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苍山残阳之东山再起 >

第52章

苍山残阳之东山再起-第52章

小说: 苍山残阳之东山再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面的红军脾气很差,听到武藤信义的回答后他们勃然大怒,当即鸣枪警告,“砰!砰!砰!”向天开了三枪,跟着又是三枪。

    “我们也开枪,他们开六枪我们开十枪。”武藤信义吼道。

    日本兵于是开起了枪,“噼噼啪啪”,手枪步枪一起放,远远超过了十枪。

    对面的苏联红军突然卧倒,举枪瞄准,跟着,“砰!砰!砰!”

    这次开火可不是对天,三四十颗子弹对着日本军人打了过来,眨眼间,武藤信义的人马倒了好几个。

    一颗子弹从武藤信义身边掠过,他慌忙下马,卧倒。

    “开火!开火!”定了一下神,武藤信义吼道。

    日本兵开枪了,手枪步枪一起开火,过了一阵,歪把子也开火了。

    对面顶不住了,开始后撤,撤退中有人中了枪,被拖着走。

    “上马追击,把他们赶过河。”武藤信义命令道。

    大家于是上马,向着对面的苏联红军猛追过去,武藤信义也上了马,他想冲到前面,参谋们拉住了他。

    前面出现了一座高地,三十多米高,圆乎乎的,上面覆盖着低矮的杂草和灌木,苏联红军没有退上高地,而是绕过高地,消失在了高地后方。網。

    日军继续策马追赶,距离高地只有五十多米的时候,突然,“哒哒哒哒!哒哒哒哒!”高地上响起了机枪声。

    冲在前面的日军转眼倒下了五六个,其余的大吃一惊,慌忙掉转马头逃跑。

    高地上的机枪继续怒吼,又有三四个日军被打倒。

    武藤信义走在最后面,发现机枪后,他再次下马,命令架起歪把子,压住高地的机枪。

    歪把子架了起来,随即向着高地开火,子弹在高地上溅起阵阵尘烟,可是才打了一小会,一阵风吹了过来,卷起的沙粒“噼噼啪啪”打在歪把子上,跟着,“喀!喀!”,歪把子哑巴了。

    “快修!”半跪在机枪旁的武藤信义吼道。

    高地上的机枪发现了歪把子,当即向歪把子瞄准,“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子弹呼啸打过来,距离歪把子越来越近。

    “长官!危险!”一个参谋惊叫着,冲上前想拉下武藤信义。

    可是,晚了,“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对面连着打来两个点射,将武藤信义和参谋一起击倒。

    此时的日军改由一个大佐指挥,他估计一下形势:部队已经伤亡近半,机枪也坏了,而对手占据有利位置,再打下去凶多吉少,于是命令撤退。

    高地上,刘永义看到了日军的撤退,他没有追击,只是命令机枪追着打了一阵,他虽然打嬴了这一仗,可是伤亡也不小:二人战死,四人重伤,幸好日军的三匹战马跑了过来,不然撤退都成问题。

    远处升起了尘烟,望远镜里看到一支日军,足足二百多人,应当是日军的增援部队。

    “撤,撤,快撤。”刘永义命令道。

    大家把死者伤者扶上马背,开始向哈拉哈河撤退,天黑之前,他们来到哈拉哈河,与孟虎的部队汇合了。

    孟虎向刘永义报告:右岸打起来后,左岸的苏联红军出动了一个连,向着枪响的地方开来,预计天黑时到达哈拉哈河。

    “老毛子天黑时到过哈拉哈河,小日本天黑时也到达哈拉哈河,嘿!天助我也,让他们真正打起来!”

    刘永义命令孟虎继续带人在芦苇丛潜伏,自己带了六个人,身着苏军服装,迎向开来的日军,距离还有四五百米就开枪,打了五六枪掉头就跑,把日军引向苏军的方向,跑的时候还在路上设了地雷,用的苏军的手榴弹。

    开来的日军是山县三郎率领的一个中队,听说元帅去巡视了,再听到哈拉哈河方向传来的枪声,他惊得魂都没了,急急忙忙带上部队就出发,中途遇上了重伤躺在担架上的武藤信义。

    “武藤元帅,武藤元帅,你的伤怎么样?接下来我们怎么办?”山县上前问道。

    “小伤,不碍事,你带人追上去,把毛子杀个精光。”

    “好的,追上去。”

    山县派一个小队护送武藤等人去诺门罕,自己带着其余部队加速前进,誓要消灭苏军巡逻队,为元帅报仇。

    追着追着,前面出现了苏军的身影,还向他们开枪,山县三郎命令还击,这时才发现由于匆忙,居然忘了带指挥刀。

    “少佐,用我的吧。”一个军官解着自己的军刀。

    “不用,你也要指挥。”山县说道,叫手下捡了一根棍子过来,他抡着棍子,充当指挥刀。

    打了一阵,对面的苏军开始撤退,山县命令追击,追了一阵,“轰!”一颗地雷爆炸了,两个人被炸倒。

    山县上前观看地雷残片,发现是苏联手榴弹改装的,触发后四五秒才爆炸,他命令手下集中精神,听到“咝咝”响声就卧倒。

    大家继续追击,追了一阵,有人听到了“咝咝”响声,他大叫卧倒,大家于是迅速卧倒。

    “轰!”又一颗手榴弹爆炸了,没有炸到任何人。

    山县带着手下继续追赶,追到哈拉哈河的时候,看到对面的苏军蹚过了哈拉哈河,继续逃跑着。

    部下请求越过哈拉哈河继续追赶,山县则有些犹豫:自己的兵力不大,天色也暗了,过河追击可能吃亏,再说哈拉哈河对面是没有争议的蒙古国土,过河可能引发外交事件。

    “砰!砰!”对面打来了子弹,落在山县身前,溅起了两股烟尘。

    射来的子弹引起了山县的怒火:毛子太嚣张了。

    “打!打!打!打!步枪,机枪,迫击炮,一起打过去!”挥动着木棍,山县大声吼叫。

    步枪开火了,机枪开火了,迫击炮也开火了,向着对面打个不停,觉得什么像人就打什么,对面跟着开火,也是步枪机枪迫击炮一起放。

    趁双方乱打的时机,刘永义带领手下拐了个弯,折回哈拉哈河找到了孟虎。

    “那边打得好激烈呀,刘长官居然毫发无伤。”孟虎很佩服地说道。

    “咱可是挑拨离间的高手,挑拨鬼打鬼最拿手了。”刘永义得意地说道。

    刘永义带着部下连夜向南撤退,半夜时找到马队,大家脱下军装换回便装,把武器拆开藏回箱中,然后上马狂奔,天亮时已经离开哈拉哈河一百多里,到达了阿尔山。

    刘永义没有在阿尔山停留,把留在阿尔山的手下叫来,带齐收来的货物后,他们继续南下,28日下午,进入了内蒙境内。

    刘永义觉得安全了,松了一口气。。,。

第063章 围蔚县 冯占海声称讨枪() 
&;&;網。,閱讀。

    刘永义虽然跑掉了,山县三郎与巴依科夫依然打个不停,子弹、炮弹在哈拉哈河上空飞来飞去。

    巴依科夫首先打光了子弹炮弹,老毛子眼神差一些,看到什么东西都像人。

    打光了子弹炮弹的巴依科夫开始操娘,操日本天皇的娘,操日本首相的娘。

    过了一会,山县三郎也打光了子弹炮弹,也只能放嘴炮开始操娘,操列宁的娘,操斯大林的娘。

    哈拉哈河两岸成了骂场,双方你操过来过去,一直操到半夜。

    武藤信义的的伤不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小伤,不碍事”,而是相当严重,还没抬到诺门罕已经昏迷,日军紧急调来飞机将他送到沈阳,进了医院没多久,武藤信义断了气。

    武藤信义的死亡令日本内阁大为震惊,他们紧急开会磋商,决定封锁武藤信义的死因,对外宣布武藤信义死于心脏病发作,他们如此懦弱是有苦衷的:如实公布武藤信义的死因必然导致日本与苏联开战,而日本还没做好与苏联开战的准备,日本与苏联开战至少要等到满洲经营好了,成为日本可靠的战略供应基地之后。

    日本政府给武藤信义追授了一枚“一等旭日桐花大绶章”,然后再追封为男爵,这样就把武藤信义打发了,随后任命菱刈隆为关东军司令,接替武藤信义。

    虽然决定封锁武藤信义的死因,但对苏联红军的挑衅却不能坐视,日本向苏联发出严重抗议,要求彻查此事,严惩肇事者!

    在遥远的莫斯科,斯大林接到了日本政府的抗议,他非常震惊,已经再三要求布柳赫尔与日本搞好关系,何以还发生如此严重的流血事件?他不知道死者当中有武藤信义,知道了,布柳赫尔的脑袋就要搬家了。

    可是“日本四人死亡、十人重伤”已经很严重了,如果日本想对苏联开战,这个借口足够了,而斯大林此时不想对日本开战,十月革命后,苏联拼了命的搞工业建设,建军不得不放在了次要的位置上,直到现在,军队所用的武器基本还是沙俄时代的,军官也大多是文盲,受过系统军事教育的极少,这个样子与日本开战,十有**又要重蹈日俄战争的覆辙。

    斯大林给布柳赫尔发电,询问诺门罕怎么回事?为什么三令五申搞好关系,却还是发生如此严重的冲突?

    布柳赫尔回电:已派人进行调查,当天白天虽然有部队越过哈拉哈河,但只是正常巡逻,巡逻队没有与日军发生冲突,双方的接触是友好的,与日军的冲突发生在夜晚,双方隔河射击,没有一个苏联红军越过哈拉哈河白天袭击日军的极可能是中国义勇军,穿了苏联军服冒充红军,试图挑起苏联与日本的战争。

    斯大林回电:派人与日本方面磋商,组成联合调查组调查此事,如果是苏联军人所为,严惩不贷!

    布柳赫尔派人与关东军磋商,双方组成调查组来到诺门罕调查,找到的证据对苏联相当不利:调查组在高地上找到了弹壳,甚至部分子弹,上面的生产日期是一年前。

    调查组继续调查,又找到了对苏联不利的证据:一枚被设成地雷的苏联手榴弹,上面的生产日期也是一年前。

    找到的子弹手榴弹让苏联人员非常尴尬,他们勉强辩解道:中国义勇军通过贿赂等手段得到了一些苏联子弹和手榴弹,然后用这些东西栽赃,苏联人员也不是毫无证据,仔细察看足印,他们发现袭击者中部分人员的步幅较脚印也不深,他们据此判断这些人个子矮应当是东方人。

    日本人相信了苏联人的辩解,不是因为苏联人的辩解多么有力,而是因为上头指示要大事化他们于是相信了,调查组最后给出了一个联合报告:7月27日的袭击是中国义勇军所为,他们身着苏军军服,手持苏式武器,妄图用这种方式挑起苏联与日本的战争。

    作为对日本人相信“义勇军所为”的回报,斯大林答应从争议地区撤出苏联巡逻队,苏联红军再不越过哈拉哈河巡逻,也将严格阻止外蒙牧民越过哈拉哈河放牧,直到双方划界谈判的完成。

    诺门罕地区恢复了平静。

    在南京,封锁一段时间后,觉得时机成熟了,下令开始收买,可是收买并不顺利,虽然穷得破衣烂衫、咸菜窝头,同盟军的头头却依然狮子大开口:二千人要当旅长,四千人要当师长,六千人要当军长。

    “娘希匹!六千人而已,还是六千乞丐,这样就想当军长?揍他们,揍这帮军长!”

    下令讨伐,他调兵遣将,调来了庞炳勋、关麟徵、冯钦哉等部队,总计十六个师、十五万人,再增强两个中队的战斗机、八列装甲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