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苍山残阳之东山再起 >

第58章

苍山残阳之东山再起-第58章

小说: 苍山残阳之东山再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文竹是个文人,手下一个兵没有,孟虎虽然是个武人,手下却只有区区一百人,用一百人去扣冯玉祥,那是天方夜谭。

    讨论一阵之后,他们想到了刘永义:刘永义是警卫师的师长,冯玉祥的警卫基本是刘永义的人,只要刘永义答应扣留冯玉祥,事情就一定成功。

    “好,就这么干!你留在张家口监视冯玉祥,另外给我十个人,我带着他们去多伦,劝说刘永义发动兵变,他应当会答应,如果不答应,那就先扣他!”最后,文竹说道。

    12日上午,文竹带了十个人,乘坐一辆大卡车,向前多伦进发了,下午到了多伦,傍晚到达围场城外,见到了刘永义。

    “扣留冯先生?过分了吧,不觉得这是一件大好事吗?得到北平、之后,我们的队伍可以大大扩张,抗日力量会大大增强。”刘永义说道。

    “可是中国没有抗日队伍了。”

    “只是暂时的,我们的力量增强之后,再竖起来就是了,那时打鬼子,会打得更好。”

    “不是这样,旗子倒了,再坚起来就难了,老百姓不相信我们,会认为我们是骗子,不肯参加我们了。”

    “唔……”刘永义想了好一阵子,“我们的级别太低,力量也太扣留冯总司令只会引发内战,而且很容易被消灭,我建议找吉总指挥,由他出头搞这件事,有了他出头,其他人应当不会动武。”

    文竹认为刘永义的想法很周到,于是与刘永义返回多伦,面见吉鸿昌,劝说吉鸿昌扣留冯玉祥。

    吉鸿昌也反对扣留冯玉祥,不过有一点与方振武不同,吉鸿昌答应考虑一下。

    “好的,不过时间紧迫,希望总指挥快些作出决定。”

    吉鸿昌已经在一年前加入了**,因此听了建议后去找柯庆东,向柯庆东报告了此事。

    “扣留冯玉祥……”柯庆东思考着,“两个问题,第一,扣留之后,能不能保证冯玉祥改变主意?第二,能不能避免同盟军发生内战?”

    “这些……都不好说,扣留之后,用士兵坚决要求抗日为理由压一压他,也许他会改变主意,至于内战……扣留时间不要太长,应当就不会发生内战了,短时间内,我还是有把握劝住他们的。”

    “唔……好吧,那就干,总比什么都不做坐等失败要好。先由刘永义文竹发动,你装作不知道此事,发动之后再出来当和事佬,成功了很好,失败了就让刘永义文竹背锅。”

第070章 弃多伦 刘永义回师兵谏() 
吉鸿昌去找刘永义,通知说可以扣留,二人随即商量起了扣留方案:刘永义率领骑兵营,13日一早出发,日夜兼程赶往张家口,14日傍晚到达张家口,立即动手扣留冯玉祥,并以“警卫师全体官兵”的名义发出“继续抗日”的通电吉鸿昌率领大军也在13日出发,15日到达张家口,然后出面做和事佬,与其他同盟军将领洽谈,消除内战威胁。

    方案刚刚商量好,冯玉祥发来一封电报:抗日同盟军以抗日为名,虽然决定解散,可是解散之前必须与日军打上一仗,否则无颜面对中国百姓,现在据情报,日军将在13日出动进攻多伦,你部在多伦外围广筑工事,争取坚守二个星期,弹药问题已经解决,东北军答应提供一批弹药,这些弹药将在16日运抵多伦。

    看完电报后,刘永义建议暂缓实施扣留方案,集中力量打好多伦保卫战,到时以抗日英雄的身份扣留冯玉祥,更加名正言顺。

    吉鸿昌觉得刘永义的建议很好,立即去找柯庆东,不过柯庆东考虑一阵之后,否定了这个建议。

    “先打多伦保卫战,不论输嬴,你的部队都将遭受严重损失,那时就算扣住了冯玉祥,你的力量也不足以震慑其他部队,扣留将会失败。”柯庆东说道。

    吉鸿昌随后通知刘永义:不打多伦保卫战,仍按原来的方案执行。

    但是完全不理会冯玉祥的命令也不好,吉鸿昌于是留下二千人,由张凌云率领,他告诉张凌云,日伪军打来了,抵抗一阵,争取抵抗一天,然后放弃多伦撤退。

    13日晨,同盟军开始撤出多伦。

    一年多之后,吉鸿昌被逮捕,判处枪决,临刑前,面对漫天飞雪,他想到了流产的多伦保卫战,一时感慨万千,随手拿起一根树枝,在雪地写下了一首诗: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在围场,虽然刘永义不断挑衅,已经有点迷信的田中隆吉依然按兵不动,静静等待着半日仙说的“黄道吉日”的到来,

    终于,“黄道吉日”到了,田中隆吉于是出征,13日上午开始搞出征仪式,这次出征仪式,天公也不是很作美,天上阴沉沉的,不时飘下雨点,远处还传来隐隐雷声,仿佛老天在咬牙切齿。

    但是,既没有大风吹折旗杆,也没有天雷打中官兵,仪式基本正常进行,快要结束的时候,有人送来一份电报,王英发来的,除了表示弃暗投明,还通知田中隆吉:吉鸿昌决定放弃多伦,今天一早,他的部队已开始撤离多伦。

    田中隆吉顿时大喜过望:原来风水是真的,今天出征真的上上大吉,能够兵不血刃拿下多伦。

    田中隆吉把电报拿给李守信看,李守信立马豪情万丈,表示要当先锋,第一个冲进多伦。

    “很好,马上出发吧,带上你的骑兵团,追上吉鸿昌,狠狠揍他一顿,让他尝尝我们的厉害。”田中隆吉说道。

    李守信于是带上自己的骑兵团,快马加鞭向着多伦冲了过来,下午,他们接近了多伦。

    李守信没有贸然攻城,万一城内还有很多兵呢,他派出探子进城打探,探子回来报告:吉鸿昌的主力已经撤离,城中残留了一些部队,二千来人而已。

    虽说是“二千来人而已”,李守信还是被吓住了,想了一想,他决定再等一等,等到人上来,两家合伙进攻多伦。

    李守信的手下比李守信有胆量,建议马上进攻:城中的同盟军虽然很多,但是主力已去,余下的部队兵无斗志,一打就会垮的,与人合伙进攻,就算嬴了,光彩也减了一半。

    “我们还有大炮,足足四门呢,还用怕同盟军的几杆破枪?”

    “对对对,还有大炮,我怎么把这个茬忘了。”

    李守信的胆子也壮了起来,命令马上进攻,先把人送的四门山炮拉上来,对着多伦猛轰。

    四门山炮拉上来了,对着多伦“乒乒乓乓”打了起来,足足打了四百多发,把人送的炮弹打个精光。

    猛烈的炮击震撼了城里的同盟军,大家纷纷逃跑,看到这个情形,李守信命令进攻,很轻松就打垮同盟军,夺下了多伦城,还抓到三百多个俘虏。

    田中隆吉从后面上来了,李守信向田中隆吉报捷,还把俘虏指给田中隆吉看,田中隆吉非常高兴,大大夸奖了李宁信一番,一直悬着的心也落了地:接到进攻多伦的命令后,他一直担心伤亡问题,日军在热河战斗长城战斗的伤亡很自己指挥的多伦战斗如果伤亡过大,前途可就毁了。

    田中隆吉得意洋洋地给新任关东军司令菱刈隆发电报:13军进攻多伦,仅仅一天战斗,即击败中**队吉鸿昌部三万多人,夺回多伦,战斗中打死打伤中**队三千余人,俘虏五百余人,日军无伤亡,皇协军伤亡二十余人。

    刘永义率领骑兵营,日夜兼程向张家口前进,14日傍晚,他接近了张家口。

    刘永义没有马上进入张家口,而是命令部队停下,休息,吃饭,等到天完全黑了,他才悄悄带着部队进入张家口,直奔警卫师的师部。

    刘永义虽然是警卫师的师长,但是经常在外奔波,留在张家口的时间很少,冯玉祥于是任命自己的连襟张克侠为警卫师的副师长,指挥警卫师留在张家口的部队。

    虽然已经晚上八点,张克侠依然在办公室忙碌,签着一份一份的命令。

    刘永义气势汹汹进来了,身后跟着四个卫兵,个个膀大腰圆,一脸的凶相。

    “刘师长,回来怎么不事先打个招呼?”看到刘永义进来,张克侠很惊讶。

    “因为我要做一件大事,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事先打了招呼,会走漏风声的。”刘永义拿了一把椅子,坐到张克侠面前,“听说了吧,给了冯先生北平、冯先生于是就不抗日了,要扔下我们,返回泰山。”

    “听说了,我反对这个决定,这是对官兵的背叛,原本信誓旦旦说要抗日,怎么能够得了好处就不抗日呢?”

    “这样想太好了,告诉你,我们有一个计划,可以把局势扭转过来,让冯先生重新回到抗日的道路上。”刘永义把扣留冯玉祥的计划说了一遍。

    张克侠其实也是**,不过对这个计划一无所知,柯庆东还没来得及通知他,听了刘永义的计划后他非常犹豫,“这样……不好吧,会让冯先生很没面子的,冯先生对我们有恩,不能这样忘恩负义。”

    “冯先生从抗日战场临阵脱逃,这才是最最没有面子的事,冯先生今后将无颜面对中国百姓,我们扣住他,那是为他好,帮他保住最大最大的面子。至于说恩情,没错,冯先生升了我们的官,可那是小恩,带领我们抗日才是大义,我们不能为小恩而忘记大义!”

    “对,不能为小恩而忘记大义,应当扣住冯先生,逼他继续抗日。”文竹和孟虎也进来了,一同劝说张克侠。

    “嗯……这样好不好,我中立,不参加你们,也不反对你们。”想了好长一段时间,张克侠说道。

    “也好,以你的身份,要你参加的确很难为你,不过有件事必须你做,你给警卫师的连长营长打电话,叫他们来开会。”

    “你打不可以吗?你是警卫师的师长,你打电话更加名正言顺。”

    “不可以,不能让别人知道我回来了。”

    “也好,那就我打,不过,请用手枪顶住我的脑门。”

    “好好,用手枪顶住你的脑门。”刘永义叫过一个卫兵,用手枪顶在张克侠的脑门上。

    张克侠开始给手下打电话,命令他们来师部开会。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警卫师的军官陆陆续续来到师部,聚在一起吹着牛皮。

    刘永义从外头进来了,身后跟着凶神恶煞的卫兵,手都放在枪上。

    刘永义走到高处,对着军官训话:冯玉祥原本信誓旦旦说要抗日,现在给了北平、他就不抗日了,要临阵脱逃,回泰山过清闲日子,这是对官兵的背叛,对国家的背叛,对民族的背叛,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现在应当怎么办呢?应当扣住冯先生,用枪逼他继续抗日,这样做,既是对国家好,更是对冯先生好,不然,冯先生要一辈子背上抗日战场临阵脱逃的骂名。”刘永义大声吼叫。

    “师长,我认为这是好事,我们得到北平、之后,可以大大发展我们的力量,等到我们的力量壮大了,再打出抗日旗帜,对抗日更有利。”虽然面对凶神恶煞的卫兵,一个军官还是大着胆子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不对,这不是好事,关外的义勇军基本垮了,同盟军是仅存的抗日旗帜,这面旗帜再倒,中国就没有抗日队伍了,中国不能没有抗日队伍!至于北平、在别人手里,对我们有影响,对中国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