一惊,随即反应过来这是赵无恤,不禁心中一喜。

    “君子回来了?”

    赵无恤绕到她身前道:“然,我回来了。”

    伯芈抽了抽鼻子就要转过身来,却才想起自己亵衣半解,不由闹了个大红脸。

    但再遮掩已经迟了,赵无恤目光转向,他的注意力却已经彻底被伯芈的胸怀,还有她胸怀里的小家伙吸引住了。

    原来,伯芈手中环抱着的,正是个粉雕玉琢的婴儿,他一手扶着母亲衣襟,另一手握在右乳上,这孩子双目微闭,呼吸轻微,颦着细到看不见的小眉毛,如菽豆粒般小巧的嘴巴一努一努地吮吸乳汁。

    “真贪吃。”

    赵无恤怜爱地看着这个刚出生半年的新生命,朝伯芈比了个噤声的姿势,伸出手指在婴孩肉呼呼的小脸上轻轻一弹。婴孩却置若罔闻,只是眉儿颦得更紧,手也握得更紧了,嘴巴吧嗒吧嗒加快了吸食速度,似乎是发觉有人要与他争抢母乳一般。

    无恤啧啧称奇,笑骂道:“真不愧是我儿子,连这方面也像极了我……”

    “这是什么话……”

    若不是双手抱着孩子,伯芈都恨不得锤赵无恤一下,如今她只能抿嘴一笑,将绯红的脸偏朝一边。

    女人家敏感的心又安定了下来,自己虽然在赵无恤的妻妾里地位最低,但这赵大将军的长子,却是从她肚子里怀胎十月产下的。

    而赵无恤对这第一个子嗣,也是宠爱至极。毕竟是初为人父,舔犊情深,这是万物的天性,无论是古人还是后世的穿越客都不能免俗。

    。

    ps:  感谢书友谜12345,小桥流水人家后面的老树,leon在世,唐免航,czdxh042408,厚厚的牡丹江,洪荒未来,行星梦雨,繁华落幕时,leon在世,困了喝绿茶,月落随枫,男儿行31,玉青微,穿着鞋的章鱼,亦家人is,迅浪,¥夏侯公子¥,飞龙大哥,的打赏!感谢各位的月票!

第607章 妻、子、媵、妾() 
屋外弯月如钩,而室内美人如玉。

    待哺乳结束,伯芈才红着脸将亵衣系好,再披上一层薄薄的蝉衣遮住肌肤。

    虽然,她料定待一会儿这层纱糊的铠甲肯定会被大将军轻轻解开……

    赵无恤坐在让公输班大材小用发明的摇篮前,轻轻地摇晃,视线温柔地看着儿子不住吮吸手指,他的一举一动都能将他逗乐。

    若是鲁国那些畏赵无恤如虎的人看到这一幕,大概会被赵大将军人前人后的不同表现惊得目瞪口呆,然后说一句“虎毒不食子”罢。

    腿上传来一阵微沉的压迫感,伯芈坐了上来,赵无恤一边盯着儿子,一边揽着妾室的腰肢,轻声说道:“这一路奔波,让汝母子受苦了。”

    得了关心,伯芈心里甜甜的,她垂首道:“在宋国时遇上了小儿发热,多亏夫人亲自诊治,才转危为安……只要他无事,妾能陪伴君子归乡,不辛苦。”

    说起那次儿子发病,伯芈就心有余悸,同时也对既有精良医术,又有慈悲心肠的乐灵子感激不尽,她丝毫不见怪伯芈作为妾氏居然先生下长子,也似不担心此子会威胁到她未来子嗣的地位,纤纤素手轻施银针,便让儿子转危为安。

    “归乡么……”赵无恤呼了一口气,晋侯午九年的十二月初离开下宫,正月前后渡过凝冰的大河。今已是晋侯午十四年二月底了。在宋鲁之间打拼近五载,血染征袍,说实话,除却想站到天下舞台中央的野心外,他并不是很怀念晋国。

    但却想远在晋国的“家人”。

    前世的家已记忆模糊,今生赵无恤在鲁宋又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新家,荣华富贵伸手可得,权势威望无人比肩,但终究还是缺点什么。

    缺谁?心里那个空洞里,到底缺了谁?

    他那三个便宜兄弟里。也唯有伯鲁有几分淡淡的兄弟情谊,其余二人不值一提。而赵鞅,赵无恤对他态度复杂,虽然他在性格上敬仰赵鞅。可若说父子亲情,还是差了几分。不单因为他的魂与肉不是原配,也因为若不是他这些年的出众表现,在赵卿眼中大概只是个令人厌恶的庶孽子吧。

    唯有姐姐季嬴,才是从始至终待他如初的人。也是赵无恤最牵挂的“家人”。

    所以,为何怀中有其他女子时,想到的却总是那个红衣翩翩的倩影呢?

    赵无恤摇了摇头,让自己不要想了。

    “我已经回来了……”他在心中暗暗说道。

    反正回到温县,就肯定能见到姐姐,因为春秋时但凡娶妻,新娘总有一个“妇见舅姑”的程序,既要在男方祖庙拜见新郎的兄弟姐妹。

    他记得灵子与季嬴关系不错,久别重逢的,可不止是自己啊。

    赵无恤将怀中的伯芈往腿上又抱了一抱。让两人更紧密一些,指着摇篮里的儿子道:“等到了温地,我少不得要带你和阿满拜见我父,你恐怕还不知道,我的长兄伯鲁也新得一子,到时候父亲会为这两小儿取一个正式的名……”

    ……

    春秋礼制,王之妃百二十人:后一人、夫人三人、嫔九人、世妇二十七人、女御八十一人。诸侯有夫人、如夫人、嫔妃若干。

    而卿大夫亦有正室夫人,还有媵,有妾若干。

    孔姣记得,在惊闻宋卿乐氏登门。请求自己作为乐氏淑女的“媵”,与她一同嫁给赵大将军时,母亲丌官氏的眼泪都出来了。

    一方面是为有人上门提亲而欣慰,孔姣年仅十七。身段却已超过八尺,而且还在继续长,和父亲一样是邑中有名的“长人”,比鲁国许多男子都要高。加上父亲与主政者不睦,以自我流放的形式毅然去鲁,国内想要落井下石的政敌数不胜数。在幕府和孔门出仕弟子们保护下才无人敢来骚扰。这种情形下,想要为她找一户门当户对的婆家,的确是有些困难。

    但另一方面,母亲也担心自家女儿嫁作他人之媵,以她的性情,会不会受了委屈?

    不过这事由不得母亲做主,宋国乐氏是父亲颇为欣赏的卿族,司城子罕不贪宝玉的故事他曾对兄长说起过,他们与孔氏同为子姓后裔,相互扶助是责任和义务。

    所以面对乐氏的殷切请求,还有子贡、子华等众弟子的撮合,父亲自是不好拒绝。他虽已远行,却依然是这个家的天,说一不二。

    最后,虽对父亲的决定颇有怨色,母亲却只能哽咽重复地对孔姣嘱咐道:“尔父有训,尔当敬承。”

    “诺,唯恐弗堪,不敢忘命。”孔姣垂首如是说。

    她默默接受了自己的命运,离开了陬邑,跟随乐氏的使者返回宋国,她们孔氏一族两百年前仓皇逃离的宋国。

    这是与鲁国民风气候相似的一处州国,只是商丘城内戴着阴阳鱼挂饰的那些“天道信徒”成了一抹异色。他们三五成群被巫祝聚集在一起,有组织地清扫地面,宣扬天道教化和“宋鲁亲善”,甚至还有“玄王”复出拯救季世的预言。

    传闻天道教的大巫南子更是号称“天道玄女”,一场祭祀能引得万人空巷,是与鬼神比肩的人物,可惜孔姣未能一见。

    她被当成乐氏的同宗嗣女,住在乐氏之宫里,由宋国礼官教授她仪礼。不过当听闻她是孔子之女后,宋人们便赞不绝口,对她将各式礼俗信手拈来的本事也就不感到奇怪了。

    女子一生的主题便是等待,年幼时等待父亲,稍长后等待情郎,嫁做人妇后等待丈夫,有了子嗣后等待儿女……

    就这样等啊等,孔姣终于到了亲迎的吉日,她和先前素未谋面的“姊姊”乐灵子一起,在乐氏宗庙拜见乐氏宗主和她兄长孔鲤——她听说父亲已至宋国,却停留在孔氏的发源地栗邑,不肯来商丘与赵无恤相见,甚至不惜错过女儿的出嫁。

    对此,孔姣心里还是有一丝怨气的:既然你把赵大将军当成道不同不相为谋者,那又为何要将我嫁给他呢?莫非要永远犟下去,一生一世不再往来不成?

    但随即她又心生警惕。人言女生向外,父亲也有自己的处世原则和苦衷,他年近六旬还在诸侯间游走已经很辛苦了,自己可不能再加入埋怨他的行列里。

    等到醮戒礼成后。乐灵子头戴翚凤冠,身穿翟衣,玉佩叮当作响。孔姣的穿着则样样都低上一等,二女一前一后等候新郎亲迎。

    本来对赵无恤这个人,孔姣心里有几分好奇。这一年多来。常听街上的幕府僚吏大肆宣扬赵大将军如何英明神武,从盗寇和叛贼手中挽救鲁国社稷。然而私下里,也不乏有鲁国的明眼人称之为“来自异邦的窃国贼”!

    但孔姣此刻却谈不上有甚期待,或许是拘束于商丘的数月光阴,也许是早年来自父亲的敦敦教诲,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这些东西已将她心头那抹少女情怀彻底抹得干干净净了。

    宋国人千呼万盼,到了黄昏时分,在两队以火炬开道的骑从助威下,他终于来了。驾着迎娶她们的墨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