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春秋我为王 >

第837章

春秋我为王-第837章

小说: 春秋我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仿佛回到与赵无恤初见坐谈之时,几杯酒下肚,眼花耳热,意气霓生,他听赵无恤大谈要如何掀翻三桓的统治,如何在鲁国再造一个秩序,一个穷苦庶民也能拥有自己的耕地的新鲁国。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盗跖当时便说:“君若能办到,我对你稽首称臣又有何不可?”

    这个诺言不幸成真了,盗亦有道,他自然要信守承诺。这之后十年,他大半时间都在为赵氏卖命的征途中,百里驰援,千里奔袭,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年之后,柳下跖不再是区区湖沼小盗,而是能把“诸侯名将”打得抱头鼠窜,威震中原的盗帅!让郑国小儿闻其名儿止啼的杀神!

    此生……足矣……

    但也有遗憾。

    待盗跖再度张开眼时,他已经仰面躺在兵卒们的怀里,人人眼睛血红,泪流满面,而战斗已经告一段落,伏兵尽数被歼。

    “终日射弋,今日却被小雀啄了眼……”

    柳下跖苦笑着,这是他昔日剪径的手段啊,果然是从良已久,手艺生疏了么?但很快,他便不再关心这件事。

    他仰头看到天空很蓝,像是大野泽最清澈的时节。

    他看到白云朵朵,在风中缓缓挪动,像是在湖面上畅游的白鹅。

    他第一次发现,阳光是如此的炫目刺眼,那是湖水带起的波光粼粼么?

    他知道,自己是再也回不到波涛浩淼的大野泽了!

    但他还是努力伸出手,想要再触碰一次波光云影……

    有风从桃林上方吹过,拂动枝繁叶茂的桃树,朵朵盛开的桃花摇拽着,脱离了枝头。一时间谷中顿时飘满了粉红色的花瓣,其中一片落到了柳下跖的手背上、胸膛上,遮住了他身上的血迹……

    手徒然垂落下来……

    盗跖之名,终于桃林!

    P:晚上还有一章(。)

第1003章 纵死侠骨香() 
readx;    四月份,随着秦魏联军的仓皇撤离,整个中条山以北都被赵氏攻占,赵无恤的大本营也不断南移,从曲沃到安邑,再从安邑到盐池……

    几日之内,可他便从南方接到了不少消息。

    在得知楚王北征,却病逝于陆浑时,赵无恤是松了一口气的,如此一来楚军南撤,他的作战计划便不用更改,也不必担心此战后还要与庞大的楚国陷入漫长的拉锯战。

    在得知盗跖攻破函谷关时,他则是拊掌而赞,盗跖一军的南线攻势,是赵氏在整场战争里转守为攻的起点,将战火烧到了敌人后方,让盟友转危为安,现在又替他啃下了函谷关这个硬骨头,接下来还需要西进桃林,拔除瑕邑、风陵渡,基本就能抵定胜局。

    然而就在数日之后,噩耗传来,柳下跖战殒于桃林……

    一时间,帐内群臣惊诧莫名,赵无恤也默然无言,久久没有说话。

    还是阳虎连连追问道:”柳下军将帅兵卒呢?函谷呢?“

    ”函谷无虞,仍在我军手中,至于柳下军将的兵卒……他们……“

    愤怒的”跖之徒“们在杀退伏击的敌人后,抬着柳下跖的尸体继续沿着桃林小道西行,一路上不知又中了多少次小埋伏,但也未能阻止他们的脚步,抵达瑕邑时仅剩八千人,这八千愤怒的鲁国子弟在监军、校尉的率领下花了一天时间拔除瑕邑,将这座策划了桃林伏击的小邑夷为平地,全城皆屠……

    当这份消息送到时,这些人已经席卷大河南岸,夺取风陵渡南岸码头!

    ”如此便好……“阳虎和帐内群臣都松了口气,随即猛地意识到自己这时候说这话有点不合适,众人连忙改口道:”柳下军竟然战殒于小小桃林,真是遗憾万千……“

    是啊,为将者马革裹尸而还,虽然这是武夫最好的归宿之一,但赵无恤唯独没有想到,柳下跖竟会这么早早地离去。

    初识柳下跖,是在十多年前他初入鲁国之时,听冉求谈起此人事迹,到了曲阜后,他又从柳下惠、三桓等人痛斥过盗跖,从贵族口中,和当地贫苦百姓口中,盗跖俨然是完全不同的形象,是凌暴诸侯,屠杀百姓的恶徒,亦或是杀富济贫,带着氓隶百姓翻身把歌唱的大侠?dudu1;

    无论真相是什么,当时的赵无恤作为大野泽周边的领主大夫,当然不能容忍群盗势力继续存在下去。但盗跖也是他遇上最难缠的敌人之一,他花了数年时间,通过军事、民生双管齐下,才瓦解了盗跖的势力,并借了赵鞅的威势,才将此人收服……

    盗跖号称”盗亦有道“,那之后十多年里,赵无恤也敢用他,历次大战都少不了他的身影,可以这么说,”跖之徒“和武卒、骑兵一样,在历次战役里起着关键作用。

    不过此人也有些桀骜不驯,难以笼络,之前在洛水边屠杀五千郑国俘虏的事情,就一度让赵无恤这边陷入舆论被动。虽然他在这场大战结束前不打算追究,但也意识到,盗跖和他的手下们虽然能打,却是军队里一个不稳定因素,战时能利用他破敌掠地,和平时期却只能鸟尽弓藏……

    不过他没料到的是,还不等他来一出杯酒释兵权,盗跖就以这种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他之前做过的事情,无论多么天怒人怨,都不重要了,赵无恤心里只剩下了惋惜和遗憾。

    但看着帐内群臣那”这桀骜不驯之人,死了也不算件坏事“的态度,他突然间觉得,自己应该给柳下跖这一生,下一个公允的定论。

    但给历史人物下定论的困难之处在于,他们的所作所为常常是矛盾的,在盗跖身上尤甚。

    是大盗还是良臣,是豪侠还是屠夫?

    赵无恤起身道:”取纸笔来……“

    子夏应诺,很快就取来最好的白纸和烟墨,长长的纸卷在案几上铺展开来。

    赵无恤右手持笔,粗豪入墨让它吸足墨汁至精神饱满,同时颦着眉静静望着身前纸卷,心里浮现的是盗跖的这一生。

    他的功,他的过,他的侠气,他的果断,他的惊鸿一现,他的突然陨落……dudu2;

    赵无恤提笔出砚,脑中浮现的却是盗跖率军冲锋时如厉剑出鞘。

    他落笔入纸,恍如盗跖率军奇袭敌人后方,似刀锋入骨,一笔就搅活了整个局势!

    瞬息之间,纸上已经多了一撇,像是盗跖浓郁胡须,带着一丝聪明人讥诮的意味。

    随着破纸第一触,赵无恤笔势便再无停顿,巨大的墨字从跃于纸上!

    意尽,笔落,赵无恤将笔一扔,当着众人的面,怆然泪下。

    ”惜哉子石!”

    “惜哉军将!”

    众人连忙拱手一同呜呼哀哉,半响之后,阳虎才抬起头来,望向案几上,却见白纸上只有十个字,十个狂放的草篆……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

    周王匄三十一年公元前489年),四月二十六日……

    这个月风云变幻莫测,先是楚王的病逝,楚军虎头蛇尾地撤退,随即盗跖攻破函谷关却又战死于桃林,他手下兵卒在悲愤之下以两千人的伤亡屠瑕邑,占领风陵渡南岸,至此,赵氏的战略计划完全实现,秦国已无兵可用,河东完全成了一个密不透风的大瓮,秦、魏、郑仅剩的五六万人困于中条山以南,大河以北的狭长地段里,无处可去。dudu3;

    就在这一天,一封祭文从盐池大本营发出,由轻骑扁舟四处投递,很快就传遍了大河两岸。

    从硝烟刚刚散尽的蒲坂,到卑耳山旁的下阳。

    从京观堆满河岸的风陵渡,到韩虎所在的虢城。

    所有人都在宣读这篇由赵无恤亲笔所书的祭文。

    “廿三日大风南来,云聚成铅,森森然惨兮,是日吾惊闻柳下军将战殒于桃林,不由怆然而悲。然逝者不可复生,余唯有斟烈酒以献君,聊凭文祭子石英魂,辞曰:

    君凭庶子之身,持三尺之剑,于大野泽擎帆弭而蔽旌旗,威震鲁宋,贪暴之徒恨之入骨,百姓氓隶爱之如父兄。其后君顺应大势,归附赵氏,随余西破宋五公子之乱,又北胜范、中行,抵定太行,横行河内。今年以来,袭汝阳,****地,战洛水,败游速,解韩围,破函谷,吟破阵之长歌,驰骋横行于中原;御边疆以安国兮,挽即倒之狂澜。子石之功,威震华夏!余时常骋望南方,盼军将之凯旋……

    奈军将岂哀逝兮,怆山河之苍苍。青天暗而涌泪兮,别永隔兮参商……子石殒于桃林,亡于宵小卑劣偷袭之手!彼苍天者曷其有极?

    军将乃国之大侠,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千秋壮士,烜赫赵氏!

    然将军之仇不可不报。

    河东余恶之贼不可不追!

    赵氏旌旗十万,不日挥师南下,越中条,断大河,必歼秦、魏于风陵,以告慰将军亡魂!

    此乃中原最后一战,愿此战之后,晋国长乐而未央!天下长乐而未央!”

    ps:大家双十一安好,剁手伤身,量力而行,本书群号:370609612,加群有红包,双十一单身狗们更要抱团取暖啊。手机免费客户端正式上线!客户端是一款专为广大迷打造的专属器,汇聚海量资源,分类精细,排版清晰,效果极好!关注微信公众ggyy12221按住三秒复制)下载客户端!

第1004章 决战风陵渡(上)() 
♂,

    “大庶长想要……请平?”

    赵无恤将扫了一眼写在上好帛布上的秦篆文书,随即轻蔑地将其扔到一边,目视拜于他脚下的秦国使者。

    一如祭柳下跖的文书里所宣称的一样,四月下旬,赵无恤带着羽林军离开盐池,越过中条山,抵达羁马,这里已被穆夏的大军攻克。

    晋灵公六年,秦康公伐晋,取羁马,这是秦国最后一次东征抵达的地方,在羁马之南二十里,便是风陵渡口。

    此前秦、魏联军放弃了去蒲坂,而转向风陵渡,然而还不等他们渡过去多少人,盗跖的军队便抢先占领了大河之南。除了少数运气极佳的人往秦国太华山方向逃窜外,其余全部被杀,京观摆在河岸上以发泄他们失去主帅的悲愤之情。

    那些“跖之徒”虽然群龙无首,可基层的将吏还在,他们牢牢控制着军队,迫使秦魏联军不敢渡河,只能在风陵渡踌躇不前,来不及返回魏邑,便被从不同方向杀来的赵军团团包围。

    这个巨大的包围圈长达百里,秦魏联军背靠大河的营地也占地数里,赵军占据了各处要道,连营在外。

    就在这时候,秦国人却派人来请求和谈……

    秦国在渭南已经没有兵了,这时候只能寄希望于使者的三寸不烂之舌立下奇效。然而对秦国人这一套,赵无恤却完全无视。

    “大庶长似乎忘了一件事,是秦国挑起了战争,是秦国援助了晋的叛臣,是秦国侵入了晋的疆域,而现在秦军即将覆灭,大庶长却派汝来说秦国不想打了……”

    赵无恤笑道:“可这时候打与不打,已经不是秦人能说了算,战争的主动权,早已掌握在赵氏手中!若还有几分血性,便接了我的战书,若是没有,早点投降便可,不必再玩什么议和、请平!”

    “困兽犹斗,秦军仍有数万,背靠大河拼死一搏,于君何益?“那使者苦苦哀求道:”若上卿放秦军将士一条生路,秦国愿意归还河西,重修秦晋之好,永不再犯晋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